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四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4)

1. 順元散

烏頭(炮去皮尖,二兩),附子(炮去皮臍),天南星(炮,各一兩),木香(半兩)

白話文:

  • 烏頭(將外皮和尖端炮製去除,二兩)
  • 附子(將外皮和臍炮製去除)
  • 天南星(炮製,各一兩)
  • 木香(半兩)

上為末,同前法煎此藥。治內外感寒,脈沉伏遲細,手足冷,毛髮恂慄,傷寒陰證,大啜一二杯,氣和汗出即愈。

足少陰腎經傷寒,口燥舌乾而渴,背惡寒,反發熱倦怠。其脈流注,與傷風同。

白話文:

把上文所列藥材磨成粉末,用相同的方法煎服此藥。治療身體內外交感於寒,脈象沉穩而無力,手腳冰涼,皮膚戰慄,傷寒陰證,大口喝一兩杯,氣血調和,汗液排出即可痊癒。

2. 附子細辛湯

治少陰傷寒,口中和,而背惡寒,反發熱倦怠,自汗而渴,其脈尺寸俱沉而緊者。

白話文:

用於治療少陰傷寒,表現爲口中和潤但背部怕冷,反而發熱疲倦出汗且口渴,脈象尺部和寸部都沉緊的情況。

麻黃(去節),細辛,附子(炮去皮臍,各半兩)

白話文:

麻黃(去節):1兩 細辛:0.5兩 附子(炮製、去皮、去臍):0.5兩

上粗末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手足厥冷者,去麻黃、細辛,加乾薑半兩、甘草一分。或口燥舌乾而渴,宜急下之。

白話文:

上等粗末藥材。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一盞半,煎煮至只剩下七分之一,濾去藥渣,在進食前服用。手腳冰涼的人,去掉麻黃和細辛,加入乾薑半兩、甘草一分。如果是口乾舌燥、口渴,應及時服用瀉下藥物。

足厥陰肝經傷寒,煩滿,發熱惡寒,往來如瘧,或囊縮,小腹急痛。其脈流注,與傷風同。(本論用小建中湯,方見九痛門,去遠志即是)

白話文:

肝經受寒,會有煩躁、腹脹、發熱怕冷的症狀,表現像瘧疾一樣反覆發作,或腹部收緊疼痛。這時檢查脈象會發現脈象流暢,和感冒相似。(按照本論,用小建中湯治療,具體方子請參看「九痛篇」,去掉遠志即可)

3. 麻黃桂枝各半湯

治厥陰傷寒,煩滿,發熱惡寒,往來如瘧;或囊縮,其脈尺寸俱微緩者主之。若脈沉短,其囊必縮,急以大承氣下之,可保五死一生。承氣湯乃利陽明藥耳,若病到厥陰,其勢已甚,蓋陽明養宗筋,為熱毒所攻,乃以承氣瀉其能養,故利陽以救陰,此猶假虞伐虢、圍魏救趙之意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厥陰傷寒,患者煩躁不安、腹部飽脹、發燒怕冷,發作時像瘧疾;或者小腹收縮,脈搏微弱緩慢的,屬於這種情況。如果脈搏沉短,小腹必會收縮,應緊急使用大承氣湯下瀉,可以保住五成病人的性命。大承氣湯原本是通利陽明經的藥,但如果病情已經發展到厥陰經,病情就已經很嚴重了。陽明經負責滋養四肢筋脈,如果遭到熱毒侵襲,就要用大承氣湯瀉下它的滋養能力,從而通過通利陽經來拯救陰經。這就像借用虞國去攻打虢國、圍困魏國來救援趙國一樣的道理。

桂心(四錢一字),芍藥,麻黃(去節),杏仁(十二個,去皮尖),甘草(炙,各半兩)

白話文:

  • 桂心:4錢(一個字的重量)
  • 芍藥
  • 麻黃:去掉節
  • 杏仁:12顆,去皮和尖端
  • 甘草:烘焙過的,各半兩

上粗末。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八分,去滓,食前服;入薑棗煎亦得。

大承氣湯,(方見足陽明經)

