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八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 (4)

1. 清源湯

治腎實熱,小腹脹滿,四肢正黑,耳聾骨熱,小便赤黃,腰脊離解,及伏水等。

茯苓黃芩,菖蒲(各五兩),玄參細辛(各四兩),大黃(水浸一宿),甘草(炙,各二兩),磁石(八兩,煅,醋淬)

白話文:

茯苓:5兩 黃芩:5兩 菖蒲:5兩 玄參:4兩 細辛:4兩 大黃:2兩(用水泡一夜) 甘草(炙):2兩 磁石:8兩(煅燒後用醋淬淬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熱服。

2. 瀉脬湯

治膀胱實熱,腰脊痛,閉塞不通,舌乾咽腫,悉主之。

茯苓梔子仁,知母(各三兩),生地黃淡竹葉(各五兩),石膏(八兩,煅)

白話文:

茯苓、梔子仁、知母:各 150 克 生地黃、淡竹葉:各 250 克 石膏:400 克(煅燒後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盞半,煎七分,入蜜半匙,煎兩沸,熱服。須利,加芒硝一錢匕。

白話文:

以銼成粉末的中藥材為上。每次取四錢藥粉,加入半盞水煎煮至剩七分之三,加入半匙蜂蜜,再煮兩開,趁熱服用。若需要通便,可加入一錢匕的芒硝。

3. 溫腎散

治腎虛寒,陰痿,腰脊痛,身重緩弱,足腰不可以按,語音混濁,陽氣頓絕。

乾地黃(一斤),蓯蓉(酒浸),麥門冬(去心),牛膝(酒浸),五味子,巴戟(去心),甘草(炙,各八兩),茯神(去木),乾薑(炮,各五兩),杜仲(去粗皮銼,薑汁淹,炒絲斷,三兩)

白話文:

  • 熟乾地黃:1 斤
  • 蓯蓉:以酒浸泡
  • 麥門冬:去除中心
  • 牛膝:以酒浸泡
  • 五味子
  • 巴戟:去除中心
  • 甘草:炙烤,各 8 兩
  • 茯神:去除木質部
  • 乾薑:炮製,各 5 兩
  • 杜仲:去除粗皮,銼碎,用薑汁醃漬,炒成絲狀,3 兩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溫酒調下,空心日二三服。

4. 補脬湯

治膀胱虛冷,腳筋急,腹痛引腰背,不可屈伸,耳聾,目䀮䀮,坐欲倒,小便數遺白,面黑如炭。

黃耆,白茯苓(各一兩半),杜仲(去皮銼,薑汁淹,炒斷絲,三兩),磁石(煅淬),五味子(各三兩),白朮白石英(捶碎,各二兩半)

白話文:

黃耆:15 克 白茯苓:15 克 杜仲:30 克(去皮切碎,用薑汁浸泡,炒至斷絲) 磁石:30 克(煅燒淬火) 五味子:30 克 白朮:25 克 白石英:25 克(敲碎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盞半,煎七分,去滓,空心溫服。

5. 清膻湯

治右腎實熱,身熱,脊脅相引痛,足冷,小便黃赤,如梔子柏汁,每欲小便,即莖頭痛。

白話文:

治療右腎陽氣過旺,身體發熱,腰背到脅部刺痛,腳冰冷,小便黃赤如梔子柏汁,每次想小便,就會頭部疼痛。

榆白皮冬葵子(各五兩),石葦(四兩,去毛),黃芩通草瞿麥(各三兩)

白話文:

榆樹皮、冬葵子(各 250 克),石葦(200 克,去除毛),黃芩、通草、瞿麥(各 150 克)

上為粗末。先以水二盞,入車前葉數片,煎至盞半,入藥末四錢,再煎七分,去滓熱服。

白話文:

將粗末的中藥材研磨成粉。首先將兩碗水倒入鍋中,加入數片車前葉,煎煮至剩下一碗半的水後,加入四錢重的藥粉末,繼續煎煮至剩七分的水量,濾去藥渣,趁熱服用。

6. 潤焦湯

治三焦實熱,目兌眥急痛,腰脅熱,脊背連膻中煩悶,飲食未定,頭面汗出,關格不通,不吐不下;或氣逆不續,走哺不禁,或泄瀉,溺澀遺瀝。

白話文:

治療三焦實熱,症狀包括:

  • 眼睛乾澀,眼角疼痛
  • 腰部和兩側發熱
  • 背部和胸部之間發悶
  • 進食後不適
  • 頭部和麪部出汗
  • 大小便不通
  • 或氣息上逆,無法控制地打嗝
  • 或腹瀉,小便困難

地骨皮半夏(湯洗,七次),柴胡(去苗),澤瀉(各五兩),茯苓麥門冬(去心),甘草(炙)人參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地骨皮、半夏(用熱水清洗7次)、柴胡(去除莖葉)、澤瀉(各250克)、茯苓、麥門冬(去除中心)、炙甘草、人參(各50克)

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二盞,姜五片,竹茹如指大,煎七分,去滓,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上方粉末製成的藥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兩碗水、五片生薑、一小指大小的竹茹,煎煮至剩七分之一,去除渣滓,空腹服用。

7. 益志湯

治右腎虛寒,小便數,腰脅引痛,短氣咳逆,四肢煩疼,耳鳴面黑,骨間熱,夢遺白濁,目眩,諸虛困乏。

鹿茸(酥塗炙,去毛盡),巴戟(去心),熟乾地黃(酒浸),枸杞子,蓯蓉(酒浸),牛膝(酒浸),附子(炮去皮臍),桂心(不焙),山茱萸白芍藥,防風(去叉),甘草(炙,各等分)

白話文:

鹿茸(煎成膏塗抹,去除毛髮),巴戟(去心),乾熟地黃(浸泡於酒中),枸杞子,蓯蓉(浸泡於酒中),牛膝(浸泡於酒中),附子(炮製後去除外皮和臍),桂心(不烘烤),山茱萸,白芍藥,防風(去除分叉),甘草(煎製,各等分)

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盞半,姜五片,鹽少許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上方的中藥散劑。每次服用四大錢的藥粉,加入半杯水,再放五片生薑和少許鹽,煎煮至七分熟,去渣後,在吃飯前服用。

8. 安中散

治三焦虛寒,短氣不續,腹不安食,隨即洞下,小便赤濁,精泄不禁,腳脛痠疼,小腹脹滿。

熟地黃巴戟天(去心),龍骨(各二兩半),遠志(去心炒),茯苓(各三兩),天雄(炮去皮臍)五味子山藥(各三兩半),蓯蓉(酒浸),續斷(各四兩),蛇床子(略炒),菟絲子(酒浸,各四兩半)

白話文:

當歸(100克),巴戟天(去心,100克),龍骨(100克),遠志(去心,120克),茯苓(120克),草烏(炮製,去皮臍,120克),五味子(120克),山藥(140克),仙靈脾(泡酒,160克),續斷(160克),蛇牀子(略炒,180克),菟絲子(泡酒,180克)

上為細末。每服二錢匕,溫酒調下。夫三焦屬精腑,藏精以養身,繫累於心脾腎三經,人多以醉飽心虛而合陰陽,故此病作,唯謹之為得。

白話文:

研磨成細末。每次取兩錢,用溫酒送服。三焦屬於精腑,儲存精華來滋養身體,與心、脾、腎三條經絡相關。很多人因為醉酒飽食導致心虛而陰陽不協調,因此產生這種疾病。只有謹慎行事才能避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