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
1. 中寒治法
2. 附子理中湯
治五臟中寒,口噤,四肢強直,失音不語。昔有武士守邊,大雪,出帳外觀瞻,忽然暈倒,時林繼作隨行醫官,灌以此藥兩劑遂醒。
大附子(炮去皮臍),人參,乾薑(炮),甘草(炙),白朮(各等分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,不以時服;口噤,則斡開灌之。
白話文:
[附子理中湯]用於治療五臟受寒,導致口閉不能開,四肢僵硬,甚至無法發聲說話。以前曾有一位武將戍守邊疆,大雪紛飛時,他走出帳篷觀察周圍情況,突然間昏倒在地。當時林繼作為隨行的醫官,馬上用這個藥方連灌兩劑,武將隨即甦醒過來。
所需藥材為:炮製過的大附子(去皮和心)、人參、炮製乾薑、炙甘草以及白朮,這些藥材份量相同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狀。每次服用時取四大錢的藥粉,用水一盞半來煎煮,煮至剩七分時,濾掉殘渣,隨時可服用;如果患者口閉無法開口,可將其口撐開後灌服藥湯。
3. 乾薑附子湯
治中寒,卒然暈倒,或吐逆涎沫,狀如暗風,手腳攣搐,口噤,四肢厥冷,或復燥熱。
乾薑(炮),附子(炮去皮臍,等分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盞半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入肝,加木瓜;入肺,加桑白皮;入脾,加朮;入心,加茯苓。隨證加之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因體內寒氣過重,突然昏厥,或是嘔吐伴有大量泡沫,表現得像是突然的風邪入侵,導致手腳抽搐,牙關緊閉,四肢冰冷,或者是出現燥熱的症狀。
藥方所需材料為炮製過的乾薑和炮製過去皮去蒂的附子,兩者份量相等。
以上材料研磨成散劑。每次服用約四錢,用半杯水煎煮至剩下七分,濾去渣滓,在飯前服用。如果病癥影響到肝臟,則加入木瓜;影響到肺部,則加入桑白皮;影響到脾臟,則加入朮;影響到心臟,則加入茯苓。根據實際病癥來增加相應的藥材。
4. 敘中暑論
中暑,其脈陽弱而陰虛,微遲似芤。夫暑,在天為熱,在地為火,在人臟為心,故暑喜歸心。中之,使人噎悶,昏不知人。入肝,則眩暈頑痹;入脾,則昏睡不覺;入肺,則喘滿痿躄;入腎,則消渴利小便。凡中暍死,治之切不得用冷,惟宜溫養,得冷則死。道塗無湯,即以熱土熨臍中,仍使更溺,概可見矣;若發其汗,則惡寒甚;加溫針,則發熱甚;下之,則淋甚,治之不可不謹也。然傷暑中暍,其實一病,但輕重不同。
新校正《要略》者乃云傷寒家別有暍病,非也。詳論治法,見傷暑門。
白話文:
關於中暑的討論,中暑時,脈象會呈現出陽氣衰弱,陰氣虛弱,脈搏微弱遲緩,類似芤脈的狀態。在自然界中,暑是熱的表現,到了地面就變成了火,而在人體內則與心臟相關,所以暑氣容易影響到心臟。中暑後,人會感到胸悶,甚至昏厥失去知覺。如果暑氣進入肝臟,就會導致頭暈、頑固的麻痹症狀;進入脾臟,會使人昏睡不醒;進入肺部,會引發喘息、呼吸困難和四肢無力;進入腎臟,則會造成口渴、頻繁的小便。所有因中暑致死的情況,治療時絕對不能使用冷療,應該採用溫暖的保養方式,一旦受涼,病情就會惡化。如果在路上中暑,且沒有熱湯可用,可以使用熱土敷在肚臍上,並讓患者不斷排尿,效果便會顯現;如果嘗試發汗治療,患者反而會感到極度寒冷;使用溫針療法,會使發熱情況更加嚴重;如果進行瀉下治療,則會導致更嚴重的尿瀉,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必須非常小心。然而,中暑和中暍其實是同一種疾病,只是病情的輕重有所不同。
新版校訂的《要略》中提到,感冒患者另外有中暍這種病症,這是不正確的說法。詳細的治療方法,請參考關於中暑的專門討論。
