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四 (13)
卷之四 (13)
1. 料簡
上件諸方,如內因與不內外因,皆可選用,若外因傷風傷寒,傳至陽明經腹脹,可以大承氣、杏子湯等,各見本門。濕脹,朮附湯加茯苓、桂心;暑脹,黃龍丸,皆良藥也。更有腳氣支滿,脾橫泄,及五疸石水,婦人腸覃血膨,或單單腹脹之證,治之,各見本門。學者當審詳為治,無致混濫,失其機要也。
白話文:
這些各種處方,無論是因為身體內部因素或是非純粹內外因素導致的疾病,都可以選擇使用。若是因外部風邪或寒邪入侵,進而影響到陽明經造成腹部脹大,可以使用大承氣湯、杏仁湯等,詳細用法可參閱相關專門章節。
對於濕氣導致的腹部脹大,可以使用朮附湯再加入茯苓和桂心。如果是暑熱引起的脹氣,則可用黃龍丸,這些都是很好的治療藥物。
此外,對於腳氣引起的腫脹、脾臟橫膈膜泄氣、以及各種黃疸、石水症、婦女的腸覃或血膨症,或者只是單純的腹部脹大,其治療方式,亦可在相關章節找到說明。
學習者應詳細審視病情來進行治療,避免混淆不清,錯過了關鍵的治療時機。
2. 霍亂敘論
夫霍亂之病,為卒病之最者。以人起居無他,揮霍之間,便至變亂,悶絕不救,甚為可畏,臨深履危,不足以諭,有生之流,不可不達其旨趣。蓋其病因,涉於內外不內外,三種具備,而讀《傷寒論》者,見有本是霍亂,今是傷寒之說,便謂霍亂即傷寒。殊不知因傷寒致霍亂,只是外因一證爾。
況風暑濕皆有此證,殊不知喜怒憂思,飲食飢飽,皆能致霍亂之證,故不得不備論。
白話文:
【對於霍亂的討論】
霍亂這種疾病,可說是最突然且劇烈的疾病之一。當一個人生活作息正常,突然間病情就迅速惡化,甚至到無法呼吸、失去意識,病情危急,令人非常恐懼。其危險程度,用「如臨深淵、如履薄冰」來形容都不足夠,所有活著的人,都應該瞭解其病徵與成因。
這種疾病的成因,並非單純由內或由外造成,而是內因、外因及不內不外三種情況共同作用。有些讀過《傷寒論》的人,看到書中有「原本是霍亂,現在轉為傷寒」的說法,就會認為霍亂就是傷寒。然而,他們忽略了,由傷寒導致的霍亂,只是一種外在因素所引起的症狀。
更何況,風邪、暑熱、濕氣等都能引起類似的症狀,但他們可能不知道,情緒的起伏如喜怒哀樂,飲食的不節制如飢餓或暴食,都能導致霍亂的發生,因此,我們必須對此進行深入的探討。
3. 霍亂諸證
霍亂者,心腹卒痛,嘔吐下利,增寒發熱,頭痛眩暈。先心痛,則先吐;先腹痛,則先下;心腹俱痛,吐利並作,甚則轉筋,入腹則斃。霍亂惡證,無越於斯。此蓋陰陽反戾,清濁相干,陽氣暴升,陰氣頓墜,陰陽痞隔,上下奔逸。扶救不先,治之唯宜溫暖,更詳別三因,隨內外以調之;不爾,則坐視困踣也。
白話文:
霍亂這種疾病,主要症狀為心臟和腹部突然劇烈疼痛,伴隨著嘔吐與腹瀉,患者會感到體溫忽冷忽熱,頭部疼痛且有眩暈感。如果先感到心痛,那可能會先出現嘔吐;如果先感到腹痛,那可能會先開始腹瀉;若心臟和腹部都感到疼痛,嘔吐和腹瀉可能同時發生,嚴重時甚至會肌肉抽搐,一旦這種情況深入到腹部,就可能致命。霍亂的惡劣症狀,大抵不出這些。這主要是因為人體內的陰陽失衡,清濁兩種物質互相干擾,陽氣突然上升,陰氣瞬間下降,導致陰陽兩氣阻塞分離,身體機能上下失控。如果不立即救治,治療方式應以溫暖身體為主,進一步詳細判斷病因,根據內外因素進行調整;否則,只能眼睜睜看著患者病情加重,倒地不起。
4. 霍亂外因證治
諸惡風惡寒,有汗無汗,重著煩毒,皆外所因。蓋傷風則惡風有汗,傷寒則惡寒無汗,冒濕則重著,傷暑則熱煩。此雖常論,揮霍之間,倉卒不辨,遂致錯誤,亂經反常,為害不淺,豈止本為霍亂,今是傷寒而已哉,當隨外所因治之乃可。
白話文:
這些關於感到惡風、惡寒,無論是有汗還是無汗,以及身體沉重和煩躁中毒的症狀,都是由外部因素導致的。一般來說,受風邪會讓人感到怕風且多汗,受寒邪則會讓人感到極度寒冷且無汗,遭受濕氣則會使身體感到沉重,中暑則會使人感覺到熱和煩躁。雖然這是常見的理論,但在病情急轉直下,情況緊急時,如果無法立即判斷病因,就容易造成診斷錯誤,違背正常的治療原則,對病人造成的傷害可不小。這不僅限於原本的霍亂病症,現在也可能轉變為感冒。因此,我們應根據導致病症的外部因素來進行治療。
5. 理中湯
治霍亂吐下,脹滿,食不消,心腹痛。
人參,乾薑(炮),白朮,甘草(炙,各三兩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,食前。遠行防霍亂,煉蜜和丸如梧子大,每服三五十丸;如作散,每服方寸匕,酒調下亦得。若轉筋者,加石膏煅三兩;若臍上築者,腎氣動也,去朮,加桂心四兩;腎惡燥,故去朮,恐作奔豚,故加桂;吐多者,去朮,加生薑三兩;下多者,復用術;悸者,加茯苓二兩;渴欲得水,加朮,合前成四兩半;腹中痛,加人參,合前成四兩半;若寒者,加乾薑,合前成四兩半;腹滿者,去朮,加附子。服藥後,食頃,食熱粥一杯,微自溫覆,勿發揭衣被。
噦,則加丁香。吐利止,身體痛不休者,審其原因,以和解之。如初因傷風用桂枝之類,所謂治有本也。
白話文:
理中湯適用於治療霍亂所引起的嘔吐、腹瀉、腹部脹滿、消化不良以及心腹疼痛等症狀。
藥方成分包含人參、炮製乾薑、白朮、炙甘草,各三兩。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大錢的份量,用水一盞煎煮至剩七分,去除殘渣,飯前服用。對於長途旅行預防霍亂,可將藥材與煉蜜混合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到五十粒;或者將藥材磨成散粉,每次服用方寸匕的量,可用酒調服。如果出現腳部抽筋,可增加煅石膏三兩;若感到肚臍上方有硬塊,這是腎氣動的徵兆,需去掉白朮,增加肉桂四兩;腎臟怕乾燥,因此去掉白朮,同時為了防止奔豚症,所以增加肉桂;嘔吐過多時,去掉白朮,增加生薑三兩;若腹瀉嚴重,則繼續使用白朮;心跳加速時,增加茯苓二兩;口渴想喝水,增加白朮,總量達到四兩半;腹部疼痛,增加人參,總量達到四兩半;若感覺寒冷,增加乾薑,總量達到四兩半;腹部脹滿,去掉白朮,增加附子。服藥後約一小時,飲一杯熱粥,輕微保暖,不要掀開衣被。
若有打嗝,可增加丁香。當嘔吐與腹瀉停止,但身體仍感疼痛,應查明原因,根據病因進行和解治療。例如,如果最初是因為感冒而使用了桂枝之類的藥物,這就是所謂的從根本治療。
以上便是整個理中湯的詳細用法和調整方式。
6. 外因料簡
凡外所因,必自經絡傳入臟腑,須以脈證推其所因,隨經調之,則盡善矣。假如傷寒在太陰經,當用四逆湯;少陰經,當用附子麻黃湯;厥陰經,當用理中湯。若在太陽經,還用麻黃湯;陽明經,養胃湯;少陽經,小柴胡湯。風暑濕亦然。風則桂枝湯,暑則香薷飲、五苓散,濕則苓朮湯、滲濕湯,皆可於諸門隨證檢用,不復繁引。
白話文:
凡是因外界因素導致的疾病,必定是先從經絡傳入到臟腑內,我們必須根據脈象和症狀來推斷病因,然後針對相關的經絡進行調理,這樣就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。比如說,如果感冒是在太陰經引起的,應該使用四逆湯;如果是少陰經引起的,應使用附子麻黃湯;若是厥陰經引起的,應使用理中湯。如果在太陽經,就使用麻黃湯;在陽明經,就使用養胃湯;在少陽經,就使用小柴胡湯。對於風邪、暑邪、濕邪引起的病也一樣。風邪引起的,就使用桂枝湯;暑邪引起的,可以使用香薷飲或五苓散;濕邪引起的,可以使用苓朮湯或滲濕湯。這些方劑都可以在各種病症下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,這裡就不一一詳述了。
7. 霍亂內因證治
諸大喜傷心,則氣散;大怒傷肝,則氣激;憂傷肺,則氣聚;思傷脾,則氣結;恐傷腎,則氣卻;驚傷膽,則氣亂。臟氣既郁,聚結涎飲,痞隔不通,遂致滿悶,隨其勝復,必作吐利,當從外所因治之。
