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四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4)

1. 順元散

烏頭(炮去皮尖,二兩),附子(炮去皮臍),天南星(炮,各一兩),木香(半兩)

上為末,同前法煎此藥。治內外感寒,脈沉伏遲細,手足冷,毛髮恂慄,傷寒陰證,大啜一二杯,氣和汗出即愈。

足少陰腎經傷寒,口燥舌乾而渴,背惡寒,反發熱倦怠。其脈流注,與傷風同。

白話文:

【順元散】

配方成分包括:制烏頭(去除外皮和尖部,用量為二兩),制附子(同樣去除外皮和臍部),炮製過的天南星(兩者各用一兩),以及木香(半兩)。
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後,依照前述的方法來煎煮此藥。主要治療因內部或外部受寒導致的症狀,如脈搏呈現沉伏、遲緩、細弱,手腳冰冷,身體不自覺地顫抖,或是感冒陰證等情況。服用一大或兩大杯後,若感覺氣血調和,並且開始出汗,則代表病情已經好轉。

對於足少陰腎經受寒的情況,例如感到口乾舌燥且口渴,背部對寒冷特別敏感,甚至出現反常的發熱和疲倦感。其脈象表現與風邪侵襲相似。

2. 附子細辛湯

治少陰傷寒,口中和,而背惡寒,反發熱倦怠,自汗而渴,其脈尺寸俱沉而緊者。

麻黃(去節),細辛,附子(炮去皮臍,各半兩)

上粗末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手足厥冷者,去麻黃、細辛,加乾薑半兩、甘草一分。或口燥舌乾而渴,宜急下之。

足厥陰肝經傷寒,煩滿,發熱惡寒,往來如瘧,或囊縮,小腹急痛。其脈流注,與傷風同。(本論用小建中湯,方見九痛門,去遠志即是)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一種病症,病徵為少陰傷寒,患者口腔溫和,但背部畏寒,反常發燒且疲倦無力,自發性出汗並感到口渴,且診脈時可發現脈象在寸關尺三部都呈現深沉且緊繃的情況。

藥方中的藥材有:麻黃(去節)、細辛、炮附子(去皮臍),各取半兩。

使用時,將藥材磨成粗粉。每次服用時取四錢,用水一盞半煎煮至剩下七分,過濾掉渣滓,在飯前服用。如果手腳冰冷,則去掉麻黃和細辛,改加入半兩乾薑和一分甘草。若患者口乾舌燥且口渴,應立即進行瀉下治療。

另一種情況是足厥陰肝經受到傷寒,病徵為心情煩悶,發燒畏寒,症狀似瘧疾般時好時壞,或伴有睪丸收縮,小腹急痛等現象。這種情況下的脈象流動,與受風寒的脈象相似。(在此情況下,本論述推薦使用的小建中湯,此方可在九痛門中找到,去除遠志即為該方)

3. 麻黃桂枝各半湯

治厥陰傷寒,煩滿,發熱惡寒,往來如瘧;或囊縮,其脈尺寸俱微緩者主之。若脈沉短,其囊必縮,急以大承氣下之,可保五死一生。承氣湯乃利陽明藥耳,若病到厥陰,其勢已甚,蓋陽明養宗筋,為熱毒所攻,乃以承氣瀉其能養,故利陽以救陰,此猶假虞伐虢、圍魏救趙之意也。

桂心(四錢一字),芍藥,麻黃(去節),杏仁(十二個,去皮尖),甘草(炙,各半兩)

上粗末。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八分,去滓,食前服;入薑棗煎亦得。

大承氣湯,(方見足陽明經)

小建中湯,(方見九痛門)

白話文:

【麻黃桂枝各半湯】

用於治療厥陰型的感冒,症狀包含胸悶、發燒怕冷,這些症狀會交替出現,類似瘧疾;或者有睪丸收縮的現象,如果脈搏在寸關尺三部都微弱而緩慢,這湯劑是主要的治療方式。如果脈象深沉且短,睪丸必定會收縮,這種情況必須立即使用大承氣湯來瀉下,這樣可能從死亡邊緣挽救回一線生機。大承氣湯原本是利於陽明經的藥物,但當疾病發展至厥陰階段,情況已經非常嚴重。因為陽明經養護著生殖系統,當受到熱毒侵襲,使用大承氣湯可以瀉去養護之力,所以這是利用利陽來拯救陰的策略,就像借道虞國攻打虢國,包圍魏國來解救趙國的戰略一樣。

