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一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一 (8)

1. 止瀉如神丸

川烏頭(四兩,米泔浸軟,去皮切片,用鹽四兩炒黃,去鹽不用),半夏(湯洗七次去滑),蒼朮(各半斤,米泔浸淨洗)

上為末,薑汁糊為丸,梧子大。空腹米湯下五六十丸。

白話文:

【止瀉如神丸】

藥材包括:烏頭(取四兩,先用米湯浸泡至軟,去除外皮後切成薄片,再用四兩的鹽拌炒至微黃,但最後要將鹽分去掉,不使用),半夏(需用熱水清洗七次以去除滑膩感),蒼朮(同樣取半斤,先用米湯浸泡然後徹底清潔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再加入薑汁和成糊狀,製成大小如梧桐樹籽的丸狀。在空腹時,用米湯送服約五六十粒。

2. 戊己丸

治脾胃受濕,泄利不止;及米穀不化,小兒疳痢,並宜服之。

黃連,吳茱萸(湯洗),白芍藥(各等分)

上三味,同炒為細末,米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米湯空腹下;小兒量與之。

白話文:

[戊己丸]

用於治療因脾胃受濕影響,導致的瀉痢不止;以及食物消化不良,甚至兒童的疳痢,都適合服用此藥。

所需藥材為:黃連、吳茱萸(需先用水清洗)、白芍藥(以上藥材比例相同)。

將上述三種藥材一同炒製後磨成細粉,再以米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五十粒,最好在空腹時以米湯送服;兒童則根據年齡體重酌量給予。

3. 補脾散

治脾泄不止,食積不消,癥瘕塊結,大腸滑泄,臟毒下利,腹痛腸鳴。

麥糵(炒,三兩),神麯(炒,二兩),茴香(炒),草果(逐個用麵裹煨熟),厚朴(制),乾薑(炮),陳皮(各一兩),木香(生,半兩),甘草(炙,半兩)

上為末。脾泄瀉,訶子湯入鹽調下二錢;脾虛腸鳴,氣不和,瀉不止,炒姜酒調下。常服鹽湯點,空心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脾臟功能失調導致的持續性腹瀉,食物消化不良,腹部有硬塊的情況,以及大腸過度滑瀉,內臟毒素導致的下痢,還有腹痛及腸鳴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炒過的小麥芽三兩,炒過的神麯二兩,炒過的茴香,用麵包裹再煨熟的草果,處理過的厚朴,炮製過的乾薑,陳皮各一兩,生的木香半兩,炙過的甘草半兩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。若因脾臟問題導致的腹瀉,可使用訶子湯加入鹽來送服兩錢的藥粉;若是脾虛導致腸鳴,氣血不順,腹瀉無法停止,則可用炒薑和酒調和後服用。平時可以以鹽湯沖服,最好在空腹或飯前服用。

4. 料簡

凡治瀉須理中焦,如理中湯丸等是也;次即分利水穀,如五苓散等是也。治中不效,然後斷下,即用禹餘糧赤石脂等是也。玉機真臟論云:五虛死。謂脈細,皮寒,少氣,前後泄利,飲食不入,得此必死。其有生者,漿粥入胃泄注止,則活也。又《金匱》云:六腑氣絕於外者,手足寒,上氣腳縮;五臟氣絕於內者,下利不禁,甚者手足不仁。脈沉弦者為下重,脈大者為未止。

泄利手足厥冷,無脈,灸之不溫,脈不還,微喘者死。有微熱而渴,自汗,脈或微弦數弱,法並當自愈。或脈沉遲而面少赤,身微熱,鬱冒汗出而解,必微厥,所以然者,以其面戴陽,下虛故也。泄利後,腹脹滿,身體疼痛者,先溫其里,宜四逆湯;後攻其表,宜桂枝湯。上件《金匱》節文,雖於三因不甚分明,其脈不可不究。

即用四逆治傷寒,不妨用桂枝加附子治傷風,朮附加桂治傷濕,五苓散治傷暑,皆可類推。又古方泄利與滯下,共為一門,《千金》又以宿食不消,在熱利類,門類混濫,後學難明,不可甄別也。

白話文:

[料簡]這段文字主要在講述治療腹瀉的方法和原理,以及辨識瀉痢病情的輕重。

  1. 治療腹瀉首要調理中焦(脾胃),例如使用理中湯、理中丸等藥物。
  2. 接著要區分水分和食物的消化,可用五苓散等藥物。
  3. 若中焦調理不見效,再進行瀉下,如使用禹餘糧、赤石脂等藥物。
  4. 《玉機真臟論》指出,五種情況會導致死亡:脈搏細弱、皮膚寒冷、呼吸短淺、持續的腹瀉和無法進食。但若能喝下米湯,且腹瀉停止,仍有生存機會。
  5. 《金匱》提到,六腑在外氣絕,表現為手腳冰冷、上氣不接下氣、腳部抽筋;五臟在內氣絕,則為無法控制的下痢,嚴重時手腳麻木無知覺。
  6. 腸胃出血,手腳冰冷,脈搏微弱,即使艾灸也無法回溫,脈搏仍不恢復,且微弱喘息者,預後不佳。若有微熱和口渴,自汗,脈搏微弱或微弦數弱,一般都會自然康復。或者脈搏沉遲,面色稍紅,身體微熱,頭暈冒汗後病情好轉,但可能伴有手腳冰涼,這是因為臉色紅潤,下部虛弱所致。
  7. 腹瀉後,腹部脹滿,全身疼痛,應先用四逆湯溫暖體內,再用桂枝湯治療表症。
  8. 雖然《金匱》的相關條文對於病因不夠清楚,但脈象的判斷非常重要。
  9. 使用四逆湯治療傷寒,同樣可以用桂枝加附子湯治療風邪,術附加桂湯治療濕邪,五苓散治療暑邪,這些都是可以依循的原則。
  10. 古代醫方將瀉痢和滯下視為同一類,甚至《千金方》將宿食不消列為熱利的一種,導致後學者難以分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