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八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 (1)

1. 內所因論

夫臟腑合手足三陰三陽為十二經,各有所主,故為十二官。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;肺者,相傅之官,治節出焉;肝者,將軍之官,謀慮出焉;脾者,諫議之官,公正出焉;腎者,作強之官,伎巧出焉;膽者,中正之官,決斷出焉;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;小腸者,受盛之官;化物出焉;大腸者,傳送之官,變化出焉;胃者,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;三焦者,決瀆之官,水道出焉;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故五臟為陰,六腑為陽,此十二官不得相失者,正由陰陽消息盈虛。

白話文:

五臟與手足三陰三陽共十二經脈聯繫成一個整體,各有其負責的部位,因此稱為十二個官。

心臟:君主的官,主宰神明。 肺臟:輔佐的官,負責呼吸。 肝臟:將軍的官,主謀略。 脾臟:諫臣的官,主公正。 腎臟:使者官,主強健和技巧。 膽囊:宰相的官,主決斷。 膻中:使臣的官,主喜悅。 小腸:接收的官,負責消化。 大腸:傳送的官,負責吸收。 胃:倉庫的官,負責消化食物。 三焦:水道主管,負責調節水液。 膀胱:儲水池的官,主儲藏津液,能調節氣化。

五臟屬陰,六腑屬陽,這十二官不能互相脫離,因為陰陽相互作用,盈虧相合。

當隨四序而調養之,不可使其偏勝,偏勝則偏復,偏復則偏害,勝克流變,則真病生焉。夫陰陽虛實者,乃臟腑更相勝復也。若其子母相感,則母虛能令子虛,子實能令母實。《經》曰:實則瀉其母,虛則補其子。如肝實則瀉腎,肝虛則補心,如百姓足,君孰與不足,此經之本意也,《難經》則反是,及觀《金匱》之論,其得為多。

白話文:

我們應當順應四季變化來調理身體,不能讓任何一方過於強盛。一方過於強盛,另一方就會虛弱,虛弱的一方就會受到傷害。強盛和衰弱之間的轉化,就會產生真正的疾病。陰陽虛實指的是臟腑之間相互制約和恢復的過程。如果臟腑之間的母子關係受到影響,那麼母臟虛弱會導致子臟虛弱,子臟強盛會導致母臟強盛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實則瀉其母,虛則補其子。」比如肝臟強盛,就應該瀉腎臟;肝臟虛弱,就應該補心臟。正如百姓富足時,君主就不會缺衣少食。這纔是《黃帝內經》的本意。《難經》卻與此相反,但如果仔細考察《金匱要略》中的理論,還是以《黃帝內經》的見解為主。

肝虛補用酸,助用焦苦,益用甘味之藥,酸入肝,焦苦入心,甘入脾,脾能制腎,腎氣微弱,則水不行,水不行則心火盛,心火盛則肺金受制,肝氣乃舒,肝氣舒則肝病自愈,此補子之意也。肝虛則用此,實則反之。《千金》亦云:肝虛當補心,心旺則感於肝,皆此類也。此正本藏十二官冷熱盈虛而為病,非外感淫邪,及故為背理者之比。

白話文:

肝氣虛弱時,可以用酸味的藥物來補養,幫助虛弱的肝氣,可以用焦苦味的藥物來幫助心氣,可以用甘味的藥物來滋養脾氣。酸味能入肝經,焦苦味能入心經,甘味能入脾經。脾氣能制約腎氣,如果腎氣虛弱,水液就會運行不暢。水液運行不暢,心火就會旺盛,心火旺盛,肺金就會受制。此時,肝氣就會舒暢,肝氣舒暢,肝病自然就會痊癒。這就是補益肝氣的原理。肝氣虛弱時,可以使用這種方法。如果肝氣實盛,則應採取相反的方法。

《千金要方》中也提到:肝氣虛弱時應該補養心氣,心氣強盛,就能感應到肝臟,這也是同類的原理。這是因為臟腑的虛實寒熱,會導致疾病,而不是外感邪氣或故意違背養生之道所致。

然內所因惟屬七情交錯,愛惡相勝而為病,能推而明之,此約而不濫,學者宜留神焉。

2. 內所因治說

論云,治傷寒有法,醫雜病有方。方即義方,法即法令。外病用法令,猶奸邪外擾,非刑不除;內病用義方,猶父子兄弟不足,以禮格之而已。故內外之治,由是而分。外邪難辨,當以例明;內證易知,只敘方證,學者不可不審。

白話文:

古籍記載說,治療傷寒有方法(法令),治療雜病有藥方(義方)。「義方」是指合適的藥方,「法令」則是指法律和命令。外來疾病(外病)要用法令來治療,就像奸邪從外部侵擾,如果不嚴刑峻法,難以除掉。內在疾病(內病)要用合適的藥方來治療,就像父子兄弟之間缺乏禮儀,需要用禮儀來約束。因此,內外疾病的治療方法,由此而分。外邪難以辨別,應以規範來明確;內證容易知道,只需說明藥方對應的證狀,學習者必須認真審慎。

