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扁鵲心書》~ 神方 (4)
神方 (4)
1. 換骨丹
治中風半身不遂,言語謇澀,失音中風者。先灸臍下三百壯,服金液丹一斤,再服此藥。
當歸,芍藥,人參,鐵腳威靈仙(各二兩),南星(三兩),乳香(去油,二兩),沒藥(去油,二兩),麻黃(去節,三斤,另煎汁和上藥)
上各為末。先將前五味和勻,後入乳香、沒藥以麻黃膏和勻為丸,如彈子大。每以無灰酒下一丸,出汗,五日一服。仍常服延壽丹、金液丹。
白話文:
[換骨丹]
用於治療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,言語不清,以及因中風而失音的患者。首先應在肚臍下方進行三百次的艾灸,接著服用一斤的金液丹,然後再服用此藥。
所需藥材包含:當歸、芍藥、人參、鐵腳威靈仙(各二兩),南星(三兩),乳香(需去除油脂,二兩),沒藥(需去除油脂,二兩),麻黃(需去除節部,三斤,另外煎煮成汁來混合其他藥材)。
以上藥材均需研磨成粉末。先將前五種藥材混合均勻,之後加入乳香與沒藥,再以麻黃膏混合均勻製成丸狀,大小約如彈珠。每次服用時,使用無灰酒吞服一丸,會有出汗反應,每隔五天服用一次。此外,建議持續服用延壽丹與金液丹。
2. 三五七散
治賊風入耳,口眼喎斜之證。
人參,麻黃(去節),川芎,官桂,當歸(以上各一兩),川烏,甘草(各五錢)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茶下,日三次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因外邪侵入耳朵導致的面部口眼歪斜症狀的處方。
所需藥材有:人參、去了節的麻黃、川芎、官桂、當歸(這些都各需一兩),以及川烏和甘草(這兩種則各需五錢)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兩錢,用茶水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
3. 蜜犀丸
治半身不遂,口眼喎斜,語言不利,小兒驚風,發搐。
槐角(炒,四兩),當歸,川烏,元參(炒,各二兩),麻黃,茯苓(乳拌),防風,薄荷,甘草(各一兩),豬牙皂角(去皮弦子,炒,五錢),冰片(五分,另研)
先以前十味為末,後入冰片和勻,蜜丸櫻桃大。每服一丸,小兒半丸,細嚼茶清下。
白話文:
【蜜犀丸】
這款藥丸適用於治療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、言語不清、小兒驚風及抽搐等症狀。
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:槐角(炒過的,四兩)、當歸、川烏、元參(炒過的,各二兩)、麻黃、茯苓(與乳拌過)、防風、薄荷、甘草(各一兩)、豬牙皁角(去皮和絃子,炒過,五錢)、冰片(五分,需另外研磨)。
製作過程是,先將前十種藥材研磨成粉末,再加入冰片攪拌均勻,最後以蜂蜜製成大小如櫻桃的丸子。服用方式為每次一丸,小兒則為半丸,細嚼後用茶水送服。
4. 白龍丸
治風邪言語不遂等證,面如蟲行,手足麻木,頭旋眼暈及傷風、傷寒,頭痛拘急,小兒急慢驚風,大人風搐失音,並皆治之。
天南星(四兩,以生薑四兩同搗成餅),川烏,甘草,藁本,甘松,白芷,桂心(各二兩),海桐皮(一兩),石膏(二兩,煅研極細)
以前八味共為末,糯米糊丸彈子大,石膏為衣,茶清下,大人一丸,小兒半丸。若治傷寒,薑蔥湯下,出汗。
白話文:
【白龍丸】
這藥方適用於因風邪所導致的各種症狀,例如說話不清、面部有如蟲爬感、手腳麻木、頭暈眼花,以及因風寒引起的頭痛、身體緊繃。此外,對於小孩的急性和慢性驚風,以及成人因風邪引起的抽搐和失聲等症狀,都有治療效果。
所需藥材包括:天南星(四兩,需與四兩生薑一同搗碎成餅狀)、川烏、甘草、藁本、甘松、白芷、桂心(各二兩)、海桐皮(一兩)以及石膏(二兩,需先煅燒研磨至極細)。
將前八種藥材共同研磨成粉末,再用糯米糊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,並以石膏粉作為外層包衣。服用時,大人一次一丸,小孩則服用半丸,用茶水送服。若是要治療風寒,則改以薑蔥湯送服,以助發汗。
5. 華蓋散
治傷寒頭痛發熱,拘急,感冒,鼻多清涕,聲音不清。大能解利四時傷寒,瘟疫瘴氣等證。
麻黃(四兩,浸去沫),蒼朮(八兩,米泔浸),陳皮,官桂,杏仁(去皮尖),甘草(各二兩)
