竇材

《扁鵲心書》~ 卷中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中 (7)

1. 虛勞

因略舉治愈數人,附記於後,以為吾黨型式,俾知溫補之可以活人,而不為流俗所惑,不因讒毀縮手也。)

(友人沈蔭昌兄,因患伏免疽,膿血過多,有傷元本,變為虛勞,服滋陰劑過多,喘急吐血,飲食少進。予診之脈弦急,有七八至,面色純青,喘咳氣急,臥難著席,身熱汗出,涎沫不收,虛脫之證已悉見矣。又貧乏無力用參,乃予建中,重投耆桂,一服而喘定安眠,涎沫與血俱減大半,第病久而脾腎過傷,胃氣難復,投桂附加參錢許,月餘而痊。)

(王在庭之室,病虛勞十餘載,喘促吐沫,嘔血不食,形體骨立,諸醫束手,延予診視,見其平日之方,皆滋陰潤肺,溫平之劑。予曰:以如是之病,而乃用如是之藥,自然日趨鬼趣,焉望生機,獨不思仲景云咳者則劇,數吐涎沫,以脾虛也。又昔賢云:腎家生陽,不能上交於肺則喘。

又云:脾虛而肺失生化之原則喘。今脾腎敗脫用藥如此,焉望其生。乃重投參耆姜附等二劑而喘定,緣泄瀉更甚再加萸蔻十餘劑而病減十七;又灸關元,因畏痛只灸五十壯,迄今十餘年而形體大健矣。)

(一中年婦,夜熱咳嗽,本小疾耳,為張李二醫合用滋陰退熱藥月餘,致面青脈急,喘促,吐血嘔沫日數升,飲食不進,二醫束手覆而不治,予為重用參附十餘劑而安。此非其本原受虧,乃藥誤所致,故收功易也。)

白話文:

虛勞

我治療好幾位虛勞患者,在此記錄下來,作為同道參考,讓大家知道溫補的方法可以救人,不要被世俗偏見迷惑,也不要因誹謗而裹足不前。

我的友人沈蔭昌先生,因患伏免疽(一種皮膚病),膿血過多,傷損了元氣,導致虛勞。他之前服用過多滋陰的藥物,出現喘息、吐血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我診脈時發現脈象弦急,脈搏七八次/分,面色青紫,喘咳氣急,臥床困難,身體發熱出汗,唾液不止,已經出現虛脫的症狀。由於他貧困,無法使用人參,我便用建中湯,加重桂枝和肉桂,一劑藥下去,喘息平息,得以安眠,唾液和出血量都減少了一大半。只是因為病情拖延日久,脾腎受損嚴重,胃氣難以恢復,我又在桂枝湯中加了一點人參,一個多月後就痊癒了。

王在庭的妻子,患虛勞十多年,喘息、吐唾液、嘔血、不進食,形體消瘦,其他醫生都束手無策。她請我診治,我看過她之前服用的藥方,都是滋陰潤肺、溫和的藥物。我告訴她:用這樣的藥物治療這種病,當然會越來越嚴重,怎麼能期望活下去呢?難道忘記了張仲景所說:「咳嗽劇烈,經常吐唾液,是因為脾虛。」古人又說:「腎臟產生陽氣,如果陽氣不能上達肺部就會喘息。」又說:「脾虛則肺臟失去生化之源,也會喘息。」現在她的脾腎都已經衰竭,卻還用這種藥物,怎麼能期望她好起來呢?於是我用大量人參、黃耆、生薑、附子等藥材,用了兩劑藥後,喘息就平息了。因為她之後出現腹瀉,我又加了吳茱萸和草豆蔻,用了十幾劑藥後,病情減輕了七成;我又用灸法灸關元穴,但她怕痛只灸了五十壯,至今十多年,她的身體已經非常健康了。

一位中年婦女,患有夜間發熱、咳嗽的症狀,原本是小病,卻被張、李二位醫生合用滋陰退熱的藥物治療了一個多月,導致她面色青紫、脈象急促、喘息、吐血嘔沫,每天吐出好幾升,飲食也不進,這兩位醫生束手無策,放棄治療。我用大量人參和附子治療十幾劑,她就痊癒了。這不是她本身元氣受損,而是藥物誤治造成的,所以療效很快。

2. 中風

此病皆因房事、六慾、七情所傷。真氣虛,為風邪所乘,客於五臟之俞,則為中風偏枯等證。若中脾胃之俞,則右手足不用;中心肝之俞,則左手足不用。大抵能任用,但少力麻痹者為輕,能舉而不能用者稍輕,全不能舉動者最重。邪氣入臟則廢九竅,甚者卒中而死。入腑則壞四肢,或有可愈者。

