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三 (1)

1. 麝香鹿茸丸

治精氣耗散,血少不增,陽道不興。服此調榮衛,利腰腳,補精血,主諸虛百病。

鹿茸(酥炙,一兩半),熟地黃(一兩),沉香(三分),麝香(一兩,別研)

上為末,入麝香研勻,蜜丸,梧子大。空心溫酒、鹽湯任下三十丸。

白話文:

【麝香鹿茸丸】

用於治療精氣耗損分散,血液量少無法增加,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礙。服用此藥能調整身體機能,舒緩腰部疲勞,補充精血,主要對各種虛弱及多種疾病有療效。

藥方成分包括:鹿茸(經酥油烤製,用量一兩半),熟地黃(用量一兩),沉香(用量三分),麝香(用量一兩,需單獨研磨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後,加入麝香再研磨至均勻,再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應在空腹時服用,每次可配以溫熱的酒或淡鹽水吞服三十粒。

2. 大山芋丸

治諸虛百損,五勞七傷,肢體沉重,骨節痠疼,心中煩悸,唇口乾燥,面體少色,情思不樂,咳嗽喘乏,傷血傷氣,夜多異夢,盜汗失精,腰背強痛,臍腹弦急,嗜臥少起,善驚多忘,飲食減少,肌肉瘦瘁。又治風虛頭目眩暈,心神不寧;及病後氣不復常,漸成勞損。久服補不足,愈風氣百病。

山芋(七兩半),當歸,桂心,神麯(炒),熟地黃,大豆卷(各二兩半),甘草,人參(一兩七錢)川芎,芍藥,白朮,麥門冬(去心),杏仁(麩炒,去皮,各一兩半),柴胡,白茯苓,桔梗(各一兩一分),阿膠(麩炒,一兩七錢半),乾薑(炮,三分),白蘞(半兩),防風(去叉,一兩半),棗(一百個,炊去皮核)

上為末,蜜丸與棗肉同和丸,如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溫酒、米湯任嚼下。加琥珀一兩、遠志去心炒二兩、茯苓二兩半,即是養心丹。虛勞遺泄白濁,加龍骨二兩。

白話文:

【大山芋丸】

主要用於治療各種虛弱症狀,包括全身疲勞損耗、五勞七傷、肢體沉重、骨節痠痛、心悸煩躁、口脣乾燥、面色暗淡無光澤、情緒低落、咳嗽氣喘乏力、傷血傷氣、夜晚頻繁做夢、盜汗、失精、腰背強硬疼痛、腹部緊繃急迫、嗜睡少動、容易驚嚇記憶力差、食慾減退、肌肉消瘦。亦可用於治療風濕導致的頭目眩暈、心神不安;以及病後體質恢復不佳,逐漸轉為勞損。長期服用可補充身體不足,對風濕等多種疾病有療效。

所需藥材包含:山芋(七兩半)、當歸、桂心、神麯(炒過)、熟地黃、大豆卷(各二兩半)、甘草、人參(一兩七錢)、川芎、芍藥、白朮、麥門冬(去心)、杏仁(麩炒過,去皮,各一兩半)、柴胡、白茯苓、桔梗(各一兩一分)、阿膠(麩炒過,一兩七錢半)、乾薑(炮製過,三分)、白蘞(半兩)、防風(去叉,一兩半)、棗(一百個,蒸煮後去皮核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蜂蜜和棗肉攪拌均勻,捏成彈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一丸,可以溫酒或米湯送服,也可咀嚼吞下。若添加琥珀一兩、遠志(去心炒過)二兩、茯苓二兩半,即成為養心丹。對於虛弱導致的遺精、白濁,可以額外加入龍骨二兩。

以上就是這則古方的現代化解讀。

3. 羊肉丸

治真陽耗竭,下元傷憊,耳輪焦枯,面色黧黑,腰重腳弱,陽事不興。常服壯元陽,補真氣,益精駐顏。

補骨脂(炒),葫蘆巴(炒),茴香(炒),川楝(炒),續斷,附子(炮去皮臍),茯苓(各三兩)桃仁(麩炒,去皮尖,別研),杏仁(同上法炒),山藥(炒,各二兩)

上為末,精羊肉四兩酒煮研細,入面煮糊丸,如梧子大。鹽湯、溫酒空心任下三五十丸。

白話文:

[羊肉丸]

適用於治療真正的陽氣耗盡,下元(腎)受損疲憊,耳朵乾枯,臉色黧黑,腰部沉重腳部虛弱,性功能障礙。經常服用可以壯大元陽,補充真氣,增進精氣神,延緩衰老,保持容顏。

所需藥材有:補骨脂(炒過)、葫蘆巴(炒過)、茴香(炒過)、川楝(炒過)、續斷、炮製過的附子(去皮和臍)、茯苓(以上皆各三兩)、桃仁(用麩炒過,去皮尖,另外研磨)、杏仁(同樣方法炒過)、山藥(炒過,以上皆各二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四兩的精羊肉與酒一起煮熟研細,再加入麵粉煮成糊狀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空腹時,可以用鹽水或溫酒吞服三五十粒。

以上即為「羊肉丸」的製作及服用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