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七 (2)
卷之十七 (2)
1. 抵聖湯
赤芍藥,半夏(湯洗七次),澤蘭葉,人參,陳皮(各二錢),甘草(炙,一錢)
上為銼散。每作一劑,用水二碗,生薑半兩,煎至二盞,去滓,分三次熱服。
第十五論曰:產後口鼻黑氣起及鼻衄者何?答曰:陽明者經脈之海,起於鼻,交頞中,還出挾口,交人中,左之右,右之左。產後氣消血散,榮衛不理,散亂入於諸經,卻還不得,故令口鼻黑起及變鼻衄。此緣產後虛熱變生此證,其疾不可治,名胃絕肺敗。此證不可治,不出方。
第十六論曰:產後喉中氣急喘者何?答曰:榮者血也,衛者氣也,榮行脈中,衛行脈外,相隨上下,謂之榮衛。因產所下過多,榮血暴竭,衛氣無主,獨聚肺中,故令喘也,此名孤陽絕陰,為難治。若惡露不快,敗血停凝,上熏於肺,亦令喘急,但服奪命丹,血去喘息自定。
奪命丹,方見第二論
評曰:產後喘急固可畏,若是敗血上熏於肺,猶可責效奪命丹。若感風寒,或因憂怒,飲食鹹冷等,奪命丹末可均濟,況孤陽絕陰乎?若榮血暴絕,宜大料煮芎藭湯亦自可救;傷風寒,宜旋覆花湯;性理郁發,宜大調經散,用桑白皮杏仁煎湯調下;傷食,宜見哯丸、五積散。
芎藭湯,方見眩暈門
白話文:
【抵聖湯】
配方如下:赤芍藥、半夏(需先用湯清洗七次)、澤蘭葉、人參、陳皮(以上各兩錢),甘草(需炙過,一錢)。
這些藥材磨碎混合。每次使用時,取一劑份量,加入兩碗水和半兩生薑,煎煮至剩下兩盞,然後濾掉殘渣,趁熱分三次服用。
第十五論提到:產後出現口鼻周圍黑色氣色以及鼻出血的情況是怎麼回事呢?回答是:陽明脈是全身經脈的重要部位,起始於鼻部,穿過額頭,繞回口邊,再交錯於人中,左側往右,右側往左。產後氣血耗散,身體的營養與防禦功能失調,導致氣血混亂進入各個經絡,無法順利排出,所以造成口鼻周圍黑色氣色以及鼻出血。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產後虛弱,體內產生熱毒,形成這樣的症狀,被稱為「胃絕肺敗」,這種病況無法治療,因此未提供治療方式。
第十六論提到:產後出現喉嚨緊繃,呼吸困難的症狀是怎麼回事呢?回答是:營是血液,衛是氣,營在脈中流動,衛在脈外運行,二者相互配合,共同維持身體運作,這被稱為營衛。由於產後失血過多,血液突然枯竭,氣也就失去了依附,聚集在肺部,所以會有呼吸困難的症狀,這被稱為「孤陽絕陰」,病情較難治療。如果產後淤血無法順利排出,壞血停滯在體內,上升影響到肺部,也會造成呼吸困難,可以服用「奪命丹」,將淤血排出,呼吸困難的症狀就會緩解。
「奪命丹」的配方詳情請見第二論。
總評:產後出現呼吸困難確實讓人擔心,如果是壞血上升影響肺部,還可以寄望「奪命丹」能有療效。但如果是由於感受風寒,或者情緒波動,飲食鹹冷等因素造成,「奪命丹」可能就無力迴天,更不用說是「孤陽絕陰」的情況了。如果血液突然枯竭,可以大量服用「芎藭湯」來補救;如果感受風寒,則可以使用「旋覆花湯」;如果情緒壓抑,則可以服用「大調經散」,用桑白皮和杏仁煎湯服用;如果飲食不當,則可以服用「見哯丸」或「五積散」。
「芎藭湯」的配方詳情請見「眩暈門」。
2. 旋覆花湯
治產後傷風,感寒暑濕,咳嗽喘滿,痰涎壅塞,坐臥不寧。
旋覆花,赤芍藥,半夏曲,前胡,荊芥穗,五味子,甘草(炙),茯苓,麻黃(去節湯),杏仁(各等分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姜五片,棗一枚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大調經散,方見第七論
五積散,方見傷寒太陰經,入醋煎
見哯丸,方見第五論
第十七論曰:產後中風者何?答曰:產後五七日內,強力下床;或一月之內,傷於房室;或懷憂發怒,擾蕩沖和;或因著艾傷艾,傷動臟腑,得病之初,眼澀口噤,肌內瞤搐。漸至腰脊筋急強直者不可治,此乃人作,非偶爾中風所得也。
評曰,問產後中風,風是外邪,血虛則或有中之者,直答以人作,不可治,問答不相領解,如何開示後人,立論之難有如此者。若是中風,當以脈辨,看在何臟,依經調之,強力下床,月內房室,憂怒著灸,非中風類,蓐勞、性氣、火邪,治各有法,非產後病。不暇繁引,學者識之。
第十八論曰:產後心痛者何?答曰:心者血之主。人有伏宿寒,因產大虛,寒搏於血,血凝不得消散,其氣遂上衝,擊於心之絡脈,故心痛。但以大岩蜜湯治之,寒去則血脈溫而經絡通,心痛自止,若誤以為所傷治之,則虛極,寒益甚矣。心絡寒甚,傳心之正經,則變為真心痛,朝發夕死,夕發朝死,藥不可輕用如此。
白話文:
【旋覆花湯】
主治產後受風,感受寒冷、暑熱、溼氣,咳嗽氣喘,胸滿,痰液阻塞,導致無法安坐或躺臥。
藥材包括:旋覆花,紅芍藥,半夏曲,前胡,荊芥穗,五味子,炙甘草,茯苓,去節湯的麻黃,以及杏仁(各取等份)。
以上藥材製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盞半的水,加五片生薑,一顆紅棗,煎煮至剩下七分,濾去渣滓,在飯前服用。
大調經散,方子見第七論
五積散,方子見傷寒太陰經,加入醋煎煮
見哯丸,方子見第五論
第十七論說:產後中風是怎麼回事?回答說:產後五到七天內,強力下牀;或者一個月內,房事過度;或者憂鬱發怒,擾亂身體平衡;或者因爲艾灸不當,傷害臟腑,疾病初起時,眼睛乾澀,口脣緊閉,肌肉抽搐。逐漸發展到腰脊筋骨緊張僵硬,這種狀況無法治癒,這是人爲因素導致,而非偶然中風所致。
評論說,問產後中風,風是外部病源,血虛可能有中風的情況,直接回答是人爲因素,無法治療,問答內容並不吻合,如何能指導後人,立論的難度就在這裏。如果是中風,應通過脈象判斷,看看在哪個臟器,依據經典進行調理。強行下牀,月內房事,憂怒艾灸,並不是中風,蓐勞、性情、火邪,各自有治療方法,這不是產後疾病。沒有時間詳細解釋,學者應自行理解。
第十八論說:產後心痛是怎麼回事?回答說:心臟主管血液。有人體內潛藏寒氣,產後體虛,寒氣與血液搏擊,血液凝固無法消散,氣往上衝,衝擊心臟的絡脈,因此心痛。只用大巖蜜湯治療,寒氣去除則血脈溫暖,經絡暢通,心痛自然停止。如果誤以爲是創傷治療,則會極度虛弱,寒氣更嚴重。心絡寒氣過重,傳至心臟的正經,會變成真心痛,早晨發作晚上死亡,晚上發作早晨死亡,藥物使用不可輕率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