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八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八 (9)

1. 燈花散

治熱證心躁夜啼。

燈花(三兩顆)

上研細。用燈芯煎湯調塗口中,以乳汁送下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因為體內火氣旺盛,導致心煩意亂、夜晚哭鬧不止的症狀。

所需材料:燈花(約三至五朵)

將上述材料磨成細粉。用燈芯草煮水,將粉末調勻後塗在口中,再以母乳吞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

2. 蒲黃散

治小兒重舌。

真蒲黃(微炒,紙鋪地上出火氣)

上研細。每抄些小摻舌下,時時摻之自愈,更以溫水蘸熟帛裹指輕輕按掠之,按罷摻藥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小孩舌下長腫(俗稱重舌)的處方,名為「蒲黃散」。

選用真正的蒲黃,先微微炒過,然後鋪在紙上放在地上,讓它散發出的火氣消失。

將處理過的蒲黃磨成細粉。每次取一點點粉末撒在孩子的舌下,並時常這樣做,病情自然會好轉。另外,也可以用溫水沾濕綿布,包裹手指,輕輕地按摩患處,按摩完後再撒上藥粉。

這樣就能治療小兒重舌的症狀了。

3. 牡蠣散

治小兒口瘡。

牡蠣(煅通紅,取出候冷研細,以紙裹了埋一尺土中七日出火氣,三錢),甘草(炙為末,一錢匕)

上和勻。時時抄少許摻口中,或咽或吐皆無害。

白話文:

所需材料為:牡蠣(需燒至通紅後取出,待冷卻後研磨成細粉,再用紙包裹並埋入地下約一尺深處,經過七天以去除火氣,用量為三錢),甘草(需烘烤後研磨成粉,用量為一錢)。

將上述兩種材料混合均勻。使用時,可隨時取少量撒在口中,不管是吞下還是吐出都無妨。

4. 治客忤夜啼法

用本家廚下火柴頭一個火滅者,以朱書云:吾是天上五雷公,將來作神將,能收夜啼鬼,一縛永不放,急急如律令!柴頭以火燒焦頭為上,書了勿令兒知,立在床下,倚床前腳里,男左女右。

白話文:

[治療因外邪侵擾導致的夜間哭鬧的方法]

使用家中廚房的一個已熄滅的火柴棒頭,然後用紅色墨水寫上:我是來自天上的五雷公,未來會成為神的將軍,有能力收服那些讓孩子夜間哭鬧的惡鬼,一旦捉到就不會再放手,依照規定迅速執行!火柴頭最好是已經被火燒焦的部分,寫完後不要讓孩子知道,將它直立放在牀底下,靠在牀前腳的內側,男孩用左邊,女孩用右邊。

5. 黃土散

治小兒卒客忤。

灶中黃土,蚯蚓屎(各等分)

上研勻。和水塗兒頭上及五心良。

白話文:

[黃土散]

用於治療小兒突然受到驚嚇或不適。

所需材料:竈中的黃土、蚯蚓糞(兩者份量相等)

將上述材料研磨均勻後,加水調和,然後塗抹在孩子的頭部以及手心腳心上,效果良好。

6. 積熱證治

小兒積熱者,表裡俱熱,遍身皆熱,頰赤口乾,小便赤,大便焦黃。先以四順清涼飲子利動臟腑,熱則去。或既去而復熱者,內熱已解,而表熱未解也,當用惺惺散、紅綿散加麻黃微發汗,表熱乃去。表熱去後,又發熱者,何也?世醫到此,盡不能曉,或再用涼藥,或再解表,或以謂不可醫,誤致夭傷者甚多。

此表裡俱虛,氣不歸元,而陽浮於外,所以再發熱,非熱證也,只用六神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氣,則收陽氣歸內,身體便涼;熱重者,用銀白散。

白話文:

【對於小兒積熱的治療】

小兒如果出現全身性的發熱,包括皮膚、臉頰都泛紅,嘴巴乾燥,小便呈現黃赤色,大便則是焦黃色,這通常就是積熱的症狀。首先,我們可以使用四順清涼飲來幫助排解體內的熱氣,使腸胃運作順暢,藉此去除體內的熱度。

然而,有時候熱度雖暫時被消除,但不久又再次出現。這通常表示體內的熱已經消退,但表面的熱度尚未完全消散。這種情況下,我們應該使用惺惺散或紅綿散,並添加少量麻黃,使其輕微出汗,以此來消解表面的熱度。

但如果在表面熱度消散後,熱度又再次出現,這是怎麼回事呢?許多醫生到這裡都會感到困惑,有的可能會再使用清熱藥物,有的會再次嘗試解表,甚至有人認為這病無法治療,導致很多小孩因此而健康受損。

其實,這代表小兒的體內氣血都處於虛弱狀態,氣血無法回到根本,導致陽氣飄浮在外,因而再次出現發熱的情況,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熱症。針對這種情況,只需使用六神散,加入粳米一同煎煮,以調和胃氣,就能讓陽氣回歸體內,身體自然就會恢復涼爽。若熱度較重,則可使用銀白散進行治療。

7. 四順飲子

治小兒頭昏頰赤,口內熱,小便赤,大便少,此裡熱也。

大黃,當歸(洗),赤芍藥,甘草(各等分)

上為末,三歲上小兒,每服一大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作二服,食後服。一法,用芍藥,欲利小便,則用赤者;虛熱者,加甘草;下利者,減大黃;冒風邪,加麻黃去節;中風身體強戴眼者,加獨活,並於一兩中加減半錢。

