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~ 卷之十四 (1)
卷之十四 (1)
1. 水腫敘論
夫腎主元氣,天一之水生焉;肺主沖化,地四之金屬焉。元氣乃水中之火,所以太陽合少陰,主精髓以滋血;沖化乃土中之金,所以太陰合陽明,主肌肉以養氣。今腎虛則火虧,致陽水凝滯;肺滿則土溢,使陽金沉潛,沉潛則氣閉,凝滯則血淖,經絡不通,上為喘急,下為腫滿。故《經》曰:腎為少陰,肺為太陰,其本在腎,其末在肺,皆至陰以積水也。
白話文:
腎臟主管元氣,元氣源自於腎中猶如天地之間的第一滴水;肺臟主管調節氣血,肺金源自於天地之間的第四種金屬。元氣猶如水中的火,因此太陽經和少陰經相結合,共同滋養精血;調節氣血猶如土壤中的金,因此太陰經和陽明經相結合,共同滋養肌肉。如今腎虛則元氣虧損,導致陽水凝結停滯;肺滿則肺氣過盛,導致陽金沉降隱藏。陽金沉降則氣機閉塞,陽水凝滯則血液運行不暢,經絡不通暢。上面表現為喘急,下面表現為水腫。因此醫書中說:腎臟屬於少陰之氣,肺臟屬於太陰之氣,他們的根本在於腎臟,末端在於肺臟,都是極陰之氣導致的水液積聚。
所以能聚水而生病者,蓋腎為胃關,關鍵不利,樞機不轉,水乃不行,滲透經絡,皮膚浮腫。諸證不同,廣如《經》說。《治法》曰:平治權衡者,察脈之浮沉也;去莞陳莝者,疏滌腸胃也;開鬼門,潔淨府者,發汗、利小便也。原其所因,則冒風寒暑濕屬外,喜怒憂思屬內,飲食勞逸背於常經屬不內外,皆致此疾。
治之,當究其所因及諸禁忌而為治也。
白話文:
因此會積水而生病的人,是因為腎臟是胃的關口,腎關閉塞不通暢,運轉不靈活,水就會無法運行,滲透到經絡,使皮膚浮腫。各種症狀不同,廣泛如《經書》中所說。治療方法如下:平衡調節氣血,就是檢查脈搏的浮沈情況;清除腸胃積滯,就是疏通清理腸胃;打開鬼門關,清潔府臟,就是發汗和利小便。探究病因,可能是由於外感風寒暑濕,也可能是由內部喜怒憂思引起,或是不注重飲食、勞逸的正常規律引起,以上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這種疾病。
2. 水腫證治脈例
古方十種證候:以短氣不得臥,為心水;兩脅疼痛,為肝水;大便鴨溏,為肺水;四肢苦重,為脾水;腰痛足冷,為腎水;口苦咽乾,為膽水;乍虛乍實,為大腸水;腹急肢瘦,為膀胱水;小便秘澀,為胃水;小腹急滿,為小腸水。各隨其經絡,分其內外,審其脈證,而甄別之。
白話文:
十種病症的中醫古方對應:
- **喘不過氣、無法躺著睡覺:**心臟水腫
- **兩側肋骨疼痛:**肝臟水腫
- **大便糊稀像鴨糞:**肺臟水腫
- **四肢沉重痠痛:**脾臟水腫
- **腰痛、腳冷:**腎臟水腫
- **口苦、喉嚨乾:**膽臟水腫
- **時而虛弱時而強壯:**大腸水腫
- **小腹急脹、四肢消瘦:**膀胱水腫
- **小便困難、糞便乾結:**胃臟水腫
- **小腹急脹、下腹脹滿:**小腸水腫
根據這些症狀,找出對應的經絡,區分出內外,仔細診脈,就能分辨出病症。
然此十水謂之正水,外有風水、皮水、石水、黃汗。以義考之,風合歸肝,皮合歸肺,黃汗歸脾,石合歸腎,雖名理不逾,奈證候少異,古方備列,不可不辨。但風水脈浮,必惡風;皮水亦浮,按不沒指,不惡風;石水脈沉,腹滿不喘;黃汗,脈沉遲,發熱多涎,久而不愈,必致癰膿。
白話文:
雖然這十種水被稱為正水,但外部還有風水、皮水、石水、黃汗。根據醫理推斷,風與肝相合,皮與肺相合,黃汗與脾相合,石與腎相合。雖然這些名稱和道理沒有逾越,但是癥狀卻略有不同,古方中記載了這些詳情,不可不加以辨別。其中,風水脈象浮,必定惡風;皮水也浮,按壓不沒入手指,不惡風;石水脈象沉,腹滿但不喘;黃汗,脈象沉遲,發熱多流涎,久治不愈,必定會導致膿瘡。
正水,寸口脈浮而遲,浮則熱,遲則潛,熱潛相搏,名曰沉;趺陽脈浮而數,浮則熱,數則止,止熱相搏,名曰伏,沉伏相搏,名曰火;沉則絡脈虛,伏則小便難,虛難相搏,水走皮膚,即為正水。此《金匱》節文。所以用寸口趺陽二脈者,蓋水氣不在一經也。大抵浮脈帶數,即是虛寒潛止於其間,久必沉伏,沉伏則陽虛陰實,為水必矣。
白話文:
如果是正水,脈搏浮而緩慢,浮主熱,遲主潛,熱與潛相互對抗,稱為「沉」;趺陽脈浮而急促,浮主熱,急促主止,止與熱相互對抗,稱為「伏」,沉與伏相互對抗,稱為「火」;沉則絡脈虛弱,伏則小便困難,虛與難相互對抗,水液會流入皮膚,這就是正水。這段話出自《金匱要略》。之所以使用寸口和趺陽兩條脈絡,是因為水氣並不在一條經脈上。一般來說,浮脈伴隨著急促脈,即是虛寒潛藏其中,時間久了必定會沉伏,沉伏則陽虛陰實,必定是水氣作祟。
要知水脈必沉。論曰:脈出者死。與病不相應也。諸唇黑則傷肝,缺盆平則傷心,臍出則傷脾,足平則傷腎,背平則傷肺。凡此五傷,必不可療也。《治法》曰:腰以上腫,宜發汗;腰以下腫,宜利小便。學者當知之。
白話文:
要了解水分代謝情況必須通過脈象來判斷。如果脈浮出,表示氣血衰弱,預後兇險。
脣色發黑表示肝臟受損,盆骨平坦表示心臟受損,臍部凸出表示脾臟受損,足部平坦表示腎臟受損,背部平坦表示肺臟受損。凡是這五臟受到損害,都難以治癒。
《治療方法》中提到:腰部以上浮腫,宜發汗治療;腰部以下浮腫,宜利尿治療。學習醫術的人應該明白這些。
3. 復元丹
治水腫。夫心腎真火,能生脾肺真土,今真火氣虧,不能滋養真土,故土不制水,水液妄行,三焦不瀉,氣脈閉塞,樞機不通,喘息奔急,水氣盈溢,滲透經絡,皮膚溢滿,足脛尤甚,兩目下腫,膇股間冷,口苦舌乾,心腹堅脹,不得正偃,偃則咳嗽,小便不通,夢中虛驚,不能安臥。
白話文:
治療水腫
中醫認為,心腎的真陽之火,可以滋養脾肺的真土之氣。如果心腎的真陽之火不足,就不能滋養脾肺之氣,導致脾肺之氣虛弱,不能控制水液的運化,使得水液在體內亂流。三焦氣機不暢通,氣脈閉塞,樞機功能失調,導致氣喘、水氣盈滿,滲透經絡、皮膚,特別是足脛部位水腫明顯。眼睛下方腫脹,大腿和小腿之間冰冷,口苦舌乾,心腹脹滿,無法平躺入睡,一躺下就會咳嗽,小便不通暢,睡夢中驚醒,不能安穩入睡。
附子(炮,二兩),南木香(煨),茴香(炒),川椒(炒去汗),獨活,厚朴(去皮銼,薑製炒)白朮(略炒),陳橘皮,吳茱萸(炒),桂心(各一兩),澤瀉(一兩半),肉豆蔻(煨),檳榔(各半兩)
白話文:
附子(經過炮製,2兩),南木香(經過煨製),茴香(經過炒製),川椒(炒過後去除水分),獨活,厚朴(去除外皮,切碎後用薑汁炒製),白朮(簡單炒製),陳年橘皮,吳茱萸(經過炒製),桂心(各1兩),澤瀉(1.5兩),肉豆蔻(經過煨製),檳榔(各半兩)