5. 中暑治法
6. 大黃龍丸
治中暑眩暈,昏不知人;或身熱,惡寒頭痛,狀如傷寒;或往來寒熱,煩躁渴甚,嘔吐泄瀉。常服去暑毒,分利陰陽。
硫黃,硝石(各一兩),雄黃(通明者),滑石,白礬(各半兩),寒食麵(四兩)
上為末,滴水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丸至七丸,漸加至二十丸,新汲水下;昏塞不知人,則以水化開灌之。中暑忌得冷,此藥卻以冷水下之,乃熱因寒用,疑者釋之。
白話文:
[大黃龍丸]適用於治療中暑導致的眩暈,嚴重時甚至會昏倒失去意識;或是出現身體發熱、怕冷、頭痛,症狀類似感冒;亦或是交替出現的寒熱感,極度煩躁和口渴,以及嘔吐和腹瀉等症狀。平時服用能幫助去除體內的暑熱毒素,調節身體陰陽平衡。
所需材料包括:硫磺和硝石(各需一兩),透明無雜質的雄黃,滑石,以及白礬(這些各需半兩),還有寒食麵(需四兩)。
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粉末後,用水搓揉成丸,大小約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可從五到七丸開始,逐漸增加至二十丸,用新打上來的井水吞服;若患者已陷入昏迷狀態,可用井水將藥丸溶解後灌服。中暑後通常要避免寒冷,但這個藥方卻要用冷水送服,這是利用了熱病需用寒藥的原理,以此解除疑慮。
7. 中暑凡例
中暑悶倒,急扶在陰涼處,切不可與冷,當以布巾衣物等蘸熱湯熨臍中及氣海,續以湯淋布上,令徹臍腹,暖即漸惺;如倉卒無湯處,掬道上熱土於臍,以多為佳,冷即易。古法,道塗無湯,即掬熱土於臍上,仍撥開作窩子,令人更溺於其中以代湯,續與解暑毒藥,如白虎、竹葉石膏湯。
凡覺中暑,急嚼生薑一大塊,冷水送下;如已迷亂悶,嚼大蒜一大瓣,冷水送下;如不能嚼,即用水研灌之立醒;路中倉卒無水,渴甚,急嚼生蔥二寸許,津同咽,可抵飲水二升。
白話文:
[中暑處理方式]
如果因為天氣過熱中暑昏倒,應立即把患者移到陰涼的地方,千萬不要讓他受寒。應該用布巾或衣物沾熱水敷在他的肚臍和下腹部,然後再持續澆熱水在布上,讓熱度能深入到腹部,這樣慢慢就會清醒過來。若是在野外沒有熱水的情況下,可以捧起路上的熱土放在他的肚臍上,越多越好,一旦熱土變冷就換新的熱土。根據古法,在路上若沒有熱水,可以用熱土覆蓋在肚臍上,並在熱土上挖個小坑,讓人往裡面撒尿來代替熱水,再搭配服用解暑毒的藥物,像是白虎湯、竹葉石膏湯等。
只要感覺到自己可能中暑了,要馬上咬一大塊生薑,用冷水吞下去;若是已經開始頭暈昏倒,則要咬一大瓣的大蒜,同樣用冷水吞下;如果無法咀嚼,也可以用水磨碎後灌服,立刻就能清醒。在路上如果突然口渴,且沒有水可以喝,可以咬約兩寸長的新鮮蔥,連同唾液一起吞下,這可以抵得上喝兩公升的水。
8. 敘中濕論
中濕者,脈沉而細,微緩,以濕溢人肌,肌浮,脈則沉細。夫濕者,在天為雨,在地為土,在人臟為脾,故濕喜歸脾,脾虛喜中濕,故曰濕流關節。中之,多使人䐜脹,四肢關節疼痛而煩,久則浮腫喘滿,昏不知人。挾風,則眩暈嘔噦;兼寒,則攣拳掣痛。治之不得猛發汗及灼艾,泄瀉惟利小便為佳。
故論云: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大汗大下皆死,詳論治法,見傷暑門。
白話文:
談到濕氣侵襲人體的情況,脈象會顯得沉而細,稍微緩慢,因為濕氣滲入肌肉,導致肌肉浮腫,所以脈象會呈現沉細。濕氣在自然界中是雨水,在土地上是土壤,在人體內則與脾臟相關,因此濕氣容易影響脾臟。脾臟虛弱時更容易受到濕氣的侵害,這就是所謂的濕氣流注於關節。濕氣過重會使人感到脹滿不適,四肢關節疼痛並伴有煩躁感,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全身浮腫、呼吸困難,甚至意識模糊。
若濕氣夾雜著風邪,可能會引起頭暈目眩和噁心嘔吐;如果同時有寒氣,則可能導致肌肉抽搐和劇烈疼痛。治療濕氣時不能使用強烈的發汗方法或燒灼艾草,對於濕氣引起的泄瀉,最好採用利尿的方式來改善。
