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六 (9)
卷之六 (9)
1. 妙應丹
治諸臟氣虛,積聚煩悶,及飲食中蠱毒,或食水陸果蓏,子卵入腹,而成蟲蛇魚鱉,或宿食留飲,婦人產後,敗血不消,女子月水不通,結為癥瘕,時發寒熱,唇口焦黑,肢體瘦削,嗜臥多魘,食少腹痛,大便糟粕,變成冷痢。
附子(四個,六七錢重者,生去皮臍,剜作甕,入硇砂共一兩七錢半,面劑裹煨熟,去面不用),蓽茇,木香(炮),青皮,破故紙(炒,各三兩半)
上為末,麵糊搜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生薑橘皮湯下;泄利,米湯下,加至五十丸。
白話文:
[妙應丹]這方藥主要治療各種內臟氣虛,包括因氣虛導致的積食、胸悶,以及因食物中毒,如食用含有蟲卵的食物,導致肚裡生成蟲、蛇、魚、龜等寄生生物,或者消化不良、宿食未清,婦女產後血塊無法排出,女性月經不調,結成腫塊,常有發燒和畏寒的症狀,嘴脣和嘴巴乾燥發黑,身體消瘦,容易疲倦且多夢,食慾差但腹部疼痛,排便困難,最終演變為慢性腹瀉。
所需藥材:生附子(取四個,約六七錢重,去皮和心,挖空成小碗狀,加入硇砂共一兩七錢半,用麵粉包裹後烤熟,之後去掉麵粉不用)、蓽茇、木香(炒製過)、青皮、破故紙(炒製過,各取三兩半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麵糊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粒,可用生薑橘皮煮的湯送服;若為腹瀉,則改用米湯送服,可增加至五十粒。
2. 癲癇敘論
夫癲癇病,皆由驚動,使臟氣不平,鬱而生涎,閉塞諸經,厥而乃成;或在母胎中受驚,或少小感風寒暑濕,或飲食不節,逆於臟氣,詳而推之,三因備具。風寒暑濕得之外,驚恐震懾得之內,飲食飢飽屬不內外。三因不同,忤氣則一,傳變五臟,散及六腑,溢諸絡脈。但一臟不平,諸經皆閉,隨其臟氣,證候殊分,所謂象六畜,分五聲,氣色脈證,各隨本臟所感所成而生諸證。
古方有三癇、五臟癇、六畜癇,乃至一百二十種癇,以其稟賦不同,臟腑強弱,性理躁靜,故諸證蜂起。推其所因,無越三條,病由都盡矣。
白話文:
關於癲癇的討論,這種病症大多源自突發的驚嚇,導致體內臟腑功能失調,氣血鬱結產生痰涎,阻塞了身體的經絡,最終形成了癲癇。這種狀況可能是在母胎中受到驚嚇,或是幼年時期遭受風寒、暑熱或濕氣侵襲,也可能因為飲食不節制,逆亂了臟腑的正常運作。詳細探討這些原因,可歸納為三大類。
一是外部環境因素如風、寒、暑、濕等影響;二是內在心理因素如驚嚇、恐懼等;三是飲食習慣不良,包括過度饑餓或飽食。這三大原因雖然不同,但結果都是導致氣血運行不順,進而影響五臟,擴散到六腑,甚至溢出到絡脈中。
只要其中一個臟腑功能失調,所有經絡都會受到阻塞,根據不同的臟腑,症狀也會有所不同。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表現出像六種牲畜(豬、牛、羊、雞、狗、馬)的特徵,有的人則會表現出五音(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)的不同,氣色、脈象和症狀,都跟各自臟腑受損的情況有關。
古代醫學記載了三種、五臟、六畜乃至一百二十種不同的癲癇類型,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先天稟賦、臟腑強弱、性格情緒等都有所不同,所以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症狀。然而,無論如何,歸根究柢,癲癇的形成,不出乎上述三大原因,掌握這些,就能全面理解癲癇的病因了。
3. 癲癇證治
病者旋暈顛倒,吐涎沫,搐搦騰踴,作馬嘶鳴,多因挾熱著驚,心動膽懾,郁涎入之所致也,名曰馬癇;以馬屬在午,手少陰君火主之,故其病生於心經。病者暈眩,四肢煩疼,昏悶顛倒,掣縱吐沫,作羊叫聲,多因少小臍瘡未愈,數洗浴,濕襲脾經之所致也,名曰羊癇;以羊屬未,坤位,足太陰濕土主之,故其病生於脾經。
