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三 (1)

1. 痰飲敘論

人之有痰飲病者,由榮衛不清,氣血敗濁凝結而成也。內則七情泊亂,臟氣不行,鬱而生涎,涎結為飲,為內所因;外有六淫侵冒,玄府不通,當汗不泄,蓄而為飲,為外所因;或飲食過傷,嗜欲無度,叫呼疲極,運動失宜,津液不行,聚為痰飲,屬不內外因。三因所成,證狀非一,或為喘,或為咳,為嘔為泄,暈眩嘈煩,忪悸愪㦜,寒熱疼痛,腫滿攣癖,癃閉痞膈,如風如癲,未有不由痰飲之所致也。

白話文:

人類患有痰飲病,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氣血污濁凝結而成。造成這情況的原因有:

內因:情緒混亂,臟腑功能失調,鬱而生津液,津液凝聚成痰飲。

外因:外界的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等因素入侵,導致身體氣機不通暢,汗液無法排出,積聚成痰飲。

內外因:飲食過度,慾望無度,過於疲勞,運動不當,津液運行不暢,聚集成痰飲。

這三種原因導致的痰飲病,症狀不一,可能表現為喘息、咳嗽、嘔吐、腹瀉、頭暈、心煩、失眠、胸悶、寒熱交替、疼痛、腫脹、抽搐、小便不通、胸悶腹脹,甚至像中風或癲癇一樣。這些症狀都是由痰飲引起的。

2. 痰飲證論

古方唯分四飲六證,不說三因,不知其因,病源無自。觀夫治飲之法,既用大小青龍、桂枝防己、五苓、承氣,得非外因;參苓、苓朮、八味、參蘇,得非內因;十棗、葶藶、大小半夏、控涎、破飲,不內外因,里固明矣。以此推求,頗得倫類。今敘列諸證,以為治門,須原本因,施用湯藥,學者自宜詳審。

白話文:

古代中醫方劑只將疾病分成四種「飲」和六種「證」,但沒有說明三種「因」,不瞭解病因,疾病來源就無從得知。觀察治療「飲」的方法,使用了大小青龍、桂枝、防己、五苓、承氣等藥物,這些屬於外因;參苓、苓朮、八味、參蘇等藥物,這些屬於內因;十棗、葶藶、大小半夏、控涎、破飲等藥物,既不屬於內因,也不屬於外因,顯然是著重於體內。以此推論,可以大致歸類。現在列舉各種證狀,作為治療的依據,必須追根究柢找出病因,才能使用適當的湯藥,學習者應該仔細推敲。

所謂四飲者,即懸飲、溢飲、支飲、痰飲是也。懸飲者,飲水流在脅下,咳唾引痛。溢飲者,飲水流於四肢,當汗出而不汗,身體疼重。支飲者,咳逆倚息,短氣不得臥,其形如腫。痰飲者,其人素盛今瘦,腸間漉漉有聲。又有留飲者,背寒如手大,或短氣而渴,四肢癧節疼,脅下痛引缺盆,咳嗽則轉甚。

白話文:

所謂的四種飲證,分別是懸飲、溢飲、支飲和痰飲。

懸飲: 喝水後,水液流到脅部,咳嗽或吐痰時引發疼痛。

溢飲: 喝水後,水液流到四肢,本應出汗時卻不汗,身體感到疼痛沉重。

支飲: 咳嗽逆氣上湧,氣息倚滯,呼吸短促,不能平躺,身體看起來像腫了一樣。

痰飲: 原本體格健壯的人,現在消瘦,腸道內有漉漉聲。

此外,還有留飲:背部寒冷如手摸,或者呼吸短促而口渴,四肢疼痛,脅下疼痛延伸到肩頸處,咳嗽時疼痛加劇。

又有伏飲者,膈滿喘咳,嘔吐,發則寒熱,腰背痛,目淚出,其人振振惡寒,身瞤惕。故曰四飲生六證,或云五飲者,即留飲、伏飲合為一證是也,其脈皆弦微沉滑。治之之治,懸飲當下之,溢飲當發其汗,支飲則隨證汗下,痰飲則用溫藥從小便去之。其間或隨氣上厥,伏留陽經,使人嘔吐眩暈,背寒,或一臂不隨,有類風狀,不可不知。

白話文:

另外,還有「伏飲」的狀況,患者會感覺隔膜脹滿,伴隨喘咳、嘔吐。發作時會出現寒熱交替、腰背疼痛、流淚,且身體經常感到發冷、戰慄。所以說,「四飲」會導致「六證」,也有人稱之為「五飲」,因為「留飲」和「伏飲」可以合併為一種證候。這些證候的脈象都表現為弦細而沉滑。治療方面,懸飲應予以瀉下;溢飲應發汗驅除;支飲則根據證狀來決定是發汗還是瀉下;痰飲則使用溫熱藥物從小便排出。在這過程中,痰飲有時可能會隨氣上逆,停留於陽經,導致患者嘔吐、眩暈、背部發冷,或出現一側手臂活動受限,類似中風的徵兆,這個情況需要特別注意。

