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六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六 (8)

1. 解毒雄黃丸

治纏喉風,及急喉痹,卒然倒僕,失音不語;或牙關緊急,不省人事;或上膈壅熱,痰涎不利,咽喉腫痛。

雄黃(飛,一分),鬱金(一分),巴豆(去皮出油,二七個)

白話文:

雄黃(研磨成粉末,一份) 鬱金(研磨成粉末,一份) 巴豆(去除外皮,榨取油,27個)

上為末,醋糊丸,綠豆大。熱茶清下七丸,吐出頑涎立省;未吐再服。如未至死,心頭尚溫,灌藥下喉,無有不活。

白話文:

將藥物研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用熱茶送服七丸,會吐出粘稠的口水,症狀立刻減輕;如果沒有嘔吐,再服用。如果人還沒有死,心臟還有溫度,灌藥從喉嚨灌下去,沒有人會因此活不過來的。

2. 乾薑散

治懸癰壅熱,卒暴腫大。

乾薑半夏(湯洗去滑,等分)

上為末。以少許著舌上,咽津。一法,用鹽抹箸頭,張口拄之,日五六次。

3. 麻仁散

治谷賊屍咽,咽喉中癢。此因誤吞谷芒,搶刺癢痛。

脂麻(炒,不以多少)

上為末,湯點服。凡谷賊屬咽,馬喉風屬喉,不可不分。

4. 馬鞭草散

治馬喉痹,洪腫連頰,吐氣數者。

馬鞭草

上搗自然汁。每服咽一合許。一法,用馬銜鐵汁服亦妙。

凡治哽之法,皆以類推,如鸕鷀治魚哽,磁石治針哽,發灰治發哽,貍虎治骨哽,亦各隨其類也。

5. 蜜綿薤白引法

通治諸哽。

薤白令半熟,以線系定,手捉線,少嚼薤白咽之,度薤至哽處,數牽引,哽即出矣。一法,綿一小塊,以蜜煮,如用食薤法。

白話文:

用熱水煮蒜白,煮到半熟。用線穿綁蒜白,用手握著線,輕輕咀嚼蒜白並吞嚥。當蒜白到達感覺到卡住的地方時,反覆牽引蒜白,卡住物就會咳出來。

另一種方法:

取一小塊棉花,用蜂蜜煮熟。使用方法與蒜白法相同。

玉屑無憂散,治一切物哽。(方見前)

6. 耳病證治

腎雖寄竅於耳,當知耳為聽會,主納五音,外則宮商角徵羽,內則唏噓呵吹呬,內關五臟,外合六淫,故風寒暑濕,使人聾聵耳鳴;憂思喜怒,多生內塞;其如勞逸,不言而喻。復有出血生膿,聤耳底耳,或耵聹(上直庚切,下乃頂切)不出,飛走投入,諸證既殊,治各有法。

白話文:

雖然腎臟與耳朵相連,但必須知道耳朵是聽覺器官,負責接收各種聲音,外部包括宮商角徵羽五個音調,內部包括唏噓、呵、吹、呬四種聲音。耳朵內部與五臟相通,外部與六種外邪相合,因此風寒暑濕等外邪會導致耳聾、耳鳴;憂思喜怒等內在情緒會導致耳朵閉塞;至於勞累和休息不足對耳朵的影響,自不待言。此外,還有出血化膿、耳朵長瘡、耳垢堵塞、飛蟲進入耳朵等證狀,這些證狀各不相同,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。

7. 菖蒲丸

治耳卒痛,及聾塞不聞聲。

菖蒲,附子(炮去皮臍,各等分)

上為末,以醋丸,如杏仁大。綿裹納耳中,日二易之。

8. 補腎丸

治腎虛耳聾,或勞頓傷氣,中風虛損,腎氣升而不降,致耳內虛鳴。

山茱萸乾薑(炮),巴戟,芍藥,澤瀉石斛,菟絲子(酒浸),遠志(去心),桂心,黃耆細辛乾地黃附子(炮),當歸牡丹皮蛇床子甘草,蓯蓉(酒浸),人參(各二兩),菖蒲(一兩),防風(一兩半),茯苓(半兩),羊腎(二枚)

白話文:

山茱萸、乾薑(炒過)、巴戟天、芍藥、澤瀉、石斛、菟絲子(泡過酒)、遠志(去心)、桂心、黃耆、細辛、乾地黃、附子(炒過)、當歸、牡丹皮、蛇牀子、甘草、淫羊藿(泡過酒)、人參(各 90 公克)、菖蒲(45 公克)、防風(67.5 公克)、茯苓(22.5 公克)、羊腎(2 個)

上為末,以羊腎研細,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子大。食前鹽、酒任下三十丸至五十丸。

9. 蠟彈丸

治耳虛聾。

茯苓(二兩),山藥(炒,三兩),杏仁(去皮尖炒,一兩半),黃蠟(二兩)

白話文:

  • 白茯苓:兩兩
  • 山藥:炒過,三兩
  • 杏仁:去皮尖炒過,一兩半
  • 黃蠟:兩兩

上以前三味為末,研勻,熔蠟為丸,如彈子大。鹽湯嚼下;有人止以黃蠟細切嚼,點好建茶送下亦效。

10. 乾蠍散

治耳聾因腎虛所致。十年內一服效。

乾蠍(黃色小者,並頭尾用,四十九個),生薑(切如蠍大,四十九片二味銀石器內炒至干,為細末。)上向晚勿食,初夜以酒調作一服,至二更以來,徐徐儘量飲,五更耳中聞百十攢笙響,便自此聞聲。

白話文:

用黃色乾蠍子(並將頭尾都用上,共 49 個),生的薑片(切成和蠍子一樣大小,共 49 片)。這兩種材料一起放入銀或石質容器中炒至乾燥,並研磨成細粉。

在傍晚時分不要進食。在夜幕降臨時,用酒將藥粉調成一劑。從夜裡 11 點開始,慢慢地把藥劑喝完。到了凌晨 3 點左右,你會在耳中聽到上百支笙齊奏的聲音。從此以後,你就能聽到聲音了。

11. 解倉飲子

治氣虛熱壅,或失飢冒暑,風熱上壅,耳內聾閉,徹痛,膿血流出。

赤芍藥,白芍藥(各半兩),當歸甘草(炙),大黃(蒸),木鱉子(去殼,各一兩)

白話文:

紅芍藥、白芍藥(各10克),當歸、炙甘草、蒸大黃、木鱉子(去殼)(各20克)

12. 麝香散

治聤耳底耳,耳內膿出。

桑螵蛸(一個,慢火炙及八分熟存性),麝香(一字,別研)

白話文:

桑螵蛸(一個,用慢火炙烤至八分熟即可) 麝香(一字分量,研磨成細粉)

上為末,研令勻。每用半字摻耳內;如有膿,先用綿捻紙以藥摻之。一法,用染坯、枯礬等分為末,以葦管吹入耳內即愈;或入麝香更佳。

白話文:

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半錢塞入耳中。如果有膿液,先用棉花或紙捻沾藥粉塞入。另一種方法是用等量的染色陶土和枯礬研成細末,用蘆葦管吹入耳中即可痊癒。或者加入麝香效果會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