竇材

《扁鵲心書》~ 卷中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中 (12)

1. 足痿病

凡腰以下腎氣主之,腎虛則下部無力,筋骨不用,可服金液丹,再灸關元穴,則腎氣復長,自然能行動矣。若腎氣虛脫,雖灸無益。(此證《內經》皆言五臟虛熱,故後人有補陰虎潛、金剛、地黃等丸。東垣又作濕熱,而以潛行散為治痿妙藥,然不可泥也。虛寒之證亦頗不少,臨證審詳,自有分曉。)

治驗

一老人腰腳痛,不能行步,令灸關元三百壯,更服金液丹強健如前。

白話文:

[足部無力病症]

凡是腰部以下的健康狀況,主要由腎氣負責調節,如果腎氣虛弱,下肢便會感到無力,甚至影響到筋骨的正常運作。這種情況下,可以服用金液丹,同時對關元穴位進行艾灸治療,如此一來,腎氣就能夠逐漸恢復,身體自然也就能夠重新行走自如了。然而,若是腎氣已經嚴重虛脫,即使進行艾灸治療也未必能見效。

在《內經》中,對於這種病症的描述都是歸咎於五臟虛熱,因此後世有許多補陰的藥物,如虎潛丸、金剛丸、地黃丸等。李東垣認為這是濕熱所致,所以提出了潛行散作為治療此病的靈藥,但這也不能一概而論,因為也有許多虛寒類型的病例,臨牀上必須仔細辨別,才能明確診斷。

治療案例

有一位老者,他的腰腳疼痛到無法行走,經過艾灸關元穴三百次,並輔以金液丹的服用,最終他的身體狀況恢復到與以往一樣強健。

2. 黃疸

暑月飲食冷物,損傷脾腎。脾主土,故見黃色,又脾氣虛脫,濁氣停於中焦,不得升降,故眼目遍身皆黃,六脈沉緊。宜服草神丹,及金液、全真、來復之類,重者灸食竇穴百壯,大忌寒涼。(此證第一要審陰陽,陽黃必身色光明,脈來洪滑,善食發渴,此皆實證,清濕熱利小便可愈,若身熱脈浮亦可發表。陰黃則身色晦暗,神思困倦,食少便溏。

脈來無力,重用溫補,則小便長而黃白退,若誤作陽黃治之,為變非細。又一種膽黃證,因大驚卒恐,膽傷而汁泄於外,為病最重,惟覺之早,而重用溫補者,尚可挽回。)

治驗

一人遍身皆黃,小便赤色而澀,灸食竇穴五十壯,服姜附湯、全真丹而愈。

白話文:

在炎熱的夏季,過量食用冰冷的食物,會對脾臟和腎臟造成傷害。因為脾臟主管運化水谷精微,其色應黃,所以當脾臟受損,就會出現黃疸的症狀。脾氣虛弱,無法正常運轉,導致濁氣滯留在身體中間部分,無法上下流通,因此眼白和全身皮膚都會呈現黃色,脈象顯示為深沉緊繃。應該服用草神丹,以及金液、全真、來復等藥物,嚴重的病例可以使用灸法在食竇穴施灸一百次,需嚴格避免寒涼食物。

這種病證首要辨別的是陰黃或陽黃。陽黃的患者,皮膚和眼睛會呈現明亮的黃色,脈象洪大滑利,容易感到口渴,這都是實證的表現,通過清除濕熱和利尿就可以治癒,如果伴隨發燒和浮脈,也可以發汗治療。而陰黃的患者,皮膚和眼睛呈現暗淡的黃色,精神疲憊,食慾不振,排便稀軟,脈象無力,需要大量溫補,這樣小便增多,黃疸就會消退。如果將陰黃誤診為陽黃來治療,後果不堪設想。另外還有一種膽黃證,由於受到巨大驚嚇,膽汁外洩,病情非常嚴重,只有在早期發現並大量溫補,纔有可能挽回。

