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九 (2)
卷之九 (2)
1. 酸棗仁湯
治霍亂,吐下增劇,虛勞煩擾,奔氣在胸中,不得眠,或發寒熱,頭疼暈悶。
酸棗仁(炒,一兩三分),人參,桂心(各一分),知母,茯苓(各三錢三字),石膏(煅,半兩),甘草(炙,二錢)
上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姜三片,棗一枚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白話文:
[酸棗仁湯]
用於治療霍亂,嘔吐與腹瀉加劇,身體虛弱勞累且精神煩躁,感覺到氣息在胸口亂竄,失眠,或者出現發燒、畏寒、頭痛、頭昏等症狀。
藥方成分包括:炒過的酸棗仁約41克,人參、肉桂粉各3克,知母、茯苓各10克,煅燒過的石膏25克,炙甘草6克。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混合。每次服用約12克,用大約250毫升的水,加入三片薑和一顆棗,煎煮至剩約175毫升,濾掉藥渣,在飯前服用。
2. 五痿敘論
夫人身之有皮毛、血脈、筋膜、肌肉、骨髓以成形,內則有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以主之,若隨情妄用,喜怒不節,勞佚兼併,致內臟精血虛耗,榮衛失度,發為寒熱,使皮血、筋骨、肌肉痿弱,無力以運動,故致痿躄。狀與柔風腳弱皆相類,以脈證並所因別之,不可混濫。柔風腳氣,皆外所因;痿躄則屬內臟氣不足之所為也,審之。
白話文:
人的身體由皮毛、血液、脈絡、筋膜、肌肉和骨髓構成形體,體內則有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等主要臟器來主宰運作。如果任意放縱情感,喜怒無度,過度勞累或過於安逸,導致內臟的精氣和血液虛弱消耗,生理機能失去調節,進而產生寒熱症狀,使得皮膚、血液、筋骨和肌肉變得虛弱無力,無法正常活動,因此導致行動困難。這種情況和風濕引起的腳部無力在症狀上很相似,但需通過脈象、病徵以及病因來區分,不能混淆。風濕腳氣是外部因素引起,而痿躄則是由於內臟氣血不足所致,這一點必須明確辨識。
3. 五痿證例
病者肺熱,皮虛弱薄著,足痿躄,其色白而毛敗,名曰皮痿,由肺熱葉焦使然也。肺為五臟長,有所失亡,所求不得,則發肺鳴,肺鳴則肺葉焦。論曰:五臟因肺熱焦,發為痿躄。
病者心下熱,膝腕樞紐如折去而不相提挈,脛筋縱緩,不能任其地,其色赤而絡脈溢,名曰脈痿。由悲哀太甚,陽氣內動,數溲血。故本病論曰:大經空虛,發為肌痹,傳為脈痿。
病者肝熱,口苦,筋膜乾,筋急而攣,其色蒼而爪枯,名曰筋痿。由思想無窮,所願不得,意淫於外,入房太甚,宗筋弛縱,及為白淫。故《下經》曰:筋痿者,生於肝,使內也。
病者脾熱,胃干而渴,肌肉不仁。其色黃而肉蠕動,名曰肉痿。由漸於濕地,以水為事,居處下澤,濡漬,痹而不仁。故《下經》曰:肉痿者,得之濕地也。
病者腎熱,腰脊不舉,骨枯而髓減,其色黑而齒槁,名曰骨痿。因有所遠行勞倦,遇大熱而渴,陽氣內乏,熱舍於腎,致水不勝火,則骨枯而髓虛。故《下經》曰:骨痿者,生於大熱也。
白話文:
[五痿病症實例]
患者肺部過熱,皮膚虛弱且薄,腳部無力無法行走,皮膚呈現白色且毛髮枯敗,這種情況被稱為皮痿,是由肺熱導致肺葉像燒焦一樣造成的。肺是五臟中的領導,若有所失去或得不到滿足,會引發肺部異常響聲,肺部異常響聲又會導致肺葉燒焦。據說,五臟因肺熱燒焦,便會產生腳部無力的症狀。
患者胸口有灼熱感,膝蓋和手腕關節好像斷裂,無法協調動作,小腿肌肉鬆弛,無法承受身體重量,皮膚呈現紅色且血管突顯,這種情況被稱為脈痿。這是因為過度悲傷,體內陽氣躁動,頻繁尿血。所以,根據基本病論所述:主要經絡空虛,會導致肌肉麻痺,進一步轉變為脈痿。
