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六 (1)
卷之六 (1)
1. 清脾湯
治脾濕熱,病苦足寒脛熱,腹脹滿,煩擾不得臥,舌本強,體重面黃,頭痛,右脅滿痛偏脹,口唇乾裂,寒熱如瘧。
茯苓,橘皮,草果(去皮),白朮(各二兩),人參,桂心,白芷,甘草(炙),川芎(各一兩),半夏(三兩,洗七次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二盞,姜七片,紫蘇三葉,煎七分,去滓服。欲通利,加大黃。
白話文:
[清脾湯]
用於治療脾臟濕熱導致的病症。症狀包含:腳冷但小腿有熱感、腹部脹滿、心情煩躁到無法安睡、舌頭活動不靈活、身體沉重且面色發黃、頭痛、右側脅部滿痛且有脹感、口脣乾燥裂開,以及像瘧疾一樣的寒熱交錯。
藥材包含:茯苓、橘皮、草果(去皮)、白朮(各取相同份量),人參、桂心、白芷、甘草(需炙過)、川芎(這些藥材取相同但較少的份量),半夏(取比上述多一些的份量,需清洗七次)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散狀。每次服用時取四大錢的藥粉,加入兩盞的水,再放入七片薑和三片紫蘇葉一起煎煮,待水剩下七分時,濾掉殘渣服用。若希望促進腸胃蠕動,可加入大黃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