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1)

1. 大青龍湯

治溢飲,身體疼重,汗不出,拘急痛。

麻黃(去節湯,七錢半),桂心,甘草(炙,各二錢半),石膏(雞子大),杏仁(四十個,炒,去皮尖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姜五片,棗二枚,煎七分,去滓,空腹服,溫覆。一服汗者,勿再服;復服,汗出多,亡陽虛逆,惡風煩躁,不得眠也。

白話文:

[大青龍湯]用於治療溢飲症狀,症狀包括身體疼痛沉重,不出汗,肌肉緊繃且疼痛。

藥方成分包含:麻黃(去除結節後用水煮,約七錢半),桂心,甘草(炒至微焦,各二錢半),石膏(大小如雞蛋),杏仁(四十顆,炒過,去皮尖)。

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粗粉。每次服用四大錢的份量,加入一盞半的水,五片薑,兩枚棗,煎煮至剩七分水,濾去渣滓,在空腹時服用,並保持身體溫暖。若服用一次後已出汗,則無需再服;若再次服用,可能會導致大量出汗,造成體內陽氣流失,出現畏風、煩躁、失眠等症狀。

2. 小青龍湯

治溢飲、支飲,倚息不得臥,及喘滿者。

麻黃(去節湯),芍藥,細辛,桂心,乾薑(炮),甘草(炙,各三錢三字),五味子(二錢),半夏(湯洗七次,三錢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,空腹服。渴者,去半夏,加栝蔞根三錢三字;微利,去麻黃,加芫花一雞子大,炒入;噎者,去麻黃,加附子一枚,炮;小便不利者,去麻黃,加茯苓半兩;喘者,去麻黃,加杏仁三錢三字;咳而上氣,肺脹,其脈浮,心下有水氣者,胸中痛引缺盆,加石膏二錢半研。

白話文:

[小青龍湯]用於治療溢飲和支飲症狀,患者呼吸困難無法平躺,以及喘息胸悶的狀況。

所需藥材包括:去節後的麻黃,芍藥,細辛,桂心,炮製過的乾薑,炙甘草(以上各三錢三字),五味子(二錢),半夏(需先用熱水洗七次,三錢)。

將上述藥材混合為散劑。每次服用四大錢的份量,加入一盞半的水,煎煮至剩七分水量,濾掉渣滓,空腹服用。若患者口渴,則去掉半夏,改加栝蔞根三錢三字;若有輕微瀉肚,去掉麻黃,加炒芫花一雞蛋大的份量;若患者吞嚥困難,去掉麻黃,加炮附子一枚;若小便不暢,去掉麻黃,加茯苓半兩;若喘息,去掉麻黃,加杏仁三錢三字;若咳嗽且上氣不接下氣,肺部膨脹,脈象浮動,且心下有水氣導致胸痛連到缺盆部位,則加石膏二錢半研碎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