治法:先灸關元五百壯,五日便安。次服保元丹一二斤,以壯元氣;再服八仙丹、八風湯則終身不發。若不灸臍下,不服丹藥,雖愈不過三五年,再作必死。然此證最忌汗、吐、下,損其元氣必死。大凡風脈,浮而遲緩者生,急疾者重,一息八九至者死。(中風之證,古方書雖有中臟、中腑、中經脈之別,然其要不過閉證與脫證而已。

閉證雖屬實,而虛者不少,或可用開關通竅行痰疏氣之劑。關竅一開,痰氣稍順,急當審其形藏,察其氣血,而調治之。更視其兼證之有無,虛實之孰勝,或補或瀉;再佐以先生之法,庶幾為效速,而無痿廢難起之患矣。至若脫證,唯一於虛,重劑參附或可保全,然不若先生之丹艾為萬全也。

予見近時醫家,脫證已具三四,而猶云有風有痰,雖用參附而必佐以秦艽、天麻、膽星、竹瀝冰陷疏散。是誠不知緩急者也,烏足與論醫道哉。)

治驗

一人病半身不遂,先灸關元五百壯,一日二服八仙丹,五日一服換骨丹,其夜覺患處汗出,來日病減四分,一月痊愈。再服延壽丹半斤,保元丹一斤,五十年病不作。千金等方,不灸關元,不服丹藥,惟以尋常藥治之,雖愈難久。

一人患左半身不遂,六脈沉細無力。余曰:此必服峻利之藥,損其真氣,故脈沉細。病者云:前月服捉虎丹,吐涎二升,此後稍輕,但未全愈耳。余嘆曰:中風本因元氣虛損,今服吐劑,反傷元氣,目下雖減,不數日再作,不復救矣,不十日果大反復,求治於余,雖服丹藥竟不能起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風的原因和治療方法。中風多是由於過度的性行為、情緒波動等因素導致真氣虛弱,風邪入侵身體,影響到臟腑功能,進而導致中風的症狀,如半身不遂等。

如果風邪影響到了脾胃,會導致右側的手腳無法正常使用;若是影響心肝,則左側的手腳會受到影響。病況的嚴重程度,可以從手腳的活動能力來判斷,能夠稍微活動但力量較小的病情較輕,能舉起但無法使用的病情較輕,完全無法活動的病情最嚴重。風邪進入臟腑,可能導致器官功能衰竭,嚴重的甚至會突然死亡。

治療方面,首先應進行關元穴的灸療,連續五天後,病情會得到改善。接著服用保元丹一兩斤,以增強元氣;再服用八仙丹、八風湯,可預防病情再次發作。如果不進行灸療,也不服用丹藥,即使病情好轉,三五年內也可能再次發病,且很可能致命。此病最忌使用發汗、催吐、瀉下的療法,這些做法會損害元氣,可能導致死亡。

一般而言,脈搏浮緩的患者生存機率高,脈搏急促的病情較重,每分鐘脈搏超過八九次的患者可能死亡。中風的症狀雖然有不同類型,但主要區分為閉證和脫證。對於閉證,雖然是實證,但也有虛證的可能,可以使用開關通竅、化痰疏氣的藥物。一旦關竅打開,痰氣順暢,就要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進行調理。同時,也要觀察是否有其他併發症,評估虛實的程度,再決定補或瀉的療法。

對於脫證,主要是虛證,可以使用大量人參、附子等補藥,但不如使用丹藥和艾灸更安全有效。近來有些醫生對於脫證,仍認為是風痰所致,即使使用了人參、附子,也會搭配其他疏散的藥物,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,無法真正理解醫學的精髓。

接下來是治療案例,有個患者半身不遂,經過關元穴的灸療和藥物治療,五天後病情有所改善,一個月後完全康復。之後持續服用延壽丹和保元丹,五十年來病情未曾再次發作。然而,有些方劑只用普通藥物治療,不進行灸療,也不服用丹藥,雖然病情會好轉,但很難持久。

另一個患者左側半身不遂,脈象沉細無力。據患者自述,上個月服用了一種強烈的藥物,導致大量唾液排出,病情稍微好轉,但未能完全康復。我認為這是因為藥物損傷了患者的元氣,雖然病情暫時減輕,但不久後可能會再次發病,而且很難救治。結果不出十天,病情果然大幅惡化,即使再服用丹藥也無法挽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