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扁鵲心書》~ 卷中 (5)
卷中 (5)
1. 喉痹
此病由肺腎氣虛,風寒客之,令人頤頷粗腫,咽喉閉塞,湯藥不下,死在須臾者,急灌黃藥子散,吐出惡涎而愈。此病輕者治肺,服姜附湯,灸天突穴五十壯亦好;重者服鍾乳粉,灸關元穴,亦服姜附湯。
治驗
一人患喉痹,痰氣上攻,咽喉閉塞,灸天突穴五十壯,即可進粥,服姜附湯,一劑即愈,此治肺也。
一人患喉痹,頤頷粗腫,粥藥不下,四肢逆冷,六脈沉細。急灸關元穴二百壯,四肢方暖,六脈漸生,但咽喉尚腫,仍令服黃藥子散,吐出稠痰一合乃愈,此治腎也。
一人患喉痹,六脈細,余為灸關元二百壯,六脈漸生。一醫曰:此乃熱證,復以火攻,是抱薪救火也。遂進涼藥一劑,六脈復沉,咽中更腫。醫計窮,用尖刀於腫處刺之,出血一升而愈。蓋此證忌用涼藥,痰見寒則凝,故用刀出其肺血,而腫亦隨消也。
(先生治肺治腎之法,千古卓見。況咽喉之證,風火為患,十有二三,肺腎虛寒,十有八九。喉科不明此理,一味寒涼,即有外邪,亦致冰伏,若元本虧損,未有不閉悶致死者。所以咽喉妙法,第一開豁痰涎,痰涎既湧,自然通快,然後審輕重以施治,姜附、灼艾,誠為治本之法,但人多畏之,而不肯用耳。然當危急時,亦不可避忌,強為救治,亦可得生也。
至於刺法,亦須知之。雍正四年,咽喉證甚行。友人之子沈禮庭亦患喉痹,次日即爛。予診其兩寸無力,兩尺空散,乃陰虛火動,以七味丸作湯與服一劑,證雖未減而痛勢少緩。鄰家強其延喉科視之,彼醫笑予動輒用熱藥,不知此乃陽明熱甚證,火性急速,故一日而喉即腐潰,豈可用溫補劑耶!乃投白虎二劑,服未半,而神氣改常,語言錯亂,甚至顛倒不眠,其家惶急,復延予。予診其脈亂而八九至,予曰:果病陽明燥火,石膏實為良劑。
今系無根之焰,而妄用白虎,使胃絡陷下,而不能上通,故心神失守。以歸脾湯加桂飲之,甫一劑而神恬脈靜矣。噫!彼喉科一無學之人,妄為評品大方,亂投湯藥,幾至殺人,亦愚矣。)
白話文:
[喉痹]
這疾病是由肺和腎的氣虛,風寒侵襲導致,會讓人下巴及頸部腫脹,喉嚨堵塞,連湯藥都難以下嚥,病情嚴重的話隨時可能死亡,這種情況下應立即灌服黃藥子散,使其吐出惡涎後病情就能得到改善。病情較輕者,應治療肺部,服用薑附湯,並在天突穴灸五十壯也很有效;病情嚴重者則服用鍾乳粉,灸關元穴,同時服用薑附湯。
治療經驗
有個人得了喉痹,痰氣上攻,喉嚨完全堵塞,我在天突穴灸了五十壯,他就能喝粥了,再服用薑附湯,只吃了一劑就痊癒了,這是治療肺部的方法。
另一人患喉痹,下巴及頸部嚴重腫脹,粥和藥都無法吞下,四肢冰冷,脈搏微弱。我緊急在關元穴灸了二百壯,他的四肢才逐漸回暖,脈搏也漸漸恢復,只是喉嚨還在腫脹,我讓他服用黃藥子散,吐出大量濃痰後便痊癒了,這是治療腎臟的方法。
還有一人患喉痹,脈搏細弱,我為他在關元穴灸了二百壯,脈搏逐漸恢復。一位醫生說:這是熱症,再用灸法,等於是抱著柴去救火。他給病人服用了涼藥,脈搏又變弱,喉嚨更加腫脹。醫生沒辦法,用尖刀在腫脹的地方刺入,流了一升血後,病人痊癒了。這種情況下,切記不要用涼藥,痰遇到寒冷會凝結,所以用刀放出肺部的血,腫脹也就消除了。
(我治療肺和腎的方法,自古以來都是獨到的見解。況且咽喉的病症,風火引起的大約只有十分之二三,肺腎虛寒引起的大約有十分之八九。很多咽喉科醫生不明白這個道理,一味地使用寒涼藥物,即使有外來的邪氣,也會因為寒涼藥物而埋伏在身體裡,如果根本的體質已經虧損,很容易導致窒息死亡。所以治療咽喉的妙法,首先就是要清除痰涎,痰涎排出後,自然就會通暢,然後根據病情輕重進行治療,薑附湯和灸法確實是治本的方法,但是很多人怕痛不肯用。然而在危急的時候,也不可以避忌,強行救治,還是有可能活下來的。
至於針刺療法,也必須瞭解。雍正四年,咽喉疾病非常盛行。我的朋友沈禮庭的兒子也得了喉痹,第二天喉嚨就開始潰爛。我診斷他的手腕脈搏無力,腳腕脈搏空散,是陰虛火旺的症狀,我讓他服用七味丸熬製的湯藥,雖然症狀沒有減輕,但是疼痛感稍微緩解了。鄰居強烈要求他找咽喉科醫生看診,那位醫生嘲笑我總是用熱性藥物,不知道這是陽明經熱氣過盛的症狀,火性急躁,所以一天內喉嚨就腐爛了,怎麼可以用溫補的藥物呢!他給病人服用白虎湯兩劑,還沒吃完,病人的精神狀態就改變了,語言錯亂,甚至無法睡眠,家人非常焦急,再次請我去診斷。我發現他的脈搏混亂,每分鐘跳動八九十次,我說:確實是陽明經的燥熱,石膏確實是有效的藥物。
但是現在的情況是,體內的火氣沒有根源,卻胡亂使用白虎湯,導致胃絡陷入,無法向上流通,所以心神失守。我讓他服用歸脾湯加肉桂,只喝了一劑,他的精神就平靜了,脈搏也恢復正常了。唉!那位咽喉科醫生,一個一點學問都沒有的人,胡亂評論大醫的處方,亂投湯藥,差點害死人,真是愚蠢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