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六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六 (7)

1. 舌病證候(附失欠)

舌者,心之官,主嘗五味,以榮養於身,資於脾,以分布津液於五臟。故心之本脈,繫於舌根;脾之絡脈,繫於舌傍;肝脈,循陰器,絡於舌本。凡此三經,或為風寒濕所中,使人舌捲縮而不能言,或憂怒思恐所郁,則舌腫滿而不得息,心熱則破裂生瘡,肝壅則出血如湧,脾閉則白胎如雪。諸證雖異,治之各有方。

白話文:

舌頭是心臟的外部表現,主要功能是品嚐各種味道,並且通過它來滋養身體,由脾臟提供營養,負責將體內的津液分配到五臟六腑。因此,心臟的基本脈絡,連接在舌根;脾臟的微細脈絡,連接在舌邊;肝臟的脈絡,沿著生殖器官,連接到舌根。這三條經脈,如果被風、寒、濕邪侵襲,會導致舌頭蜷縮,無法說話;或是因憂慮、憤怒、過度思考、恐懼等因素鬱結,舌頭會腫脹,讓人喘不過氣。心火旺盛時,舌頭會裂開並長出潰瘍;肝氣過盛時,舌頭會大量出血;脾氣不暢時,舌苔會像雪一樣白。雖然這些症狀各不相同,但對應的治療方法也是各異其趣。

2. 升麻柴胡湯

治心脾虛熱上攻,舌上生瘡,舌本強,頰兩邊腫痛。

柴胡,升麻,芍藥,梔子仁,木通(各一兩),黃芩,大青,杏仁(去皮尖,各三分),石膏(煅,二兩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,姜五片,煎七分,去滓,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[升麻柴胡湯]

用於治療心脾虛弱導致的上火症狀,如舌頭上長瘡,舌根部僵硬,以及兩頰腫痛。

所需藥材包括:柴胡、升麻、芍藥、梔子仁、木通(每種各30克)、黃芩、大青、杏仁(去皮去尖,每種各9克)、石膏(煅燒過,60克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散劑。每次服用時取四大錢的藥粉,加入一碗水,再放入五片薑,煮至剩七分水量,然後濾掉藥渣,在飯後服用。

3. 金沸草散

治風寒傷於心脾,令人憎寒發熱,齒浮舌腫。

荊芥穗(四兩),旋覆花,前胡,麻黃(去節,各三兩),甘草(炙),芍藥(赤者),半夏(湯七次,各一兩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大錢,水一盞半,姜七片,棗二個,煎七分,去滓漱口,吐一半,吃一半。世醫用此發散傷風傷寒,及加杏仁、五味子治咳嗽皆效,獨未知治舌腫牙疼。辛未年有人患舌腫如吹,滿塞其中,粥藥不入,其熱甚危,大煎一劑,乘熱以紙籠氣熏之遂愈。又一婦人牙疼,治療不瘥,致口頰皆腫,亦以此藥熏漱而愈,故特記之。

白話文:

[金沸草散]是用來治療因風寒侵襲心脾導致的畏寒發燒,牙齦腫脹,舌頭腫大。

藥方成分包括:荊芥穗(四兩),旋覆花,前胡,麻黃(去節,各三兩),炙甘草,赤芍藥(各一兩),半夏(用水煮七次,一兩)。

以上藥材混合製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大錢,用一盞半的水,加入七片薑和兩個棗子一起煎煮至剩下七分水量,濾掉渣滓後,先用藥汁漱口,然後吐出一半,喝下另一半。一般醫生會用這個藥方來治療感冒或風寒,加上杏仁和五味子能治療咳嗽,但鮮少人知道它也能治療舌頭腫脹和牙痛。在辛未年時,有個人舌頭腫得像被吹脹一樣,口腔都被塞滿,連粥和藥都無法吞嚥,情況非常危急,後來大量煎煮一劑此藥,趁熱用紙包住藥氣燻蒸,病情隨即好轉。另有一名婦女牙痛,治療多日仍無效,結果臉頰也跟著腫起來,她使用這個藥方燻蒸漱口,病情也隨即痊癒,因此特別記載下來。

4. 烙腫法

凡舌腫,舌下必有噤蟲,狀如螻蛄臥蠶,有頭尾,頭小白,可燒鐵烙烙頭上即消。

白話文:

凡是遇到舌頭腫脹的情況,舌頭下方必定會有一種類似於蟻獅或臥蠶的生物,我們稱之為噤蟲,這種噤蟲有頭有尾,頭部呈現白色。處理方式是用燒熱的鐵器烙在噤蟲的頭部,這樣舌頭的腫脹就會消失。