因此有說法提到:治療濕氣如果不注重利尿,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式。若採用大量出汗或大量瀉下的方法,都可能導致死亡。詳細的治療方法,可以參考關於暑熱傷害的討論部分。
9. 中濕治法
10. 白朮酒
治中濕,口噤,不知人。
白朮(半兩)
上酒三盞,煎一盞,頓服;不能飲酒,以水代之,日三夜一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濕氣過重的情況,症狀包含口脣緊閉,意識不清。
所需藥材為白朮,分量是半兩。
將其與三杯酒一同煎煮至剩一杯份量,然後一次性服用。若無法喝酒,可用清水替代,白天需服用三次,夜晚服用一次。
11. 四氣兼中證論
風寒暑濕,本乎一氣,性中相同,用中相背,風寒既能中五臟,暑濕其可不論。方論有肝著,其人常欲蹈其胸上,未苦時,但欲飲熱;脾著,四肢浮腫,身重如石,不能自反身;腎著,身重,腰中冷,如坐水中,形如水狀,反不渴,小便自利,食飲如故,心肺不見明文,恐文簡脫,難以臆補。或云:濕惟中足三陰,故不及心肺。
然五臟有本病,並乘克勝克,相感相因而得之,假如風中肝為本病,中脾為勝克,中肺為乘克,中心為相因,中腎為相感,則無所不通。謂濕不及心肺,未為確論,故缺以俟明哲。暑病亦然。況六淫均被,四氣皆能中人。
中風則有汗,脈必浮弦,惡風走注;中寒則無汗,脈必緊數,惡寒疼痛;中暑則昏憒面垢,脈必虛緩,倦怠;中濕則重著,脈必輕緩,四肢癧節疼痛,皆能交絡互織,所謂風寒、風濕、風溫、寒濕、濕溫等,當以人迎脈證別之,令無差誤。更有七情內忤,亦能涎潮昏塞,手足嚲曳,一如中風,不可例作六淫氣治,其至夭枉。
及素蓄痰涎,隨氣上厥,使人眩暈,昏不知人,半身不遂,口眼喎斜,手足嚲曳者。故有中氣中痰之別,猶當詳辨,毋使混濫。除外所因方見於此後,內所因各見本門。
白話文:
[對於四季氣候導致疾病的討論]
風、寒、暑、濕這四種氣候,源自同一種氣,他們在本質上有共同點,但在影響上卻各有不同。風和寒可以影響五臟,暑和濕當然也不例外。醫學文獻中提及肝氣滯留的情況,患者常常感覺想踏在胸部上,尚未感到痛苦時,只想喝熱水;脾氣滯留時,四肢會出現浮腫,身體沉重如石,無法自行翻身;腎氣滯留時,身體沉重,腰部冷涼,就像坐在水中,外表看似水腫,卻不口渴,小便正常,飲食如常。至於心和肺的描述,文中沒有明確說明,可能因為文辭簡略而遺漏,難以妄加補充。有人認為,濕氣只會影響足部的三個陰經,所以不會影響到心和肺。
然而,五臟都有自身的疾病,且會相互影響,如風邪影響肝是基本病症,影響脾是剋制,影響肺是乘機,影響心是連鎖反應,影響腎是感應,因此,影響範圍廣泛。說濕氣不會影響心和肺,這種說法並不準確,因此,這個部分有待高明的人來補充。暑病也是如此。況且,六淫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都可能對人產生影響,四季的氣候也都能對人造成傷害。
風邪影響下,會出汗,脈象會浮弦,怕風,病痛遊走不定;寒邪影響下,不出汗,脈象會緊數,怕冷,身體疼痛;暑邪影響下,會昏沉,臉色髒污,脈象虛緩,疲倦;濕邪影響下,身體沉重,脈象輕緩,四肢關節疼痛,這些情況可能互相影響,如風寒、風濕、風溫、寒濕、濕溫等,應通過脈象和症狀來區分,以免診斷錯誤。此外,情緒波動也會導致口水增多,頭腦混亂,手腳無力,就像風邪影響一樣,不能一概而論為六淫之氣所致,否則會導致病情加重。
對於平時積累的痰涎,隨著氣血上衝,會讓人頭暈目眩,失去意識,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手腳無力。因此,有中氣和中痰的區別,必須詳細辨別,避免混淆。除了外在因素,內在因素在後續章節中會進一步探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