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四 (2)
卷之四 (2)
1. 桂附湯
治少陰傷風,胸滿心煩,咽喉痛,自汗,腰疼連胻骨痠痛,嘔吐涎沫,頭痛,其脈沉弦者。
白話文:
治療少陰感風,出現胸闷心煩,咽喉疼痛,自汗,腰痛連帶小腿骨酸痛,嘔吐清口水,頭痛,且脈象顯示沉弦的情況。
附子(生,去皮臍),桂心,乾薑(炮),芍藥,甘草(炙),茯苓,桃仁(去皮尖,麵炒,各一兩)
上㕮咀。每服四錢,水三盞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或咽喉痛,加桂枝。
白話文:
附子(新鮮的,去掉外皮和臍部) 肉桂心 炮製過的乾薑 芍藥 炒過的甘草 茯苓 去皮尖並用麵粉炒過,每味一兩的桃仁
足厥陰肝經傷風,自汗惡風而倦,小腹急滿。以其脈循股入毛中,環陰器,抵小腹,俠胃,絡膽,布脅,與督脈會,故厥陰諸證如是。治之宜八物湯。
白話文:
肝經受了風寒,會自發出汗、怕吹風、全身無力,小腹感覺緊繃脹滿。這是因為肝經的經絡沿著大腿內側進入生殖器官,環繞生殖器後到達小腹,與胃相鄰,與膽相連,分佈在脅部,與督脈相會。所以厥陰經絡上的各種症狀都是這樣。治療時可以使用八物湯。
2. 八物湯
治厥陰傷風,惡風而倦,自汗,小腹急痛,寒熱如瘧,骨節煩疼,其脈尺寸俱微而遲者。
白話文:
治療厥陰經受風邪,畏風且疲倦,自發性出汗,小腹急迫疼痛,發冷發熱如同疟疾,骨節煩痛,脉象寸口和尺部都微弱且遲緩的症狀。
桂心,當歸,川芎,前胡,防風(各三分),芍藥(一兩半),甘草(炙),茯苓(各半兩)
上㕮咀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姜五片,棗三個,煎八分,去滓,食前服。
白話文:
・肉桂:3 分 ・當歸:3 分 ・川芎:3 分 ・前胡:3 分 ・防風:3 分 ・芍藥:1 兩半 ・炙甘草:半兩 ・茯苓:半兩
3. 敘傷寒論
經云:冬傷於寒,春為溫病。以冬不即病,其寒毒藏於風府之上,至春,溫暖之氣發而為病,故曰溫病。或愈,或死,死則六七日間,愈則多出旬日之外,世號為大病。要當隨此經絡傳變,仍以脈證別之,乃可施治。治傷寒法,蓋盡於此。至晉集仲景論,於太陽經,出麻黃桂枝二方治傷寒傷風,並錄預備救失加減之法甚詳。
白話文:
古籍中說:冬天受了寒氣,春天會變成溫熱病。因為冬天沒有馬上發病,寒邪潛藏在背部風府穴上方,到了春天,溫暖的陽氣發動,寒邪就發作為病,所以稱之為溫熱病。溫熱病發病後,有時會痊癒,有時會死亡。死亡的話,通常在六七天內;痊癒的話,通常在十天以上。人們把這種病稱為大病。要治療這種病,必須根據經絡傳變的情況,再結合脈象和症狀來辨證,才能施治。治療傷寒的方法,大致都包含在這裡面了。到了晉朝,集結了仲景的論述,在太陽經病證中,提出了麻黃湯和桂枝湯這兩個方劑來治療傷寒和傷風,並且詳細地記錄了預防和補救失誤的加減方法。
至陽明少陽與三陰經傷風證治,則蔑聞矣,故知仲景只就太陽一經格量二病,令勿差互。編集既不詮辨,後學懵無所知,昏翳典墳,千有餘載,略不加省,良可嘆息。今輒提其六經傷寒合用對治諸方,以為宗兆,其如壞證治法,除各見本門外,編集於後,使皂白自分,初不敢取諸胸臆,蓋有所本於聖經也。
白話文:
對於陽明、少陽這兩條陽經和三條陰經的傷寒證狀和治療方法,仲景的著作中都沒有提及。因此可知,仲景只針對太陽經這條經絡來比較、區別這兩種疾病,並提醒大家不要弄錯。由於原本的編著已經沒有說明清楚,後代學者也一直不明所以,經典著作變得模糊不清,千年來都沒有人仔細研究過,實在令人嘆息。現在我將六條經絡的傷寒證狀和相應的治療方法歸納整理出來,作為一個基本指引。至於其他不同的證狀和治療方法,除了在各自的章節中說明外,我也會在最後整理成冊,讓大家一目瞭然。我所做的這些整理,並非主觀臆測,而是有經典依據的。
4. 傷寒辨正
《內經》論傷寒,惟說足三陰三陽,六經傳受,愈否日數,及各隨其臟腑經絡,流注去處,而證以行汗下,並兩感脈應病形而已。至張長沙以伊尹《湯液》作治法,兼述傷風暑濕等,詳略不同,格量互顯,使後學舉隅而反。至晉不解其義,隨行編集,遂行於世,此後蹈襲者,不可勝計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中討論傷寒,只講述足部三陰三陽六經的傳授關係、病程時間,以及各個經絡流注到不同的臟腑,根據這些情況判斷病情,並依此決定是否使用發汗或瀉下的治療方法,同時觀察脈象來配合病情。到了張長沙,他以伊尹的《湯液》作為治病方法,還補充了傷風、暑濕等疾病的治療,內容詳略不一,條理清晰。後來學習的人可以由此舉例反推。到了晉朝,人們不再理解其中的意義,只是照搬編輯,於是流傳於世。此後,許多人沿襲了這種做法。
所謂《百問》、《證治》、《提綱》、《目錄》、《撮要》、《備全》、《活人書》、《傷寒論》、乃至《圖形》、《指脈》,皆剝採晉集,初無反隅,雖有意於廣傳,皆未明其義類,緣晉集不識偏正,以此類預備之方,雜於正治,而正治之方,多所簡脫,故使典籍愈翳,後學固封,不削繁蕪,罔知樞要,因別論於後云。
白話文:
那些《百問》、《證治》、《提綱》、《目錄》、《撮要》、《備全》、《活人書》、《傷寒論》,甚至於《圖形》、《指脈》,都是抄襲《晉集》的,根本沒有自己的見解。雖然是想廣為流傳,但都沒有弄明白其中的意義。因為《晉集》不辨別正方和偏方,把這些預備性的方劑混雜在主要的治療方法裡,而主要的治療方法又有很多簡略缺失的地方。這樣一來,典籍就越來越晦澀難懂,後學的人也固步自封,不去剔除繁瑣蕪雜的東西,不知道要點所在。因此,我另作討論,說明如下。
5. 傷寒證治
足太陽膀胱經傷寒,頭項強,腰脊痛,無汗惡寒。其經絡流注去處,與傷風同,但脈浮洪緊數為異耳。惟足太陽寒水,為諸陽主氣,故寒先傷之。
白話文:
足太陽膀胱經受到寒氣侵襲,導致頭部和頸部僵硬疼痛,腰部和背部疼痛,沒有出汗但畏寒。它的經絡流注位置與傷風相同,但脈象浮大、洪大、緊繃、跳動頻繁這一點不同。由於足太陽膀胱經屬寒水,為諸陽經氣的來源,所以寒氣容易先侵犯它。
6. 麻黃湯
治太陽傷寒,脈浮緊而數,頭痛身疼,發熱惡寒,無汗,胸滿而喘者。
白話文:
治療太陽經傷寒,脉搏浮緊且頻數,頭痛身體疼痛,發燒怕冷,沒有汗,胸部憋悞並且喘促的情況。
麻黃(去節),桂心(各一兩),甘草(炙,半兩),杏仁(二十五粒)
白話文:
麻黃(去掉根節),桂皮(各 1 兩),甘草(經過炙烤,半兩),杏仁(25 粒)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八分,去滓,食前服,覆取微汗。夏則加知母半兩、石膏一兩、黃芩一分;或汗出後,無大熱而喘者,去桂,加石膏四兩。
白話文:
