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七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七 (2)

1. 半夏茯苓湯

治妊娠惡阻,心中潰悶,頭目眩暈,四肢怠墮,百節煩疼,痰逆嘔吐,嫌聞食氣,好啖鹹酸,多臥少起,不進飲食。

白話文:

治療孕吐,心窩悶脹,頭暈眼花,四肢無力,全身關節疼痛,痰氣上逆而嘔吐,聞到食物的味道就噁心,喜歡吃鹹的和酸的,多睡少動,吃不下東西。

半夏(湯洗七次,三兩),茯苓熟地黃(各一兩八錢),橘皮細辛人參,芍藥,川芎紫蘇葉桔梗甘草(炙,各一兩二錢)

白話文:

半夏(用湯清洗七次後,三兩) 茯苓(一兩八錢) 熟地黃(一兩八錢) 橘皮(一兩二錢) 細辛(一兩二錢) 人參(一兩二錢) 芍藥(一兩二錢) 川芎(一兩二錢) 紫蘇葉(一兩二錢) 桔梗(一兩二錢) 炙甘草(一兩二錢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二盞,姜七片,煎七分,去滓,空腹服。有客熱,煩渴口生瘡者,去橘皮、細辛,加前胡知母;腹冷下利者,去地黃,入桂心(炒);胃中虛熱,大便閉,小便澀,加大黃一兩八錢,去地黃,加黃芩六錢。

白話文:

作為上藥,研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四錢,加兩碗水和七片薑,煎煮至剩三分之二,去除藥渣,空腹服用。如果有外感熱邪,煩渴,口舌生瘡的症狀,則去掉橘皮和細辛,加入前胡和知母;如果有肚子發冷腹瀉的症狀,則去掉地黃,加入炒桂心;如果胃中有虛熱,大便不通,小便不暢,則加大黃一兩八錢,去掉地黃,加入黃芩六錢。

2. 茯苓丸

治妊娠阻病,心中煩悶,頭暈重,憎聞飲食,氣便嘔逆,吐悶顛倒,四肢重弱,不自勝持,服之即效。要先服半夏茯苓湯兩劑後,可服此方。

白話文:

治療懷孕期間的妊娠阻滯症狀,包括心中煩悶、頭暈目眩、厭惡飲食、氣血上逆嘔吐、噁心反胃、四肢無力、提不起精神。服用此方劑後立即生效。服用前需先服兩劑半夏茯苓湯。

茯苓人參,桂心(炒),乾薑(炮),半夏(湯洗七次),橘皮(各一兩),白朮葛根甘草(炙),枳實(麩炒去瓤,各二兩)

白話文:

茯苓、人參、桂心(炒過)、乾薑(烤過)、半夏(用水煮過七次)、橘皮(各 30 克),白朮、葛根、甘草(烤過)、枳實(炒過,去除果核,各 60 克)

上為末,蜜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米飲下,日三服。

3. 小地黃丸

治妊娠,酸心吐清水,腹痛不能食。

人參乾薑(炮,各等分)

上為末,用生地黃汁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米湯下,食前服。

4. 養胎大論

夫養胎,須分能所。母為能養,子為所養,名義既殊,致養亦別,故謂之重身。父母交會之初,子假父母精血,投識於其間,然後成妊,元氣質始之謂也。一月血聚,謂之始衃;二月精凝,謂之始膏;三月成形,謂之始胎,此亦無次第中次第也。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

白話文:

養育胎兒,必須區分「養育者」和「被養育者」。母親是養育者,孩子是被養育者,母子雙方的身份不同,養育方式也不同,所以稱為「重身」。父母交合之初,孩子借用父母的精血,在此基礎上孕育了意識,然後才形成胎兒,這就是元氣質形成的開始。一個月時,血液聚集,稱為「始衃」;兩個月時,精氣凝結成膏,稱為「始膏」;三個半月時,形體形成,稱為「始胎」,這也是無序中的有序。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