5. 黑散子

治舌忽然腫破。

釜底煤(研細)

上以醋調,敷舌上下,脫去更敷;能先決出血竟敷之彌佳。一法,用鹽等分調。

白話文:

[黑散子]

用於治療舌頭突然腫脹並破裂的情況。

所需材料:鍋底的煤灰(需研磨至細膩)

將上述材料用醋調和,然後塗敷在舌頭的上下部位,若材料乾了就再重新塗敷;如果能在敷藥前先將舌頭上的血排出再進行敷藥效果更佳。另一種方法,則是使用等量的鹽來調和。

6. 薄荷蜜

治舌上生白胎,乾澀,語話不真。

薄荷自然汁,白蜜(等分)

上先以生薑片蘸水揩洗竟,敷之良。

白話文:

所需材料為薄荷的新鮮汁液和白蜜,兩者份量相等。

首先,使用沾有水的薑片清潔舌頭,然後再將薄荷汁與白蜜混合後塗抹在舌頭上,效果會很好。

7. 文蛤散

治熱壅,舌上出血如泉。

五倍子(洗),白膠香,牡蠣粉(各等分)

上為末。每用少許摻病處,或燒鐵箄熱,烙孔上。

白話文:

[文蛤散]

這是用來治療因熱氣壅塞,導致舌頭上像泉水般大量出血的情況。

所需藥材有:五倍子(需先清洗過)、白膠香、牡蠣粉(這三種藥材份量相同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使用時只需取少量,撒在患部。或者可以將鐵箄燒熱,然後烙在出血的部位上。

8. 礬石散

治風濕寒,舌強不能語。

枯礬,桂心(各等分)

上為末。每一錢安舌下,或用正舌散治之。(方見中風門)

凡失欠頰車蹉,但開不能合,以酒飲之,令大醉,睡中吹藥搐其鼻,嚏透即自正。

白話文:

[礬石散]這帖藥方是用來治療風濕和身體因寒氣而導致的舌頭僵硬,無法說話的症狀。

所需藥材為礬石和肉桂中心的部分,兩者份量相等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使用時,取一錢的藥粉放在舌下,或者可以使用正舌散來治療。(正舌散的配方請參閱中風病症的相關資料)

如果出現口齒不清,面部肌肉失控,以致於嘴巴只能張開卻無法閉合的情況,可讓患者飲用一些酒,使其喝到大醉。趁其熟睡時,將藥粉吹入患者的鼻子,引發打噴嚏,當噴嚏打完後,面部肌肉便能恢復正常。

9. 咽喉病證治(附哽)

夫喉以候氣,咽以咽物;咽接三脘以通胃,喉通五臟以系肺,氣谷攸分,皎然明白。有為水喉谷喉之說者,謬說也。《千金》復云:喉嚨候脾胃,咽門候肝膽。亦非至論,智者當以理推,不可強存乎人矣。諸臟熱則腫,寒則縮,皆使喉閉,風燥亦然。五臟久咳則聲嘶,嘶者喉破也,非咽門病,咽腫則不能吞,干則不能咽。

多因飲啖辛熱,或復嘔吐烙傷,致咽系乾枯之所為也,與喉門自別。又有懸癰暴腫,閉塞喉嚨,亦如喉閉。但懸癰在上齶,俗謂鶯翁,又謂之鵝聚,俗語聲訛,不可不備識。

小續命湯,治卒喉痹,不得語。(方見中風門)

加杏仁去皮尖七個煎,甚效。

白話文:

[咽喉疾病的治療(附哽塞)]

咽喉的功能分別是,喉部用來呼吸,咽部用來吞嚥食物。咽部連接著胃的三個部分,而喉部則與五臟相連,特別是肺部,氣血和食物的運行在這兩處有著明確的區分。有人稱喉為「水喉」,咽為「谷喉」,這是錯誤的觀點。《千金方》也曾提及,喉嚨反映脾胃健康,咽部反映肝膽狀態,這種說法並非完全正確,聰明的人應當根據道理來判斷,而不應強加於人。

當各臟器過熱會導致腫脹,過冷則會收縮,這些都會導致喉部閉塞,風燥同樣會造成此問題。如果五臟長期咳嗽,會導致聲音嘶啞,因為這代表喉部受到損傷,而非咽部疾病,若咽部腫脹,則無法吞嚥,乾燥則無法順利吞嚥。

