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七 (1)
卷之七 (1)
1. 芎藭湯
治產後去血過多,運悶不省,及傷胎去血多,崩中去血多,金瘡去血多,拔牙齒去血多不止,懸虛心煩,眩暈頭重,目暗耳聾,舉頭欲倒。
芎藭(三兩),當歸(三兩,去蘆,洗去土,切,焙乾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熱服,不以時候。
白話文:
[芎藭湯]適用於以下情況:產後失血過多導致意識模糊甚至失去知覺、流產或早產導致大量出血、月經期間出血過多、外傷如刀傷、槍傷等導致大量出血不止、拔牙或牙齒問題導致出血不止的情況。此外,還適用於因失血過多而導致的心悸不安、頭暈眼花、頭部沉重感、視力模糊、聽力下降,以及起身時有昏倒感的症狀。
所需藥材為:芎藭(約90克)、當歸(約90克,去掉莖葉部分,清洗乾淨去除泥沙,切成片狀,再烘乾)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狀或切成小塊。每次服用時取約12克,加入大約250毫升的水,煎煮至剩下約175毫升,然後濾掉殘渣,趁熱飲用。服用時間不受限制,可隨時服用。
2. 黑錫丹
治陰陽不升降,上熱下冷,頭目眩暈,病至危篤,或服暖藥,僭上愈甚者,當服此藥。(已經增損)
硫黃(二兩,椎如皂莢子大,候鉛成汁入硫黃在內,勿令焰起,候硫黃化傾出於九重紙,納入一地坑以碗蓋火出),川楝子,黑鉛(不夾錫者,先熔成汁。各二兩),陽起石(煅),木香,沉香,青皮(炒,各半兩),肉豆蔻(一兩),茴香(炒),官桂(去皮不見火),附子(炮去皮臍),葫蘆巴(炒),破故紙(炒,各一兩),烏藥(去木銼,一分)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至一百丸,濃煎人參茯苓薑棗湯吞下,食前服。
白話文:
這款藥方名為「黑錫丹」,主要用來治療因陰陽失調,導致上半身熱、下半身冷,以及頭暈目眩等症狀,特別適用於病情嚴重,或是服用溫補藥物後病情反而惡化的患者。
藥方成分如下:硫磺(需研磨成皁角籽大小,在鉛熔成液態時加入,避免產生火焰,待硫磺溶解後,倒出並放置於九層厚的紙上,再放入地坑,以碗蓋住,讓火氣散盡)、川楝子、純鉛(需先熔成液態)、陽起石(煅燒過)、木香、沉香、炒過的青皮,以上各半兩;肉豆蔻、炒過的茴香、破故紙,以上各一兩;官桂(去皮,不可遇火)、炮製過的附子(去皮及頂部)、炒過的葫蘆巴,以上各一兩;烏藥(去木心,切片),一分。
所有藥材均需研磨成細粉,用酒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。每次服用可從三十到五十丸開始,逐漸增加到一百丸,需用濃煎的人參茯苓薑棗湯送服,飯前服用效果最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