既以三而成,故不得不數月而分也。成形之後,陰陽施化,男女始分,故隨見外象而有感於內。四月始受少陰君火氣以養精,五月受太陰濕土氣以養肉,六月受少陽相火氣以養氣,七月受陽明金氣以養骨,八月受太陽水氣以養血,九月受厥陰木氣以養筋,十月臟腑俱備,神明已全,俟時而生,此皆所養胎息之所成始成終也。

白話文:

既然胚胎由三個月而成形,所以必然在幾個月後分娩。胚胎成形後,陰陽交互作用,男女開始分化,因此隨著外在徵兆的出現,內部也會產生相應的反應。

四月,胚胎開始接受少陰君火的氣息,用於滋養精氣;五月,胚胎接受太陰濕土的氣息,用於滋養肉體;六月,胚胎接受少陽相火的氣息,用於滋養氣息;七月,胚胎接受陽明金的氣息,用於滋養骨骼;八月,胚胎接受太陽水的氣息,用於滋養血液;九月,胚胎接受厥陰木的氣息,用於滋養筋骨。到了十月,臟腑齊備,心智發育完全,等待時機出生。這些都是胎息養育的結果,從開始成形到最終誕生。

若能養者,惟在乃母,依《經》所載而時養之,無妄服食,針灸勞逸等,不特傷胎,亦乃自傷,不可不備學也。為保傅母,尤宜熟識之。謹備列母之能養,避忌諸法,以繼諸後。

白話文:

養好胎兒的責任在母親身上,應該按照《黃帝內經》所記載的方法按時養護,不可隨意服用藥物、針灸或過度勞累等,不僅會傷害胎兒,也可能會損害自己的身體,因此一定要好好學習保胎知識。做為保姆或母親,更應該熟識保胎的方法。謹慎地羅列出孕婦的養胎方法和禁忌事項,以供後人參考。

5. 避忌法

一月足厥陰脈養,內屬於肝,肝藏血,不可縱怒,及疲極筋力,冒觸邪風;亦不可妄針灸其經。二月足少陽脈養,內屬於膽,膽合於肝,共榮於血,不可驚動,及針灸其經。三月手心主脈養,內屬右腎,腎主精,不可縱欲,及悲哀,觸冒寒冷;亦不得針灸其經。四月手少陽脈養,內屬三焦,三焦精府,合腎以養精,不可勞逸,及針灸其經。

白話文:

一月: 足厥陰肝經充盛,內接肝臟,肝臟儲藏血液。此月不可發怒或過度勞累筋骨,以免引發邪風侵襲;也不可隨意針灸此經。

二月: 足少陽膽經充盛,內接膽臟,膽與肝相合,共同滋養血液。此月不可驚嚇或針灸此經。

三月: 手心主經充盛,內接右腎,腎主精元。此月不可縱慾或悲傷,以免觸冒寒氣;也不可針灸此經。

四月: 手少陽三焦經充盛,內接三焦,三焦為精氣所藏之所,與腎相合以滋養精元。此月不可過度勞累或針灸此經。

五月足太陰脈養,內屬於脾,脾養肉,不可妄思,及飢飽,觸冒卑濕;亦不可針灸其經。六月足陽明脈養,內屬於胃,胃為臟腑海,合於脾以養肉,不得雜食;及針灸其經。七月手太陰脈養,內屬於肺,肺以養皮毛,不可憂鬱,及叫呼,觸冒煩躁;亦不得針灸其經。八月手陽明脈養,內屬於大腸,合肺以養氣,毋食燥物,致氣澀;及針灸其經。

白話文:

