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九 (3)
卷之九 (3)
1. 折傷吐血證治
病者因墜閃肭,致傷五臟,損裂出血,停留中脘,臟熱則吐鮮血,臟寒則吐瘀血如豆羹汁,此名內傷。治之各有方。
白話文:
病人因為跌落、扭傷或挫傷,導致內臟受傷,組織損傷出血,血液滯留在上腹部區域。如果臟腑有熱氣,就會吐出鮮紅的血液;若是臟腑偏寒,吐出的血會像豆羹汁一樣,呈現凝固的暗紅色,這種情況被稱為內傷。對於這類病症,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。
2. 加味芎藭湯
治打撲傷損,敗血流入胃脘,嘔吐黑血,或如豆羹汁。
川芎,當歸,白芍藥,百合(水浸半日),荊芥穗(各等分)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,酒半盞,同煎七分,去滓,不以時服。
白話文:
這是在治療因外力撞擊造成的身體損傷,有瘀血流入胃部,導致嘔吐出黑色血液,或者嘔吐物質狀似豆羹的情況。
所需藥材包括:川芎、當歸、白芍藥、事先用水浸泡半天的百合、以及荊芥穗(這些藥材需準備相同份量)。
以上藥材應先研磨成散狀。每次服用時,取四錢的藥粉,加入一碗水與半碗酒一同煎煮至剩下七分之一的份量,然後濾掉殘渣,無需拘泥於特定時間,隨時可服用。
3. 折傷瘀血證治
病者有所墜墮,惡血留內,或因大怒,汗血洴溫,停蓄不散,兩脅疼痛,腳善瘈,骨節時腫,氣上不下,皆由瘀血在內。治之各有方。
白話文:
病人可能因為從高處跌落,導致體內有瘀血滯留,或者因為極度生氣,使得血液運行異常,熱血在體內聚集無法散去,造成兩側肋骨區域疼痛,腳部容易抽筋,關節時常出現腫脹,有氣悶感且氣息不順暢,這些症狀都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瘀血所致。對於這類病情,各有其相應的治療方法。
4. 雞鳴散
治從高墜下,及木石所壓。凡是傷損,血瘀凝積,氣絕欲死;並久積瘀血,煩躁疼痛,叫呼不得,並以此藥利去瘀血即愈。此藥推陳致新,治折傷神效。
大黃(一兩,酒蒸),杏仁(三七粒,去皮尖)
上研細,酒一碗,煎至六分,碗裂去滓,雞鳴時服,次日取下瘀血即愈;若便覺氣絕,不能言,取藥不及,急掰口開,以熱小便灌之。
白話文:
[雞鳴散]適用於從高處墜落,或是被木頭、石頭等重物壓傷的情況。無論是何種外傷導致的血液淤積,氣息微弱瀕臨死亡;或是長時間血液淤積造成的煩躁與劇烈疼痛,甚至痛到無法出聲呼喊,都可以用這個藥來排出淤血,服用後就會好轉。此藥能促進新陳代謝,對骨折傷害有神奇療效。
藥方成分:熟大黃(一兩,需用酒蒸過)、杏仁(三十七粒,需去皮尖)
製作方法: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再加入一碗酒煎煮至剩六分之一,然後倒掉藥渣,最好在雞鳴時分服用。第二天就會排出淤血,病痛即可緩解;如果患者因傷勢嚴重,已無法說話,來不及準備藥物,可以立即掰開患者的嘴,灌入熱的小便,以維持生命。
5. 病餘瘀血證治
病者或因發汗不徹,及吐衄不盡,瘀蓄在內,使人面黃唇白,大便黑,腳弱氣喘,甚則狂悶,皆瘀血所致。治之各有方。
白話文:
病人可能因為發汗不完全,或是嘔血、鼻血未流乾淨,導致血液凝結瘀積於體內。這樣的狀況會讓人出現臉色泛黃、嘴脣蒼白、大便顏色變黑,甚至腳部無力與呼吸困難的症狀,嚴重時還可能產生精神錯亂的現象,這些都是由體內瘀血所引發的。對於不同的病情,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