所需藥材:桂心(4錢1字)、芍藥、麻黃(去節)、杏仁(12個,去皮尖)、炙甘草(各半兩)

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。每次服用5錢,用水1.5盃煎煮至剩8分,去除殘渣,在飯前服用;加入薑和棗一起煎煮也是可以的。

【大承氣湯】(方子在足陽明經部分可見)

【小建中湯】(方子在九痛門部分可見)

4. 傷寒傳變次序

《內經·熱論》論傷寒云:太陽為諸陽主氣,傷寒必先自太陽始。至漢諸師,凡外所因,皆曰太陽病,未為了義。足太陽寒水,其位居辰,辰為六氣化原,故丙辛遁起戊子,至辰為壬辰水,而太陽正化居焉。在天為寒,在地為水,寒喜歸水,故寒必首傷太陽。以此例推,寒既自太陽入,風當自少陽入,濕當自陽明入。

《經》曰:陰為之主,陽與之正。別於陽者,知病從來;別於陰者,知死生之期。此之謂也。或問傳變次序,當如何耶?然陰陽流行,出入次序,固有定說,及其中病,或喜入,或成虛,或成兩感,或守一經,其可拘也?但當以脈證分別陰陽表裡盛衰為治,尤不可以日數期也。

白話文:

【傷寒傳變次序】

《內經·熱論》討論傷寒時提到:太陽是所有陽經的主宰,因此傷寒一定首先從太陽經開始。到了漢朝的醫學家,無論是由外界什麼因素引起的病,都稱之為太陽病,這樣的解釋並沒有完全說明清楚。足太陽經與寒水相關,它的位置在辰位,辰位是六氣轉化的源頭,所以根據天干地支的運行規律,丙辛遁起於戊子,到辰位則成為壬辰水,太陽的正常運作就位於此。在天體中它代表寒,在地面上它代表水,寒性喜歸於水,所以寒邪必定首先影響太陽經。以此類推,寒邪既然從太陽經進入,風邪應該從少陽經進入,濕邪應該從陽明經進入。

《經》中提到:陰是主導,陽是正向。辨別陽的狀態,可以瞭解疾病的來源;辨別陰的狀態,可以預知生死的期限。這就是所謂的陰陽學說。有人問:傷寒傳變的次序應該是怎麼樣的呢?然而陰陽的流行,進出的次序,固然有一定的理論,但在實際病情中,有的可能容易入侵,有的可能形成虛證,有的可能形成兩感,有的可能固定在一條經絡上,這些情況怎能一概而論呢?我們應當根據脈象和症狀,分別陰陽、表裡、盛衰,來進行治療,尤其不能單憑日數來預測病情發展。

5. 料簡

論曰:有汗不得服麻黃,無汗不得服桂枝。切忌不得誤。若寒證見風脈,風證見寒脈,卻以麻黃桂枝各半湯。古人治傷風,熱多寒少,惡風,脈浮緊,無汗,用青龍湯,蓋先傷風而後傷寒,風證尚在,而寒脈已行,故有是備也。若先傷寒而後傷風,寒多熱少,不煩躁,微厥,脈當浮緩弱而自汗,即傷寒見風脈;但青龍緊暴,不若各半湯平和無悔吝也。諸經皆仿此。

白話文:

論述如下:如果有出汗的情況,就不應該服用麻黃;反之,如果沒有出汗,就不該服用桂枝。這點千萬要記住,不能出錯。假設是寒症卻出現了風脈的特徵,或是風症卻呈現出寒脈的現象,這種情況下,就應該使用「麻黃桂枝各半湯」。

古人在治療風邪入體,熱症較多而寒症較少的情況時,病人會感到畏風,脈象呈現浮緊且無汗的狀態,他們會使用「青龍湯」來治療。這是因為先受到風邪影響,然後再受寒邪,風邪的症狀仍然存在,而寒邪的脈象已經顯現,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治療方式。

但如果先受到寒邪影響,然後再受到風邪,那麼寒症會比熱症多,病患不會感到煩躁,可能會有輕微的手足厥冷,脈象應該是浮緩弱並且會自發性出汗,這就是說寒症出現了風脈的特徵。然而,青龍湯的藥效過於猛烈,不如「麻黃桂枝各半湯」那樣平和,不易產生副作用。對於各種經絡疾病,都可依此方法來判斷治療。

