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四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四 (8)

1. 《千金》內補散

治癰疽發背,惡肌不盡。服此消肌生肉。

當歸,桂心(各二兩),人參川芎厚朴(薑製炒),防風甘草(炙),白芷桔梗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當歸、桂心(各 90 公克) 人參、川芎、厚朴(用薑汁炒製)、防風、甘草(炙烤)、白芷、桔梗(各 45 公克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匕,酒調,空腹服;不能飲酒,以木香湯調下。

2. 善應膏

治癰疽潰後,長肌敷瘕。

白芷黃耆(各一兩),甘草(二錢),黃蠟(二兩),黃丹(二兩半)

白話文:

白芷、黃耆(各 30 克),甘草(6 克),黃蠟(60 克),黃丹(75 克)

上前三味為粗末,春秋用麻油四兩半,夏四兩,冬五兩,熬藥紫赤色,綿濾去滓,再入黃蠟、黃丹,以柳枝不住手攪,滴水成珠即止。用如常法。

白話文:

以上前三味藥為粗劣藥材,在春秋天使用四兩半麻油,夏天用四兩,冬天用五兩,將藥熬製成紫紅色,用棉布過濾去除沉澱物,然後加入黃蠟和黃丹,用柳條不停攪拌,當藥液滴水成珠即停止攪拌。使用方法與一般藥物相同。

3. 豬蹄湯

洗髮背癰疽。

豬蹄(一具,治如食法),黃耆黃連,芍藥(各三錢三字),黃芩(一分),薔薇根,狼牙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豬蹄一隻(處理方式與食用方法相同),黃耆、黃連、芍藥(各 3 錢 3 分),黃芩(1 分),薔薇根、狼牙(各 1 兩)

銼散。以水二斗,煮豬蹄熟,澄清得汁半許,入藥,煎至二三分,去滓,洗瘡,以帛拭乾,日二。如疼痛,加當歸甘草各一分。

白話文:

上研成散末。用兩鬥水煮豬蹄至熟,澄清後取汁半鬥,加入藥物,煎煮至剩下二三分之一,去掉渣滓,用來清洗傷口,再用絲帛擦乾,每天清洗兩次。如果疼痛,可以添加當歸和甘草,各一錢。

4. 外食散

治癰腫惡肉不盡,膿水淋漓。敷此,能消肌長肉。

白礬(銀窩內用瓦蓋煅令性盡,一兩),好染坯,血竭(各一兩)

上研細。用桑漿旋搜為膏,量瘡大小貼之。忌[鯽魚](/herb/1433)、酒面、毒物等。

5. 瘡漏脈例

經云:陷脈為漏,留連肉腠。脈得寒即下陷,凝滯肌肉,故曰留連肉腠;肉冷亦能為膿血,故為冷漏,須用溫藥,方如後。

白話文:

中醫典籍中提到:陷脈是身體漏氣,而且會滯留在肌肉之間。脈絡受寒就會下陷,凝滯於肌肉中,所以稱為「留連肉腠」;肌肉受寒也會化為膿血,因此稱為「冷漏」。治療時需要使用溫熱藥物,處方如下:

6. 陷脈散

治漏瘡,及二三十年癭瘤,或大如杯盂,久久不瘥,致有漏潰,令人骨消肉盡,或堅或軟或潰,令人驚惕,寐臥不安,體中掣痛,愈而復作。

白話文:

治療穿孔性瘡瘍,以及長達二三十年的腫瘤,有的腫瘤大如碗口,長時間無法癒合,導致破潰流膿,令人骨瘦如柴,腫瘤或硬或軟或破潰,令人驚恐,難以入睡,體內疼痛,即使治癒後也會復發。

乾薑(炮),琥珀大黃附子(炮,各一兩),丹參(三分),石硫黃,白石英鍾乳粉,烏賊魚骨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炮製後的乾薑、琥珀、大黃、炮製後的附子(各 60 克)、丹參(18 克)、硫磺、石英、鍾乳石粉、烏賊魚骨(各 30 克)

上為末,貯以瓷合韋囊勿令泄氣。若瘡濕即敷;無汁,即煎豬脂和敷之,以干為度。或死肌不消,加芒硝二兩益佳。一法,用胡燕屎一枚。

白話文:

