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一 (5)
卷之十一 (5)
1. 氣嘔證治
病者心膈脹滿,氣逆於胸間,食入即嘔,嘔盡卻快,名曰氣嘔。胃者,足陽明,合榮於足,今隨氣上逆,結於胃口,故生嘔病也。
白話文:
病人感到胸口和膈膜間脹滿,有氣在胸部逆流,食物一吃進去就馬上想吐,把食物全吐出來後反而覺得舒暢,這種情況被稱為氣嘔。胃部,是足陽明經的部位,當氣隨著血液往上逆流,聚集在胃的入口處,所以導致了嘔吐的病症。
這就是氣嘔的症狀和其發生的原因。
2. 茱萸人參湯
治氣嘔胸滿,不納食,嘔吐涎沫,頭疼。
吳茱萸(湯洗數次,五兩),人參(三兩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姜五片,棗三枚,煎七分,去滓,不以時服。
白話文:
【茱萸人參湯】
用於治療氣悶噁心、胸腔飽脹感,食慾不振,常有嘔吐口水泡沫的情況,以及頭痛問題。
使用藥材:吳茱萸(先用熱水洗淨幾次,用量五兩),人參(用量三兩)。
製作方法: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碎末。每次服用四大錢的份量,加入一杯半的水,放入五片薑和三枚棗子一起煎煮,煮至剩下約七分水量時,過濾掉藥渣,不限定時間隨時可服用。
3. 藿香湯
治心下虛滿,飲食不入,時時嘔吐,惙惙短氣;或大病將理不復,胃氣無以養,日漸羸弱。
藿香,人參,桂心,桔梗,木香,白朮(各半兩),茯苓(半兩),枇杷葉(十片,去毛),半夏(一兩,湯洗用薑汁製)
上為銼散。每服五錢,水二盞,入炒薑絲一分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白話文:
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胸悶、消化不良,食物難以下嚥,時常會有嘔吐的情況,並伴有呼吸短促。或者是大病初癒後,調理不佳,導致胃部無法正常吸收營養,身體日漸消瘦。
所需藥材如下:藿香、人參、肉桂、桔梗、木香、白朮(各15克)、茯苓(15克)、枇杷葉(10片,需去除絨毛)、半夏(30克,先用熱水洗淨,再以薑汁炮製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散劑。每次服用約15克,加入兩杯水,放入一小撮炒過的薑絲一起煎煮,待水量剩下七成時,濾掉藥渣,在飯前服用。
4. 漏氣證治
病者身背皆熱,肘臂攣痛,其氣不續,膈間厭悶,食入,則先吐而後下,名曰漏氣。此因上焦傷風,開其腠理,上焦之氣,剽悍滑疾,遇開即出,經氣失道,邪氣內著,故有是證。
白話文:
病人會感到身體背部都發熱,手肘及手臂有抽痛感,且呼吸時斷時續,胸膈之間常有壓抑沉悶感,進食時,食物會先被吐出之後才能吞下,這種症狀稱為漏氣。這是因為上半身受到風邪侵襲,導致肌膚毛孔張開,而上半身的氣本來就強勁快速,一遇到毛孔張開便往外洩,使得正常的氣運行路徑受阻,邪氣趁機在體內停留,因此產生了這樣的症狀。
5. 麥門冬湯
治上焦伏熱,腹滿不欲食,食入胃未定,汗出,身背皆熱;或食入,先吐而後下,名曰漏氣。
麥門冬(去心),生蘆根,竹茹,白朮(各五兩),甘草(炙),茯苓(各二兩),橘皮,人參,葳蕤(各三兩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姜五片,陳米一撮,煎七分,去滓熱服。
白話文:
[麥門冬湯]用於治療上焦潛藏的熱症,症狀包含腹部脹滿、食慾不佳,食物進入胃部尚未消化完全時就出汗,全身及背部感到發熱;或者在進食時,先是嘔吐然後才排泄,這種情況被稱為漏氣。
藥方成分包含:麥門冬(去心)、新鮮蘆根、竹茹、白朮(各約250公克),甘草(炒過)、茯苓(各約125公克),橘皮、人參、葳蕤(各約187.5公克)。
以上材料製成藥材粉末。每次服用約16克,用水約240毫升,加入五片薑和一小撮陳米,煮至剩下約168毫升,濾掉殘渣後趁熱飲用。
6. 走哺證治
病者下焦實熱,大小便不通,氣逆不續,嘔逆不禁,名曰走哺。此下焦氣,起於胃下口,別入迴腸,注於膀胱,並與胃傳糟粕而下大腸,令大小便不通,故知下焦實熱之所為也。
白話文:
病人下部焦躁實熱,導致大小便無法順利排泄,呼吸氣息逆亂不順,嘔吐不止,這種病症被稱為「走哺」。這種下焦的問題,起源於胃的下方開口處,從這裡分出進入迴腸,再連接到膀胱,同時與胃部共同負責食物殘渣的傳遞到大腸,當這些部位運作失調,就會造成大小便不暢通。由此可知,下焦實熱是引發這類症狀的原因。
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下焦實熱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,包括大小便困難、呼吸困難以及持續性的嘔吐,並且說明瞭這些症狀是如何由下焦的實熱所引起。
7. 人參湯
