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之十七

2. 婦人論

夫天地造端於夫婦,乾坤配合於陰陽,雖清濁動靜之不同,而成象效法之有類。原茲婦人之病,與男子不同者,亦有數焉,古方以婦人病比男子十倍難治,不亦言之深乎。但三十六病,產蓐一門,男子無之,其如外傷風暑寒濕,內積喜怒憂思,飲食房勞,虛實寒熱,悉與丈夫一同也。依源治療,可得而知之。

白話文:

【婦女專論】

天地萬物的起源始於男女,就像乾坤兩卦象徵陰陽的調和。儘管事物有清濁、動靜的區別,但其運作方式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。婦女的疾病,與男性相比,確實存在一些獨特之處,古籍上提到婦女的疾病比男性的更難治療十倍,這確實是一種深刻的見解。

然而,除了三十六種常見病證中的產後護理是男性所沒有經歷的,其他的如外感風、暑、寒、濕,內在的情緒波動如喜、怒、憂、思,以及飲食和性生活的過度,或是身體的虛弱或強壯、寒冷或發熱等症狀,女性與男性是完全相同的。這些疾病的來源和治療方式,我們都可以透過研究而瞭解。

3. 求子論

夫有夫婦,則有父子,婚姻之後,必求嗣續。故聖人謂不孝有三、無後為大者,言嗣續之至重也。凡欲求子,當先察夫妻有無勞傷痼害之屬,依方調治,使內外和平,則婦人樂有子矣。

白話文:

【求子論】 有了夫妻關係,便會有父子相承。結婚之後,自然會追求延續子孫。因此,古人說不孝順的行為中有三種,而沒有後代是最嚴重的,這是在強調延續子孫的重要性。如果想要懷孕生子,應先檢查夫妻雙方是否有長期勞累或慢性疾病的問題,再根據情況進行調理治療,讓身體達到健康平衡狀態。當女性身體狀況良好時,她會更樂於迎接新生命的到來。

4. 蕩胞湯

治婦人立身以來全不產,及斷緒久不產三十年者。

朴硝,牡丹皮,當歸,大黃(蒸一飯久),桃仁(湯去皮尖,麵炒,各半兩),細辛(去苗),厚朴(去粗皮切,薑製炒),赤芍藥,桔梗,人參,茯苓,桂(去皮),甘草(炙),牛膝(酒浸)橘皮(各三錢一字),附子(炮去皮臍,一兩),虻蟲(去嘴翅,炒焦),人蛭(切炒,各四十枚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酒各一盞半,煎取六分,去滓,空腹服,日三夜一,溫覆,得少汗,必下積血及冷赤膿如小豆汁;斟酌下盡,若力弱,大困不堪者,只一二服止。然恐惡物不盡,不得藥力,能盡服盡好;不爾,著坐導藥。

白話文:

這份古方「蕩胞湯」,是用來治療婦女從未生育,或是長達三十年未曾生育的問題。

配方包含朴硝、牡丹皮、當歸、蒸過的大黃、去皮尖並以麵炒的桃仁、去掉莖葉的細辛、去皮切片再以薑炒的厚朴、赤芍藥、桔梗、人參、茯苓、去掉外皮的桂皮、炙過的甘草、酒浸泡的牛膝、橘皮、炮製去皮臍的附子、去掉嘴和翅膀並炒焦的虻蟲、切片炒過的人蛭等多種成分。

這些成分混合後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時取四大錢,加入一盞半的水和酒,煮至剩下六分之四的量,濾掉殘渣,在空腹時服用,白天三次晚上一次,服用後應保持身體溫暖,可能會出現少量出汗的情況,會排出舊血及像小豆汁的冷赤膿。根據自身情況,如果體力虛弱,難以承受,可僅服用一兩次。但為了確保所有不良物質排出,最好能堅持服用完所有藥劑。如果無法做到,則需考慮使用其他輔助排泄的藥物。

5. 坐導藥

治全不產及斷緒,服前蕩胞湯,惡物不盡,用此方。

皂角(去皮子),吳茱萸,當歸(各一兩),細辛(去苗),五味子,乾薑(炮,各二兩),大黃(蒸),礬石(枯),戎鹽,蜀椒(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以絹袋盛,大如指,長三寸余,盛藥令滿,縛定,納婦人陰中,坐臥任意,勿行走,小便時去之,更安,一日一度易新者,必下清黃冷汁,汁盡,止;若未見病出,可十日安之。本為子宮有冷惡物,故令無子,值天陰冷,則發疼痛,須候病出盡方已,不可中輟。每日早晚用苦益菜煎湯熏洗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是在講述一種名為「坐導藥」的療法,主要用於治療不孕或流產問題。具體的藥方與使用方法如下:

所需藥材包括:皁角(去皮和籽)、吳茱萸、當歸(各30克)、細辛(去除莖葉部分)、五味子、乾薑(炒過,各60克)、大黃(蒸過)、礬石(煅燒過)、戎鹽、蜀椒(各15克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然後用一塊絹布包裹成藥袋,其大小約等同於手指,長度超過三寸,確保藥包內充滿藥粉,緊緊捆綁後,放入女性的私密部位,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都可以,但避免行走。小便時需取出藥包,之後再重新放入。每天應更換新的藥包一次,直到排出清澈黃色的液體,且這種分泌物不再出現,即可停止使用。如果在十天內未見病情改善,應持續使用。此療法適用於因子宮寒冷導致的不孕,遇到天氣陰冷時,可能伴隨疼痛,必須等到病情完全排除後才能停止治療,期間不能間斷。每天早晨和晚上,可用苦益菜煎湯來進行燻洗。

