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言

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四 (2)

1. 消腫散

治水氣浮腫,喘呼,不得睡,煩熱躁擾,渴燥,大小便不利。

白話文:

治療水腫,呼吸困難,無法安睡,煩躁發熱,口渴乾燥,大小便不通暢。

大黃(蜜蒸),山梔(炒),甘草(炙),乾葛,橘皮,麻黃(去節湯),馬牙硝,川芎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。蜜湯調下二錢。

白話文:

大黃(用蜂蜜蒸製),山梔(炒製),甘草(炙烤),乾葛,橘皮,麻黃(去掉枝節,用湯煮過),馬牙硝,川芎(份量相等)

2. 棗仁散

治水氣浮腫,無問久新老少悉可服,唯禁鹽必效。

棗仁,赤茯苓,桂心(各等分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水腫,不論是久病還是新病,不分年齡都可服用,唯一禁止的是食用鹽,這樣才會有效。

酸棗仁、赤茯苓、肉桂(各等量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兩錢,用米湯送服。

3. 禹餘糧丸

治十腫水氣。凡腳膝腫,上氣喘滿,小便不利,但是水氣悉皆主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各種水腫病症。凡是腳膝腫脹,上氣喘滿,小便不順暢的,只要是因水溼之氣引起的病症都可主治。

蛇黃(大者三兩,以新鐵銚盛入一秤炭火中燒蛇黃與銚子一般通赤,用鉗取銚子出,便傾蛇黃,入釅醋二升中,候冷取出,研極細則止,即含石),禹餘糧(三兩,用真針沙五兩,先以水淘淨控干,更以銚子炒乾,入禹餘糧,一處用米醋二升就銚內煮醋乾為度,卻用銚並藥入一秤炭火中燒通赤,傾藥淨磚地上,候冷研無聲即止)

白話文:

蛇黃:

大塊的蛇黃約半斤重,用新的鐵鍋盛裝,加入一斤炭火同燒,直到蛇黃和鍋子都變成通紅。用鉗子取出鍋子,將蛇黃倒入兩升濃醋中,待冷卻後取出,研磨至極細,含在口中就能止血。

禹餘糧:

三兩禹餘糧,配上五兩真針沙。先用水淘洗真針沙,並控乾;再用鍋子炒乾。將禹餘糧放入鍋中,加入兩升米醋,煮至醋乾。然後將鍋子連藥物一起放入一斤炭火中燒通紅,將藥物倒在乾淨的磚地上。待冷卻後研磨,直至沒有聲音為止。

以三物為主,其次量人虛實,入下項藥。治水多是取轉,唯此方三物,既非大戟、甘遂、芫花之比,又有下項藥扶持,故虛老人可服。

白話文:

以三味藥材為主,根據患者的虛實狀況,再加入以下藥材。治療水腫多是採取攻下之法,但是這個方子的三味藥材,既不像大戟、甘遂、芫花那樣猛烈,又有其他藥材的輔助,所以虛弱的老人也可以服用。

羌活,木香(煨),茯苓,川芎,牛膝(酒浸),白豆蔻(炮),土茴香(炒),蓬朮(炮),桂心,乾薑(炮),青皮(去瓤),京三稜(炮),白蒺藜,附子(炮),當歸(酒浸一宿,各半兩,虛人老人全用半兩,實壯人減之)

白話文:

羌活,木香(烘焙),茯苓,川芎,牛膝(浸泡於酒中),白豆蔻(炒製),土茴香(炒製),蓬朮(炒製),桂心,乾薑(炒製),青皮(去瓤),京三稜(炒製),白蒺藜,附子(炒製),當歸(浸泡於酒中一晚,各半兩,虛弱者和老年人全部減為半兩,強壯者減少劑量)

上為細末,拌極勻,以湯浸蒸餅捩去水和藥,再搗極勻,丸如梧子大。食前溫酒、白湯下三十丸至五十丸。唯忌鹽,雖毫末許不得入口;若無以為味,即水病去後,且以醋少許調和。食不能忌鹽,勿服;果欲去病,切須忌鹽。但試服藥,即於小便內旋去,不動臟腑。病去,日日三服,兼以溫和調補氣血藥助之,真神方也。

白話文:

用細末藥粉拌勻後,用湯浸軟餅子,擰乾水分和藥物,再搗勻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在飯前用溫酒或白湯服用 30 至 50 顆。

務必忌食鹽,哪怕是一點點也不能入口;如果沒有味道,可以在病好之後,用少量醋調味。如果飲食上不能忌鹽,就不要服用藥物;如果真的想治好病,就必須嚴格忌鹽。

服用藥物後,會直接從小便中排出,不會影響內臟。病好了以後,每天服用三次,同時配合溫和調補氣血的藥物,這就是治療水病的良方。

4. 第一退水丸

能化氣,退水腫,去苑莝,利濕,通小便。

白話文:

能夠促進氣的運行,消退水腫,清除體內廢物,利於去除溼氣,使小便通暢。

蓬朮(炮),三稜(煨),桂心,青皮,益智(各半兩),巴豆(二兩,去皮,出油,別研)