白話文:

這是在治療小孩出現頭暈、臉頰泛紅、口腔內有燥熱感、小便顏色偏紅、大便量少等症狀,這些都是體內有熱的表現。

所需藥材及其份量如下:大黃、當歸(需先清洗)、赤芍藥、甘草(以上藥材份量均相同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對於三歲以上的小孩,每次服用約一大錢的藥粉,用水一碗來煎煮,待水量剩下七分時熄火,將藥湯分成兩次服用,飯後服用效果更佳。另一種方法是,若想促進小便,可選用赤芍藥;若屬於虛性發熱,可增加甘草的份量;若有腹瀉情況,則應減少大黃的使用;若是風邪侵襲,可加入去掉節的麻黃;若是中風導致身體僵硬、眼睛上翻的情況,可加入獨活,且在每一兩的藥材中,根據病情酌情增減半錢的藥量。

8. 惺惺散

桔梗,細辛,人參,甘草(炙),白茯苓,栝蔞根,白朮

上等分為末。每服一錢匕,水一小盞,薄荷三葉,同煎四分,溫服,不拘時候。

白話文:

這份處方名為「惺惺散」,包含的藥材有桔梗、細辛、人參、炙甘草、白茯苓、栝蔞根和白朮,這些藥材應均等份量研磨成粉。

每次服用時,取約一錢的藥粉,加入一小杯的水,再加入三片薄荷葉一起煎煮,煮至剩下約四分之三的水量後溫熱服用,服用時間不受限制。

9. 紅綿散

殭蠶(炒),白朮(炒,直者),天麻(一兩,生用),天南星(二兩,薄片切,油浸黃),蘇木節(二兩半,別研)

上為末。每服一錢,水一小盞,入紅綿少許,同煎至六分,溫服。凡小兒風熱,頭目不清,並宜服之。若傷寒有表證發熱者,每服入去節麻黃末半錢以下;有裡熱心躁渴者,入滑石末半錢以下,同煎服之。

白話文:

【紅綿散】

成分包括:炒過的殭蠶、炒過的白朮(選用直的)、生用的天麻(一兩)、切成薄片且經油浸泡至黃色的天南星(二兩)、另外研磨的蘇木節(二兩半)。

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約一錢,加入一小杯水,再放入少量紅綿一同煎煮至剩下約六分水量,趁溫熱時飲用。此藥適用於兒童風熱症狀,如頭腦不清等,都適合服用。若是由感冒引起的發燒,且伴有其他外感症狀,可在每次服用時添加去掉節的麻黃粉末半錢以下;若是體內有熱氣,感到心煩口渴,則可加入滑石粉末半錢以下,一同煎煮後服用。

10. 六神散

人參,白茯苓,乾山藥,白朮,白扁豆,甘草(炙,各等分)

上為末。每服一大錢,水一小盞,棗一個,生薑二片,同煎至五分,通口服。此藥用處甚多,治胃冷,加附子;治風證,加天麻;治利,加罌粟殼。

白話文:

這款藥方名為「六神散」,所需材料包括人參、白茯苓、乾山藥、白朮、白扁豆和炙甘草,以上各成分份量相等。

製作方法是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一大錢的藥粉,加入一小盞的水,再放一個棗和兩片生薑,一同煎煮至剩一半水量,然後整碗飲下。

這個藥方應用範圍廣泛,如需治療胃寒,可額外添加附子;若用於治療風濕疾病,應增加天麻;要是用來止瀉,則要加上罌粟殼。

11. 銀白散

乾山藥,白朮,白茯苓(各半兩),人參,白扁豆,知母,甘草(炙),升麻(各等分)

上為末。每服一錢,水一小盞,棗一個,煎七分,溫服,不拘時候。

白話文:

【銀白散】

內容:取乾山藥、白朮、白茯苓,這三種藥材各半兩;以及人參、白扁豆、知母、炙甘草、升麻,這些藥材則各取等量。

製法: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一錢的藥粉,加入一小盞的水,再放入一個棗子,煎煮至剩下七分水量時,趁溫熱服用,服用時間不受限制。

12. 急慢驚風證治

小兒發癇,俗云驚風,有陰陽二證:身熱面赤而發搐搦,上視,牙關緊硬者,陽證也;因吐瀉,或只吐不瀉,日漸困,面色白,脾虛,或冷而發驚,不甚搐搦,微微目上視,手足微動者,陰證也。陽證用涼藥,陰證用溫藥,不可一概作驚風治也。又有一證,欲發瘡疹,先身熱驚跳,或發搐搦,此非驚風,當服發散藥。

白話文:

小孩出現癲癇發作,俗稱驚風,可分為陰性和陽性兩種症狀:如果孩子身體發熱、臉色泛紅且開始抽搐,眼球向上看,牙關緊閉僵硬,這就是陽性症狀;若是因為嘔吐腹瀉,或者只有嘔吐無腹瀉,導致逐漸虛弱,臉色蒼白,脾胃虛弱,或者因為體寒而驚嚇,抽搐不嚴重,只是眼睛稍微向上看,手腳微動,這就是陰性症狀。對於陽性症狀,應使用具有清涼效果的藥物;而陰性症狀則需使用溫暖的藥物,不能一律當作普通的驚風來治療。還有一種情況,即將發出疹子或瘡痛之前,會先出現身體發熱和驚跳,甚至開始抽搐,這並非普通的驚風,應該服用散發性的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