小建中湯,(方見九痛門)

白話文:

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一杯半煎至八分,去渣,在進食前服用;加入生薑大棗煎煮也可以。

[大承氣湯],(方劑見於足陽明經)

[小建中湯],(方劑見於九痛門)

4. 傷寒傳變次序

《內經·熱論》論傷寒云:太陽為諸陽主氣,傷寒必先自太陽始。至漢諸師,凡外所因,皆曰太陽病,未為了義。足太陽寒水,其位居辰,辰為六氣化原,故丙辛遁起戊子,至辰為壬辰水,而太陽正化居焉。在天為寒,在地為水,寒喜歸水,故寒必首傷太陽。以此例推,寒既自太陽入,風當自少陽入,濕當自陽明入。

白話文:

《黃帝內經·熱論》中關於傷寒的論述:太陽經是所有陽經主氣的經絡,傷寒一定會先從太陽經開始。而漢朝以來的諸位醫家,凡是外因引起的疾病,都說是太陽經的病,這不能算作正確的解釋。足太陽經主寒水之氣,其位置在辰時,辰時是六氣變化形成的源頭。所以從丙申開始推算,到辰時是壬辰水,太陽正氣在此時化生。太陽經在天上屬寒,在地下屬水,寒氣喜歡歸於水,所以寒氣一定最先傷害太陽經。依此類推,寒氣既然從太陽經進入,風邪就應當從少陽經進入,濕邪就應當從陽明經進入。

《經》曰:陰為之主,陽與之正。別於陽者,知病從來;別於陰者,知死生之期。此之謂也。或問傳變次序,當如何耶?然陰陽流行,出入次序,固有定說,及其中病,或喜入,或成虛,或成兩感,或守一經,其可拘也?但當以脈證分別陰陽表裡盛衰為治,尤不可以日數期也。

白話文:

《傷寒論》說:陰邪是疾病的主因,陽邪是疾病的表徵。能分辨陰邪和陽邪,就能知道疾病的來源;能分辨陰陽的變化,就能預知病人的生死期限。這就是為什麼要重視陰陽辯證。有人問及陰陽傳變的次序,應該怎麼判斷呢?陰陽的運行和出入是有規律的,但是當一個人患病時,病邪可能會侵入人體,或者造成虛證,或者形成陰陽兩感,或者侷限在某一條經絡。這些情況是無法拘泥於固定的規律的。應該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陰陽表裡盛衰,並且不能僅憑幾天時間就做出斷言。

5. 料簡

論曰:有汗不得服麻黃,無汗不得服桂枝。切忌不得誤。若寒證見風脈,風證見寒脈,卻以麻黃桂枝各半湯。古人治傷風,熱多寒少,惡風,脈浮緊,無汗,用青龍湯,蓋先傷風而後傷寒,風證尚在,而寒脈已行,故有是備也。若先傷寒而後傷風,寒多熱少,不煩躁,微厥,脈當浮緩弱而自汗,即傷寒見風脈;但青龍緊暴,不若各半湯平和無悔吝也。諸經皆仿此。

白話文:

醫學典籍上說,如果病人出汗,就不能服用麻黃;如果病人不出汗,就不能服用桂枝。千萬不可誤用。若病人有寒證卻出現風脈,或有風證卻出現寒脈,就應該用麻黃桂枝各半的湯劑。古代醫家治療傷風,認為熱證多見,寒證較少,病人怕風,脈象浮緊無汗,就用青龍湯,因為這是先受風邪再受寒邪,風證尚存,但寒脈已經出現,所以要這樣治療。如果先受寒邪再受風邪,寒證多見,熱證較少,病人沒有煩躁,只是輕微發冷,脈象浮緩弱並且自汗,這就是傷寒見風脈;但青龍湯藥性偏急,不如麻黃桂枝各半湯溫和,不會有遺憾。其他經書也是同樣道理。

