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二 (8)
卷之二 (8)
1. 附子理中湯
治五臟中寒,口噤,四肢強直,失音不語。昔有武士守邊,大雪,出帳外觀瞻,忽然暈倒,時林繼作隨行醫官,灌以此藥兩劑遂醒。
白話文:
治療內臟受寒導致的嘴巴無法說話、四肢僵直、失聲無法說話。過去有位武士守衛邊境,大雪時他走出帳篷察看情況,突然昏倒。當時同行軍醫林繼作給他灌了兩劑這個藥,他隨即清醒。
大附子(炮去皮臍),人參,乾薑(炮),甘草(炙),白朮(各等分)
白話文:
用炮製後的烏頭(去除皮和臍),人參,炮製後的乾薑,炙草,白朮(各等份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煎七分,去滓,不以時服;口噤,則斡開灌之。
白話文:
上方為銼散。每次服藥約四錢,加上一杯半的水,煎煮至七分之二,去除藥渣。藥物服用時間不限;如果病人嘴巴緊閉,用手打開嘴巴灌入藥液。
2. 乾薑附子湯
治中寒,卒然暈倒,或吐逆涎沫,狀如暗風,手腳攣搐,口噤,四肢厥冷,或復燥熱。
乾薑(炮),附子(炮去皮臍,等分)
白話文:
治療體內虛寒,突然昏倒,或者吐出泡沫,症狀像是中風,手腳抽搐,口緊閉,四肢冰冷,或者反而是燥熱。
使用乾薑和附子(均需炮製去掉皮和芽),兩者等量。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盞半,煎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入肝,加木瓜;入肺,加桑白皮;入脾,加朮;入心,加茯苓。隨證加之。
白話文:
這種藥是煎服用的湯藥。每次服用四錢(約6克),加半杯水煎煮,煮到剩七分之三,去掉藥渣,在飯前服用。如果要針對肝臟,可以加入木瓜;如果要針對肺臟,可以加入桑白皮;如果要針對脾臟,可以加入朮;如果要針對心臟,可以加入茯苓。根據不同的症狀可以加入不同的材料。
3. 敘中暑論
中暑,其脈陽弱而陰虛,微遲似芤。夫暑,在天為熱,在地為火,在人臟為心,故暑喜歸心。中之,使人噎悶,昏不知人。入肝,則眩暈頑痹;入脾,則昏睡不覺;入肺,則喘滿痿躄;入腎,則消渴利小便。凡中暍死,治之切不得用冷,惟宜溫養,得冷則死。道塗無湯,即以熱土熨臍中,仍使更溺,概可見矣;若發其汗,則惡寒甚;加溫針,則發熱甚;下之,則淋甚,治之不可不謹也。然傷暑中暍,其實一病,但輕重不同。
新校正《要略》者乃云傷寒家別有暍病,非也。詳論治法,見傷暑門。
白話文:
中暑時,脈搏陽氣虛弱,陰氣虧損,緩慢而微弱,像絲線一樣。暑氣,在天上表現為炎熱,在地下表現為火焰,在人體臟器中與心臟相關。因此,暑氣容易侵襲心臟。中了暑氣,會讓人感到胸悶氣促,神志不清。暑氣進入肝臟,會導致頭暈、四肢麻木;進入脾臟,會導致昏睡不醒;進入肺臟,會導致呼吸困難、全身無力;進入腎臟,會導致口渴、小便頻繁。所有因中暑而死亡的人,治療時都不要使用冷的藥物或方法,應該溫養陽氣。如果受了寒,就會死亡。在路途中,如果沒有湯水,可以用熱土敷在肚臍上,並讓病人大量排尿,就能看到效果。如果發汗,病人會感到更加寒冷;如果用溫針,病人會更加發熱;如果瀉下,病人會更加腹瀉。因此,治療中暑需要非常謹慎。不過,外傷性中暑和中暑,實際上是一種疾病,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。
4. 大黃龍丸
治中暑眩暈,昏不知人;或身熱,惡寒頭痛,狀如傷寒;或往來寒熱,煩躁渴甚,嘔吐泄瀉。常服去暑毒,分利陰陽。