請注意,以上內容基於古文翻譯,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或保證療效。

6. 秦桂丸

治婦人無子。昔金城範守進此方。(見《經驗》)

秦艽(去蘆),桂心(不見火),杜仲(去皮薑製,炒絲斷),防風(三分),厚朴(去皮,薑製,三分),附子(去皮臍,生用),茯苓(各兩半),白薇,乾薑(炮),牛膝(酒浸),沙參,半夏(湯洗,各半兩),人參(一兩),細辛(去苗,二兩一分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赤豆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前溫酒、醋湯任下;如未效,更加丸數,覺有則止,神效並如彼說,不復繁引。

白話文:

[秦桂丸]
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婦女不孕的問題。過去,金城的範守曾獻出此方(詳情可見於《經驗》一書)。

所需藥材包括:秦艽(去除蘆莖部分)、桂心(避免接觸火源)、杜仲(去除外皮,用薑製成,炒至絲斷)、防風(取三分之量)、厚朴(去皮,薑製,亦取三分之量)、附子(去皮和臍部,生用)、茯苓、白薇、乾薑(炮製過)、牛膝(酒浸)、沙參、半夏(湯洗過,各取半兩)、人參(取一兩)、細辛(去除苗部,取二兩一分)。

以上藥材均磨成細末,再用煉製過的蜂蜜搓成丸狀,大小約如赤豆。每次服用五十粒,最好在飯前,用溫酒或醋湯送服;若無效應,可適度增加服用數量,但感覺到有反應後就應停止,其神奇效果正如前述所述,不再贅述。

希望這能幫到你!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,請隨時告訴我。

7. 探胞湯

斷經三月,不知是胎,驗之方。

川芎(不拘多少)

上為末。濃煎艾湯,調二錢,空腹服,微動則有胎。

白話文:

所需材料為川芎,用量不限。

將川芎研磨成粉末。然後用濃鬱的艾草水煎煮,調入兩錢的川芎粉,在空腹時服用。如果身體有輕微反應,那就表示懷孕了。

8. 脈例

經云:陰搏陽別,謂之有子。搏者近也,陰脈逼近於下,陽脈別出於上,陰中見陽,乃知陽施陰化,法當有子。又少陰脈動甚者,妊子也。手少陰屬心,足少陰屬腎,心主血,腎主精,精血交會,識投於其間,則有娠。又三部脈浮沉正等,無病者,有妊也。余並如《脈經》說。

白話文:

經典上說:「當陰脈與陽脈的搏動有明顯區別時,這預示著懷孕的可能。」這裡所說的「搏」指的是靠近的意思,即陰脈在下方靠近,而陽脈在上方分離出去,當在陰脈中能察覺到陽脈的跡象,就能理解為這是陽氣播種、陰氣滋養的過程,依此規律,預示著懷孕的可能性。另外,如果少陰脈跳動得特別強烈,這也是懷孕的徵兆。手少陰脈屬於心臟,足少陰脈屬於腎臟,心臟主管血液,腎臟主管精氣,當精氣和血液在體內相交,生命意識在此中孕育,便會形成妊娠。再者,如果寸、關、尺三部脈的浮沉程度完全一致,且身體無病痛,這也是懷孕的信號。其餘相關理論皆可參考《脈經》的說明。

9. 惡阻

婦人中脘宿有風冷痰飲,經脈不行,飲與血搏,多喜病阻。其狀顏色如故,脈理順時,不知病之所在,但覺四肢沉重,頭目眩暈,惡聞食臭,喜啖鹹酸,至三四月則大劇,吐逆不自勝持,多臥少起。此由經血既閉,水漬於臟,臟氣不得宣通,頭潰悶,經脈秘澀,故使四肢沉重。挾風,則頭目眩暈;留飲,則嘔吐無時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談的是孕婦在懷孕初期常見的一種現象,我們稱為「妊娠反應」或「孕吐」。

一個女性如果她的胃部長期存在寒涼和痰濕的情況,加上生理週期的運行受阻,當飲食中的水分與血液相結合時,就很容易出現這種障礙性的症狀。這種情況下,她的外觀看起來並無異樣,脈象也正常,但實際上她正遭受著病痛。主要表現為四肢感到異常沉重,頭部和眼睛會有眩暈感,對食物的味道特別敏感,甚至無法忍受,反而偏好鹹酸的食物。這種症狀通常在懷孕的第三到第四個月時會達到最高峯,她會感到非常強烈的噁心和嘔吐,自己都難以承受,因此大部分時間只能躺在牀上,很少能起身活動。

這是因為懷孕後,經血不再排出,而體內的水分滲入臟腑,導致臟腑的功能無法正常運作,造成頭部脹悶。同時,經脈變得緊繃不通暢,使得四肢感到沉重。若是再夾雜著風邪,就會出現頭暈眼花的現象;若體內積聚的水分無法排除,就會引起無時無刻的嘔吐。

10. 竹茹湯

治妊娠擇食,嘔吐頭疼,顛倒痰逆,四肢不和,煩悶。

人參,橘皮,白朮,麥門冬(去心,各一兩),甘草(炙,一分),白茯苓,厚朴(薑製,各半兩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姜五片,入竹茹一塊如指大,同煎至七分,去滓,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【竹茹湯】用於治療孕婦挑食、噁心嘔吐、頭痛、精神狀態混亂、痰多逆氣、四肢不協調、心情煩悶等症狀。

藥方成分包括:人參、陳皮、白朮、麥門冬(去心)、炙甘草、白茯苓、厚朴(薑製)。

以上藥材混合後搗碎成散狀。每次服用時取四大錢的份量,加入一盞半的水,再放五片薑與一小塊如手指大的竹茹,一同煎煮至剩下約七分水量,過濾掉藥渣,最好在空腹時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