病者昏暈顛倒,兩手頻伸,叫作雞聲,須臾即醒,醒後復發,多因少小燥氣傷胃,煩毒內作,郁涎入胃之所致也,名曰雞癇;以雞屬酉,足陽明燥金主之,故其病生於胃經。病者眩暈顛倒,眼目相引,牽縱急強,作豬叫鳴,吐涎沫,食頃方已,多因少小吐利挾風之所致也,名曰豬癇;以豬屬亥,手厥陰心胞風木主之,故其病生於右腎經。
病者眩暈顛倒,目反口噤,瘈縱吐沫,作牛吼聲,多因少小濕熱傷肺,涎留肺系,遇燥熱則發動,名曰牛癇;以牛屬醜,手太陰濕土主之,故其病生於肺經。
白話文:
[癲癇治療]
患者會突然感到天旋地轉,倒地不起,口吐白沫,全身抽搐,並發出類似馬嘶的聲音。這通常是由於患者受到驚嚇,心臟和膽囊活動異常,導致痰液在體內聚集所引起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馬癇」。由於馬在十二生肖中對應的是午時,而午時由心臟中的火元素主管,因此這種病主要影響心臟。
患者會感到頭暈目眩,四肢疼痛,意識混亂,倒地不起,肌肉抽搐,口吐白沫,發出類似羊的叫聲。這通常是因為患者幼時肚臍部位的傷口未癒合,頻繁洗澡,導致濕氣侵襲脾臟所引起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羊癇」。由於羊在十二生肖中對應的是未時,未時位於坤位,由脾臟中的濕土元素主管,因此這種病主要影響脾臟。
患者會突然失去意識,雙手頻繁伸出,發出類似雞的叫聲,過一會兒就會清醒,但清醒後可能又會再次發作。這通常是因為患者幼時胃部受乾燥氣候影響,內毒素積聚,導致痰液進入胃部所引起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雞癇」。由於雞在十二生肖中對應的是酉時,酉時由胃部的燥金元素主管,因此這種病主要影響胃部。
患者會突然失去意識,眼睛翻白,肌肉緊繃,發出類似豬的叫聲,口吐白沫,過一段時間才會恢復。這通常是因為患者幼時嘔吐或腹瀉時受到風邪所引起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豬癇」。由於豬在十二生肖中對應的是亥時,亥時由心包膜中的風木元素主管,因此這種病主要影響右腎。
患者會突然失去意識,眼睛翻白,嘴巴緊閉,肌肉抽搐,口吐白沫,發出類似牛的吼聲。這通常是因為患者幼時肺部受到濕熱影響,導致痰液在肺部聚集,遇到燥熱環境就會發作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牛癇」。由於牛在十二生肖中對應的是醜時,醜時由肺部的濕土元素主管,因此這種病主要影響肺部。
4. 六珍丹
治風癇失性,顛倒欲死,或作牛吼馬嘶,雞鳴羊叫,豬嗥等聲,腑臟相引,氣爭掣縱,吐沫流涎,久而方蘇。
通明雄黃,葉子雌黃,未鑽真珠(各一兩),鉛(二兩,熬成屑),丹砂(半兩),水銀(一兩半)
上研令極勻,蜜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丸至五丸,薑棗湯下。須搗二三萬杵乃可丸。
白話文:
[六珍丹]
用於治療因風癇導致的精神失常,患者可能表現出極度的焦躁甚至有如垂死般的狀態,或者發出類似牛吼、馬嘶、雞鳴、羊叫、豬嚎等各種動物的聲音。病情發作時,患者身體各部位相互牽引,氣血運行紊亂,口吐白沫,流口水,需經一段時間後才能恢復意識。
所需藥材包括:通明雄黃、葉子雌黃、未鑽真珠(各一兩),鉛(二兩,需先熬製成粉末),丹砂(半兩),水銀(一兩半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至極細,再加入蜂蜜製成藥丸,大小約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至五粒,用薑棗湯送服。在製丸前,必須將藥材搗碎並研磨至少二至三萬次,確保藥材充分混合且細緻。
5. 礬丹
治五癲百癇,無問陰陽冷熱。
虢丹,晉礬(各一兩)
