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)

1. 腰痛治法

2. 獨活寄生湯

夫腰痛,皆由腎氣虛弱,臥冷濕地,當風所得,不時速治,喜流入腳膝,為偏枯冷痹,緩弱疼重,或腰痛攣,腳重痹,宜急服此。

獨活(三兩),桑生(《古今錄驗》用續斷,即寄生亦名,非正續斷也),杜仲(制,炒斷絲),細辛(去苗),牛膝(酒浸),秦艽(去土),茯苓,白芍藥,桂心(不見火),芎藭,防風(去蘆),甘草(炙),人參,熟地黃,當歸(各二兩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匕,水二盞,煎七分,去滓,空腹服。氣虛下利,除地黃,並治新產腹痛,不得轉動,及腰腳攣痛痹弱,不得屈伸。此湯最除風消血。《肘後》有附子一枚,無寄生、人參、甘草、當歸,近人將治癧節風並腳氣流注甚效。

小續命湯,治風腰痛最妙。(方見中風門,加桃仁炒去皮尖)

白話文:

[獨活寄生湯]

腰痛的情況,大多是由於腎臟機能衰弱,或是睡在冰冷潮濕的地面上,受風所引發的。若不及時治療,疼痛感可能向下延伸到腳和膝蓋,導致半身不遂、肢體冰冷麻木、肌肉鬆弛無力以及疼痛加重等症狀,或者出現腰肌緊繃,腳部沉重麻木的現象,這時候應立即服用此方。

所需藥材包含:獨活(約90克)、桑生(根據《古今錄驗》的記載,可用續斷替代,但需注意的是,這裡所說的寄生也稱作續斷,但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續斷)、杜仲(炮製過,炒至斷絲)、細辛(去梗)、牛膝(用酒浸泡)、秦艽(去土)、茯苓、白芍藥、桂心(不可見火)、川芎、防風(去蘆)、甘草(炒過)、人參、熟地黃、當歸(以上各60克)。

以上藥材混合後研磨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大錢匕(約12-16克),用水兩盞(約500毫升)煎煮至剩餘七分水量(約350毫升),濾掉渣滓,在空腹時服用。如果患者有氣虛、下痢的情況,可以去掉熟地黃。此方同時適用於新產婦人的腹部疼痛、無法翻身,以及腰部和腿部的緊繃疼痛、肢體無力,無法彎曲或伸展。此湯對於去除風邪、促進血液循環有很好的效果。《肘後》一書中,另有一個配方包含一顆附子,但沒有寄生、人參、甘草、當歸,現代人用來治療關節炎和腳氣病的流注症狀,效果顯著。

小續命湯,對於風濕引起的腰痛有奇效。(該方在中風門的章節中有詳細介紹,只需在此基礎上添加炒過的桃仁,去皮去尖即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