五月:脾盛 脾經屬土,主養肉,避免胡思亂想、過度飢餓或飽食、接觸潮濕。也不宜針灸脾經。

六月:胃盛 胃經屬土,為五臟六腑之海,與脾一起滋養肌肉。避免飲食無節制,也不宜針灸胃經。

七月:肺盛 肺經屬金,主養皮毛。避免憂鬱、大聲呼叫、接觸煩躁的事物。也不宜針灸肺經。

八月:大腸盛 大腸經屬金,與肺一起滋養氣血。避免進食乾燥的食物,以免氣血運行不暢。也不宜針灸大腸經。

九月足少陰脈養,內屬於腎以養骨,不可懷恐,及房勞,觸冒生冷;亦不得針灸其經。十月足太陽脈養,內屬於膀胱以合腎,太陽為諸陽生氣,故使兒脈續縷皆成,六腑通暢,與母分氣,神氣各全,俟辰而生。唯不說手少陰心養者,蓋心為五臟大主,如帝王不可有為也。若將理得宜,無傷胎臟,更能知轉男胎教之法,斯為盡善,敘例於後。

白話文:

九月,足少陰經脈得到滋養,它與腎臟相連,用於滋養骨骼。這個時候,不要悲傷恐懼,也不要過度房事,避免接觸生冷之物;也不要用針灸刺激這條經脈。十月,足太陽經脈得到滋養,它與膀胱相連,與腎臟相合。太陽經脈是諸陽經脈的生氣來源,因此讓嬰兒的脈絡逐漸形成,六腑通暢,與母親共用氣血,神氣都得到滋養,等到時辰一到便能誕生。文中沒有提到手少陰心經得到滋養,是因為心臟是五臟中最重要的,像帝王一樣不可妄為。如果調養得當,不傷害胎兒的臟腑,還能掌握轉化男胎的方法,這纔是最好的做法。具體方法將在下文介紹。

6. 轉女為男法

論曰:陽施陰化,所以有娠,遇三陰所會,多生女子。但懷娠三月,名曰始胎,血脈不流,象形而變。是時男女未定,故今於未滿三月間,服藥方術,轉令生男也。其法以斧置妊婦床下,系刃向下,勿令人知。恐不信者,令待雞抱卵時,依此置窠下,一窠盡出雄雞。此雖未試,亦不可不知。

白話文:

原文:陽施陰化,所以有娠,遇三陰所會,多生女子。但懷娠三月,名曰始胎,血脈不流,象形而變。是時男女未定,故今於未滿三月間,服藥方術,轉令生男也。其法以斧置妊婦牀下,系刃向下,勿令人知。恐不信者,令待雞抱卵時,依此置窠下,一窠盡出雄雞。此雖未試,亦不可不知。

白話文: 文中說道:陽氣施於陰氣,所以懷孕,在冬天三個陰氣聚集的時候受孕,多生女兒。但是懷有身孕滿三個月,稱為始胎,這時血脈不通,受孕徵兆變化。此時期男女性別未定,所以現在在未滿三個月時,服用藥物和使用方術,就能讓胎兒轉變成男孩。方法是用一把斧子放在孕婦牀下,把斧刃朝下,不要讓別人知道。擔心有人不相信,可以等到母雞孵蛋時,同樣把斧子放在雞窩下面,一窩雞蛋孵出來的都是小公雞。這個方法雖然沒有驗證過,但也不可不知。

凡受胎三月,逐物變化。故古人立胎教,能令生子良善長壽,忠孝仁義,聰明無疾。蓋須十月之內,常見好境象,無近邪僻,真良教也。如有觸忤傷胎,治各有法。據徐之才逐月養胎傷胎等方,備則備矣,事煩少用,故不暇錄。識者當自閱,今出安胎方如後。

白話文:

懷孕的三個月中,胎兒會隨著外在環境而變化。因此,古人制定了胎教,讓胎兒出生後善良長壽、忠孝仁義、聰明健康。懷孕期間,孕婦應多看美好的事物,遠離邪惡和不正當的事物,這纔是真正的胎教。如果孕婦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受到驚嚇,導致胎兒受傷,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。

徐之才根據每個月的不同情況,制定了養胎和傷胎的方劑,十分詳盡,但使用起來較為繁瑣,因此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。有識之士可以自行查閱。現在只提供安胎方劑如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