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四氣兼中治法

2. 附子湯

治五臟中風寒,手足不仁,口面喎斜,昏暈失音,眼目瞤動,牙車緊急,不得轉動。

附子(炮去皮臍),桂心(各半兩),細辛(去苗),防風(去叉),人參,乾薑(炮,各六錢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姜五片,棗一枚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;或為末,酒調二錢服。

白話文:

[附子湯]的使用對象是治療因風寒入侵五臟導致的手腳麻木無知覺、面部口角歪斜、頭暈目眩、聲音嘶啞、眼睛不由自主地跳動、牙關緊閉無法張開的情形。

所需藥材包括:炮製過去掉皮和頂部的附子,桂心(各半兩),去掉莖葉的細辛,去掉分枝的防風,人參,以及炮製過的乾薑(各六錢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。每次服用時取四錢,加入一盞半的水,五片生薑,一枚大棗,煮沸至剩七分,濾掉渣滓,在飯前服用;或者也可以將藥材研磨成粉,用酒調合二錢服用。

3. 防風湯

治中風挾暑,卒然暈倒,面青黑,四肢緩弱,喜呻欠,口喎斜,四肢不仁,好笑。

防風(去叉),澤瀉,桂心,杏仁(麩炒,去皮尖),乾薑(炮),甘草(炙,各等分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[防風湯],適用於治療中風且夾雜暑熱的情況,患者突然昏倒,面色呈現青黑色,四肢乏力,喜歡打哈欠和呻吟,嘴角歪斜,四肢感覺麻木,並且常有莫名的笑意。

所需藥材包括:防風(去除分叉部分)、澤瀉、桂心、杏仁(用麥麩炒過,去皮去尖部)、乾薑(炮製過)、甘草(炙過),以上藥材用量相同。

製作方法是將上述藥材切碎混合成散狀。每次服用時取四錢,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七分之量,然後濾掉藥渣,在飯前服用。

4. 生附白朮湯

治中風濕,昏悶恍惚,脹滿身重,手足緩縱,漐漐自汗,失音不語,便利不禁。

附子(生去皮臍),乾薑(各半兩),白朮(一兩),甘草(一分,炙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盞半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這份處方是用來治療因中風或濕氣導致的疾病。病徵包含精神混亂、意識模糊、身體腫脹沉重、四肢無力、持續出汗、聲音嘶啞甚至無法說話,以及大小便失禁。

所需藥材如下:生附子(去除外皮和中心)和乾薑各十五公克,白朮三十公克,炙甘草三公克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。每次服用時,取約十二公克藥材,加入大約一百五十毫升的水煎煮至剩下一百毫升,然後濾掉藥渣,在飯前服用。

5. 附子麻黃湯

治寒濕所中,昏暈緩弱,或腰背強急,口喎,語聲混濁,心腹䐜脹,氣上喘,不能轉動。

附子(炮去皮臍),麻黃(去節湯),白朮,乾薑,甘草(炙),人參(等分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盞半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【附子麻黃湯】

用於治療因寒濕侵襲所導致的病症,症狀包含頭昏眼花、身體虛弱無力,或是腰背肌肉緊繃疼痛,嘴角歪斜,說話聲音渾厚不清,心臟及腹部有脹痛感,呼吸短促困難,全身僵硬難以活動。

藥方成分包括:炮製過去除皮和頂部的附子,去掉節的麻黃並用水處理,白朮,乾薑,炙燒過的甘草,以及人參,這些藥材的份量是相等的。

製作方式是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散粉。每次服用時取四錢的藥粉,加入大約半杯的水,煎煮至剩下約七分之水量,然後濾掉藥渣,在飯前飲用。

6. 苓朮湯

治冒暑遭雨,暑濕鬱發,四肢不仁,半身不遂,骨節離解,緩弱不收,或入浴暈倒,口眼喎斜,手足嚲曳,皆濕溫類也。

附子(炮去皮臍),茯苓,白朮,乾薑(炮),澤瀉,桂心(等分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盞半,煎至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【苓朮湯】

用於治療在酷熱天氣下淋雨,導致暑濕之氣鬱結發作,出現四肢麻木無力,半邊身體無法活動,關節疼痛且肌肉鬆弛無力,或是洗澡時突然昏厥,口眼歪斜,手腳拖拉無力,這些都是屬於濕熱溫病的一類。

藥方成分包含:炮製過的附子(去皮和頂端),茯苓,白朮,炮製過的乾薑,澤瀉,以及桂心,這些藥材的份量是相等的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時取四錢,用水大約半杯,煎煮至剩下約七分滿,濾掉藥渣,在飯前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