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二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7)

1. 仙酒方(竇朝議經進)

治大風及偏風一切風疾。延年益壽。

牛蒡根,牛膝(各一斤),秦艽,鼠黏子(各二兩),枸杞子(炒,一斗),蒼朮(蒸爛,二斤),防風,蠶砂(各二兩),大麻子(炒,別研去殼,一升),桔梗,羌活(各二兩)

上為銼散。無灰酒二斗,淨瓷器內浸,密封,七日開,開時不得對瓶口,日進三服,每服一大盞,溫服,常令面有酒色,甚者不過一斗。忌麵食並魚肉動風物。

白話文:

這份處方是用於治療嚴重的風濕病、半身不遂以及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,並且可以延長壽命,增強體質。

所需藥材如下:牛蒡根和牛膝各五百公克,秦艽和鼠黏子各六十公克,枸杞子一斗(需先炒過),蒼朮兩斤(需先蒸熟),防風和蠶砂各六十公克,大麻子一升(需先炒過並研碎去殼),桔梗和羌活各六十公克。

將上述藥材混合後切碎。使用無灰酒四十公升,倒入乾淨的瓷器中浸泡,然後密封,七天後開啟。開封時勿直對瓶口,每日飲用三次,每次飲用一大杯,溫熱服用,保持臉上有微醺的酒色,病情嚴重者,不超過十公升即可。飲用期間避免食用麵食和可能引發風邪的食物如魚肉等。

2. 料簡類例

且人之冒風也,輕則為傷,重則為中,蓋風散氣,動於陽,腠理開,故自汗而惡風。其色診,皆隨臟氣而言,六腑無論,惟胃有中者,蓋飲食所致。故孫真人曰:新食竟取風,為胃風。瘧論亦然。然六腑經絡邪既能中,豈不能中諸腑也。雖曰轉輸,在大小腸則有胐脹,在胞則有轉戾,在膽則有攝縮,但文缺不論。

或謂竟中諸臟,故不論諸腑,此亦一說,故兩存之。諸方論中,所謂左癱右瘓者,蓋邪氣中人,邪氣反緩,正氣即急,正氣引邪,喎僻不隨。為風懿者,以心肺間閉不能言,但噫噫作聲,蓋肺氣入心則能言,邪中心肺,涎潮逼塞,故使然也。四肢緩縱,為風痱者,以風散涎,注於關節,氣不能行,故使四肢不遂也。

舌強不能言者,以風入心脾經,心之別脈,繫於舌本,脾之脈絡胃,挾咽,連舌本,散舌下,風涎入其經絡,故舌不轉,而不能言也。四肢拘攣者,以中風冷,邪氣入於肝臟,使諸筋攣急,屈不可伸也。風柔者,以風熱入於肝臟,使諸筋弛張,緩而不收也。故《經》云:寒則攣急,熱則弛張。

風顫者,以風入於肝臟經絡,上氣不守正位,故使頭招搖,而手足顫掉也。風喑者,以風冷之氣客於中,滯而不能發,故使口噤不能言也,與前所謂涎塞心肺同候,此以口噤為瘥耳。猥退風者,半身不遂,失音不語,臨事不前,亦偏中於心肺經所致也。諸證類例,可推而治之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大意如下:

當人們受到風邪侵襲,輕微的是傷風,嚴重的會中風。風邪會使氣散,影響到身體的陽氣,導致肌膚毛孔開放,所以會自發性出汗並對風敏感。從面色來看,都是根據內臟氣血的情況來判斷,六腑中的胃如果中風,通常是飲食不當所導致。因此,孫真人曾說,剛吃完飯就受風,就會成為胃風。瘧疾理論也是這樣。然而,六腑的經絡既然可能被風邪侵襲,怎麼可能不會影響到其他的腑臟呢?雖然我們說轉運輸送的功能,但在大小腸就會有脹滿,在胞宮就會有轉移性疼痛,在膽就會有收縮,只是原文中沒有詳細討論。

有人認為這是因為風邪直接影響了各臟,所以纔不討論各腑,這只是一種看法,所以我們保留兩種說法。在各種治療方案中,所謂的左半身麻痺、右半身無力,是因為邪氣進入人體,邪氣反而緩和,正氣卻變得緊張,正氣拉著邪氣,導致身體歪斜,動作不協調。風懿症狀,是指心肺間閉塞無法說話,只能發出聲音,這是因為肺氣進入心臟才能說話,但邪氣侵入心肺,導致口涎增多,阻塞呼吸道,因此才會這樣。四肢無力,是因為風邪散佈涎液,注入關節,氣血無法流通,所以四肢無法活動自如。

