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六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六 (4)

1. 眼敘論

夫眼者,五臟之精明,一生之至寶,如天之有日月,其可不保護之?然骨之精為瞳子,屬腎;筋之精為黑眼,屬肝;血之精為絡果,屬心;氣之精為白眼,屬肺;肉之精為約束,屬脾,裹擷筋骨血氣之精,與脈併為系,繫上屬於腦,後出於項中。故六淫外傷,五臟內郁,飲食房室,遠視悲泣,抄寫雕鏤,刺繡博奕,不避煙塵,刺血發汗,皆能病目。故方論有五輪八廓、內外障等,各各不同,尤當分其所因,及臟腑陰陽,不可混濫。

白話文:

眼睛是五臟精氣的總和,是壹生中的寶貝,就如同天上的太陽和月亮,怎麼可以不好好保護呢?瞳孔是由骨骼精氣所化,屬於腎;眼白是由筋絡精氣所化,屬於肝;眼內的血管是由血精所化,屬於心;眼白是由氣精所化,屬於肺;眼周的肌肉是由肉精所化,屬於脾,包裹著筋骨血氣的精華,併和經脈相連,連到腦部,再從後頸而出。所以,外在的六種邪氣侵害,五臟的內熱鬱積,不當的飲食和房事,過度用眼導致的悲傷哭泣,抄書雕刻,刺繡博弈,不注意煙塵的影響,刺血發汗,這些都可能導致眼睛疾病。因此,中醫的方論中分為五輪八廓、內外障等不同的病證,需要根據病因、臟腑的陰陽虛實進行辨證,不可混淆。

如目決其面者,為兌眥,屬少陽;近鼻上為外眥,屬太陽;下為內眥,屬陽明。赤脈從上下者,太陽病;從下上,陽明病;從外走內者,少陽病,此三陽病,不可混也。睛色赤,病在心;色白,病在肺;色青,病在肝;色黑,病在腎;色黃,病在脾;色不可名者,病在胃中。此五臟三陽病,不可混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眼睛正對着臉部,稱爲兌眥,屬於少陽經;靠近鼻子的上方爲外眥,屬於太陽經;下方的爲內眥,屬於陽明經。

如果紅脈從上下方向走,是太陽病;從下往上,是陽明病;從外往內走,是少陽病,這三種陽經的疾病,不能混淆。

眼白發紅,心臟有病;發白,肺部有病;發青,肝臟有病;發黑,腎臟有病;發黃,脾臟有病;發出難以形容的顏色,胃部有病。

這些五官和三陽經的疾病,也不能混淆。

仍敘三因於後。

2. 三因證治

病者喜怒不節,憂思兼併,致臟氣不平,鬱而生涎,隨氣上厥,逢腦之虛,侵淫眼系,蔭注於目,輕則昏澀,重則障翳,眵淚努肉,白膜漫睛,皆內所因;或數冒風寒,不避暑濕,邪中於項,乘虛循系以入於腦,故生外翳,翳論中所謂青風、綠風、紫風、黑風、赤風、白風、白翳、黃翳等,隨八風所中,變生諸證,皆外所因;或嗜欲不節,飲酒無時,生食五辛,熟啖炙爆,馳騁田獵,冒涉煙塵,勞動外精,喪明之本,所謂恣一時之遊佚,為百歲之固愆,皆不內外因。治之各有方。

白話文:

生病的人情緒失控,憂思過重,導致內臟氣血失調,鬱結生痰,隨著氣血上行,遇到腦部虛弱之處,侵犯眼睛系統,積聚在視力部位,輕則眼睛昏沉,重則視力模糊不清,流淚、肌肉抽搐,白膜遮蓋眼睛,這些都是內因造成的。

或者經常吹風受寒,不注意防暑避濕,邪氣侵犯頭頸部,趁虛而入侵腦部,因此產生外眼翳,中醫理論中提到的青風、綠風、紫風、黑風、赤風、白風、白翳、黃翳等,隨著八種風邪的侵襲,會演變成不同的症狀,都是外因造成的。

或者放縱慾望,飲酒過度,生食辛辣食物,熟吃炙烤爆炒食品,沉迷於打獵,冒著風塵勞累,傷害身體的精氣,損害視力健康。正如俗話所說,一時放縱享樂,換來一輩子的遺憾,這些都不屬於內因或外因。治療這些疾病都有相應的方法。