患者肝臟過熱,口中有苦澀感,筋膜乾燥,肌肉緊繃且抽搐,皮膚呈現青色且指甲乾枯,這種情況被稱為筋痿。這是因為思緒無窮盡,願望無法實現,情慾過盛,性行為過度,導致主控生殖功能的筋絡鬆弛,以及出現精液自流的現象。因此,《下經》記載:筋痿的源頭在肝臟,是內在問題。
患者脾臟過熱,胃部乾燥且口渴,肌肉失去知覺。皮膚呈現黃色且肌肉不自主跳動,這種情況被稱為肉痿。這是因為長期處於潮濕環境,常接觸水,居住在低窪地區,經常浸泡在水中,導致肌肉失去知覺。因此,《下經》記載:肉痿是由潮濕環境引起的。
患者腎臟過熱,腰部和脊椎無法挺直,骨骼萎縮且骨髓減少,皮膚呈現黑色且牙齒乾枯,這種情況被稱為骨痿。這是因為長途跋涉勞累後,在酷熱天氣下感到口渴,體內陽氣耗竭,熱量積聚在腎臟,導致水分無法抑制火熱,造成骨骼萎縮且骨髓虛弱。因此,《下經》記載:骨痿是由極端高溫引起的。
4. 五痿治法
諸治痿法,當養陽明與衝脈。陽明主胃,乃五臟六腑之海,主潤宗筋,束骨以利機關。衝脈者,諸經之海,主滲灌溪谷與陽明,合養於宗筋,會於氣街,屬於帶脈,絡於督脈。故陽明虛,則宗筋縱,帶脈不引,故足痿不用也。治之,各補其榮而通其輸,調其虛實,和其逆順,至筋脈骨肉各得其旺時,病乃已矣。
白話文:
【五痿治療方法】
各種治療痿證的方法,應注重調養陽明經和衝脈。陽明經主管胃部,是全身五臟六腑的營養來源,負責滋潤宗筋(指人體主要的筋腱),使之緊繃骨頭以利於關節活動。衝脈,被稱為所有經絡的海洋,負責滲透灌溉全身各部位,與陽明經一起滋養宗筋,在氣街(下腹部)交匯,並與帶脈相連,網絡督脈(脊椎一線)。因此,如果陽明經虛弱,則宗筋就會鬆弛,帶脈無法拉引,所以腳部會產生痿弱無力的症狀。
治療上,應該分別補充各經絡的營養,疏通它們的通道,調整虛實失衡的情況,協調逆順的問題,直至筋、脈、骨、肉在各自的旺盛時期都得到滋養,疾病才能痊癒。
5. 加味四斤丸
治肝腎臟虛,熱淫於內,致筋骨痿弱,不自勝持。起居須人,足不任地,驚恐戰掉,潮熱時作,飲食無味,不生氣力,諸虛不足。
蓯蓉(酒浸),牛膝(酒浸),天麻,木瓜干,鹿茸(燎去毛,切,酥炙),熟地黃,菟絲子(酒浸通軟,別研細),五味子(酒浸,各等分)
上為末,蜜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溫酒、米湯食前下。一法,不用五味子,有杜仲。
白話文:
這是在講述一種名為「加味四斤丸」的藥方,主要治療因肝腎虛弱,導致體內過度熱盛,進而使筋骨變得軟弱,無法自行支撐身體。患者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,雙腳無法穩當地站在地上,經常感到驚恐不安,並伴有陣發性的高燒,對飲食也失去興趣,身體無力,各種虛弱的症狀層出不窮。
藥方成分包括:肉蓯蓉(用酒浸泡)、牛膝(用酒浸泡)、天麻、木瓜乾、鹿茸(先去除毛,切成片後用酥油烤製)、熟地黃、菟絲子(用酒浸泡至柔軟,再單獨研磨成細粉)、五味子(用酒浸泡),所有成分的比例均等。
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末,加入蜂蜜製成丸藥,大小約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粒,用溫酒或米湯在飯前送服。另有一種做法是不使用五味子,改用杜仲。
6. 麋角丸
治五痿皮緩毛瘁,血脈枯槁,肌肉薄著,筋骨羸弱,飲食不滋,庶事不興,四肢無力,爪枯發落,眼昏唇燥,疲憊不能支持。
麋角(鎊,一斤,酒浸一宿),熟地黃(四兩),大附子(生去皮臍,一兩半)
上用大麥米二升,以一半藉底,一半在上,以二布巾隔覆,炊一日,取出藥與麥,別焙乾為末,以浸藥酒,添清酒煮麥粉為糊,搜和得所,杵三千下,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溫酒、米湯任下,食前服。
