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之十二

2. 滯下敘論

《經》中所載,有血溢、血泄、血便、注下,古方則有清濃血及泄下,近世併為痢疾,其實一也。但以寒、熱、疳、蠱,分為四門,未為至當。且疳蝕瘡膿,中蠱下血,與利膿血,證狀大別。疳蝕雖下赤白,當在疳濕瘡門;蠱利清血,當在中毒蠱門。今之滯下赤白者至多,皆是冷熱相搏,非乾疳濕蝕瘡類;下利清血亦多,與中蠱毒者大異。

臨視須詳,不可道聽,治法差互,立見夭傷,勉之勉之。

白話文:

在醫學古籍中,記載瞭如血溢、血泄、血便、注下等症狀,古代的醫方中也有提及清濃血及泄下的治療方式,到了近代,這些都被歸納為痢疾一類,實際上,它們本質上是一樣的。然而,若單純以寒、熱、疳、蠱來分門別類,並非完全恰當。因為疳蝕造成的瘡膿和中蠱後的出血,與一般的膿血痢疾,在症狀上有很大的區別。疳蝕即使會排出赤白物質,應屬於疳濕瘡的範疇;而蠱毒導致的血便,應歸屬於中毒蠱的類別。現在,大量出現的赤白滯下(痢疾),大多是因為寒熱交錯所致,並非乾疳或濕蝕瘡那樣的疾病;而大量的清血下瀉,也與中蠱毒的病症截然不同。

在診斷時必須詳細檢查,不能輕信他人之言,治療方式如果錯誤,很可能立即造成病患的傷害甚至死亡,所以必須要謹慎再謹慎。

3. 滯下三因證治

病者滯下,人皆知赤為熱,白為寒,而獨不知純下清血為風,下如豆羹汁為濕。夫六氣之傷人,初無輕重,以暑熱一氣,燥濕同源,收而為四,則寒熱風濕,不可偏廢。古方云:風停於膚腠後,乘虛入客腸胃,或下瘀血,或下鮮血,注下無度,濕毒下如豆羹汁,皆外所因之明文也。古方有五泄,因臟氣鬱結,隨其所發,便利膿血,作青黃赤白黑之不同者,即內所因也。

又飲服冷熱酒醴醯醢,縱情恣欲,房室勞逸,致損精血,腸胃枯澀,久積冷熱,遂成毒痢,皆不內外因。治之,先推其歲運以平其外,察其鬱結以調其內,審其所傷以治不內外,使條然明白,不至妄投也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談的是關於「滯下」(通常指腹瀉)的三種原因及其治療方式。

患者出現腹瀉的情況,大家都會認為排泄物若呈現紅色是因為體內有熱,白色則表示寒。然而,卻少有人知道如果排泄物完全是鮮血,那可能是風邪所致;若像豆羹汁般的濃稠,則可能跟濕氣有關。六氣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對人體的影響並無大小之分,其中暑熱與燥濕同源,歸納起來就是寒、熱、風、濕四類,不能偏廢任何一項。

古方指出,當風邪停留在皮膚肌腠後,就會趁虛而入,入侵腸胃,可能導致排出瘀血或鮮血,且無度地持續,濕毒下如豆羹汁,這都是由外因而引起的明確情況。另外,古方也有五泄的說法,因臟腑氣機鬱結,隨其發作,便會排出膿血,顏色可能為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等不同色彩,這便是由內因而起的。

再者,飲食上過量冷熱酒醴醯醢,放縱情慾,性生活過度或勞累,導致精血損耗,腸胃乾燥,長時間累積冷熱,最終形成有毒的痢疾,這些都屬於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。

在治療上,應先根據年齡和體質調節外在環境,再觀察其氣機鬱結的狀況來調理內在,仔細分析其受傷的原因,從而治理內外兼有的病因,讓病情清晰明瞭,避免亂投藥物。

4. 白頭翁湯

治熱痢,滯下下血,連月不瘥。

白頭翁(二兩),黃連,柏皮,秦皮(各二兩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服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因為過熱導致的痢疾,有血便的情況,且病情持續一個月以上未見好轉。

藥方成分包含:白頭翁兩份,黃連、樹皮(柏樹)、秦皮各兩份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散劑。每次服用時取四大錢的藥粉,加入一杯半的水進行煎煮,待水剩下七分之時,濾去藥渣後飲用。

5. 桃花丸

治冷痢腹痛,下如魚腦白物。

赤石脂(煅),乾薑(炮,等分)

上為末,蒸餅糊丸。米飲下三五十丸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因為腹部受寒而導致的腹瀉與腹痛,其排出物質像魚腦一樣呈現白色。

所需藥材為煅燒過的赤石脂和炮製過的乾薑,兩者份量相等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後,用蒸熟的餅作為黏合劑製成藥丸。服用時,可用米湯送服三五十粒。

6. 胃風湯

治風冷乘虛,入客腸胃,水穀不化,泄瀉注下,腹脅虛滿,腸鳴㽲痛;及腸胃濕毒,下如豆汁,或下瘀血,日夜無度,並宜服之。(方見失血門風痢下血證)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因寒風乘虛而入,影響腸胃功能,導致食物無法正常消化,引起腹瀉不止,腹部和脇部感到虛弱且脹滿,腸道會發出聲音,並且伴有劇烈疼痛的症狀。此外,對於腸胃有濕毒,排泄物像豆汁一樣,或者排出的是瘀血,且日夜不停的情況,都適合服用此方(此處的方劑詳情可參考失血門中關於風痢下血的說明)。