治下焦伏熱,氣逆不續,大小便不通,嘔吐不禁,名曰走哺。
人參,葳蕤,黃芩,知母,茯苓(各三錢),白朮,橘皮,生蘆根,梔子仁(各半兩),石膏(煅,一兩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溫服。
白話文:
【人參湯】
主治下半身深層的熱症,氣血上逆導致呼吸不順,大小便阻塞不暢,嚴重到無法控制的嘔吐,這種情況被稱作走哺。
所需藥材:人參、葳蕤、黃芩、知母、茯苓(各約9克),白朮、橘皮、生蘆根、梔子仁(各約15克),以及煅燒過的石膏(約30克)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。每次服用時取約12克,加入大約180毫升的水,煎煮至剩約126毫升,然後去掉藥渣,趁溫熱時服用。
8. 厚朴湯
治乾嘔,嘔而不逆,熱少冷多,好唾白沫清涎,噫氣吞酸,此由上焦閉塞。
厚朴(薑製),白茯苓,川芎,白朮,玄參,吳茱萸(湯洗,各半兩),桔梗,附子(炮去皮臍),人參,橘皮(各三錢三字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姜五片,煎七分,去滓溫服。
白話文:
[厚朴湯]這帖藥方用於治療乾嘔,也就是有嘔吐感但實際上吐不出來的情況,且身體感覺冷比熱多,常吐出白色的泡沫和口水,胃部常有脹氣及反酸的症狀,這些症狀是由於上焦部位(胸膈以上,包括心肺)發生阻塞所導致。
藥方成分包括:厚朴(薑汁處理過)、白茯苓、川芎、白朮、玄參、吳茱萸(需先用水清洗,每種各半兩),桔梗、炮製過的附子(去皮及中心)、人參、橘皮(這些每種各三錢三字)。
製作方法是將上述藥材混合研磨成散粉。每次服用時取四大錢的藥粉,加入一盞半的水,再放入五片薑一起煎煮,煮至剩七分水時,去除殘渣,趁溫熱時服用。
9. 三物豬苓散
治嘔吐病在膈上;思水者,是欲解也。
豬苓(去皮),白茯苓,白朮(各等分)
上三味,末之。飲服方寸匕。
白話文:
[三物豬苓散]
用於治療位於橫膈膜上方的嘔吐病症;若患者開始想喝水,這表示病情正在好轉。
所需藥材為:豬苓(需去皮)、白茯苓、白朮(這三種藥材用量相同)
將上述三種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服用時,以飲料吞服約方寸匕的藥量。
(注:方寸匕是一個古代的容量單位,大約相當於現在的2.841毫升)
10. 凡例
凡先嘔卻渴者,此為欲解;先渴卻漚者,為水停心,此屬飲家。又傷寒瘥後,餘熱在胃嘔者,依傷寒後證治之;若腳弱脾疼而嘔者,此腳氣內攻,宜急依腳氣門治之;更有婦人懷娠惡阻嘔吐,亦各從其門類。或中毒而嘔,以解毒藥解之;酒家嘔吐,當以解醒藥解之。其如三焦漏氣走哺嘔吐,則見上門;泄利,則見下利門,各從其類也。
然嘔不得輕用利藥,唯腹滿,則視其前後何部不利,利之即愈。
白話文:
[例子],凡是先有嘔吐然後感到口渴的人,這表示病情正在緩解;如果先是口渴然後再有嘔吐,這可能是水分在心臟周圍積聚,屬於有水濕的情況。此外,感冒康復後,若胃裡還殘留熱氣導致嘔吐,應依照感冒後的治療方式來處理;假若是因為腳弱脾痛而嘔吐,這可能是腳氣病內部攻擊,應該立即按照治療腳氣的方式來處理;另外,孕婦因妊娠反應而嘔吐,應按照相關孕期反應的類別來處理。如果是中毒導致的嘔吐,應使用解毒藥物來治療;酗酒後的嘔吐,應使用醒酒藥物來處理。
至於三焦漏氣導致的嘔吐,應參考上方的處理方法;若是腹瀉,應參照腹瀉的處理方式,都是根據不同的症狀來分別處理。
然而,嘔吐時不能輕易使用利尿藥物,只有在腹部脹滿的情況下,才需檢查身體哪個部位不通暢,疏通該部位就能痊癒。
11. 噦逆論證
噦者,咳逆也,古方則謂之噦。凡吐利後,多作噦。大率胃實即噫,胃虛則噦,此由胃中虛,膈上熱,故噦。或至八九聲相連,收氣不回,至於驚人者。若傷寒久病,得此甚惡,《內經》所謂壞府者是也。楊上善釋云:津泄者,知鹽器之漏;聲嘶者,知琴絃之絕;葉落者,知槁木之摧。
舉此三物衰壞之微以比噦,故知是病深之候也。亦有噦而心下堅痞眩悸者,以膈間有痰水所為,其他病則各有治法。
白話文:
【呃逆的討論】
呃逆,也就是咳嗽反胃的現象,在古代醫學裡稱之為噦。通常在嘔吐或腹瀉後,容易出現這種情況。大致來說,如果胃部過於充實會產生打嗝,胃虛弱時則會出現噦逆。這是因為胃部虛弱,加上膈肌上方有熱氣,所以才會噦逆。有時候甚至會連續噦逆七八九次,氣息無法順暢,嚇到旁邊的人。如果是在感冒或是長期生病的情況下出現噦逆,那情況就非常糟糕,這在《內經》中有所謂的「壞腑」描述。
唐代醫學家楊上善解釋說:當鹽罐子有漏洞,我們就知道鹽會漏出;當琴絃斷了,我們就能聽見嘶啞的聲音;當樹葉落下,我們就知道樹木已經枯萎。用這三個例子來比喻噦逆,可知噦逆代表的是身體內部的嚴重疾病。也有噦逆同時伴隨胸口硬塊、脹滿、頭暈和心悸的情形,這是由於膈肌之間有痰和水積聚所導致的。對於其他不同的病因,則有不同的治療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