上一十三味為末,糊丸,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紫蘇湯下,不以時。此藥世傳屢驗,未嘗示人,其間君臣佐使,與造物同妙,服者自知。要當屏去諸藥,一日三服,先次旋利如傾,次乃腫消喘止。蓋藥能助真火,以養真土,運動樞機,安平必矣。法當禁欲,並絕咸半年,乃不再作。
白話文:
以上十三種藥材磨成細末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 50 丸,用紫蘇湯送服,沒有特定時間。這個方子是祖先流傳下來的,有許多人見證了它有效,但從未公開過。其中君臣佐使之妙,只有服用的人自己才能體會。 服用時必須停止服用其他藥物,一天服用三次,開始會產生大量清澈小便,之後腫脹消退,喘息停止。這是因為此方能助長真火,滋養真土,調節運轉樞紐,使人安康平穩。服用此方期間必須禁慾,並嚴格控制鹹味食物的攝取半年,才能根除症狀。
4. 當歸散
治如前。
當歸(洗),木香(煨),赤茯苓,桂心,檳榔,赤芍藥,牡丹皮,陳皮,木通,白朮(各銼,焙乾,等分)
白話文:
當歸(洗乾淨),木香(用文火烤熱),赤茯苓,桂心,檳榔,赤芍藥,牡丹皮,陳皮,木通,白朮(都切成細塊,烤乾,等分)
上為末。腳膝頭面腫,大小便不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紫蘇二葉,淡木瓜一片如指大,同煎八分,溫服,日三。如已愈,常服,早晚二,覺氣下或小便快是效。臟寒,去檳榔;臍已凸,添大腹皮、木豬苓各一兩。忌烏雞肉、鹹酸、海味物。
白話文:
研磨成粉。適用於腳、膝、頭、面腫脹,大便小便不通暢。每次服用 2 錢,加水一杯,紫蘇葉 2 片,淡木瓜片(大小如手指)一片,一同煎服,喝八分滿,溫熱服用,每日三次。如果已經痊癒,可以作為日常保健服用,早晚各一次。如果感覺氣或小便通暢,就是有效。如果是臟腑受寒,則祛除檳榔;如果臍部已經突出,則新增大腹皮和木豬苓各一兩。忌食烏雞肉、鹹酸食物和海味。
5. 正陽丹
治水腫。
宣木瓜干(四兩,濕者一個銼,童子小便、法酒各一升,煮爛絞汁),人參(一兩),大豆(煮去皮,干,十兩),附子(炮,半兩),銀硃(二錢)
上為末,入銀硃研勻,以木瓜膏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米湯下。
白話文:
材料:
- 木瓜乾(4 兩,或新鮮木瓜 1 個絞碎)
- 童子尿、糯米酒(各 1 升)
- 人參(1 兩)
- 黃豆(煮熟去皮,晾乾,10 兩)
- 附子(炮製,半兩)
- 銀硃(2 錢)
6. 消腫丸
治水腫喘滿,小便不利。
白話文:
治療身體水腫、呼吸急促、小便不通暢。
滑石,木通,白朮,黑牽牛(炒),通脫木,茯苓,茯神(去木),半夏(湯去滑),陳皮(各一分),木香(半分),瞿麥穗,丁香(各半錢)
上為末。酒糊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燈芯麥門冬湯溫服。
白話文:
將滑石、木通、白朮、黑牽牛(炒)、通脫木、茯苓、茯神(去木)、半夏(湯去滑)、陳皮、木香、瞿麥穗、丁香各取一份,木香取半份,磨成粉末。用酒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燈芯麥門冬湯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