3. 瀉肝湯

治肝實熱,陽氣伏邪,脅痛,忿忿悲怒,發熱喘逆滿悶,目痛視物不明,狂悸非意而言,乍寬乍急,所作反常。

前胡(去苗),柴胡秦皮(去粗皮),細辛(去苗),梔子仁,黃芩升麻蕤仁決明子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前胡(去除根鬚) 柴胡 秦皮(去除粗皮) 細辛(去除根鬚) 梔子仁 黃芩 升麻 蕤仁 決明子(各等份)

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兩盞,苦竹葉車前葉各五片,煎至盞半,納藥再煎至八分,去滓,入芒硝一錢匕,煎熔,不以時服。

白話文:

上方的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重的藥粉,用兩杯水,將苦竹葉和車前葉各五片放入水中煎煮,等到只剩下半杯水時,放入藥粉繼續煎煮,直到藥液減少到八分滿。過濾掉藥渣,再加入一匙芒硝,將芒硝煎化。不限時間服用。

4. 瀉膽湯

治膽實熱,反洒洒惡寒,腹中氣滿,脅下硬,口苦咽乾,頭痛,不欲食。

半夏(三兩,湯洗去滑),生地黃(五兩),酸棗仁(二兩半),黃芩(一兩),遠志(去心,薑汁合炒)茯苓(各二兩),甘草(炙,一兩)

白話文:

半夏(三分之一斤,用熱水洗去黏液),生地黃(三斤半),酸棗仁(一斤七兩),黃芩(七兩),遠志(去除果核,用薑汁炒製,各七兩),茯苓(七兩),甘草(炙過的,七兩)

銼散。長流水一斗,糯米一升,煮蟹眼沸,揚二三千遍,澄清,每用二盞,抄藥四錢匕,姜七片,煎七分,去滓,不以時服。

白話文:

上方是散劑。取一斗長流水,一升糯米,煮至沸騰似蟹眼,反覆揚煮兩三千次,待水澄清,每次取兩盞水,加入四錢匕藥粉,七片生薑,煎至七分水量,濾去藥渣,不拘時間服用。

5. 補肝湯

治肝虛寒,兩脅滿,筋急,不得太息,寒熱腹滿,不欲飲食,悒悒不樂,四肢冷,發搶,心腹痛,目視䀮䀮;或左脅偏痛,筋痿腳弱。及治婦人心痛乳癰,膝熱消渴,爪甲枯,口面青。

白話文:

治療肝臟虛寒:兩脅脹滿,筋脈緊繃,呼吸困難,寒熱交替,腹部脹滿,不想吃東西,鬱鬱寡歡,四肢發冷,頭部抽搐,心腹疼痛,眼睛乾澀;或左脅特別疼痛,筋骨萎縮,腳步虛弱。同時治療婦女的心臟疼痛、乳房腫脹,膝蓋發熱、口渴,指甲枯萎,嘴脣面部發青。

山茱萸甘草(炙),桂心(各一兩),細辛(去苗),茯苓桃仁(麩炒,去皮尖),柏子仁防風(各二兩),川烏頭(炮去皮臍,半兩)

白話文:

山茱萸1兩 甘草(炙)1兩 桂心1兩 細辛(去苗)2兩 茯苓2兩 桃仁(麩炒,去皮尖)2兩 柏子仁2兩 防風2兩 川烏頭(炮去皮臍)0.5兩

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盞半,姜五片,棗三枚,煎至七分,去滓,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研磨成粉末的藥材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半盞水,加入五片薑和三枚棗子,煎煮至剩下七分水量,過濾藥渣,空腹服用。

6. 溫膽湯

治膽虛寒,眩厥足痿,指不能搖,躄不能起,僵仆,目黃失精,虛勞煩擾,因驚膽懾,奔氣在胸,喘滿浮腫,不睡。

白話文:

治療膽氣虛寒,導致頭暈、昏厥、腳部麻痺、手指無法活動、癱瘓無法起身、身體僵直倒地、眼睛發黃、精神失常、身體虛弱、精神煩擾不安,這是由於受驚嚇或膽怯所致,導致氣血上衝至胸腔,出現氣喘、腹脹水腫、失眠的症狀。

半夏(湯洗去滑),麥門冬(去心,各一兩半),茯苓(二兩),酸棗仁(三兩,炒),甘草(炙),桂心,遠志(去心,薑汁合炒),黃芩萆薢人參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半夏(將滑液洗淨) 麥門冬(去除種子,各 75 克) 茯苓(150 克) 酸棗仁(180 克,炒過) 甘草(炙烤過) 桂心 遠志(去除種子,用薑汁炒過) 黃芩 萆薢 人參(各 75 克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用長流水一斗,糯米煮,如瀉膽湯法。一方,見虛煩門。

白話文:

此方為銼散。每次服用 4 錢,用一斗長流水沖泡,加入糯米煮成湯,類似瀉膽湯的做法。另一種用法,請參考「虛煩」病症的條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