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九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九 (1)

1. 理中湯

治霍亂吐下,脹滿,食不消,心腹痛。

人參,乾薑(炮),白朮,甘草(炙,各三兩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去滓,食前。遠行防霍亂,煉蜜和丸如梧子大,每服三五十丸;如作散,每服方寸匕,酒調下亦得。若轉筋者,加石膏煅三兩;若臍上築者,腎氣動也,去朮,加桂心四兩;腎惡燥,故去朮,恐作奔豚,故加桂;吐多者,去朮,加生薑三兩;下多者,復用術;悸者,加茯苓二兩;渴欲得水,加朮,合前成四兩半;腹中痛,加人參,合前成四兩半;若寒者,加乾薑,合前成四兩半;腹滿者,去朮,加附子。服藥後,食頃,食熱粥一杯,微自溫覆,勿發揭衣被。

噦,則加丁香。吐利止,身體痛不休者,審其原因,以和解之。如初因傷風用桂枝之類,所謂治有本也。

白話文:

理中湯適用於治療霍亂所引起的嘔吐、腹瀉、腹部脹滿、消化不良以及心腹疼痛等症狀。

藥方成分包含人參、炮製乾薑、白朮、炙甘草,各三兩。
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大錢的份量,用水一盞煎煮至剩七分,去除殘渣,飯前服用。對於長途旅行預防霍亂,可將藥材與煉蜜混合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到五十粒;或者將藥材磨成散粉,每次服用方寸匕的量,可用酒調服。如果出現腳部抽筋,可增加煅石膏三兩;若感到肚臍上方有硬塊,這是腎氣動的徵兆,需去掉白朮,增加肉桂四兩;腎臟怕乾燥,因此去掉白朮,同時為了防止奔豚症,所以增加肉桂;嘔吐過多時,去掉白朮,增加生薑三兩;若腹瀉嚴重,則繼續使用白朮;心跳加速時,增加茯苓二兩;口渴想喝水,增加白朮,總量達到四兩半;腹部疼痛,增加人參,總量達到四兩半;若感覺寒冷,增加乾薑,總量達到四兩半;腹部脹滿,去掉白朮,增加附子。服藥後約一小時,飲一杯熱粥,輕微保暖,不要掀開衣被。

若有打嗝,可增加丁香。當嘔吐與腹瀉停止,但身體仍感疼痛,應查明原因,根據病因進行和解治療。例如,如果最初是因為感冒而使用了桂枝之類的藥物,這就是所謂的從根本治療。

以上便是整個理中湯的詳細用法和調整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