3. 十棗湯

治懸飲,咳唾引脅下痛。又治支飲,咳煩胸中痛,至百日一歲,其脈弦者。

芫花(微炒),甘遂大戟(炒)

白話文:

芫花(略微乾炒),甘遂,大戟(乾炒)

上等分為末。水一盞半,棗十個,煎至八分,去棗調藥,壯人一錢,羸人半錢,平旦溫服;不下者,次日更加半錢。下後糜粥自養;若已下,不可與之。

白話文:

上等的藥材研磨成粉末。取一杯半的水,加十顆紅棗,煎煮至八分水量時,取出紅棗,將藥粉調入藥湯中。身體強壯的人服用一錢的藥粉,身體虛弱的人服用半錢的藥粉,早上一大早就溫熱服用。如果沒有排便,則第二天再增加半錢的藥粉。排便後可以吃粥調理身體,如果已經排便,就不要再吃粥了。

4. 大青龍湯

治溢飲,身體疼重,汗不出,拘急痛。

麻黃(去節湯,七錢半),桂心,甘草(炙,各二錢半),石膏雞子大),杏仁(四十個,炒,去皮尖)

白話文:

麻黃(去節,七錢半) 桂皮(二錢半) 甘草(炙,二錢半) 石膏(雞蛋大小) 杏仁(四十個,炒熟,去皮尖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姜五片,棗二枚,煎七分,去滓,空腹服,溫覆。一服汗者,勿再服;復服,汗出多,亡陽虛逆,惡風煩躁,不得眠也。

白話文:

用作藥粉狀。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一盞半的水、五片生薑、兩顆棗,煎煮至剩下七分,過濾掉渣滓,空腹服用,蓋上被子保暖。如果服用後出汗,就不要再服用了;如果又服用,出汗會過多,導致陽氣虛弱上逆,怕風、煩躁,無法入睡。

5. 小青龍湯

治溢飲、支飲,倚息不得臥,及喘滿者。

麻黃(去節湯),芍藥,細辛,桂心,乾薑(炮),甘草(炙,各三錢三字),五味子(二錢),半夏(湯洗七次,三錢)

白話文:

  • 麻黃(剔除莖節)5錢
  • 芍藥5錢
  • 細辛5錢
  • 桂心(桂樹的心材)5錢
  • 乾薑(炒製)5錢
  • 甘草(烤製)5錢
  • 五味子3錢
  • 半夏(用熱水洗滌過7次)5錢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,空腹服。渴者,去半夏,加栝蔞根三錢三字;微利,去麻黃,加芫花雞子大,炒入;噎者,去麻黃,加附子一枚,炮;小便不利者,去麻黃,加茯苓半兩;喘者,去麻黃,加杏仁三錢三字;咳而上氣,肺脹,其脈浮,心下有水氣者,胸中痛引缺盆,加石膏二錢半研。

白話文:

上方的藥方屬於散劑,可以用來研磨成粉末。

用量與服法: 每次服藥 16 克(四大錢),水 300 毫升(一盞半),煎煮至剩餘 210 毫升(七分),去掉藥渣,空腹服用。

針對不同症狀的加減:

  • 口渴:去除半夏,加入栝蔞根 10 克(三錢三字)
  • 輕微腹瀉:去除麻黃,加入炒過的芫花 1 個雞蛋大小
  • 噎住:去除麻黃,加入炮製後的附子 1 枚
  • 小便不利:去除麻黃,加入茯苓 15 克(半兩)
  • 氣喘:去除麻黃,加入杏仁 10 克(三錢三字)
  • 咳嗽伴有上氣,肺部脹痛,脈象浮,心下有水氣,胸痛牽涉到缺盆部位:加入研磨後的石膏 7.5 克(二錢半)

6. 防己桂枝湯

治膈間支飲。其人喘滿,心下痞堅,面色黧黑,其脈沉緊,得之數十日,醫吐下之不愈。

防己(三兩),桂心(二兩),人參(四兩),石膏(六兩)

白話文:

漢防己(120 克),桂心(80 克),人參(160 克),石膏(240 克)

上四味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煮七分,去滓,溫服。虛者即愈,實者三日復發。再服不愈,宜去石膏,加茯苓四兩、芒硝一兩半,微利則愈。

白話文:

以上四種藥材研磨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盞半的水煎煮至七分水量,去渣,溫熱服用。虛證患者服用後即可痊癒,實證患者三日後會復發。再次服用仍未痊癒的,應去除石膏,加入四兩茯苓、一兩半芒硝,稍有通便作用後即可痊癒。

7. 小承氣湯

治支飲胸滿。

厚朴(四兩,薑製),大黃(二兩,蒸),枳實(一兩,麩炒去瓤)

白話文:

厚朴(120克,用薑汁炮製) 大黃(60克,蒸製) 枳實(30克,用麩皮炒至微焦,去掉果肉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,不以時加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