白話文:
治療中暑
症狀:
- 眩暈昏厥,神志不清
- 身體發熱,畏寒頭痛,類似傷寒
- 反覆發燒和發冷,煩躁口渴,嘔吐腹瀉
治療原則:
- 服用可以驅除暑毒的藥物
- 調節陰陽平衡
硫黃,硝石(各一兩),雄黃(通明者),滑石,白礬(各半兩),寒食麵(四兩)
白話文:
硫磺、硝石(各 50 克),通明的雄黃、滑石、白礬(各 25 克),寒食麵(200 克)
上為末,滴水為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丸至七丸,漸加至二十丸,新汲水下;昏塞不知人,則以水化開灌之。中暑忌得冷,此藥卻以冷水下之,乃熱因寒用,疑者釋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磨成粉末,加水滴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 5 到 7 顆丸藥,逐漸增加至 20 顆丸藥,用生水送服。如果昏迷不省人事,就用水將藥丸化開灌服。中暑不宜受涼,但這藥方卻用冷水送服,這是因為熱症用寒藥的緣故,有疑惑的人請詢問醫師。
5. 中暑凡例
中暑悶倒,急扶在陰涼處,切不可與冷,當以布巾衣物等蘸熱湯熨臍中及氣海,續以湯淋布上,令徹臍腹,暖即漸惺;如倉卒無湯處,掬道上熱土於臍,以多為佳,冷即易。古法,道塗無湯,即掬熱土於臍上,仍撥開作窩子,令人更溺於其中以代湯,續與解暑毒藥,如白虎、竹葉石膏湯。
白話文:
中暑暈倒時,要立即將患者扶到陰涼的地方。切記不要直接吹冷風,可以拿毛巾或衣物蘸取熱水敷在患者的肚臍和氣海上。接著繼續往毛巾上澆熱水,讓熱氣滲透到肚臍和腹部,這樣患者就會逐漸甦醒。如果沒有熱水,可以用手捧起路邊的熱土敷在肚臍上,越多越好,這樣也能起到保暖作用。
古代有種方法,當沒有熱水時,可以用手捧起路邊的熱土敷在肚臍上,然後搓開土塊形成一個窩,讓患者坐在窩裡代替熱水敷,同時服用解暑毒的藥物,如白虎湯、竹葉石膏湯等。
凡覺中暑,急嚼生薑一大塊,冷水送下;如已迷亂悶,嚼大蒜一大瓣,冷水送下;如不能嚼,即用水研灌之立醒;路中倉卒無水,渴甚,急嚼生蔥二寸許,津同咽,可抵飲水二升。
白話文:
當你感覺中暑時,立即咀嚼一大塊生薑,配冷水吞下。如果已經神志不清、呼吸困難,咀嚼一大瓣大蒜,配冷水吞下。如果無法咀嚼,就用冷水研磨灌入,可以立即清醒。在路上突然中暑,口渴難耐,立即咀嚼兩寸長的生蔥,連同汁液一起吞下,可以抵得上喝兩升水。
6. 敘中濕論
中濕者,脈沉而細,微緩,以濕溢人肌,肌浮,脈則沉細。夫濕者,在天為雨,在地為土,在人臟為脾,故濕喜歸脾,脾虛喜中濕,故曰濕流關節。中之,多使人䐜脹,四肢關節疼痛而煩,久則浮腫喘滿,昏不知人。挾風,則眩暈嘔噦;兼寒,則攣拳掣痛。治之不得猛發汗及灼艾,泄瀉惟利小便為佳。
故論云: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大汗大下皆死,詳論治法,見傷暑門。
白話文:
受濕邪侵襲的人,脈象沉細而微緩,這是因為濕邪溢滿肌膚,使肌膚浮腫,而脈絡則會沉細。濕邪在自然界中,在天體表現為雨水,在地球表現為泥土,在人體內則與脾臟相關。所以濕邪容易侵襲脾臟,脾臟虛弱的人容易受到濕邪影響,因此說濕邪會流竄於關節之中。濕邪侵襲身體,會讓人感到浮腫脹痛,四肢關節疼痛而煩躁,時間久了還會浮腫、呼吸困難、昏迷不醒。如果濕邪夾雜風邪,會導致眩暈、嘔吐;如果還夾雜寒邪,則會出現手腳蜷縮、抽痛。治療濕邪時,不能使用過於猛烈的發汗法或灼艾法。緩瀉的方法中,以利尿為最佳。