治療案例

有個人全身泛黃,小便呈現紅色且排尿困難,經過在食竈穴施灸五十次,再服用薑附湯和全真丹,病情得到康復。

3. 黑疸

由於脾腎二經,縱酒貪色則傷腎,寒飲則傷脾,故兩目遍身皆黃黑色,小便赤少,時時腸鳴,四肢困倦,飲食減少,六脈弦緊,乃成腎癆。急灸命關三百壯,服草神丹、延壽丹而愈,若服涼藥必死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談的是「黑疸」這種病症,其形成原因主要與過度飲酒和縱欲傷害到腎臟,以及過量冷飲損傷脾胃有關。當此病發生時,患者的雙眼及全身皮膚會呈現黃黑色,小便顏色偏紅且量少,常有腸鳴的現象,四肢感到疲倦無力,食慾減退,脈搏呈現緊繃的狀態,這就形成了所謂的腎癆。

對於這種病症,應立即進行命門穴的艾灸治療,灸數需達到三百壯,並配合服用草神丹、延壽丹等藥物,病情纔有可能得到改善。但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服用寒涼性藥物,則可能會導致死亡。

4. 便閉

老人氣虛及婦人產後少血,致津液不行,不得通流,故大便常結,切忌行藥,是重損其陰也。止服金液丹,久久自潤,或潤腸丸亦可。又大小便主腎,腎開竅於二陰,能運行津液,若腎氣虛則二便皆不通,亦服金液丹,腎氣壯則大小便自利矣。(有陳姓鹽商,年七十六矣。春時患中風脫證,重劑參附二百餘服,獲痊。

至十月大便閉結不行,日登廁數十次,冷汗大出,面青肢厥。一馬姓醫,用滋補劑,入生大黃三錢。予深以為不可,戒之曰:老年脫後,幸參附救全,不能安養,過於思慮,以致津液枯竭,傳送失宜。惟可助氣滋津,佐以溫化,自然流通,何事性急,以速其變。若一投大黃,往而不返,恐難於收功矣,姑忍二三日勢當自解。

病者怪予遲緩,口出怨咎之辭。至次日不得已,用人參二兩、蓯蓉一兩、當歸五錢、松柏仁各五錢、附子三錢、升麻四錢,煎服;外用綠礬一斤入圊桶,以滾水衝入,扶其坐上,一刻而通。)

白話文:

[便祕]

對於老年人因為體力衰弱,以及產後婦女因失血過多導致身體津液不夠,進而造成無法順利排泄,所以常會遇到大便乾結的問題,切記不可隨意使用瀉藥,這會進一步傷害到身體的陰分。應該服用金液丹,長期服用後,身體自然會變得潤滑,或者也可以選擇服用潤腸丸。再者,大、小便的正常與否和腎臟功能有關,腎臟在身體中的作用之一就是調節津液,如果腎氣虛弱,那麼大小便都會受到影響,不通暢。對於這種情況,同樣可以服用金液丹,等到腎氣充足,大小便自然就會變得順暢。

有個姓陳的鹽商,已經七十六歲了。春天的時候他中風,病情嚴重,用了大量的人參和附子來治療,最終康復。到了十月,他又遇到了大便閉塞的問題,每天要上廁所數十次,每次都會有大量的冷汗,臉色蒼白,四肢冰冷。有位姓馬的醫生,建議使用滋補的藥物,並加入三錢的大黃。但我認為這樣做不妥,我警告他說:老人在中風恢復後,幸虧有人參和附子救回了一命,但因為過度思考,導致身體的津液耗盡,消化系統失調。此時,應該補充元氣,滋潤津液,輔以溫和的治療,這樣身體才能自我調節,為何要急躁,只會讓病情惡化。一旦使用大黃,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,不如先忍耐兩三天,病情可能會自動好轉。

病人對我的建議感到不解,甚至有些抱怨。第二天,我無奈之下,使用了二兩的人參、一兩的蓯蓉、五錢的當歸、五錢的松柏仁、三錢的附子和四錢的升麻,熬製成藥湯讓他服用。另外,我還在一斤的綠礬中加入熱水,讓他坐在上面,不久,他的大便就通暢了。