共為末。每服四錢,水盞半,煎八分,食前熱服,取汗。
白話文:
[華蓋散]
用於治療因受寒引起頭痛、發燒,身體緊繃不適,普通感冒,鼻塞流清涕,以及聲音沙啞。此藥方對於四季中因受寒導致的疾病,以及瘟疫、瘴氣等有很好的解毒效果。
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:麻黃(約160克,先用水浸泡去除浮沫),蒼朮(約320克,用米湯浸泡),陳皮,官桂,杏仁(去皮及尖端)和甘草(以上四種各約80克)。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,取16克藥粉,加入大約150毫升的水,煮沸至剩下約120毫升,飯前趁熱飲用,服用後會促使發汗。
6. 祛風散
治風寒頭痛,遍身拘急,破傷風,洗頭風,牙槽風,肩背痓直,口噤。
天南星(二兩,泡),生薑(一兩,同南星制),防風(二兩),甘草(一兩)
共為末。每服四錢,姜七片水煎服,取汗,無汗再服。
白話文:
這份古方[祛風散]用於治療因風寒引起的頭痛,全身肌肉緊繃不適,以及破傷風、洗頭後頭風、牙周風、肩背僵硬,甚至嘴巴無法張開的症狀。
所需藥材如下:天南星二兩(需先浸泡處理),生薑一兩(與天南星一同製備),防風二兩,甘草一兩。
將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,取四錢的藥粉,加入七片薑和水一起煎煮後服用,目的是讓身體發汗。若服用後仍未出汗,可再次服用。
7. 當歸柴胡湯
治傷寒頭痛,發熱惡寒,肢節痛,吐逆。
柴胡(五錢),半夏(二錢,以生薑一錢同搗),當歸(一錢),甘草(五分)
加薑、棗,以水二盞煎至八分,熱服取汗,微微即止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感冒所引起的頭痛,發燒怕冷,四肢關節疼痛,以及噁心嘔吐的病症。
藥方成分如下:柴胡(五錢),半夏(二錢,與一錢的新鮮薑片一同研磨),當歸(一錢),甘草(五分)。
在煎煮時加入薑片和棗子,用兩杯水煎煮到剩下八分滿的程度,趁熱飲用以促進出汗,一旦有微汗出現就可以停止服用。
8. 大通散
治傷寒胃中有熱,或服熱藥太多,發狂言,棄衣而走,登高而歌,或腹痛下血,但實熱者用之,虛人大忌。
大黃(二錢),枳實(麩炒,二錢),甘草(一錢)
水煎空心熱服,不利再服,得利即止。
白話文:
【大通散】這方子用來治療因感冒發燒導致胃部有熱症,或是服用過多熱性藥物,進而產生精神亢奮、胡言亂語、脫衣奔跑、攀高唱歌等行為,也可能出現腹痛及便血的情況。但此方僅適用於確實有熱性實證的人,體質虛弱者絕對要避免使用。
藥材包含:大黃(約6公克)、炒過的枳實(約6公克)、甘草(約3公克)。
煎煮方式: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,待溫熱時空腹服用。若無明顯效果可再次服用,但一旦見效就應立即停止。
9. 知母黃芩湯
治傷寒胃中有熱,心覺懊憹,六脈洪數,或大便下血。
知母(二錢),黃芩(二錢),甘草(一錢)
水煎熱服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因為感冒而引發胃部有熱感的情況,當你心裡感覺煩悶不安,脈搏跳動快速且強烈,或者甚至出現大便帶血的症狀。
所需藥材及其份量為:知母兩錢,黃芩兩錢,甘草一錢。
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。
10. 當歸芍藥湯
治中暑下血,血痢腹痛。
當歸,芍藥(各二錢)
水煎熱服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因中暑而出現的下血癥狀,或是血性腹瀉及腹痛的情況。
所需藥材為當歸和芍藥,兩者各取二錢。
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。
11. 四順散
治中暑冷熱不調,大便下赤白膿。
川黃連(酒炒),當歸,芍藥(各二錢),御米殼(去隔膜,醋炒,二錢)
加生薑七片水煎,食前熱服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中暑後身體冷熱失調,以及有大便混有紅白膿血的情況。
使用經過酒炒的黃連、當歸、芍藥(每種藥材各約6克),以及去除了隔膜並醋炒過的粟殼(約6克)。
在煎藥時加入七片生薑,用水煎煮,應在飯前趁熱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