3. 《千金》神麯丸

明目,百歲可讀細書。常服益眼力。

神麯(四兩),磁石(二兩,煅,醋淬七次),光明砂(一兩)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梧子大。米飲服五丸,食前日三服。

4. 羌活散

治風毒氣上攻,眼目昏澀,翳膜生瘡;及偏正頭疼,目小黑花累累者。

羌活川芎天麻旋覆花青皮天南星(炮),藁本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羌活、川芎、天麻、旋覆花、青皮、天南星(炒過的)、藁本(各1兩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姜三片,薄荷七葉,煎七分,食後服。一法,入牽牛末二兩,以生薑汁煮糊丸,如梧子大,酒任下二三十丸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杯水,加入三片生薑、七片薄荷葉,煎煮七分之一。飯後服用。

另一種方法:加入二兩牽牛子末,用生薑汁煮成糊狀,丸成梧子大小。用酒隨意服用二、三十丸。

5. 白蒺藜散

治腎臟風毒上攻,眼目赤腫,熱淚昏澀,胬肉攀睛。

白蒺藜(炒去角),防風甘草(生),殭蠶(去絲觜,各一兩,直者),南星(一兩半,黑豆二合、青鹽半兩水煮透,取出焙秤,不用鹽豆),甘菊花(三兩,生)

白話文:

  • 白蒺藜(炒過後去除果角)
  • 防風
  • 生甘草
  • 殭蠶(去除絲和腳,每種一兩,直的)
  • 南星(一兩半,用黑豆兩合、青鹽半兩煮熟,取出晾乾稱重,不用鹽豆)
  • 生甘菊花(三兩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煎甘草湯下,食後服。忌炙爆。

6. 洗肝散

治肝熱,赤脈貫睛澀痛,衝風淚下。兼治熱血攻心。

白蒺藜(一兩半),防風羌活(各半兩),馬牙硝(二兩),甘草(一分)

白話文:

白蒺藜(75克),防風(25克),羌活(25克),馬牙硝(100克),甘草(5克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白湯調下,食後服。

7. 椒紅丸

明目,暖水臟,補虛方。久服駐顏,縮小便。

川椒(取紅,四兩),巴戟(去心),金鈴子(銼炒),茴香(炒),附子(炮去皮臍,各一兩)

白話文:

四川花椒(選擇紅色的,4 兩) 巴戟天(去除中心,1 兩) 金鈴子(切碎炒過,1 兩) 茴香(炒過,1 兩) 附子(炮製後去除皮和臍,1 兩)

上為末,山藥三兩為末,酒煮糊,搜為丸,梧子大。空心鹽湯下三五十丸。

8. 煮肝散

治眼赤。有耳癢證,則用四生散,入羊子肝煮。甚妙。

四生散,(方見癲風門)。每服四錢匕,鹽酒入羊子肝煮,空心溫服。羊子肝即羊肝上小片子者是。

白話文:

「四生散」(具體方劑請參閱癲風藥方章節)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鹽和酒煮羊肝,趁熱服下。羊肝是指羊肝上較小的薄片。

9. 驅風散

治風毒上攻,眼腫癢澀,痛不可忍;或上下瞼眥赤爛,翳肉侵睛。

五倍子(一兩,去塵土),蔓荊子(一兩半,洗)

白話文:

五倍子(50 克,去除灰塵) 蔓荊子(75 克,清洗)

上為銼散。每服三錢,水二盞,銅石器內煎及一盞,澄清熱洗,留滓,二服再煎。

白話文:

按照上方的藥方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三錢藥粉,加入水兩碗,用銅製或石製容器煎煮,煎到只剩一杯水。將藥液澄清後熱服,濾渣留用。第二次再用濾渣煎服。

10. 立勝散

治風毒攻眼,及時眼隱澀,羞明腫痛。

黃連黃柏秦皮(去粗皮),甘草(等分)

白話文:

黃連、黃柏、秦皮(去除粗糙的外皮)、甘草(等量)

上為銼散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,棗一枚,燈芯七莖,煎數沸,去滓,以新羊毫筆蘸刷眼,候溫,即用手沃之。一法,不用黃柏、甘草,有黃芩防風

白話文:

上面介紹的是銼散。每次服用四錢,加一盞水、一顆棗、七根燈芯。煎煮沸騰數次,過濾掉渣滓,用一支新的羊毫毛筆沾取,輕輕刷拭眼睛。待藥液溫度適中時,再用手輕輕潑灑。另一種方法是,不用黃柏和甘草,改用黃芩和防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