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一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7)

1. 脈偶名狀

浮者,按之不足,舉之有餘。與人迎相應,則風寒在經;與氣口相應,則榮血虛損。

沉者,舉之不足,按之有餘。與人迎相應,則寒伏陰經;與氣口相應,則血凝腹臟。

遲者,應動極緩,按之盡牢。與人迎相應,則濕寒凝滯;與氣口相應,則虛冷沉積。

數者,去來促急,一息數至。與人迎相應,則風燥熱煩;與氣口相應,則陰虛陽盛。

虛者,遲大而軟,按之豁然。與人迎相應,則經絡傷暑;與氣口相應,則榮衛走本。

實者,按舉有力,不疾不遲。與人迎相應,則風寒貫經;與氣口相應,則氣血壅脈。

緩者,浮大而軟,去來微遲。與人迎相應,則風熱入臟;與氣口相應,則怒極傷筋。

緊者,動轉無常,如紉單線。與人迎相應,則經絡傷寒;與氣口相應,則臟腑作痛。

洪者,來之至大,去之且長。與人迎相應,則寒壅諸陽;與氣口相應,則氣攻百脈。

細者,指下尋之,來往如線。與人迎相應,則諸經中濕;與氣口相應,則五臟凝涎。

滑者,往來流利,有如貫珠。與人迎相應,則風痰潮溢;與氣口相應,則涎飲凝滯。

澀者,參伍不調,如雨沾沙。與人迎相應,則風濕寒痹;與氣口相應,則津汗血枯。

弦者,端緊徑急,如張弓弦。與人迎相應,則風走注痛;與氣口相應,則飲積溢疼。

弱者,按之欲絕,輕軟無力。與人迎相應,則風濕緩縱;與氣口相應,則筋絕痿弛。

結者,往來遲緩,時止更來。與人迎相應,則陰散陽生;與氣口相應,則積阻氣節。

促者,往來急數,時止復來。與人迎相應,則痰壅陽經;與氣口相應,則積留胃腑。

芤者,中空傍實,如按慈蔥。與人迎相應,則邪壅吐衄;與氣口相應,則榮虛妄行。

微者,極細而軟,似有若無。與人迎相應,則風暑自汗;與氣口相應,則微陽脫泄。

動者,在關如豆,厥厥不行。與人迎相應,則寒疼冷痛;與氣口相應,則心驚膽寒。

伏者,沉隱不出,著骨乃得。與人迎相應,則寒濕痼閉;與氣口相應,則凝思滯神。

長者,往來流利,出入三關。與人迎相應,則微邪自愈;與氣口相應,則臟氣平治。

短者,按舉似數,不及本部。與人迎相應,則邪閉經脈;與氣口相應,則積遏臟氣。

濡者,按之不見,輕手乃得。與人迎相應,則寒濕散漫;與氣口相應,則飧泄緩弱。

革者,沉伏實大,如按鼓皮。與人迎相應,則中風著濕;與氣口相應,則半產脫精。

散者,有陽無陰,按之滿指。與人迎相應,則淫邪脫泄;與氣口相應,則精血敗耗。

代者,臟絕中止,餘臟代動,無問內外所因,得此必死。

白話文:

[脈象描述]

浮脈:輕觸可感,深按卻減弱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代表風寒影響經絡;若與氣口脈相應,表示營血虛弱。

沉脈:輕觸感覺不到,需深按才顯現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顯示寒氣潛藏於陰經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血液凝滯於腹部臟器。

遲脈:跳動緩慢,穩定持久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有濕寒滯留;若與氣口脈相應,代表有虛寒堆積。

數脈:來去急速,心跳頻率高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風燥熱煩;若與氣口脈相應,表示陰虛陽盛。

虛脈:跳動緩慢且大,但軟弱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經絡受暑熱傷害;若與氣口脈相應,表示營衛功能失調。

實脈:強勁有力,既不快也不慢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風寒影響經絡;若與氣口脈相應,表示氣血壅塞。

緩脈:浮大而軟,跳動稍微緩慢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風熱侵入臟器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極度憤怒導致筋骨受損。

緊脈:跳動不定,像繡花針般細長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經絡受寒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臟腑疼痛。

洪脈:來勢強大,去勢延長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寒氣阻塞陽經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氣攻百脈。

細脈:手指下感覺跳動細微,如絲線來回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各經絡濕氣過重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五臟有凝滯。

滑脈:來去流暢,如串連的珠子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風痰泛濫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口水、痰液凝滯。

澀脈:節奏不協調,如雨水滴落在沙上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風濕寒痹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津液、汗液、血液乾涸。

弦脈:尖銳緊繃,像拉緊的弓弦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風走疼痛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飲食積滯。

弱脈:深按幾乎消失,輕柔無力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風濕緩解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筋骨虛弱。

結脈:來去緩慢,時停時來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陰氣散開,陽氣生成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積滯阻礙氣流通。

促脈:來去急促,時停時來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痰阻陽經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積滯留在胃腑。

芤脈:中間空虛,兩邊實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邪氣壅塞導致吐血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營血虛弱。

微脈:極細且軟,若有若無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風暑導致自汗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微陽脫離。

動脈:在關部跳動如豆,持續不移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寒涼疼痛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心驚膽寒。

伏脈:深藏不出,貼骨才能摸到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寒濕固閉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思考凝滯,精神不振。

長脈:來去流暢,貫穿三關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微邪自行康復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臟器功能平衡。

短脈:輕按看似快速,但實際未達到正常範圍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邪氣封閉經脈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積滯阻礙臟器運作。

濡脈:深按感覺不到,需輕手才能摸到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寒濕散漫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餐後瀉瀉,身體虛弱。

革脈:深沉而實大,像按在鼓皮上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中風或濕氣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流產或精氣流失。

散脈:只有陽性反應,深按整個手指都感受到。如果和人迎脈相應,可能邪氣洩漏;若與氣口脈相應,可能精血耗損。

代脈:臟器停止運作,其他臟器代為工作。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原因,出現這種情況必死無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