白話文:

蓬朮(經過火炮製),三稜(經過煨製),桂心,青皮,益智(各半兩),巴豆(兩兩,去掉外殼,榨出油,另行研磨)

上為末,麵糊丸,如梧子大。用黃梔十個劈破,荊芥、黑牽牛、酸漿草各少許煎湯,空腹下二三十丸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再用麵粉調製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取 10 個劈碎的黃梔子,加入少許荊芥、黑牽牛和酸漿草煎成藥汁。空腹時服用二三十顆丸子。

5. 第二退水餅

服前藥未效,即服此方。

甘遂,大戟(各等分)

上為末,入面打水調為餅,如棋子大,火煨熟。五更淡茶湯嚼下一餅。

白話文:

服用之前的藥方沒有效果的話,就使用這個藥方。

甘遂、大戟(各等量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麪粉和水攪拌製成棋子大小的餅狀,用火烤熟。在凌晨時分,用清淡的茶湯送服一個藥餅。

6. 第三大腹子散

取轉後,調正胃氣,進食。

白話文:

在調理之後,使胃氣恢復正常,然後進食。

大腹子(炒),桂心,茴香(炒),陳皮(各半兩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。

白話文:

炒大腹子、桂心、炒茴香、陳皮(各 120 公克)

7. 桃紅散

治正水脹急,大小便不利,逆欲死方。

甘遂(半兩,半生半炮),坯(十文,別研)

白話文:

治療身體水腫急症,大小便不通,病情危急有生命危險的方子。

用藥包括甘遂(半兩,一半生用一半炒制),以及坯(相當於現在的石膏,十個,需要單獨研磨)。

上為末,研勻。每用一錢,以白麵四兩水調,入藥搜和,切作棋子,白水煮浮,更不得使鹽料物,只淡食,候大小便利去五六分,卻用後藥調補。

白話文:

把藥材磨成粉末,研磨均勻。每次使用一錢的藥粉,用四兩白麵和水調和,加入藥粉中,攪拌均勻,切成像棋子一樣的大小。用清水煮沸,不要加入鹽或其他調料,只能淡食。等到身體排出體內過多的水液和廢物,再用後面的藥方調養身體。

平胃散(一兩),附子(炮),白朮(各一兩),丁香(半兩)

白話文:

消食散(1 兩),烏頭(炮製),白朮(各 1 兩),丁香(半兩)

上為末,和勻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姜七片,棗三枚,煎七分,不拘時候,日三五服。若腳未退,可灸三陰交及風門穴,腫退必矣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細粉,與其他材料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兩錢,加入一杯水,七片薑片,三顆紅棗,煎煮到剩七成,不限時間,一天服用三到五次。如果腳腫未消,可以在三陰交穴和風門穴進行艾灸,腫脹一定會消退。

8. 大丸

治通身腫滿,及痰氣食積,傷寒感風,脾氣橫泄。

白話文:

治療全身腫脹,以及痰氣食積,感冒風寒,脾氣橫逆腹瀉。

羌活,白朮(各半兩),陳皮,木通,黃耆,桑白皮(各三分),木香(一分),黑牽牛(五兩,炒,五兩,生)

白話文:

羌活、白術(各 25 克),陳皮、木通、黃蓍、桑白皮(各 15 克),木香(5 克),生熟黑牽牛(各 250 克)

上為末,蜜丸,如彈子大。治風痰,散腹脅壅滯,清頭目,濃煎生薑湯下;取食傷,止赤白痢,煎棗湯下;小便不利,燈芯湯下;傷寒,蔥茶下。如未快,用稀粥投之;用熱茶湯亦可。須七日後方可服,已得瀉,急欲止之,投冷白粥,即自止。婦人產前並宜服之。既服此藥,須住他藥三日,及不得吃生冷葷腥及滋味一日,只軟飯淡粥可也,次日早進千金散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粉末,加入蜂蜜製成如彈珠大小的丸劑。

治療風痰、脹氣、頭暈目眩: 濃煮生薑湯送服。

治療食積、赤白痢: 煎棗湯送服。

治療小便不利: 燈芯湯送服。

治療傷寒: 蔥茶送服。

如果症狀未緩解,可以使用稀粥送服,或熱茶湯送服。須等七天後才能服用此藥。如果已經腹瀉,想迅速止瀉,可以用冷白粥送服。產婦在分娩前也適合服用此藥。服藥後須停服其他藥物三天,並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膩、辛辣和有味道的食物一天,只能食用稀飯和清淡的粥。第二天早上再服用千金散。

藿香,甘草(炙),乾薑(炮),神麯(炒),茯苓(各一兩),人參,桂心(各半兩),陳皮,厚朴(制,各二兩)
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姜三片,煎七分,鹽一捻,通口服。

白話文:

藿香、甘草(經過炙烤)、乾薑(經過炮製)、神曲(經過炒製)、茯苓(各一兩)、人參、桂心(各半兩)、陳皮、厚朴(經過處理,各二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