上用磚鑿一窠,可容二兩許,先安丹在下,次安礬在上,以白炭五斤煅令炭盡,取出細研,以不經水豬心血為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十丸至二十丸,橘皮湯下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各種癲癇,不論是因陰、因陽、冷性或熱性的癲癇都適用。
所需材料有虢丹和晉礬,兩者各需一兩。
首先,在磚頭上鑿一個坑,大小能容納約二兩的材料,接著將虢丹放在坑底,然後再把晉礬放在虢丹上面。使用五斤的木炭進行煅燒,直到木炭完全燃盡,再將煅燒後的藥材研磨成細粉。將這粉末與未接觸過水的豬心血混合,製成大小如同綠豆的藥丸。
每次服用十到二十粒,搭配橘皮熬煮的湯一起服用。
6. 大鎮心丹
治一百二十種癲癇,驚狂譫妄顛倒,昏不知人,噴吐涎沫。及治心驚膽寒,清清不睡,可左脅偏疼。
辰砂(用黃松節酒煮),龍齒(用遠志苗醋煮)
上只取辰砂龍齒各等分,為末,豬心血為丸,如雞頭大。每服一丸,以麥門冬葉、綠豆、燈芯、生薑、白蜜,水煎豆熟為度,臨臥嚥下;小兒磨化半丸,量歲數與之。
白話文:
【大鎮心丹】
這藥方適用於一百二十種癲癇症狀,包括精神亢奮、神智錯亂、行為反常、失去意識、口吐白沫等症狀。同時,也能治療心悸、膽怯、失眠、以及左側肋骨下方的疼痛。
所需材料為辰砂(需用黃松節酒煮過)、龍齒(需用遠志苗醋煮過)。
將辰砂和龍齒按同等比例磨成粉末,再以豬心血製成丸狀,大小約如雞頭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麥門冬葉、綠豆、燈芯草、生薑、白蜜,加水煎至豆熟後,於睡前服用;對於兒童,則將藥丸磨碎一半,根據其年齡調整劑量服用。
7. 蛇黃丹
治五臟六腑諸風,癲癇掣縱,吐涎沫,不識人;及小兒急慢驚風。
蛇含(四枚,建盞內煅紅,以楮樹汁一碗淬干),天南星(炮),白附子,辰砂(別研),麝香(別研,各半兩)
上為末,糯米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溫湯磨化一丸,量大小與服,大人嚼細三五丸,溫酒、米湯任下。
白話文:
[蛇黃丹]
用於治療五臟六腑中的各種風邪,包括癲癇所引起的抽搐,口吐泡沫,失去意識;以及兒童的急性和慢性驚風。
所需藥材:
- 蛇含:四枚,需在建盞內煅燒至紅熱,再用一碗楮樹汁淬火至乾。
- 天南星:需炮製。
- 白附子。
- 辰砂:需單獨研磨。
- 麝香:需單獨研磨,上述藥材各半兩。
製作方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再用糯米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服用方法:每次服用時,用溫水磨化一顆藥丸,根據年齡和體質調整劑量。成人可嚼碎三到五顆藥丸,用溫酒或米湯送服。
8. 凡例
夫五癇合屬五臟,而無腎有胃者,以腎屬鼠,非畜養物,神無主治,故不作癇;胃屬雞,系六畜物,故有象;兼胃為五臟海,非余腑比。又犬屬戌,手少陽小腸經主之,雖屬六畜,初無犬癇者,以辰戌為魁罡,四殺沒處,不興癇象。古方類例,未之究也,學者宜知之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的大意是:五種癇症分別對應五臟,但為何沒有與腎相對應的癇症,反而有與胃相對應的癇症呢?這是因為腎在五行中屬鼠,而鼠並不是我們所飼養的動物,因此在治療上沒有特定的對應癇症;而胃則屬雞,雞是六畜之一,所以有其對應的癇症象徵。此外,胃被視為五臟的糧倉,其重要性遠超過其他的腑。
另外,狗在十二地支中屬戌,由手少陽小腸經主管,雖然狗也是六畜之一,但卻沒有犬癇這種病。這是因為辰和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魁罡,是四殺消失的地方,因此不會產生癇症的現象。
古人對於疾病的分類和例子,未必完全探究清楚,學習醫學的人應該要了解這些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