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五 (2)
卷之五 (2)
1. 病後虛煩證治
大病後,心虛煩悶,發熱,與傷寒相類,但不惡寒與不頭疼為異。汗,與人參竹葉湯;嘔者,橘皮湯。諸病後,多有此證,各見本門。
白話文:
在經歷重大疾病後,會出現心情虛弱、煩躁不安以及發燒的症狀,這些症狀和感冒很相似,但不同之處在於不會感到冷且沒有頭痛。若是出汗的情況,應服用人參竹葉湯;如果出現嘔吐,則宜服用橘皮湯。各種疾病康復後,常會出現這種情況,具體的治療方法可參考相關專門的說明。
2. 人參竹葉湯
治汗下後,表裡虛煩,不可攻者。
竹葉(二把),人參,甘草(炙,各二兩),半夏(二兩半),石膏,麥門冬(各五兩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姜五片,粳米一撮,煎米熟,去滓,食前服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出汗或用下法後,身體表面和內部虛弱且煩躁,不適合再進行強烈治療的情況。
所需藥材為:竹葉(兩把),人參,炙甘草(各約60克),半夏(約75克),石膏,麥門冬(各約150克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。每次服用時取四大錢(約12克)藥粉,加入約300毫升的水,五片薑,一小撮粳米,煮至米熟,然後濾掉渣滓,在飯前服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