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 (8)
卷之十 (8)
1. 忍冬丸
忍冬草(不以多少,根莖花朵皆可用,一名老翁須,一名蜜啜花,一名金銀花,以洗淨用之)
上以米麴酒於瓶內浸,以糠火煨一宿,取出曬乾,入甘草少許為末,即以所浸酒為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至百丸,酒飲任下,不以時。此藥不特治癰,亦能止渴,並五痔諸漏。
白話文:
【忍冬丸】
使用忍冬草製作此藥丸,忍冬草全株上下,包括根、莖和花都可採用(此草有別名老翁鬚、蜜啜花、金銀花,需先清洗乾淨再使用)。
將忍冬草與米麴酒一同放入瓶中浸泡,然後用糠火溫燜一整夜,次日取出後曬乾。接著加入少量甘草研磨成粉末,再以先前浸泡過的酒作為黏合劑製成藥丸,大小約梧桐籽般。每次服用可從五十丸至一百丸不等,可配以酒或飲水吞服,不限定時間。
此藥丸不僅對治療膿腫有奇效,還能夠解渴,同時對於五種不同類型的痔瘡以及各種漏症也有療效。
2. 麥門冬煎
治諸渴。
麥門冬(去心),人參,黃耆(各二兩),白茯苓,山茱萸,山藥,桂心(各一兩半),黑豆(三合,煮去皮別研)
上為末,地黃自然汁二碗、牛乳二盞熬為膏,丸如梧子。大麥煮飲下五十丸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各種口渴症狀的處方。
使用去掉心的麥門冬、人參、黃耆(每樣各六十公克),白茯苓、山茱萸、山藥、桂心(每樣各四十五公克),以及黑豆(約三合,煮過後去掉皮再另外研磨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兩碗的地黃自然汁和兩盞的牛乳,熬煮成膏狀,然後做成梧桐籽大小的藥丸。服用時,用煮好的大麥水吞服五十粒。
這個就是麥門冬煎的製作及服用方式。
3. 竹龍散
治消渴。
五靈脂(半兩),黑豆(半兩,生去皮)
上為末。煎冬瓜子湯,調下二錢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糖尿病的藥方。
所需材料有:五靈脂半兩,以及同樣份量的黑豆半兩,需先去除黑豆的皮。
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粉。用冬瓜子熬煮的湯來沖服兩錢的藥粉。
4. 澄源丹
治三消渴疾神妙。
牡蠣粉,苦參,蜜陀僧,知母,水銀(以白蠟半分結砂,五味各一兩),栝蔞根(一兩半),黃丹(一兩,與水銀砂同研)
上為末,男子用雌豬肚一個,女人用雄豬肚一個,入藥在內,以線縫定,用繩縛在新磚上;別用生栝蔞根半斤,切碎同煮,早辰至午時,取藥出,不用栝蔞根,只爛研豬肚和藥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粒,食前米湯下,日三服,十日可去病根。
白話文:
這處方是用來治療各種類型的糖尿病,效果極佳。
所需材料包括:牡蠣殼粉、苦參、蜜陀僧、知母、水銀(需與半分量的白蠟混合製成砂狀,以上五種材料各取一兩),以及栝蔞根(一兩半)和黃丹(一兩,要與水銀砂一同研磨)。
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後,男性患者需使用一個雌性豬的胃部,女性患者則需使用雄性豬的胃部,將藥粉放入豬胃中,然後用線縫合封口,再用繩子將封好的豬胃綁在新磚上。另外準備半斤的生栝蔞根,切成小塊後與豬胃一同烹煮,從清晨開始煮到中午,取出豬胃中的藥物,不再使用栝蔞根,將豬胃和藥物一起研磨成丸,大小如梧桐樹的種子。
每次服用三十顆藥丸,在飯前用米湯吞服,每天三次,持續十天即可根除病源。
