竇材

《扁鵲心書》~ 神方 (6)

回本書目錄

神方 (6)

1. 中和湯

治傷寒、瘟疫,頭目昏痛,發熱,鼻流清涕,服此不致傳染。

蒼朮(一斤,米泔浸),川烏(炮),厚朴(薑製),陳皮,甘草(各四兩),草果(二兩)

共為末。每用四錢,生薑七片,水煎和渣服。

白話文:

[中和湯]

這個處方用於治療感冒、瘟疫,症狀如頭痛眼花、發燒、鼻子流清鼻涕等,服用後可以避免進一步的感染。

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:蒼朮(約500公克,先用米湯浸泡)、川烏(經過炮製,約125公克)、厚朴(薑汁處理過,約125公克)、陳皮(約125公克)、甘草(約125公克)、草果(約62.5公克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取大約12公克,加入7片生薑,用水煎煮,連同藥渣一起服下。

2. 還睛丹

治脾腎虛衰,精血不生,致雙目成內障。

磁石(活者,火煅醋淬七次),硫黃,雄黃,雌黃(各二兩共為粗末,入罐,打三炷香,冷定取出,研細配後藥。)

鍾乳粉,附子,臺椒(炒出汗,各二兩)

共為末,醋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米飲下,日二服。半月覺熱攻眼,勿懼,乃腎氣潮眼,陽光復生也。時用兩手搓熱揉之,揉一番,光明一番,六十日後復明。藥盡再服一料。

白話文:

[還睛丹]這方子是用來治療因脾腎功能衰退,導致無法生成足夠的精血,進而使雙眼形成內障(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白內障)的情況。

首先,要準備活磁石,經過火煅燒和醋淬煉七次,再與硫磺、雄黃、雌黃各二兩,一起磨成粗粉,放入罐中,焚香三次,待其完全冷卻後取出,再進一步研磨成細粉,以便與後面的藥材混合。

接下來,鍾乳粉、炮製過的附子、炒至出汁的臺椒,各取二兩,一同磨成粉末。將這些粉末和之前製備的粉末混合,用醋調成糊狀,捏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二十粒,最好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,一天兩次。約半個月後,可能會感到熱度上衝眼睛,請不必驚慌,這是腎氣上升至眼部,代表陽氣正在恢復。這時,可以使用雙手搓熱後輕柔地按摩眼睛,每按摩一次,視力就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,持續六十天後,視力有望恢復。如果藥材用完,可再製作一劑繼續服用。

3. 密蒙花散

治風熱攻眼,昏晴多眵,隱澀羞明,或癢,或痛,漸生翳膜,或患頭風在先,牽引兩眼,漸覺細小,及暴赤腫痛。

密蒙花,木賊(去節),川羌活,甘菊花,白蒺藜(炒去刺),石決明(煅,再用鹽水煎)

各等分為末。食後,茶清下三錢。

白話文:

[密蒙花散]

適用於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眼部疾病,症狀包含視力模糊、眼睛分泌物增多、眼睛乾澀怕光、眼睛癢或疼痛,甚至逐漸形成翳膜(角膜混濁)。有些患者可能是因為頭部風濕病先發,牽引到雙眼,使眼睛逐漸變小,以及突然出現的眼睛紅腫疼痛。

所需藥材包括:密蒙花、去掉節的木賊、川羌活、甘菊花、炒過去刺的白蒺藜、煅燒過後再用鹽水煮的石決明。

這些藥材應等量研磨成粉末。在飯後,用茶湯送服三錢(古時計量單位)的藥粉。

4. 撥雲散

治上焦壅熱,眼目赤腫,疼痛或生翳障,先服洗肝散,後服此藥。

荊芥穗,川芎,防風(各二兩),枳殼(麩炒),蟬蛻(去翅足),薄荷,龍膽草,甘草(各五錢)

共為末。每服二錢,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藥方成分包括:荊芥穗、川芎、防風(各自兩兩),經過麩炒的枳殼,去除翅膀和腳的蟬蛻,薄荷,龍膽草,甘草(各自五錢)。
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應在飯後服用。

5. 洗肝散

治藏火太過,壅熱攻目,或翳障疼痛。

大黃(二錢),黃芩(三錢)

水煎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[洗肝散]

這是用來治療因體內火氣過旺,導致熱氣上衝到眼睛,可能造成視力模糊或是眼睛疼痛的處方。

處方內容為:大黃二錢,黃芩三錢,

使用方式是用水煎煮,在飯前服用。

6. 補肝丸

能補肝腎之氣,服還睛丸後多服此藥。

臺椒(炒),仙靈脾(剪去邊弦,蜜水炙),白蒺藜(炒去刺)

各等分為末,酒糊丸梧子大,空心米湯下,三十丸。

白話文:

這款藥丸名為「補肝丸」,其功效在於補充肝臟和腎臟的能量。在服用「還睛丸」之後,建議多服用這種藥丸。

所需材料包括:經過炒製的臺椒、仙靈脾(需剪除邊緣的弦狀部分,再用蜜水烤炙)、以及炒過並去除刺的白蒺藜。

以上三種材料應等量磨成粉末,然後用酒糊做成梧桐籽大小的丸狀。空腹時,可以用米湯送服,一次服用三十粒。

請注意,以上信息僅基於提供的古文翻譯,實際使用任何藥物前應諮詢專業醫師。

7. 文蛤散

治目弦腫,大小眥成赤瘡。

五倍子(一兩研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煎八分,先洗,後以箸頭點之。)