白話文:
過度的開心會傷害心臟,使得氣息散亂;過大的怒氣會傷害肝臟,導致氣息激動;長時間的憂鬱會傷害肺部,讓氣息聚集;過度思考會傷害脾臟,造成氣息凝結;極度的恐懼會傷害腎臟,使氣息退縮;突如其來的驚嚇會傷害膽,令氣息混亂。當內臟的氣息被壓抑,就會聚集成痰飲,造成消化道阻塞,進而導致胸悶。依照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,可能會出現嘔吐或腹瀉的情況,治療時應針對外在的因素來處理。
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情緒對人體健康,尤其是內臟健康的影響,以及可能產生的症狀和治療方向。
8. 七氣湯
治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氣鬱發,致五臟互相刑剋,陰陽反戾,揮霍變亂,吐利交作,寒熱眩暈,痞滿咽塞。
半夏(湯洗,五兩),厚朴(薑製),桂心(各三兩),茯苓,白芍藥(各四兩),紫蘇葉,橘皮(各二兩),人參(一兩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盞半,姜七片,棗一個,煎七分,去滓,空腹服。
白話文:
這份處方是用來治療因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等七種情緒鬱結引發的病症。當這些情緒鬱積,會導致五臟功能失調,相互影響,陰陽失衡,身體機能混亂,可能出現嘔吐與腹瀉同時發生,或是寒熱交替、頭暈目眩、胸悶、咽喉堵塞的症狀。
所需藥材如下:半夏(需先用熱水洗過,用量五兩)、厚朴(需用薑汁處理過,用量三兩)、肉桂(用量三兩)、茯苓(用量四兩)、白芍(用量四兩)、紫蘇葉(用量二兩)、陳皮(用量二兩)、人參(用量一兩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。每次服用時取四錢,加入半碗水,再放入七片薑和一個大棗,煎煮至剩七分水量後濾掉藥渣,應在空腹時服用。
9. 胃氣丸
治憂思過度,脾肺氣閉,聚結涎飲,留滯腸胃,氣鬱於陰,凝寒於陽,陰陽反戾,吐利交作,四肢厥冷,頭目眩暈,或復發熱。兼治老人胃寒,大便反秘;妊娠惡阻,全不納食。
硫黃(不拘多少,豬臟內縛兩頭,以米泔、酒、童子小便各一碗,煮乾一半取出洗斷穢氣,控干秤,十兩),半夏(湯洗去滑秤,五兩),白茯苓,人參(各一兩),石膏(一分,煅,一法同硫黃煮)
上為末,生薑自然汁釋炊餅糊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至百丸,空腹米湯入少生薑汁下。
白話文:
[胃氣丸]
用於治療因過度憂慮思考,導致脾胃及肺部氣機受阻,痰飲聚結,滯留在腸胃,氣鬱於身體陰分,寒氣凝結在身體陽分,陰陽兩者出現反常,造成嘔吐與腹瀉同時發生,四肢冰冷,頭痛眼花,甚至發燒。同時適用於老年人胃寒,大便反而祕結;以及孕婦妊娠反應嚴重,完全無法進食。
藥材包括:硫磺(數量不限,將其包在豬腸內,兩端綁緊,再用米泔水、酒和男孩的小便各一碗,一同煮至液體減半後取出,清洗去除異味,晾乾後稱重,需十兩),半夏(先用熱水洗淨去滑膩,稱重需五兩),白茯苓,人參(各需一兩),石膏(需一分,先煅燒,另一種做法是和硫磺一同煮)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生薑自然產生的汁液調和炊餅糊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。每次服用五十到一百粒,空腹時以米湯加上少量生薑汁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