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八 (1)
卷之八 (1)
1. 麋角丸
治五痿皮緩毛瘁,血脈枯槁,肌肉薄著,筋骨羸弱,飲食不滋,庶事不興,四肢無力,爪枯發落,眼昏唇燥,疲憊不能支持。
麋角(鎊,一斤,酒浸一宿),熟地黃(四兩),大附子(生去皮臍,一兩半)
上用大麥米二升,以一半藉底,一半在上,以二布巾隔覆,炊一日,取出藥與麥,別焙乾為末,以浸藥酒,添清酒煮麥粉為糊,搜和得所,杵三千下,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溫酒、米湯任下,食前服。
王啟玄傳玄珠先生耘苗丹三方。序曰:張長沙戒人妄服燥烈之藥,謂藥勢偏有所助,勝克流變,則真病生焉,猶憫苗不長而揠之者也。若稟氣受血不強,合服此而不服,反忽略之,是不耘苗者也。
白話文:
【麋角丸】
主治五種痿症導致的皮膚鬆弛、毛髮憔悴,血液脈絡萎縮,肌肉瘦薄緊貼骨骼,筋骨衰弱,飲食無法滋養身體,各項生理活動減退,四肢乏力,指甲枯黃、頭髮脫落,眼睛模糊、嘴脣乾燥,疲倦不堪,無法正常支撐日常生活。
使用方法如下:取麋鹿角一斤(先以酒浸泡一夜),熟地黃四兩,生附子去皮後一兩半。再取大麥米二升,一半鋪於底部,另一半鋪在藥材上方,用兩層布巾覆蓋,蒸煮一天。然後將藥材和大麥分別烘乾,磨成粉末。用浸泡藥材的酒,加上清酒煮麥粉製成糊狀,拌入藥粉,攪拌均勻後,用力杵打三千次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粒,可用溫酒或米湯送服,飯前服用。
王啟玄傳玄珠先生耘苗丹三方。序言:張長沙曾告誡人們不要隨意服用性質燥熱強烈的藥物,因為藥物的特性可能只對某方面有幫助,若過度使用會導致體內環境失衡,從而引發真正的疾病,就像因急於作物成長而強行拔高一樣。如果一個人本身的氣血並不是非常強壯,應該服用這些藥物卻沒有服用,反而忽略了它們,這就像是不耕耘作物一樣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