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二 (1)

1. 滯下敘論

《經》中所載,有血溢、血泄、血便、注下,古方則有清濃血及泄下,近世併為痢疾,其實一也。但以寒、熱、疳、蠱,分為四門,未為至當。且疳蝕瘡膿,中蠱下血,與利膿血,證狀大別。疳蝕雖下赤白,當在疳濕瘡門;蠱利清血,當在中毒蠱門。今之滯下赤白者至多,皆是冷熱相搏,非乾疳濕蝕瘡類;下利清血亦多,與中蠱毒者大異。

白話文:

《黃帝內經》記載了血溢、血泄、血便、注下等病症,古代醫方中也有「清濃血」和「泄下」的說法。近代醫家將這些症狀統稱為「痢疾」,其實都是同一類疾病。但根據寒熱、疳病、蠱毒等因素將痢疾分為四種類型,並不完全合理。

因為疳病腐蝕傷口化膿,蠱毒導致下血,而一般痢疾症狀和上述情況相差很大。疳病雖有下赤白膿液的症狀,但應歸為疳濕瘡類;蠱毒引起的痢疾會排出清澈血液,應歸為中毒蠱類。而現代常見的痢疾多為赤白相雜的下利,是由寒熱相搏引起,不屬於乾疳濕蝕瘡一類;排出清澈血液的下利也很常見,與中毒蠱毒引起的症狀有很大區別。

臨視須詳,不可道聽,治法差互,立見夭傷,勉之勉之。

2. 滯下三因證治

病者滯下,人皆知赤為熱,白為寒,而獨不知純下清血為風,下如豆羹汁為濕。夫六氣之傷人,初無輕重,以暑熱一氣,燥濕同源,收而為四,則寒熱風濕,不可偏廢。古方云:風停於膚腠後,乘虛入客腸胃,或下瘀血,或下鮮血,注下無度,濕毒下如豆羹汁,皆外所因之明文也。古方有五泄,因臟氣鬱結,隨其所發,便利膿血,作青黃赤白黑之不同者,即內所因也。

白話文:

當患者出現腹瀉時,眾人皆知紅色腹瀉物表示熱症,白色腹瀉物表示寒症,卻不知道純粹下清血表明風邪,下豆羹汁樣的腹瀉物表明濕邪。

外界的六種致病因素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侵襲人體時,起初並無輕重之分,因為暑熱只是一種致病因素,燥濕二氣同源,可將其歸納為四氣,因此寒熱風濕四證不可偏廢,都要考慮。

古代醫方記載:風邪停留在皮膚腠理之後,乘虛侵入腸胃,可能下出瘀血或鮮血,導致腹瀉頻繁失度;濕邪下注時,腹瀉物如豆羹汁,這些都是外因所造成的。

古代醫方還有五種腹瀉,是由於臟腑氣機鬱結,隨臟腑的不同而發病,排出膿血,顏色有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之異,這些屬於內因所造成的腹瀉。

又飲服冷熱酒醴醯醢,縱情恣欲,房室勞逸,致損精血,腸胃枯澀,久積冷熱,遂成毒痢,皆不內外因。治之,先推其歲運以平其外,察其鬱結以調其內,審其所傷以治不內外,使條然明白,不至妄投也。

白話文:

又過度飲用冷熱酒、濃汁、醬醋等,縱情放縱,房事過度或不足,導致精血受損,腸胃乾燥收斂,長時間積聚冷熱之邪,最終形成中毒性痢疾,這些都屬於不內不外的病因。治療時,首先推算病人的流年運勢以平衡外在因素,觀察其鬱結情況以調和內在,審察病人的受損情況以治療不內不外的因素,使病情條理分明,不至盲目用藥。

3. 白頭翁湯

治熱痢,滯下下血,連月不瘥。

白頭翁(二兩),黃連,柏皮,秦皮(各二兩)

白話文:

白頭翁(120 克),黃連、柏皮、秦皮(各 120 克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服。

4. 桃花丸

治冷痢腹痛,下如魚腦白物。

赤石脂(煅),乾薑(炮,等分)

上為末,蒸餅糊丸。米飲下三五十丸。

5. 胃風湯

治風冷乘虛,入客腸胃,水穀不化,泄瀉注下,腹脅虛滿,腸鳴㽲痛;及腸胃濕毒,下如豆汁,或下瘀血,日夜無度,並宜服之。(方見失血門風痢下血證)

白話文:

用來治療因外感風寒乘虛入侵腸胃,導致食物消化不良、腹瀉、腹脅脹滿、腸鳴絞痛。以及腸胃濕毒,導致腹瀉物如豆汁,或排出瘀血,晝夜不止。此方適用於上述情況。(具體方劑請參照失血門風痢下血證)

6. 露宿湯

治風痢純下清血。

杏仁(七粒,去皮尖),若木瘡(一掌大),烏梅(兩個),草果(一個),酸石榴皮(半個),青皮(兩個)甘草(二寸)

白話文:

杏仁(7 粒,去除外皮尖頭) 若木瘡(手掌大小) 烏梅(2 個) 草果(1 個) 酸石榴皮(半個) 陳皮(2 片) 甘草(2 寸長)

上為銼散,作一劑。水二碗,生薑三片,煎七分碗,露星宿,次早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研磨成粉末,做成一劑藥水。加入兩碗水和三片生薑,煎煮至剩七分之一的量,在夜晚星星出來後服用,隔天早上空腹服用。

7. 苦散

治脾受濕氣,泄利不止,米穀不化。

黃連(去須,銼如豆),吳茱萸白芍藥(銼如豆,各二兩,同炒令赤色)

白話文:

黃連(去除鬚根,研磨成豆粒狀),吳茱萸,白芍藥(研磨成豆粒狀,各取二兩,一起炒至呈現赤色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溫服。

8. 駐車丸

治冷熱下痢腸滑,赤白如魚腦,日夜無度,腹痛不可忍者。

黃連(六兩),阿膠(麩炒),當歸(各三兩),乾薑(炮,二兩)

白話文:

  • 黃連:6 兩
  • 阿膠:3 兩(經麩炒處理)
  • 當歸:3 兩
  • 乾薑:2 兩(經炮製)

上為末,醋煮米糊為丸,如梧子大。米飲下五十丸至一百丸。

9. 萬金散

治冷熱痢。

罌粟殼(一兩,赤用蜜炙,白不炙,赤白雜半生半炙),橘皮甘草(並如上法,各一兩)

白話文:

罌粟殼(一兩,用紅色者蜜炙,白色者不炙,紅色和白色各半,半生半炙) 橘皮,甘草(以上三味各一兩,用相同的方法處理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以百沸湯七分盞,急用盞蓋之,候溫澄清者服。血痢,入烏梅一個。罌粟殼,《本草》不說治痢,近用之極效,其功不下地榆黃柏秦皮,但性緊澀,服之則嘔,不可不知。

白話文:

藥材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百沸騰水七分之一碗,馬上用碗蓋蓋住,等溫了澄清後服用。如果是血痢,加入一個烏梅。

罌粟殼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沒有記載用於治療痢疾,但近來用得很有效,其療效不遜於地榆、黃柏、秦皮。但是罌粟殼性情緊澀,服用可能會嘔吐,需要了解這一點。

10. 固腸湯

治腸虛下痢,赤白頻並,日久無度,老幼產婦,俱可服之。

罌粟殼(三兩,醋浸炙稍黃),枳殼(麩炒去瓤),白芍藥(各二兩),橘紅當歸甘草(炙,各一兩),訶子(煨去核),木香(煨),人參,白姜(炮,各半兩)

白話文:

罌粟殼(150克,用醋浸泡,烤至微黃) 枳殼(用麩皮炒香,去除果肉) 白芍藥(各100克) 橘紅 當歸 甘草(炙烤,各50克) 訶子(煨熟,去核) 木香(煨熟) 人參 炮姜(各25克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
11. 三聖丸

治下痢赤白,日夜無度;及泄瀉注下。

柏皮(大厚者,去粗皮切),大蒜(細切研),罌粟殼(去瓣細切,各等分)

白話文:

柏樹樹皮(選擇厚實的,去除粗糙的外皮,切片) 大蒜(切碎並搗碎) 罌粟殼(去除花瓣,切碎,各取等量)

上三物,一處搗篩過,粗者更搗,同淹一宿,次日慢火炒香熟,亦旋篩取細者,余更炒,不爾,則細者焦,碾為末,粟米飲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米湯下。

白話文:

以上三種藥材,搗碎過篩後,將粗的部分再搗碎,全部浸泡一晚。第二天,用小火炒香炒熟,同時過篩取細末。剩下的繼續炒,如果不這樣做,細末會燒焦。將細末磨成粉末,用米湯做糊狀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 50 顆,用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