5. 溺血

凡膏粱人,火熱內積,又多房勞,真水既涸,致陰血不靜,流入膀胱,從小便而出。可服延壽丹,甚者灸關元。若少壯人,只作火熱治之,然在因病制宜。(火熱為積,實證也,一劑寒涼可解;房勞傳腎,虛證也,非溫補不可。審證而治,大有分別。)

白話文:

【血尿】

凡是那些生活奢華、飲食過於肥甘厚味的人,體內往往會累積過多的火熱。再加上性生活過度,導致體內的精氣(可視為生命的基本能量)耗損,使陰血無法平靜地在體內循環,反而異常地流入膀胱,隨小便一起排出體外,形成血尿的現象。

對於這種情況,可以服用延壽丹來調理身體。如果病情嚴重,可以嘗試灸療關元穴來治療。對於年輕力壯的人來說,只要將其視為火熱過盛的情況來處理即可。

然而,治療時應根據不同的病因來調整治療方式。(火熱過盛屬於實證,通常只需服用一劑寒涼藥物就可以緩解;但若是因為房事過度導致的腎虛,則屬於虛證,必須使用溫補的藥物來治療。因此,在診斷和治療時,必須明確區分兩種情況,才能對症下藥。)

6. 淋證

此由房事太過,腎氣不足,致包絡凝滯,不能通行水道則成淋也,服檳榔湯、鹿茸丸而愈。若包絡閉澀,則精結成砂子,從莖中出,痛不可忍,可服保命丹,甚者灸關元。(淋濁之證,古人多用寒涼分清通利之品,然初起則可,久而虛寒,又當從溫補一法。)

白話文:

[淋病]這是由於性行為過度,導致腎氣不足,使得尿道發生阻塞,無法正常排尿,因而形成淋病。服用檳榔湯和鹿茸丸可以治療這種病症。如果尿道嚴重阻塞,可能會導致尿液中的礦物質結晶成為砂石,從尿道排出時會讓人痛不欲生,這種情況可以服用保命丹來緩解,嚴重時還可以施灸關元穴治療。(對於尿濁的症狀,古人在治療上多使用寒涼的藥物來幫助尿液分離和排泄,然而在病初發時可以使用,但長期下來身體可能轉為虛寒,那時候就應該改用溫補的方式來治療。)

7. 腸癖下血

此由飲食失節,或大醉大飽,致腸胃橫解,久之冷積於大腸之間,致血不流通,隨大便而出,病雖尋常,然有終身不愈者。庸醫皆用涼藥止血,故連綿不已。蓋血愈止愈凝,非草木所能治也。正法:先灸神闕穴百壯,服金液丹十兩,日久下白膿,乃病根除也。(《經》云:陰絡傷則血內溢,血內溢則後血。

治此之法,總在別其脈之強弱,色之鮮暗,該清、該溫,愈亦不難。若不慎飲食,恣縱酒色,斷不能愈矣。)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談的是「腸癖下血」的病症,大意是因為飲食不節制,或是過度飲酒和暴飲暴食,導致腸胃功能紊亂,長久下來在大腸中產生了冷積,阻礙血液的正常循環,進而使血液隨著大便一起排出,雖然這種病看似普通,但有些人可能一生都無法痊癒。

一般的庸醫會使用寒涼性的藥物來止血,但這樣反而使病情延綿不絕。因為血液越是被阻止,就越容易凝固,不是普通的草藥可以治療的。正確的方法是:首先應在神闕穴上進行艾灸,灸一百壯,再服用金液丹十兩,經過一段時間後,當排出白色的膿液,表示病根已被清除。

《經》書上寫著:如果陰絡受損,就會導致血液向內溢出,血液向內溢出就會導致大便帶血。

對於這個病症的治療方法,重點在於判斷脈搏的強弱以及血液顏色的鮮明與晦暗,再根據情況選擇清熱或溫補的療法,這樣治療起來並不會太困難。但如果患者不注意飲食,任意飲酒和縱慾,那病症就絕對無法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