請注意,以上內容是古文翻譯,並非現代醫學建議,實際應用時應遵從專業醫師指導。
5. 料簡
或云:渴無外所因,且傷寒脈浮而渴屬太陽,有汗而渴屬陽明,自利而渴屬少陰;及陽毒傷寒,倍重燥盛而渴甚者,有中暑伏熱累取不瘥而渴者,有瘴毒氣染寒熱而渴者,得非外因?治法如《傷寒論》中,不復繁引。酒煮黃連丸治中暑熱渴最妙。又有婦人產蓐去血過多而渴者,名曰血渴,非三消類,不可不審。
白話文:
有人說:口渴不一定全是由外界因素引起。例如,在感冒中,如果出現脈搏浮動且口渴的情況,這屬於太陽經的問題;若出汗且口渴,則屬於陽明經的問題;倘若是自己排便次數增多且口渴,就屬於少陰經的問題。此外,對於陽毒感冒,如果乾燥症狀嚴重,口渴非常厲害,或是中暑後反覆發作熱病未能康復而導致口渴,以及感染瘴毒氣而引起寒熱交錯伴隨口渴的,這些難道不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嗎?至於治療方法,可以參考《傷寒論》中的相關內容,這裡就不詳細列舉了。
用酒煮製的黃連丸對於治療中暑後的熱渴效果極佳。
另外,有些產婦在分娩後因為失血過多而出現口渴的情況,這種被稱為「血渴」,它並不屬於通常所說的「三消」(即消渴、消中、消谷)類別,這一點必須明確辨認,以免誤診。
6. 五疸敘論
古方敘五種黃病者,即黃汗、黃疸、谷疸、酒疸、女勞疸是也,觀《別錄》,則不止於斯。然疸與黃,其實一病,古今立名異耳。黃汗者,以胃為脾表,屬陽明,陽明蓄熱,喜自汗,汗出,因入水中,熱必郁,故汗黃也。黃疸者,此由暴熱,用冷水洗浴,熱留胃中所致,以與諸疸不同,故用黃字目之。
又云:因食生黃瓜,氣上熏所致。人或疑其不然,古賢豈妄詮也,必有之矣。谷疸者,由夫肌發熱,大食傷胃氣,沖郁所致。酒疸者,以酒能發百脈熱,由大醉當風入水所致。女勞疸者,由大熱,交接竟入水,水流濕入於脾,因腎氣虛,勝以所勝克入,致腎氣上行,故有額黑身黃之證,世謂脾腎病者,即此證也,其間兼渴與腹脹者,並難治。發於陰,必嘔;發於陽,則振寒,面微熱。
雖本於胃氣鬱發,土色上行,然發於脾,則為肉疸;發於腎,則為黑疸。若論所因,外則風寒暑濕,內則喜怒憂驚,酒食房勞,三因悉備,世醫獨麗於《傷寒論》中,不亦濫矣。學者宜識之。
白話文:
在古代醫學裡所描述的五種黃疸病症,包括了黃汗、黃疸、谷疸、酒疸和女勞疸。從古籍《別錄》看來,黃疸類的疾病並不僅限於這五種。然而,無論稱為疸還是黃,實際上都是同一種病,只是歷代命名有所不同罷了。
黃汗,由於胃部是脾臟的表面,屬於陽明經絡,當陽明經絡存有熱氣時,人容易出汗。如果在出汗後立即進入水中,熱氣會被壓抑,因此汗水呈現黃色。
黃疸,是由於突然的高熱,然後用冷水洗澡,導致熱氣滯留在胃中所引起的。因為這種情況和其他黃疸類型不同,所以特地使用「黃」字來區別。
另一說法是,食用生黃瓜後,黃瓜的氣味上升至頭部所導致。有人懷疑這未必真實,但古代的醫學家絕不會隨意解釋,必定有其道理。
谷疸,是由身體發熱,過量飲食傷害胃氣,造成氣血運行受阻所導致。
酒疸,由於酒精能夠促進全身血液循環,大量飲酒後吹風或入水,導致熱氣滯留在體內。
女勞疸,是在身體極度疲憊的情況下,進行性行為後馬上入水,水分和濕氣進入脾臟,加上腎氣虛弱,使腎氣上行,造成額頭變黑,身體變黃的症狀。世人所謂的脾腎疾病,就是指這種情況,若同時伴有口渴和腹部脹痛,病情較為嚴重,治療困難。如果是從陰部開始發病,病人會有嘔吐的現象;若是從陽部開始,則會出現寒顫和臉部微熱。
這些黃疸類疾病雖然都源於胃氣受壓抑而發作,使土色向上移動,但若發病部位在脾臟,就是肉疸;若在腎臟,則是黑疸。如果進一步探討病因,外在因素有風、寒、暑、濕,內在因素則有喜悅、憤怒、憂慮、驚嚇,以及飲酒、飲食、性生活過度等。這些因素都可能引發黃疸類疾病,但一般醫生只關注《傷寒論》中的相關理論,似乎有點過於狹隘。學習醫學的人應該瞭解這一點。
