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扁鵲心書》~ 卷中 (16)
卷中 (16)
1. 氣脫
少年酒色太過,脾腎氣虛,忽然脫氣而死,急灸關元五百壯,服霹靂湯、姜附湯、金液丹久久而愈。此證須早治,遲則元氣亦脫,灸亦無及矣。(更有血脫、神脫、精脫、津脫、液脫,若汗脫即津液脫也。)
白話文:
有個年輕人過度沉溺於酒精和色慾,導致他的脾臟和腎臟氣虛,突然間氣脫而死亡。緊急情況下,對其進行了五百次的關元穴灸療,並服用霹靂湯、薑附湯和金液丹,經過長時間的治療後,他終於康復了。這種情況必須要早期治療,如果拖延的話,元氣也會脫失,到時候就算進行灸療也來不及了。(另外還有血脫、神脫、精脫、津脫、液脫等症狀,例如汗脫就是指津液脫失的情況。)
2. 死脈見
此由少年七情六慾所損,故致晚年真氣虛衰,死脈見於兩手,或十動一止,或二十動一止,皆不出三年而死。又若屋漏、雀喙之類皆是死脈。灸關元五百壯,服延壽丹、保元丹六十日後,死脈方隱,此仙師不傳之妙法也。(雍正三年初冬,一董姓者,來求診脈。其脈,或二動一止,或七動一止,或十二動,或十七動一止,此心絕脈也。
仲冬水旺,其何能生,姑定參、耆、茸、附、河車、臍帶、桂心、棗仁等方與之。服十劑,脈之歇止參差,不似前之有定數矣,又十劑而歇止少矣,又十劑六脈如常矣。噫!不可謂藥之無功也,且知治早,雖不用丹艾,亦有可生全者。)
白話文:
這段文字大意如下:
這是由年輕時過度的情緒波動和慾望消耗,導致晚年時身體真氣虛弱,死亡的徵兆出現在雙手的脈搏上,脈搏可能每跳十下停一下,或者每跳二十下停一下,出現這種情況的人通常在三年內就會去世。另外,像屋漏、雀喙這樣的脈象也都是死亡的徵兆。如果進行關元穴的艾灸五百次,再服用延壽丹、保元丹六十天後,死亡的脈象才會隱去,這是仙師未傳授的妙法。
(雍正三年初冬,一個姓董的人來求診。他的脈象,有的時候兩跳停一次,有的時候七跳停一次,或者十二跳、十七跳停一次,這是心臟功能完全衰竭的脈象。
冬天水氣旺盛,他如何能存活下去,我暫時開了人參、黃耆、鹿茸、附子、紫河車、臍帶、肉桂心、酸棗仁等藥方給他。服用了十劑藥後,脈搏的停頓變得不規律,不像之前有固定的次數。再服用十劑後,脈搏停頓的次數減少了,再服用十劑後,六脈恢復正常。嘆息!不能說藥物沒有功效,而且因為治療得早,即使不用丹藥和艾灸,也有生存的可能。)
3. 腰痛
老年腎氣衰,又兼風寒客之,腰髖髀作痛,醫作風痹走痛,治用宣風散、趁痛丸,重竭真氣,誤人甚多。正法服姜附湯散寒邪,或全真丹,灸關元百壯,則腎自堅牢,永不作痛,須服金液丹,以壯元陽,至老年不發。(老年腰痛而作風氣痹證治者,多致大害,即使風痹,重用溫補亦能散去。)
白話文:
對於腰痛的問題,當老年人腎氣衰退,再加上遭受風寒侵襲,會導致腰部、臀部和大腿根部疼痛。有些醫生會誤判為風濕性關節炎,並使用宣風散、趁痛丸等藥物治療,但這類藥物會大量消耗身體的真正氣力,導致很多人病情更加嚴重。
正確的治療方式應該是服用薑附湯來驅散寒邪,或者使用全真丹,並且在關元穴進行百次的艾灸,這樣可以使腎臟變得更堅固,從此不再感到腰痛。此外,還應長期服用金液丹,以強化體內的元陽,即使到老也不會再次發作腰痛。
(對於老年人腰痛被誤診為風濕性關節炎的情況,大多會造成極大的傷害,即便確實是風濕性關節炎,大量使用溫補藥物也能達到驅散的效果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