大多數情況下,是因為食用辛辣、熱性食物,或是反覆嘔吐造成的傷害,導致咽部乾燥,這與喉部問題不同。另外,還有一種突然腫大的懸癰,阻塞喉嚨,其症狀類似喉部閉塞。但懸癰位於上齶,俗稱鶯翁,又稱鵝聚,由於地方方言的誤解,我們應該對此有所認識。

小續命湯,用於突然的喉嚨閉塞,無法說話。(該藥方可參考中風相關條目)

如果在煎煮時加入七個去皮尖的杏仁,效果會更佳。

10. 玉鑰匙

治風熱喉痹,及纏喉風。

焰硝(一兩半),硼砂(半兩),腦子(一字),白殭蠶(一分)

上為末,研勻。以竹管吹半錢許入喉中,立愈。

白話文:

[玉鑰匙]這個處方用於治療因風熱引起的喉嚨腫痛,以及類似喉部急性炎症的疾病。

所需藥材包括:硝石(一兩半),硼砂(半兩),麝香(微量,通常指極少量),白僵蠶(一分)。

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。使用時,取約半錢的藥粉,通過竹管吹入喉部,可以立即緩解症狀。

請注意,以上內容是根據要求僅提供古文翻譯,實際使用藥物應遵從專業醫師指導。

11. 神效散

治喉閉熱腫,語聲不出。

荊芥穗(別為末),蓖麻(生去皮,別研,各等分)

上入生蜜少許丸,如皂子大。以綿裹含化,急則嚼化。一法,用朴硝,不用荊芥。

白話文:

藥材有荊芥穗(需單獨研磨成粉)和蓖麻(生的,去皮,單獨研磨),兩種藥材份量相等。

加入少量的蜂蜜揉成丸狀,大小像皁角籽一樣。使用時,用棉花包裹住藥丸,讓它在口中慢慢融化,如果情況緊急可以直接咀嚼後吞下。另外一個方法是,使用朴硝替代荊芥。

12. 蜜附子

治腑寒,咽門閉,不能咽。

大附子(生去皮臍)

上切作大片,蜜塗,炙令黃,含咽津,甘味盡,更塗炙用。

白話文:

【蜜附子】

這帖藥方用來治療腹部寒冷,喉嚨部位閉塞,導致無法吞嚥的情況。

主要成分為大附子(需去皮及頂部),將其切成大塊,再塗上蜂蜜,烤至表面呈黃色。服用時,含在口中慢慢讓唾液與其混合,等到甜味消失後,再塗上蜂蜜進行下一次的烤制,循環使用。

13. 玉屑無憂散

治纏風,咽喉疼痛,語聲不出,咽物有礙,或風涎壅滯,口舌生瘡,大人酒癥,小兒奶癖,或誤吞骨屑,哽塞不下。

玄參,貫眾,滑石,縮砂仁,黃連,甘草,茯苓,山豆根,荊芥穗(各半兩),寒水石(煅)硼砂(各三錢)

上為末。每服一錢,先抄入口,以新水嚥下。此藥除三尸,去八邪,殺九蟲,闢瘟療渴。

荊芥湯,治風熱肺壅,咽喉腫痛,語聲不出,喉中如有物哽,咽之則痛甚。

荊芥穗(半兩),桔梗(二兩),甘草(一兩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,姜三片,煎六分,去滓溫服。一法,去荊芥穗,名如聖湯。

白話文:

【玉屑無憂散】

用於治療因風熱引發的咽喉疼痛,說話聲音嘶啞,吞嚥困難,或是風痰阻滯導致的口腔潰瘍,成人因過量飲酒造成的症狀,小孩因過度依賴母乳而產生的問題,甚至不慎吞食骨屑卡在喉嚨無法下嚥的情況。

藥方成分包括:玄參、貫眾、滑石、縮砂仁、黃連、甘草、茯苓、山豆根、荊芥穗(各15克),寒水石(煅)、硼砂(各9克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3克,先將藥粉含入口中,再用水吞服。此藥能清除體內的病邪,殺滅寄生蟲,防禦瘟疫,解渴。

另外,還有「荊芥湯」,適用於風熱導致肺部壅塞,咽喉腫痛,聲音沙啞,感覺喉嚨像有異物哽塞,吞嚥時疼痛加劇的情況。

藥方成分:荊芥穗(15克)、桔梗(40克)、甘草(20克)。

將這些藥材切碎混合。每次服用12克,用一杯水和三片薑一同煎煮至剩下約六成水量,濾掉藥渣後趁溫熱服用。另一種配方是去掉荊芥穗,稱為「如聖湯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