舌頭僵硬無法說話,是因為風邪進入心脾經絡,心臟的分支脈絡,連接舌根,脾臟的脈絡通向胃部,夾住咽喉,連接舌根,散佈舌下,風邪和涎液進入這些脈絡,所以舌頭無法轉動,無法說話。四肢抽搐,是因為中風後身體變冷,邪氣進入肝臟,導致所有肌肉緊繃,彎曲無法伸展。風柔症狀,是因為風熱進入肝臟,導致所有肌肉鬆弛,無法收縮。因此,經典中有這樣的描述:寒冷會讓肌肉緊繃,熱則會讓肌肉鬆弛。

風顫症狀,是因為風邪進入肝臟經絡,上氣無法保持正常位置,所以頭部搖晃,手腳顫抖。風喑症狀,是因為風冷之氣進入體內,滯留無法發出聲音,所以嘴閉合無法說話,這和前面提到的涎液阻塞心肺的情況相同,只是這裡是嘴閉合的情況比較好一些。猥退風症狀,包括半身不遂,失語,無法行動,也是偏於心肺經絡所導致。對於這些症狀,可以參考類似的例子來治療。

3. 不內外因中風凡例

凡因不內不外而致風中者,亦各從其類也。如新沐中風,名曰首風;飲酒中風,名曰漏風,又曰酒風;入房中風,名曰內風,又曰勞風。治之各有方。

白話文:

凡是因為非內在體質也非外界明顯因素所導致的中風狀況,也都各自歸屬於某一類型。例如,剛洗完頭髮就中風的,被稱為「首風」;喝酒後中風的,被稱為「漏風」,也被叫做「酒風」;在性行為後中風的,被稱為「內風」,也被叫做「勞風」。對於這些不同類型的中風,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。

4. 附子摩頭散

治因沐頭中風,多汗惡風,當先風一日而病甚,頭痛不可以出,至日則少愈,名曰首風。

大附子(一個,炮去皮臍),鹽(等分)

上二味為散。沐了,以方寸匕摩疢上,令藥力行。

白話文:

[附子摩頭散]

用於治療因洗頭後不慎受風,導致多汗怕風,病情在刮風前一天會特別嚴重,頭痛到無法外出,但到了第二天就會稍微好轉,這種情況被稱作首風。

所需藥材為:大附子一個(需炮製去皮和中心部分),鹽(與附子等量)。

將以上兩種藥材磨成粉。洗頭後,用藥匙取適量藥粉塗抹在患處,讓藥效得以發揮。

5. 麋銜湯

治因醉中風,惡風多汗,少氣口乾,善渴,近衣則身熱如火,臨食則汗流如浴,骨節懈惰,不欲自勞,名曰漏風。

澤瀉,白朮(各一兩),麋銜(半兩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酒飲任調下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[麋銜湯]是用來治療因醉酒後受風,導致怕風、多汗、氣短、口乾、常常感到口渴,身體接近衣物就覺得像被火燒一樣熱,吃東西時汗如雨下,全身骨頭關節無力,不想動彈,這種症狀被稱作漏風。

藥方成分包括:澤瀉、白朮(各30克),麋銜(15克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約6克,可選擇酒或飲料送服,應在飯前服用。

6. 附子湯

治房室竟中風,惡風多汗,汗出沾衣,口乾上瀆,不能勞事,身體盡疼,名曰內風。

附子(生去皮臍),人參(各半兩),茴香(炒),茯苓,山藥(各一分),甘草(炙),乾薑(炮,各三分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二盞,姜三片,鹽少許,煎至七分,去滓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[附子湯]

用於治療性行為後突然中風,畏懼風吹且多汗,汗流浹背沾濕衣物,口渴且頻繁小便,無法從事勞力工作,全身疼痛,這種情況被稱為內風。

藥方成分包括:未經烹煮去掉皮和蒂的附子、人參(各15克),炒過的茴香、茯苓、山藥(各3.75克),炙甘草,炮製乾薑(各11.25克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散粉。每次服用大約16克,加入兩杯水,再放三片薑和少量鹽,煎煮至剩七分之一水量,去除藥渣,在飯前服用。

7. 敘中寒論

夫寒者,乃天地殺厲之氣,在天為寒,在地為水,在人臟為腎,故寒喜中腎。腎中之,多使攣急疼痛,昏不知人,挾風則眩暈,兼濕則腫疼。治之唯宜溫劑,不可吐下,皆逆也。然寒性雖喜歸腎,五臟皆能中之,若中於經絡之表則易散,入里則不消,與傷寒脈證無異,但輕重不同。其有本臟即中寒者,經論既載,不可不辨明也。詳論在傷寒門。

白話文:

[談論寒氣的影響]

寒氣,是天地間強烈且具有破壞力的氣息。在自然界中,它表現為寒冷;在地面,它轉化為水;在人體內,則對應著腎臟。因此,寒氣容易影響到腎臟。當寒氣進入腎臟,常會引發肌肉緊縮、劇烈疼痛,甚至使人失去意識。如果寒氣夾雜著風邪,可能導致頭暈目眩;若同時伴隨著濕氣,可能會引起腫脹和疼痛。