王啟玄傳玄珠先生耘苗丹三方。序曰:張長沙戒人妄服燥烈之藥,謂藥勢偏有所助,勝克流變,則真病生焉,猶憫苗不長而揠之者也。若稟氣受血不強,合服此而不服,反忽略之,是不耘苗者也。
白話文:
【麋角丸】
主治五種痿症導致的皮膚鬆弛、毛髮憔悴,血液脈絡萎縮,肌肉瘦薄緊貼骨骼,筋骨衰弱,飲食無法滋養身體,各項生理活動減退,四肢乏力,指甲枯黃、頭髮脫落,眼睛模糊、嘴脣乾燥,疲倦不堪,無法正常支撐日常生活。
使用方法如下:取麋鹿角一斤(先以酒浸泡一夜),熟地黃四兩,生附子去皮後一兩半。再取大麥米二升,一半鋪於底部,另一半鋪在藥材上方,用兩層布巾覆蓋,蒸煮一天。然後將藥材和大麥分別烘乾,磨成粉末。用浸泡藥材的酒,加上清酒煮麥粉製成糊狀,拌入藥粉,攪拌均勻後,用力杵打三千次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粒,可用溫酒或米湯送服,飯前服用。
王啟玄傳玄珠先生耘苗丹三方。序言:張長沙曾告誡人們不要隨意服用性質燥熱強烈的藥物,因為藥物的特性可能只對某方面有幫助,若過度使用會導致體內環境失衡,從而引發真正的疾病,就像因急於作物成長而強行拔高一樣。如果一個人本身的氣血並不是非常強壯,應該服用這些藥物卻沒有服用,反而忽略了它們,這就像是不耕耘作物一樣。
7. 上丹
養五臟,補不足,秘固真元,均調二氣,和暢榮衛,保神守中。久服輕身耐老,健力能食,明目,降心火,交腎水,益精氣。男子絕陽,庶事不堪,女子絕陰,乃不能妊,腰膝重痛,筋骨衰敗,面色黧黑,心勞志昏,寤寐恍惚,煩憒多倦,餘瀝夢遺,膀胱邪熱,五勞七傷,肌肉羸瘁,上熱下冷,難任補藥,服之半月,陰陽自和,容色肌肉,光潤悅澤。開心意,安魂魄,消飲食,養胃氣。
五味子(半斤),百部(酒浸一宿焙),菟絲子(酒浸別研),肉蓯蓉(酒浸),杜仲(炒斷絲),巴戟(去心),遠志(去心),枸杞子,防風(去叉),白茯苓,蛇床子(炒),山藥,柏子仁(別研,各二兩)
上為末,蜜丸,梧子大。食前溫酒、鹽湯任下三十丸。春,煎乾棗湯;夏,加五味子四兩;四季月,加蓯蓉六兩;秋,加枸杞子六兩;冬,加遠志六兩,食後兼服衛生湯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描述了一種名為「上丹」的藥方,其主要功效是調理五臟,補充身體不足,保護並強化體內的元氣,調和體內的陰陽二氣,使營衛之氣順暢,安定心神,滋養內在。
長期服用可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增加體力,改善食慾,明亮視力,降低心火,促進腎水循環,增強精氣。對於男性因陽氣衰弱導致性功能障礙,或女性因陰氣衰竭無法受孕,以及腰膝疼痛、筋骨衰弱、面色晦暗、精神疲憊、睡眠品質差、易感疲倦、頻繁夢遺、膀胱炎熱、五勞七傷、肌肉消瘦、上下肢溫差大等症狀,皆有良好療效。服用半個月後,陰陽可達到平衡,肌膚和肌肉會變得光滑有光澤。此外,它還能開闊心胸,安撫心靈,促進消化,養胃。
該藥方的主要成分包括:五味子(半斤)、百部(浸泡一夜後烘焙)、菟絲子(酒泡後另研磨)、肉蓯蓉(酒泡)、杜仲(炒至斷絲)、巴戟(去心)、遠志(去心)、枸杞子、防風(去叉)、白茯苓、蛇牀子(炒)、山藥、柏子仁(另研磨,各二兩)。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後,加入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。飯前可用溫酒或鹽水吞服30粒。春季可用乾棗煎湯;夏季則需額外添加四兩五味子;季節交替時需額外添加六兩肉蓯蓉;秋季需額外添加六兩枸杞子;冬季需額外添加六兩遠志,飯後可搭配衛生湯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