7. 白朮酒
治中濕,口噤,不知人。
白朮(半兩)
上酒三盞,煎一盞,頓服;不能飲酒,以水代之,日三夜一。
白話文:
治療濕氣中的人,出現口閉合,失去意識。
使用白術半兩。
將其加入三杯酒中,煎煮至剩一杯量,一次性服下;若不能喝酒,則用水代替,日間服用三次,夜間服用一次。
8. 四氣兼中證論
風寒暑濕,本乎一氣,性中相同,用中相背,風寒既能中五臟,暑濕其可不論。方論有肝著,其人常欲蹈其胸上,未苦時,但欲飲熱;脾著,四肢浮腫,身重如石,不能自反身;腎著,身重,腰中冷,如坐水中,形如水狀,反不渴,小便自利,食飲如故,心肺不見明文,恐文簡脫,難以臆補。或云:濕惟中足三陰,故不及心肺。
白話文:
風寒暑濕,本質上都屬於氣,其特性相似,但治療方法卻相反。風寒可以影響五臟,暑濕又何嘗不是?書中說肝臟受寒,患者會想用手按壓胸口,未發病時就想喝熱飲;脾臟受寒,四肢會浮腫,身體沉重得像石頭,無法翻身;腎臟受寒,身體沉重,腰部冰冷,像是坐在水裡,形狀也像泡在水裡一樣,反而不渴,小便順暢,飲食正常,但書中沒有提到心肺,可能因為內容簡潔,不好推測。有些人說濕氣只會影響足三陰經,不會影響心肺,這就說不通了。
然五臟有本病,並乘克勝克,相感相因而得之,假如風中肝為本病,中脾為勝克,中肺為乘克,中心為相因,中腎為相感,則無所不通。謂濕不及心肺,未為確論,故缺以俟明哲。暑病亦然。況六淫均被,四氣皆能中人。
白話文:
當五臟出現原本的病症時,它們會相互作用,包括剋制、勝克、影響和感應。例如,如果肝臟是本病,脾臟是勝克,肺臟是被克,心臟是影響,腎臟是感應,那麼所有這些都會發生。
說濕氣不會影響心臟和肺部,這並非確切的說法,因此我們暫且留下這個問題,等待更明智的人來解答。暑病也是如此。更何況,六種外邪都可能影響我們,四種天氣變化也能影響我們的身體。
中風則有汗,脈必浮弦,惡風走注;中寒則無汗,脈必緊數,惡寒疼痛;中暑則昏憒面垢,脈必虛緩,倦怠;中濕則重著,脈必輕緩,四肢癧節疼痛,皆能交絡互織,所謂風寒、風濕、風溫、寒濕、濕溫等,當以人迎脈證別之,令無差誤。更有七情內忤,亦能涎潮昏塞,手足嚲曳,一如中風,不可例作六淫氣治,其至夭枉。
白話文:
中風(偏風):會有汗,脈象一定會浮弦,怕風吹襲,移動時感到痠痛;中寒:不會出汗,脈象一定會緊數,怕冷,疼痛;中暑:會昏迷恍惚,臉色發黑,脈象一定會虛弱緩慢,身體疲倦乏力;中濕:會覺得沉重,脈象一定會輕緩,四肢關節疼痛。這些症狀都可能同時交錯出現,例如風寒、風濕、風溫、寒濕、濕溫等,在診斷時應該用人迎脈來區別證型,纔不會誤診。此外,還有因七情內傷引起的症狀,也會出現流口水、昏憒、手腳冰冷、痠痛等,與中風極為相似,不能一概當作六淫之邪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治療,否則可能造成誤治甚至死亡。
及素蓄痰涎,隨氣上厥,使人眩暈,昏不知人,半身不遂,口眼喎斜,手足嚲曳者。故有中氣中痰之別,猶當詳辨,毋使混濫。除外所因方見於此後,內所因各見本門。
白話文:
如果原本就積存痰液,隨著氣上衝,就會讓人頭暈目眩,昏迷不醒,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手腳無力拖曳。因此,有由外部因素引起的痰濕和由內部因素引起的痰濕之分,應當仔細辨別,不要混淆不清。外部原因引起的方子會在後面記載,而內部原因引起的各自分散在相關的章節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