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七 (3)
卷之十七 (3)
1. 大岩蜜湯
干熟地黃,當歸,獨活,吳茱萸(湯),乾薑(炮),芍藥,桂心,甘草(炙),小草(各一兩)細辛(半兩)
上銼散。每服半兩,用水三大盞,煎至一盞,去滓,微熱服。
評曰:產後心痛,雖非產蓐常病,庸或有之,九痛未必便是血痛,設是,岩蜜湯豈可用熟地黃?熟地黃泥血,安能去痛?此方本出《千金》,用生乾地黃耳。茱萸一升合準五兩,乾薑三兩,細辛治陳寒在下焦,方本一兩,卻減作半兩,制奇制耦,量病淺深,自有品數,不可妄意加減。然以岩蜜湯治血痛,不若失笑散用之有效。
白話文:
【大巖蜜湯】
藥材如下:乾熟地黃、當歸、獨活、吳茱萸(用水煎煮)、炮製乾薑、芍藥、桂心、炙甘草、小草(各取一兩)、細辛(取半兩)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半兩,加入三大杯水煎煮至剩下一杯,濾掉藥渣,趁溫熱時服用。
評論如下:產後心痛雖然不是產褥期常見的疾病,但偶爾也會發生。九種疼痛不一定全是血痛,即使確定是血痛,使用大巖蜜湯中的熟地黃是否適當?因為熟地黃有滋養血液的作用,如何能緩解疼痛?此方原出自《千金要方》,使用的應是生乾地黃。吳茱萸用量應為一升,約等於五兩;乾薑則為三兩,細辛用來治療下焦的陳舊寒氣,原方中為一兩,但在這裡卻減為半兩。藥方的配比和調整,需根據病情的輕重來定,不可隨意增減。然而,若用大巖蜜湯來治療血痛,其效果可能不如失笑散來得顯著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