白話文:

使用方法如下:取五倍子一兩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三錢粉末,加入一碗水中煎煮至剩下八分水量。首先用此液體清洗患處,然後再用筷子頭沾取藥液點在患處。

8. 一醉膏

治耳聾

麻黃(一斤,以水五升,熬一升,去渣熬膏。每服一錢七分,臨臥熱酒下,有汗即效。)

白話文:

用於治療耳聾的[一醉膏]。製作方法如下:取一斤的麻黃,用水五升煎煮至剩下一升,然後濾去藥渣後繼續熬煮成膏狀。每次服用時,取一錢七分的膏體,在睡前用熱酒送服,若服後出汗即表示開始見效。

9. 睡聖散

人難忍艾火灸痛,服此即昏睡,不知痛,亦不傷人。

山茄花(八月收),火麻花(八月收)

(按:八月中火麻花已過時,恐作七月為是。)

收此二花時,必須端莊閉口,齊手足採之。若二人去,或笑,或言語,服後亦即笑,即言語矣。採後共為末,每服三錢,小兒只一錢,茶酒任下。一服後即昏睡,可灸五十壯,醒後再服再灸。

(按:山茄子,今謂之風茄兒,其花亦謂之曼陀羅花,火麻即大麻。今圃地所植之黃麻乃是此種。《本草綱目》云:曼陀羅花,生北土,南人亦有栽者。春生夏長,獨莖直上,高四五尺,生不旁引,綠莖碧葉,葉如茄葉。八月開白花,凡六瓣,狀如牽牛花而大,攢花中折,駢葉外包,朝開夜合。

結實圓而有丁拐,中有小子。八月採花,九月採實。花實氣味俱辛溫有毒,主治諸風及寒濕腳氣,驚癇脫肛等證。相傳此花,笑採浸酒飲,令人笑,舞採浸酒飲,令人舞,予嘗試之。飲須半酣,更令一人或笑或舞,引之乃驗,又云七月採火麻子花,八月採山茄子花,陰乾等分為末,熱酒調服三錢。少頃,昏昏如醉,割瘡、灸火不覺苦痛,蓋古方也。

今外科所用麻藥即是此散,服之並無傷害。)

白話文:

【睡聖散】

人們難以忍受艾灸的疼痛,服用這藥後就會進入昏睡狀態,不會感到疼痛,同時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

主要成分是山茄花和火麻花,這兩種花都應在八月採集。(注:八月的火麻花可能已經過季,應該在七月採集纔對。)

採集這兩種花時,必須保持莊重,閉緊嘴巴,手腳齊整地去採摘。如果兩個人一起去,或者在採集過程中笑了,或者說話了,那麼服藥後也會笑,也會說話。採集後,將兩種花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小孩子則只需一錢,可用茶水或酒送服。服用一次後就會進入昏睡狀態,此時可以進行五十次的艾灸,醒來後再服一次,就可以再進行艾灸。

(注:山茄子,現在稱它爲風茄兒,它的花也稱爲曼陀羅花,火麻就是大麻。現在園地裏種植的黃麻就是這種植物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曼陀羅花,生長在北方,南方也有種植。春天生長,夏天繁茂,單獨莖直立向上,高度可達四五尺,莖葉皆綠,葉子像茄葉。八月開白色花朵,共有六瓣,形狀像牽牛花但更大,花瓣中心聚攏,葉子並列包裹在外面,早上開花晚上閉合。

果實圓且有棱角,裏面有種子。八月採花,九月採果實。花和果實氣味都辛溫,有毒,主治各種風疾和寒溼腳氣,驚癇脫肛等症狀。相傳此花,笑着採集然後泡酒飲用,會讓人笑;跳舞着採集然後泡酒飲用,會讓人跳舞。我曾經嘗試過,飲用時須半醉,再讓一個人或者笑或者跳舞來引導,這樣效果纔會顯現。又說,七月採集火麻子花,八月採集山茄子花,陰乾後等量研磨成粉,用熱酒調服三錢。不久,就會昏昏欲睡,像醉了一樣,此時割瘡、艾灸都不會感到痛苦,這是古時候的配方。

現在外科手術使用的麻醉藥就是這個散劑,服用後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)

10. 薄荷散

治心肺壅熱,頭目不清,咽喉不利,精神昏濁,小兒膈熱。

真薄荷(二兩),桔梗(三兩),防風(二兩),甘草(一兩)

為末。每服四錢,燈心煎湯下。

白話文:

所需藥材與份量如下:真正薄荷二兩,桔梗三兩,防風二兩,甘草一兩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四錢,以燈心草煮的湯水一同服用。

11. 碧雲湯

治風痰上攻,頭目昏眩,咽喉疼痛,涎涕稠黏。

荊芥穗(二兩),牛蒡子(炒,一兩),真薄荷(一兩)

為末。食後,茶下三錢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因風邪引發的痰多,導致頭暈眼花,咽喉疼痛,以及口涎和鼻涕濃稠黏糊的症狀。

所需藥材有:荊芥穗二兩,炒過的牛蒡子一兩,真正的薄荷一兩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。在飯後,用茶水送服三錢的藥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