7. 露宿湯

治風痢純下清血。

杏仁(七粒,去皮尖),若木瘡(一掌大),烏梅(兩個),草果(一個),酸石榴皮(半個),青皮(兩個)甘草(二寸)

上為銼散,作一劑。水二碗,生薑三片,煎七分碗,露星宿,次早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一種專門下清血的風濕性痢疾。

所需材料有:杏仁七粒(需去掉外層皮和尖部)、若木皮一大掌的份量、烏梅兩顆、草果一個、酸石榴皮半個、青皮兩塊、甘草二寸長。

將上述材料研磨成散狀,作為一帖藥劑。用兩碗水與三片生薑一起煎煮,待水量剩下約七分滿一碗時熄火,將藥湯放在戶外讓其接觸夜間的露水和星辰,隔天早上空腹時服用。

8. 苦散

治脾受濕氣,泄利不止,米穀不化。

黃連(去須,銼如豆),吳茱萸,白芍藥(銼如豆,各二兩,同炒令赤色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溫服。

白話文:

所需藥材有:黃連(需去除根鬚,切成豆子大小)、吳茱萸、白芍藥(同樣切成豆子大小,三者各二兩,一起炒製至呈紅色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兩錢,用水一碗煎煮至剩下七分水量,溫熱時服用。

9. 駐車丸

治冷熱下痢腸滑,赤白如魚腦,日夜無度,腹痛不可忍者。

黃連(六兩),阿膠(麩炒),當歸(各三兩),乾薑(炮,二兩)

上為末,醋煮米糊為丸,如梧子大。米飲下五十丸至一百丸。

白話文:

[駐車丸]這方藥用來治療冷熱交錯型的下痢,症狀包含腸胃滑瀉,排泄物呈現赤白相間,類似魚腦的狀態,患者日夜瀉不停,腹部疼痛難耐。

所需藥材與劑量如下:黃連六兩,阿膠三兩(需用麩炒過),當歸三兩,乾薑二兩(需炮製過)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後,用醋和米糊調成丸狀,大小約如梧桐樹的種子。服用時,可配米湯送服,一次五十至一百粒。

10. 萬金散

治冷熱痢。

罌粟殼(一兩,赤用蜜炙,白不炙,赤白雜半生半炙),橘皮,甘草(並如上法,各一兩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以百沸湯七分盞,急用盞蓋之,候溫澄清者服。血痢,入烏梅一個。罌粟殼,《本草》不說治痢,近用之極效,其功不下地榆、黃柏、秦皮,但性緊澀,服之則嘔,不可不知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冷熱交加的痢疾的方子。

藥材包括:罌粟殼(如果大便偏紅色要用蜜糖炒過,如果白色就不用炒,如果是紅白相間的話,就一半炒一半不炒,用量一兩),陳皮,甘草(處理方法和上面一樣,各自用量也是一兩)。

以上藥材混合後研磨成散粉。每次服用時取四錢,用七分滿的滾水沖泡,趕快用碗蓋住,等溫度適中且水澄清時飲用。如果是出血性痢疾,可以加入一個烏梅。在《本草》中並未記載罌粟殼能治痢疾,但近期使用發現效果非常好,其療效不下於地榆、黃柏、秦皮,但是要注意罌粟殼性質收澀,有些人服用後會有噁心感,這是需要留意的地方。

11. 固腸湯

治腸虛下痢,赤白頻並,日久無度,老幼產婦,俱可服之。

罌粟殼(三兩,醋浸炙稍黃),枳殼(麩炒去瓤),白芍藥(各二兩),橘紅,當歸,甘草(炙,各一兩),訶子(煨去核),木香(煨),人參,白姜(炮,各半兩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【固腸湯】

這帖藥方適用於治療腸胃虛弱導致的腹瀉,無論是血便或白痢,頻繁且持續時間長,不分年齡大小、老人小孩甚至是產婦都適合服用。

藥方成分如下:取罌粟殼三兩,先用醋浸泡再烤至微黃;取枳殼二兩,用麩皮炒過並去除內囊;白芍藥同樣取二兩;橘紅、當歸和炙甘草各取一兩;訶子去核後煨燉;木香也需煨燉;人參及炮製過的白薑各取半兩。

將上述材料研磨成散狀。每次服用時取四錢,加入一盞半的水,煮至剩七分,濾掉渣滓,飯前服用。

12. 三聖丸

治下痢赤白,日夜無度;及泄瀉注下。

柏皮(大厚者,去粗皮切),大蒜(細切研),罌粟殼(去瓣細切,各等分)

上三物,一處搗篩過,粗者更搗,同淹一宿,次日慢火炒香熟,亦旋篩取細者,余更炒,不爾,則細者焦,碾為末,粟米飲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米湯下。

白話文:

[三聖丸]

用於治療嚴重的痢疾,無論是血痢或是白痢,日以繼夜的頻繁發作;以及嚴重的腹瀉。

所需藥材包括:厚實的柏樹皮(去除外層粗皮後切片)、大蒜(細切並搗碎)、罌粟殼(去除內瓣後細切,三者份量相同)。

將以上三種藥材放在同一處,進行搗碎與篩選,對於較粗的部分再進一步搗碎,然後一起浸泡一夜。隔天以小火炒至香味散發且熟透,期間需不斷篩選出細碎的部分,剩下的再繼續炒,否則細碎的部分會燒焦。最後將炒好的藥材磨成粉末,用粟米粥做成丸狀,大小約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粒,以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