6. 六經傷寒用藥格法

夫傷寒,始自太陽,逆傳陽明,至於厥陰而止。六經既別,治法不同,太陽屬膀胱,非發汗則不愈,必用麻黃者,以麻黃生於中牟,雪積五尺,有麻黃處,雪則不聚,蓋此藥能通內陽氣,卻外寒也。陽明屬胃,非通泄則不愈,必用大黃、芒硝以利之。少陽屬膽,無出入道,柴胡與半夏能利能汗,佐以子芩,非此不解。

白話文:

感染傷寒後,病邪會從太陽經開始,逆傳到陽明經,最後發展到厥陰經。六經病位不同,治療方法也各異。

太陽經與膀胱經相應,不發汗就無法治癒。必須使用麻黃,因為麻黃生長在中牟,那裡積雪很深,但有麻黃生長的地方,雪就不會積聚。這是因為麻黃能疏通體內的陽氣,驅散外來的寒邪。

陽明經與胃經相應,不通便瀉下就無法治癒。必須使用大黃和芒硝來通利大便。

少陽經與膽經相應,寒邪既不能出也不能入。柴胡和半夏能發汗通利,配合黃芩使用,才能解除病情。

太陰屬脾,中州土也,性惡寒濕,非乾薑、白朮,不能溫燥。少陰屬腎,性畏寒燥,非附子則不能溫。厥陰屬肝,藏血養筋,非溫平之藥,不能潤養。此經常之道也。後學不知倫類,妄意進餌,遂致錯亂,諸證蜂起,夭傷人命,可不究辨。且三陽病,汗下和解,人心知之;至太陰脾經,溫燥不行,亦當溫利自陽明出,如溫脾丸用大黃者是也。少陰腎經,雖用附子,復使麻黃,則知少陰亦自太陽出。

白話文:

脾胃虛寒,適合溫暖乾燥的藥方,如乾薑、白朮。腎虛畏寒,需要溫補,如附子。肝負責儲藏血液、滋養筋骨,需要溫和滋養的藥方。這是中醫的基本原則。有些人不懂這些,亂吃藥,導致疾病混亂,諸多症狀發作,危及生命。三陽病症需要發汗、瀉下、調和治療,人人都知道。脾胃虛寒時,溫燥藥方不起作用,必須從胃熱處著手溫暖,比如溫脾丸中使用大黃。腎虛雖然用附子溫補,但也會加入麻黃,說明腎虛也可以從太陽經著手治療。

厥陰用桂,自少陽出明矣。及其二陽鬱閉,皆當自陽明出。故三陰皆有下證,如少陰口燥咽乾,下利清水;太陰腹滿時痛;厥陰舌卷囊縮,皆當下之。學者宜審詳,不可率易投也。

白話文:

厥陰經可以使用桂枝,這從少陽經的功能就可明確知道。當太陽經和少陽經氣機鬱閉不通時,也應從陽明經出針。因此,三陰經都可能出現下焦的證候,例如少陰經會導致口乾咽燥、水樣腹瀉;太陰經會導致腹脹、時而疼痛;厥陰經會導致舌頭僵縮、陰囊縮緊,這些情況都適用於瀉下治療。學習者應該仔細分辨,不能隨便用藥。

7. 溫脾丸

治久病虛羸,脾氣弱,食不消,喜噎。

白話文:

治療長期虛弱,脾氣不足,食物消化不良,容易噎食。

黃柏,大麥糵(炒),吳茱萸,桂心,乾薑(炮),細辛,附子(炮去皮臍),當歸,大黃(蒸),神麯(炒),黃連(各一兩)

上為末,蜜和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腹、酒飲任下。

白話文:

黃柏、炒大麥粉、吳茱萸、桂心、炒乾薑、細辛、炮附子(去皮臍)、當歸、蒸大黃、炒神麴、黃連(各一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