服用上㕮咀藥方。每次服用五錢藥材,加入一盞半的水,煎煮至八分湯汁剩餘,去除藥渣,於飯前服用,服用後蓋著棉被,輕微出汗即可。 如果是在夏季服用,則需增加知母半兩、石膏一兩、黃芩一分。或者在服藥後出汗,但沒有發高燒且喘氣的情況下,去除桂枝,增加石膏四兩。
7. 小青龍湯
治傷寒,表未解,心下有水氣,乾嘔,發熱而咳,或渴,或利,或噎,或小便不利,小腹滿而喘者。
白話文:
治療傷寒,如果邪氣還在體表,心下有水氣停留,出現乾嘔,發熱並且咳嗽,或者口渴,或者腹瀉,或者吞咽不順,或者小便不通暢,小腹脹滿並且喘息的症狀。
麻黃(去節),細辛(去苗),乾薑(炮),甘草(炙),桂心,芍藥(各三兩),半夏(湯去滑),五味子(各二兩半)
白話文:
麻黃(去除根莖),細辛(去除根鬚),乾薑(炮製過),甘草(炙烤過),桂心,芍藥(各三兩),半夏(用湯去除黏液),五味子(各二兩半)
上㕮咀。每服五錢,水二盞,煎八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噎者,去麻黃,加熟附子一錢;若小便不利,小腹滿者,加茯苓一錢;喘者,加杏仁七枚,去皮尖。
白話文:
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。
每次服用 5 錢藥材,加入兩杯水,煎至八分剩,過濾掉藥渣,在飯前溫熱服用。
如果伴有咽喉堵塞感,去除麻黃,加入 1 錢熟附子。
如果小便不利,小腹脹滿,加入 1 錢茯苓。
如果伴有喘息,加入 7 顆去皮尖的杏仁。
8. 溫粉
凡發汗不欲多,多則亡陽,宜用此粉撲之即愈,效如神。
白話文:
凡是發汗不要太過,太過會導致陽氣損失,應該使用這種粉扑在身上,立刻就會痊癒,效果非常神奇。
白朮,藁本,川芎,白芷
上為末。每末一兩,入米粉三兩,和勻撲之。
白話文:
白朮:草本植物,用於健脾利濕。 藁本:草本植物,用於活血化瘀。 川芎:草本植物,用於活血行氣,止痛。 白芷:草本植物,用於祛風散寒,止痛。
9. 大青龍湯
治太陽中風傷寒,脈緊發熱,惡寒身疼,不汗出而煩渴;或脈浮緩,身不疼但重,乍有輕時;或傷寒見風脈,傷風見寒脈。
白話文:
治療由於陽氣偏勝所致的中風傷寒,症狀包括脈搏緊促、發燒、怕冷、身體疼痛、沒有汗但口渴;或是脈搏浮緩,身體不疼痛但沉重,偶爾有所好轉;或是傷寒時脈象顯示風邪,傷風邪時脈象顯示寒邪。
麻黃(去節,三兩),桂心,甘草(炙,各一兩),杏仁(去皮尖,一兩),石膏(一兩)
白話文:
麻黃(去除枝節,三兩),桂心(一兩),甘草(炙烤過,一兩),杏仁(去除皮和尖端,一兩),石膏(一兩)
上為銼散。每服五錢匕,水一盞半,姜五片,棗一個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白話文:
上方的藥物是粉狀藥物,每服五錢(約 15 克),用一盞半的水,加入五片薑和一顆棗,煎煮到剩下七分之一的量,去掉藥渣,在飯前服用。
足陽明胃經傷寒,身熱目痛而鼻乾,不得臥,不惡寒,腹滿,咽乾口燥而渴。其脈流注與傷風同,以陽明主肉,故次傳之。
白話文:
足陽明胃經受熱,導致身體發熱、眼睛疼痛、鼻子乾燥,無法入睡,卻不畏寒,腹脹,喉嚨乾燥,嘴巴發乾、感口渴。脈象與傷風相似,因為陽明經主掌肌肉,所以會接著傳播到肌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