將藥弄成粉末狀,放入瓷瓶中,用羊皮囊包住,防止藥性散失。如果傷口有滲液,就敷上藥粉;如果沒有滲液,就煎豬油並將藥粉拌入其中敷上,敷到傷口乾燥為止。如果壞死組織沒有消退,則加入兩錢芒硝會效果更好。還有一種方法,就是使用一顆胡蜂的糞球。

7. 桂附丸

治氣漏、冷漏諸瘡。

桂心,附子(炮裂,米醋中浸,再炮,淬三五次,去皮尖),厚朴(薑製),甘草(炙),白朮(各一兩),木香(一分),乳香(二錢,別研)

白話文:

肉桂心(一兩) 附子(炮裂後浸泡米醋,再炮一次,淬三到五次,去除皮和尖端,一兩) 厚朴(用薑炮製,一兩) 甘草(炙乾,一兩) 白朮(一兩) 木香(一分) 乳香(二錢,研磨備用)

上為末,煉蜜丸,梧子大。空腹米飲下二三十丸。

8. 癰疽灸法

夫癰則皮薄腫高,疽則皮厚腫堅。初發並宜灼艾,唯癰成則宜針,疽膿成則宜烙。若能審其名證,早早施治,仍用藥以攻利其根,補托其里,不必告醫,自料亦瘥。但世人忽之耳,醫方所以冠癰疽於雜病之先者,知為大病也。世醫失治療之序,顛倒錯亂,多致枉夭,良可嘆息。故備集得效灸法,以貽學者,庶不致妄投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了癰,那麼皮膚會很薄而腫脹得高;如果出現了疽,那麼皮膚會很厚而腫脹得硬。在剛發病的時候,都適合用灸法治療。只有在癰形成的時候才適合用針灸,只有在疽膿形成的時候才適合用烙法。如果能夠仔細分辨它們的徵兆,及早地進行治療,再配合藥物來攻堅其根源,補益其內部,就不需要找醫生,自己治療也能痊癒。但世人往往忽視了這一點。醫方中將癰疽放在雜病之前,正是因為知道它們是大病。世間的醫生治療失序,顛倒錯亂,導致很多病人枉死,令人哀嘆。因此,我收集了有效的灸法,留給後學者,希望他們不要胡亂治療。

治初生癰疽發背,神效灸法,累試有驗。江寧府紫極觀,因掘得石碑載之。

凡人初覺發背,欲結未結,赤熱腫痛,先以濕紙覆其上,立視候之,其紙先干處,即是結癰頭也。取大蒜切成片,如當三錢厚薄,安其頭上,用大艾炷灸之,三壯即換一蒜片,痛者灸至不痛,不痛灸至痛時方住。最要早覺早灸為上,一日二日,十灸十活;三日四日,六七活;五六日,三四活;過七日,則不可灸矣。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,即用大蒜研成膏,作薄餅鋪頭上,聚艾於蒜餅上燒之,亦能活也。

白話文:

當開始感覺背部發熱、腫痛並有膿包形成徵兆時,首先用濕紙覆蓋患處,觀察紙張先變乾的地方,那就是膿包的頭部。

取大蒜切成三錢厚度左右的薄片,貼在膿包頭部,然後用艾草條灸治,每片蒜灸三壯後換一片。疼痛時灸到不痛,不痛時灸到疼痛再停止。

最重要的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第一天或第二天,灸十次能治好十分之十;第三或第四天,六至七次能治好;第五或第六天,三四次能治好;超過第七天,就無法灸治了。

如果有十幾個膿包聚集在一起,就把大蒜研磨成膏狀,做成薄餅狀敷在膿包上,在蒜餅上聚攏艾草條燃燒,也能幫助化膿消腫。

若背上初發赤腫,一片中間,有一片黃粟米頭子,便用獨頭蒜切去兩頭,取中間半寸厚薄,正安於瘡上,卻用艾於蒜上灸十四壯,多至四十九壯。

白話文:

如果背上剛開始長出紅腫,一塊中間有一個米粒大小的黃色膿頭,就用整顆大蒜切掉兩端,取出中間約半寸厚的部分,正對著傷口放上,再用艾草在蒜頭上灸十四次,最多灸四十九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