6. 六經傷寒用藥格法

夫傷寒,始自太陽,逆傳陽明,至於厥陰而止。六經既別,治法不同,太陽屬膀胱,非發汗則不愈,必用麻黃者,以麻黃生於中牟,雪積五尺,有麻黃處,雪則不聚,蓋此藥能通內陽氣,卻外寒也。陽明屬胃,非通泄則不愈,必用大黃、芒硝以利之。少陽屬膽,無出入道,柴胡與半夏能利能汗,佐以子芩,非此不解。

太陰屬脾,中州土也,性惡寒濕,非乾薑、白朮,不能溫燥。少陰屬腎,性畏寒燥,非附子則不能溫。厥陰屬肝,藏血養筋,非溫平之藥,不能潤養。此經常之道也。後學不知倫類,妄意進餌,遂致錯亂,諸證蜂起,夭傷人命,可不究辨。且三陽病,汗下和解,人心知之;至太陰脾經,溫燥不行,亦當溫利自陽明出,如溫脾丸用大黃者是也。少陰腎經,雖用附子,復使麻黃,則知少陰亦自太陽出。

厥陰用桂,自少陽出明矣。及其二陽鬱閉,皆當自陽明出。故三陰皆有下證,如少陰口燥咽乾,下利清水;太陰腹滿時痛;厥陰舌卷囊縮,皆當下之。學者宜審詳,不可率易投也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對傷寒六經的治療原則,大意如下:

傷寒一開始會從太陽經開始,接著可能逆向傳到陽明經,最嚴重會到達厥陰經。六經各自有不同的特性,因此治療方法也會有所不同。

太陽經影響膀胱,如果出現問題通常需要發汗來治療,而使用麻黃是因為它具有通內陽氣,抵抗外寒的功能。陽明經影響胃部,如果出現問題通常需要通過通便來治療,所以會使用大黃和芒硝。少陽經影響膽,沒有明顯的排泄或吸收通道,因此柴胡與半夏可以幫助排汗,加上黃芩可以解決問題。

太陰經影響脾臟,脾臟就像土地一樣,厭惡寒冷和濕度,所以乾薑和白朮可以提供溫暖和乾燥的效果。少陰經影響腎臟,腎臟害怕寒冷和乾燥,因此附子可以提供溫暖。厥陰經影響肝臟,肝臟負責儲存血液和滋養筋絡,溫和的藥物才能滋潤和養護。這些都是基本的治療原則。

然而,有些學者不瞭解這些關係,隨意開藥,導致病情混亂,各種症狀接踵而至,甚至危及生命。對於三陽病,人們知道要發汗、通便或調和,但對於太陰脾經,除了溫燥之外,還應考慮溫利,讓身體從陽明經排出,如溫脾丸使用大黃就是這個道理。對於少陰腎經,雖然使用附子,但同時使用麻黃,可以看出少陰也是從太陽經開始的。對於厥陰經使用肉桂,可以看出它是從少陽經開始的。當兩條陽經被阻塞時,都應從陽明經開始治療。

因此,三陰經都有可能需要通便治療,例如少陰經口乾喉嚨乾燥,下痢清水;太陰經腹部脹滿時痛;厥陰經舌頭捲縮,睪丸收縮,都可能需要通便。學者應該詳細審視,不能輕易投藥。

7. 溫脾丸

治久病虛羸,脾氣弱,食不消,喜噎。

黃柏,大麥糵(炒),吳茱萸,桂心,乾薑(炮),細辛,附子(炮去皮臍),當歸,大黃(蒸),神麯(炒),黃連(各一兩)

上為末,蜜和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腹、酒飲任下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講述一種名為「溫脾丸」的藥物,用於治療長期患病導致身體虛弱、脾胃功能減弱,食物消化不良,以及容易有噎塞感的問題。

配方包含:黃柏、炒過的大麥芽、吳茱萸、桂心、炮製過的乾薑、細辛、炮製去皮的附子、當歸、蒸過的大黃、炒過的神麯、黃連(以上每一種藥材各使用一兩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後,以蜂蜜調和成丸狀,大小約為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三十粒,最好在空腹時服用,可以用酒或是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