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四 (1)

1. 牡丹散

治產後血暈,悶絕狼狽。若口噤,則拗開灌之必效。

牡丹皮,大黃(蒸),芒硝(各一兩),冬瓜子(半合),桃仁(三七粒,去皮尖)

上為銼散。每服五錢,水三盞,煎至盞半,去滓,入芒硝又煎,分二服。欲產,先煎下以備緩急。《金匱》以此治腸癰,但分兩少異。

芎藭湯,方見眩暈門

第五論曰:產後口乾痞悶者何?答曰:產後榮衛大虛,血氣未定,食麵太早,胃不能消化,面毒結聚於胃脘,上熏胸中,是以口乾燥渴,心下痞悶。醫者不識,認為胸膈壅滯,以藥下之,萬不得一,但服見哯丸。

白話文:

【牡丹散】

主治產後因失血過多導致的昏厥,狀況十分危急。如果病人口緊閉,需強行打開灌服此藥,效果顯著。

所需藥材有牡丹皮、大黃(需蒸過)、芒硝(各一兩)、冬瓜子(半合)、桃仁(三十七粒,需去皮尖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散狀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三盞水煎煮至剩下一盞半,去掉藥渣,再加入芒硝繼續煎煮,分兩次服用。預計生產前可先煎煮備用,以便應對突發情況。《金匱要略》記載此藥也可治療腸癰,只是藥量有所不同。

【芎藭湯】,此方可在眩暈門找到。

第五篇論述提到:產後為什麼會出現口乾、胸悶的症狀呢?回答是:產後人體的營養和防禦力大幅下降,血氣尚未穩定,若過早進食麵類食物,胃部無法有效消化,食物殘留於胃中形成毒素,向上影響到胸口,因此會出現口乾、口渴以及心下部的悶脹感。醫生若未能辨別,誤以為是胸膈堵塞,使用通便藥物,效果微乎其微,應該服用見哯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