《扁鵲心書》~ 卷中 (20)
卷中 (20)
1. 腳氣
下元虛損,又久立濕地,致寒濕之氣,客於經脈,則雙足腫痛,行步少力。又暑月冷水濯足,亦成乾腳氣,發則連足心、腿胻,腫痛如火烙,或發熱、惡寒。治法灸湧泉穴,則永去病根,若不灸,多服金液丹亦好。平常藥暫時有效,不能全除。其不能行步者,灸關元五十壯。
大忌涼藥,泄傷腎氣,變為中滿、腹脹而死。久患腳氣人,濕氣上攻,連兩脅、腰腹、肩臂拘攣疼痛,乃腎經濕盛也。服宣風丸五十粒,微下而愈。然審果有是證者可服,若虛人斷不可輕用。(腳氣壅疾,言邪氣壅滯於下,有如痹證之閉而不行。但此證發則上衝心胸,嘔吐、煩悶,甚為危險,即《內經》所謂厥逆是也。
輕者,疏通經脈,解散寒濕,調其陰陽,和其血氣,亦易於治。如蘇梗、腹皮、木瓜、檳榔、蒼朮、獨活等藥,皆可用也。其甚者憎寒、壯熱、氣逆、嘔吐、筋急入腹,悶亂欲絕,此邪衝入腹,危險更甚,非重用溫化不可,如茱萸、姜附等藥,宜皆用之。至如剝削過度,脈微欲絕,變成虛寒,往往不起,不可謂壅疾而不利於補也。
)
治驗
一人患腳氣,兩䯒骨連腰,日夜痛不可忍,為灸湧泉穴五十壯,服金液丹五日全愈。(此證有似痛痹。)
一女人患腳氣,忽手足遍身拘攣疼痛,六脈沉大,乃胃氣盛也,服宣風丸三十粒,泄去而愈。(此證須細審的確,方可用。)
白話文:
[腳氣]
這段文字講述的是因下體元氣虛弱,且長時間站立在潮濕環境中,導致寒濕之氣入侵經脈,造成雙腳腫痛,行走無力的情況。另外,在炎熱的月份用冷水洗腳,也會導致乾腳氣的產生,一旦發作,不僅腳心、小腿腫痛如被烙鐵灼燒,還可能伴隨發燒、畏寒等症狀。治療方法是針灸湧泉穴,能徹底根除病源,如果不進行針灸,大量服用金液丹也有療效。一般藥物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病情,但無法完全治癒。對於行走困難的患者,則應對關元穴進行50次強烈灸治。
需特別注意,千萬不能使用寒涼藥物,因為這會傷害腎氣,進而導致腹部脹滿,最終可能因此喪命。長期受腳氣困擾的人,濕氣上侵,影響到兩側肋骨、腰部、腹部以及肩膀手臂,產生拘攣疼痛,這是腎經濕氣過盛的表現。服用宣風丸50粒,可稍微緩解並恢復健康。然而,只有在確定有上述症狀時纔可服用,對於體質虛弱的人,切勿輕易使用。
腳氣壅疾指的是邪氣在下肢積聚,類似於痹證的閉塞不通。然而,此症一旦發作,會向上沖擊心臟與胸部,引發嘔吐、煩悶,非常危險,這就是《內經》所說的厥逆。對於輕度患者,疏通經脈,散寒除濕,調整陰陽,和諧血氣,相對容易治療。像蘇梗、腹皮、木瓜、檳榔、蒼朮、獨活等藥物都適用。對於病情嚴重的患者,除了畏寒、高燒、氣逆、嘔吐、筋急入腹,還可能出現極度混亂,幾乎要昏厥,這種情況下邪氣已經衝入腹部,非常危險,必須使用大量溫熱藥物進行治療,如茱萸、姜附等藥物,都應該使用。至於那些由於過度消耗,脈搏微弱,近乎停止,轉為虛寒體質的人,往往難以康復,不能因為是腳氣壅疾就排斥補益。
治療實例
有一位腳氣患者,腳踝骨連同腰部日夜劇烈疼痛,無法忍受,通過對湧泉穴進行50次灸治,並連續五天服用金液丹,完全康復。(這種情況與痛痹相似。)
一位女性腳氣患者,突然出現全身手腳拘攣疼痛,脈象深沉且大,顯示胃氣旺盛,服用30粒宣風丸,排泄後病情得到改善。(這種情況必須詳細診斷確認,才能使用藥物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