7. 黃汗證治
病者身體腫,發熱不渴,狀如風水,汗出染衣,色正黃,如櫱汁,名曰黃汗。
白話文:
病患的身體出現浮腫,並伴隨發熱但不口渴,其症狀看起來類似風水病(一種中醫所稱的水腫病)。汗液會沾濕衣物,且汗色呈現鮮亮的黃色,猶如檳榔汁一般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黃汗」。
8. 桂枝加黃耆五兩湯
治黃汗,身腫汗出,出已輒輕,久久必身瞤,胸中痛,腰以下無汗,腰臗弛痛,如有物在皮中;劇者不能食,煩躁,小便不利。
桂枝(去皮),芍藥(各三兩),甘草(二兩,炙),黃耆(五兩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盞半,姜五片,棗三枚,煎七分,去滓溫服,仍飲熱粥以助藥力,溫覆取微汗;未汗又服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一種叫做黃汗的病狀,症狀包括身體浮腫且會出汗,每次出完汗後病人會感覺稍微好一點,但長久下來,病人可能會開始感到身體震顫,胸部疼痛,腰部以下沒有汗,腰部及臀部有放鬆無力的疼痛感,就像有東西在皮膚裡面一樣。嚴重的情況下,病人可能無法進食,心情煩躁,並且小便不順暢。
治療這種病症的藥方包括:去皮的桂枝、芍藥,各自三兩;炙過的甘草,二兩;黃耆,五兩。
這些藥材需先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大約半杯的水,加上五片薑和三枚棗子一起煮沸,待剩下七分之一的水量時,將渣滓去除,趁溫暖的時候服用。服用後應喝一些熱粥以增強藥效,並保持身體溫暖,讓自己微微出汗;如果還不出汗,可再服用一次。
9. 黃耆苦酒湯
治身體洪腫,發熱自汗,汗如櫱汁,其脈沉。
黃耆(五兩),芍藥(三兩),桂心(三兩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苦酒三合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去滓,不以時服。初服,當心煩,以苦酒阻故也;至六七日,稍自愈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身體大範圍腫脹,且伴隨發燒及自發性出汗,汗質黏稠如同米漿,且有脈象沉的情況。
所需藥材如下:黃耆五兩,芍藥三兩,桂心三兩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四錢,加上三合的醋,再加一盞半的水,煮至剩下七分量,然後濾掉藥渣,不限時間服用。剛開始服用時可能會感到心煩,這是因為醋的影響;但到了第六或第七天,這種情況會逐漸好轉。
10. 黃疸證治
病者發黃,身、面、眼悉黃如金色,小便如濃煮櫱汁,名曰黃疸。
白話文:
病人出現黃疸症狀,全身包括皮膚、面部和眼睛都呈現出像金色般的黃色,小便顏色深如濃稠的煮過的櫱汁,這種情況被稱為黃疸。
11. 麻黃醇酒
治傷寒瘀血不解,郁發於表,發為黃疸,其脈浮緊者,以汗解之。
麻黃(三兩,去節)
上一味,以醇酒五升,煮取二升,每服一盞,溫服,汗出愈。秋冬用酒煮,春夏用水煮。
白話文:
藥材為麻黃(去除結節部位,約三兩)。
將上述藥材,以醇酒五升進行烹煮,直至剩下二升的液體。每次服用時取一碗量,溫熱後飲用,出汗後病情會好轉。在秋冬季節時,建議用酒來煮;而在春夏季節,則可用清水來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