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一 (1)
卷之十一 (1)
1. 霍亂敘論
夫霍亂之病,為卒病之最者。以人起居無他,揮霍之間,便至變亂,悶絕不救,甚為可畏,臨深履危,不足以諭,有生之流,不可不達其旨趣。蓋其病因,涉於內外不內外,三種具備,而讀《傷寒論》者,見有本是霍亂,今是傷寒之說,便謂霍亂即傷寒。殊不知因傷寒致霍亂,只是外因一證爾。
況風暑濕皆有此證,殊不知喜怒憂思,飲食飢飽,皆能致霍亂之證,故不得不備論。
白話文:
【對於霍亂的討論】
霍亂這種疾病,可說是最突然且劇烈的疾病之一。當一個人生活作息正常,突然間病情就迅速惡化,甚至到無法呼吸、失去意識,病情危急,令人非常恐懼。其危險程度,用「如臨深淵、如履薄冰」來形容都不足夠,所有活著的人,都應該瞭解其病徵與成因。
這種疾病的成因,並非單純由內或由外造成,而是內因、外因及不內不外三種情況共同作用。有些讀過《傷寒論》的人,看到書中有「原本是霍亂,現在轉為傷寒」的說法,就會認為霍亂就是傷寒。然而,他們忽略了,由傷寒導致的霍亂,只是一種外在因素所引起的症狀。
更何況,風邪、暑熱、濕氣等都能引起類似的症狀,但他們可能不知道,情緒的起伏如喜怒哀樂,飲食的不節制如飢餓或暴食,都能導致霍亂的發生,因此,我們必須對此進行深入的探討。
2. 霍亂諸證
霍亂者,心腹卒痛,嘔吐下利,增寒發熱,頭痛眩暈。先心痛,則先吐;先腹痛,則先下;心腹俱痛,吐利並作,甚則轉筋,入腹則斃。霍亂惡證,無越於斯。此蓋陰陽反戾,清濁相干,陽氣暴升,陰氣頓墜,陰陽痞隔,上下奔逸。扶救不先,治之唯宜溫暖,更詳別三因,隨內外以調之;不爾,則坐視困踣也。
白話文:
霍亂這種疾病,主要症狀為心臟和腹部突然劇烈疼痛,伴隨著嘔吐與腹瀉,患者會感到體溫忽冷忽熱,頭部疼痛且有眩暈感。如果先感到心痛,那可能會先出現嘔吐;如果先感到腹痛,那可能會先開始腹瀉;若心臟和腹部都感到疼痛,嘔吐和腹瀉可能同時發生,嚴重時甚至會肌肉抽搐,一旦這種情況深入到腹部,就可能致命。霍亂的惡劣症狀,大抵不出這些。這主要是因為人體內的陰陽失衡,清濁兩種物質互相干擾,陽氣突然上升,陰氣瞬間下降,導致陰陽兩氣阻塞分離,身體機能上下失控。如果不立即救治,治療方式應以溫暖身體為主,進一步詳細判斷病因,根據內外因素進行調整;否則,只能眼睜睜看著患者病情加重,倒地不起。
3. 霍亂外因證治
諸惡風惡寒,有汗無汗,重著煩毒,皆外所因。蓋傷風則惡風有汗,傷寒則惡寒無汗,冒濕則重著,傷暑則熱煩。此雖常論,揮霍之間,倉卒不辨,遂致錯誤,亂經反常,為害不淺,豈止本為霍亂,今是傷寒而已哉,當隨外所因治之乃可。
白話文:
這些關於感到惡風、惡寒,無論是有汗還是無汗,以及身體沉重和煩躁中毒的症狀,都是由外部因素導致的。一般來說,受風邪會讓人感到怕風且多汗,受寒邪則會讓人感到極度寒冷且無汗,遭受濕氣則會使身體感到沉重,中暑則會使人感覺到熱和煩躁。雖然這是常見的理論,但在病情急轉直下,情況緊急時,如果無法立即判斷病因,就容易造成診斷錯誤,違背正常的治療原則,對病人造成的傷害可不小。這不僅限於原本的霍亂病症,現在也可能轉變為感冒。因此,我們應根據導致病症的外部因素來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