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一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一 (3)

1. 真珠散

治喜怒不常,憂思兼併,致臟氣鬱結,留積涎飲,胸腹滿悶,或復㽲痛,憎寒發熱,吐利交作。

白話文:

治療情绪起伏不定,忧愁思虑同时发生,导致脏腑气机郁结,痰饮停留积聚,胸腹部感到满闷,有时还会疼痛,恶寒发热,呕吐和腹泻交替出现。

附子(一個,一生一炮,各去皮臍),半夏(湯二十一次洗去滑,一兩半),滑石,成煉鍾乳(各半兩),辰砂(三分,別研)

白話文:

附子(一個,生用一個,炮製一個,都去掉皮臍),半夏(用熱水清洗21次,去掉滑膩,取一兩半),滑石,煉製好的鐘乳石(各取半兩),辰砂(取三分,研成細粉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水二盞,姜七片,藿香兩三葉,蜜半匙,煎七分,食前冷服。小便不利,加木通、茅根煎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兩錢,加水兩碗、薑片七片、藿香葉兩三葉、蜂蜜半匙,煎煮到只剩下七分之一,在飯前冷服。如果小便不順暢,再加入木通、茅根一起煎煮。

2. 不內外因證治

諸飽食膾炙,恣飧乳酪,水陸珍品,脯醢雜淆,快飲寒漿,強進旨酒,耽縱情欲不節,以胃為五臟海,因脾氣以運行,胃既䐜脹,脾臟停凝,臟氣不行,必致郁發,遂成吐利,當從不內外因治之。

白話文:

喜歡吃各種美味佳餚,包括生魚片、香煎肉類、奶酪、稀有海鮮、醃漬肉類和醬料等等,還喜歡喝冰水,大量飲酒,縱慾無度。把胃當作五臟六腑之府庫,依靠脾氣來運作功能。胃一旦脹滿,脾臟就會停滯,臟腑氣血運行不暢,必然會導致鬱結發作,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。這時應該從內外因兩方面進行治療。

3. 紅丸子

治脾胃虛冷,飲食不節,宿食留飲,聚癖腸胃,或因氣不調,沖冒寒濕,忽作霍亂,吐利並作,心腹絞痛,腸胃纏刺,疲苶不勝。

白話文:

治療脾胃虛寒,飲食不節制,積存宿食飲品,導致腸胃聚積廢物。或因氣血運行不暢,冒受寒濕,突然發作霍亂,同時出現嘔吐腹瀉,心腹絞痛,腸胃纏繞絞刺,疲乏虛弱難以承受。

蓬朮(銼),三稜(銼,各二兩,同以米醋煮一伏時),胡椒(一兩),青皮(三兩,炒),阿魏(一分)

白話文:

蓬朮(切成細末),三稜(切成細末,各二兩,都用米醋煮一伏天),胡椒(一兩),青皮(三兩,炒過),阿魏(一分)

上為末,醋化阿魏,入陳米粉為糊丸,如梧子大,礬朱為衣。每服一百丸至二百丸,煎生薑甘草湯下。

白話文:

將阿魏搗成粉末,加入醋溶解,再加入陳米粉混成糊狀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用明礬和硃砂塗抹表面。每次服用 100-200 顆,用生薑和甘草煎煮的水送服。

4. 胡椒湯

治霍亂吐利為佳。

胡椒(七粒),綠豆(三七粒)

白話文:

胡椒 7 粒 綠豆 37 粒

上為末。煎木瓜湯調下。

訶子散,治老幼霍亂吐利,一服取效。(方見九痛門)

白話文:

上方製成粉末。用煎好的木瓜湯來調和送服。

訶子散,用於治療老少的霍亂吐瀉,服用一次即見效。(此方在九痛門中有詳細記載)

5. 霍亂凡例

轉筋者,以陽明養宗筋,屬胃與大腸,令暴下暴吐,津液頓亡,外傷四氣,內積七情,飲食甜膩,攻閉諸脈,枯削於筋,宗筋失養,必致攣急,甚則卵縮舌卷,為難治。

白話文:

轉筋,是因為陽明經氣不足,無法滋養宗筋(負責四肢屈伸的筋膜)所致。陽明經氣屬胃和大腸,若劇烈瀉下或嘔吐,津液會迅速流失;外在受到四種不正之氣(風寒暑濕)的侵襲,內在積蓄七種情緒(喜怒憂思悲恐驚)的影響,以及飲食甜膩過度,阻塞氣血流動,導致筋膜(宗筋)缺少營養,失去彈性,就會抽搐痙攣。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睪丸收縮、舌頭捲曲,很難治療。

6. 木瓜湯

治霍亂吐下不已,舉體轉筋,入腹則悶絕。

白話文:

治療霍亂上吐下瀉不止,全身抽筋,症狀侵入腹部則會感到窒息昏厥。

木瓜干(一兩),吳茱萸(半兩,湯七次),茴香(一分),甘草(炙,一錢)

白話文:

木瓜乾(50克),吳茱萸(25克,熬煮七次),茴香(5克),炙甘草(10克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姜三片,紫蘇十葉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煎服法:藥材須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一盞半、薑三片、紫蘇十葉,煎煮至藥液剩原來的七分之一,過濾掉藥渣,飯前服用。

煩渴者,以陰陽反戾,清濁相干,清氣干濁,水與谷並,小便秘澀,既走津液,腎必枯燥,引水自救,煩渴必矣。

白話文:

口渴的原因是陰陽失衡,清氣和濁氣發生衝突。清氣無法滋潤濁氣,水液和穀物混合在一起,大便不通暢。因為走動會消耗津液,腎臟因此變得乾燥。腎臟會從體內引水來補充自己,導致口渴。

7. 茯苓澤瀉湯

治霍亂吐利後,煩渴欲飲水。

白話文:

治療霍亂腹瀉嘔吐之後,感到煩躁口渴想喝水。

茯苓(八兩),澤瀉(四兩),甘草(炙,二兩),桂心(二兩),白朮(三兩)

白話文:

茯苓(400克),澤瀉(200克),炙甘草(100克),桂心(100克),白朮(150克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,姜三片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一方有小麥五兩。

白話文:

將藥物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四大錢(約6克),用一杯水,加三片薑,煎煮到剩下七分之一的水量,濾去渣滓,在飯前服用。另一種方劑中加入五兩小麥(約125克)。

8. 水浸丹

治伏暑傷冷,冷熱不調,霍亂吐利,口乾煩渴。

黃丹(一兩一分,炒),巴豆(二十五個,去皮心)

上同研勻,用黃蠟熔作汁和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丸,以水浸少頃,別以新汲水吞下,不以時候。

白話文:

治療中暑傷寒、冷熱失調、霍亂嘔吐腹瀉、口乾舌燥的症状,可以用黃丹(炒過,一兩一分)和巴豆(去皮去心,二十五粒)研磨混合,再用黃蠟熔化后混合成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丸,先用清水浸泡片刻,再用新汲取的清水送服,不拘時間服用。

乾霍亂者,忽然心腹脹滿,絞刺痛疼,蠱毒煩冤,欲吐不吐,欲利不利,狀若神靈所附,頃刻之間,便致悶絕。亦涉三因,或臟虛,或腸胃素實,故吐利不行。

白話文:

乾霍亂的症狀:突然間心腹脹滿,絞痛刺疼,煩悶中毒,想吐卻吐不出來,想大便卻便不出來,好像被神靈附身一樣,頃刻之間就會悶死。其原因也有三方面:一是臟腑虛弱,二是腸胃本身就有宿疾,所以吐瀉都不順暢。

9. 鹽湯

治乾霍亂及蠱毒,宿食不消,積冷,心腹煩滿,鬼氣。

白話文:

治療乾霍亂以及蛊毒,食物積滯不消化,長久的寒症,心腹脹滿不舒服,以及由邪氣引起的症狀。

至鹹鹽湯三升,熱飲一升,刺口,令吐宿食使盡;不吐更服,吐訖復飲,三吐乃止。此法大勝諸治,俗人以為田舍淺近,鄙而不用,守死而已,凡有此病,即先用之。

白話文:

把很鹹的鹽水煮沸,喝下一碗,會刺激喉嚨,讓你把積存的食物嘔吐出來;如果沒有嘔吐,就繼續喝,嘔吐結束後再喝,一共嘔吐三次就停止。這個方法遠勝過其他治療方式,一般人認為這是一種民間偏方,太小兒科而不採用,寧可死守別的治療方式。凡是得這種病,應先用這個方法。

10. 嘔吐敘論

嘔吐雖本於胃,然所因亦多端,故有寒熱飲食血氣之不同,皆使人嘔吐。據論云:寒氣在上,憂氣在下,二氣並爭,但出不入。此亦一塗,未為盡論。且如氣屬內因,則有七種不同;寒涉外因,則六淫分異,皆作逆,但鬱於胃則致嘔,豈拘於憂氣而已。況有宿食不消,中滿溢出,五飲聚結,隨氣番吐,痼冷積熱,及瘀血凝閉,更有三焦漏氣走哺,吐利泄血,皆有此證,不可不詳辨也。

白話文:

嘔吐雖然主要源於胃部,但其成因卻有多種,因此有寒氣、熱氣、飲食不當、血氣失調等不同情況,都會導致嘔吐。

根據醫理記載:寒氣在上面,憂鬱之氣在下面,這兩種氣體同時作用,導致只會排出而不會吸入。

然而,這樣的說法還不夠全面。比如氣屬內因,就有七種不同類型;寒屬外因,則有風寒濕熱暑燥六種不同的病症,這些都會導致氣逆,一旦鬱積於胃部就會引起嘔吐,豈能僅限於憂鬱之氣呢?

況且還有宿食不消、中焦滿溢、五種體液聚結、隨氣嘔吐、痼冷積熱、瘀血凝閉等情況,甚至三焦漏氣、吐血、腹瀉等症狀,都可能引起嘔吐。因此,診斷和辨別嘔吐的病因非常重要,不可疏忽。

11. 寒嘔證治

病者胃中寒,心下淡淡,四肢厥冷,食既嘔吐,名曰寒嘔。或因傷食多,致傷胃氣;或因病曾經汗下,致胃氣虛冷之所為也。

白話文:

患者胃中寒冷,心窩空虛,四肢冰冷,進食後嘔吐,稱為寒嘔。這是由於過量進食導致胃氣受傷,或因疾病出汗過多導致胃氣虛寒所引起的。

12. 四逆湯

治寒嘔脈弱,小便複利,身有微熱。見厥者難治。

白話文:

治療寒性嘔吐且脈搏微弱,小便頻繁,身體有輕微發熱。如果出現四肢冰冷的症狀則較難治療。

甘草(一錢,炙),乾薑(三錢三字),附子(六錢重,生去皮臍)

上為銼散。每服三錢重,水二盞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白話文:

甘草一錢,先炙過。 乾薑三錢三分。 附子六錢重,用生的、去皮、去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