治療上,應使用溫熱的藥物,不宜嘔吐或瀉下,因為這些方法都是違背自然規律的。雖然寒氣偏好侵犯腎臟,但實際上,人體的五臟都可能受到影響。若寒氣只停留在經絡表面,比較容易散去;但一旦深入體內,就不易消除了。這種情況與感冒的症狀相似,只是程度輕重不同。對於那些天生腎臟較弱,容易受到寒氣影響的人,經典文獻中已有記載,我們必須清楚辨識。更詳細的討論,可以參考傷寒論的相關章節。

8. 五臟中寒證

肝中寒者,人迎與左關上脈緊而弦。肝虛中寒,乃母子相因,弦多則吉;但緊不弦,舌卷囊縮,為不利,故使本部脈,緊如切繩。肝中寒之狀,其人洒洒惡寒,翕翕發熱,熏然面赤,漐漐如有汗,胸中煩熱,脅下攣急,足不得伸。

心中寒者,人迎與左寸口脈緊而洪。心虛中寒,賊邪相剋,脈應本部,洪滑則吉;但緊,舌乾焦,為不利。心中寒之狀,其人如啖韭齏狀;劇則心痛掣背,背痛掣心,猶如蠱疰,惡寒,四肢厥,自吐,少間頃時復發,休作不已,昏塞不知人。

脾中寒者,人迎與右關上脈緊而沉細。脾虛中寒,寒邪乘克,脈應本部,長則吉;沉緊,唇揭,為不利。脾中寒之狀,心腹䐜脹,四肢攣急,噯噫不通,臟氣不傳,或秘或泄。

肺中寒者,人迎與右寸口脈緊而澀。肺虛中寒,母子相感,脈應本部,浮者為吉;但緊而澀,鼻乾燥,為不利。肺中寒之狀,喜吐濁涎,氣短不能報息,洒洒而寒,吸吸而咳。

腎中寒者,人迎與左尺中脈沉緊而滑,腎虛中寒,寒喜中腎,以類相從,脈應本部,沉滑者吉;緊澀,耳輪黑,目睛眣,為不利。腎中寒之狀,色黑氣弱,吸吸少氣,耳聾腰痛,膝下清,拘攣而疼,昏不知人。余例見傷寒門。

白話文:

[五臟遭受寒邪的症狀]

肝臟受寒的人,會在人迎穴和左關部位的脈象出現緊且弦的特徵。肝臟虛弱受寒,是因為母子臟腑間互相影響,如果弦脈多是好的預兆;但如果只有緊脈而無弦脈,舌頭蜷縮,睪丸收縮,這就不太好了,所以肝臟受寒的脈象會像繩子一樣緊。肝臟受寒的表現,患者會感到冷風吹拂般的寒冷,身體忽冷忽熱,臉部泛紅,皮膚有微汗,胸口感到煩躁熱烈,兩側肋骨下方緊繃疼痛,腳部無法伸直。

心臟受寒的人,會在人迎穴和左手寸口的脈象出現緊且洪大的特徵。心臟虛弱受寒,受到異常病氣的剋制,脈象符合心臟部位,如果洪滑是好的預兆;但如果只有緊脈,舌頭乾燥,這就不太好了。心臟受寒的表現,患者吃東西時,咀嚼韭菜般的感覺;嚴重時心臟疼痛,疼痛感會放射到背部,背部疼痛又牽連到心臟,就像被蠱毒所困,畏寒,四肢冰冷,嘔吐,不久後再次發作,反覆發作不停,昏迷不醒。

脾臟受寒的人,會在人迎穴和右手關部位的脈象出現緊且沉細的特徵。脾臟虛弱受寒,受到寒邪的侵襲,脈象符合脾臟部位,如果脈象長是好的預兆;但如果沉緊,嘴脣上翹,這就不太好了。脾臟受寒的表現,心腹部脹滿,四肢緊繃疼痛,打嗝不順,臟腑氣機不暢,可能會便祕也可能會拉肚子。

肺臟受寒的人,會在人迎穴和右手寸口的脈象出現緊且澀的特徵。肺臟虛弱受寒,受到母子臟腑間的感應,脈象符合肺臟部位,如果浮脈是好的預兆;但如果只有緊脈且澀,鼻子乾燥,這就不太好了。肺臟受寒的表現,喜歡吐出混濁的口水,呼吸短促,感到寒冷,呼吸時咳嗽。

腎臟受寒的人,會在人迎穴和左手尺部位的脈象出現沉緊且滑的特徵。腎臟虛弱受寒,寒邪容易影響腎臟,因為同類相吸,脈象符合腎臟部位,如果沉滑是好的預兆;但如果緊脈且澀,耳朵邊緣變黑,眼睛斜視,這就不太好了。腎臟受寒的表現,面色蒼白氣息微弱,呼吸急促,聽力下降腰痛,膝蓋以下冰冷,腿部拘攣疼痛,昏迷不醒。其他例子可參考傷寒症的描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