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華氏中藏經》~ 卷上 (3)
卷上 (3)
1. 寒熱論第七
人之寒熱往來者。其病何也?此乃陰陽相勝也。陽不足,則先寒後熱;陰不足,則先熱後寒。又上盛則發熱,下盛則發寒。皮寒而燥者,陽不足;皮熱而燥者,陰不足。皮寒而寒者,陰盛也;皮熱而熱者,陽盛也。發熱於下,則陰中之陽邪也;發熱於上,則陽中之陽邪也。寒起於上,則陽中之陰邪也。
寒起於下,則陰中之陰邪也。寒而頰赤多言者,陽中之陰邪也;熱而面青多言者,陰中之陽邪也;寒而面青多言者,陰中之陰邪也。若不言者,不可治也。陰中之陰中者,一生九死;陽中之陽中者,九生一死。陰病難治,陽病易醫。診其脈候,數在上則陽中之陽也;數在下則陰中之陽也。
遲在上則陽中之陰也;遲在下則陰中之陰也。數在中則中熱,遲在中則中寒。寒用熱取,熱以寒攻。逆順之法,從乎天地,本乎陰陽也。天地者,人之父母也;陰陽者,人之根本也。未有不從天地陰陽者也。從者生,逆者死。寒之又寒,熱之又熱者生。《金匱大要論》云:夜發寒者從,
夜發熱者逆;晝發熱者從,晝發寒者逆。從逆之兆,亦在乎審明。
白話文:
人在身上感受到冷熱交替,這是怎麼回事呢?這是由於體內陰氣和陽氣的失衡所導致的。當陽氣不足時,會先感到寒冷然後才發熱;反之,陰氣不足時,則會先感到發熱,接著再感到寒冷。另外,上半身氣血過盛會導致發熱,下半身氣血過盛則會引起寒冷。皮膚乾燥且感覺寒冷,是因為陽氣不足;皮膚乾燥且感覺熱,是因為陰氣不足。皮膚感覺寒冷且實際上也寒冷,表示陰氣過剩;皮膚感覺熱且實際上也熱,代表陽氣過剩。下半身發熱,是陰中之陽的異常;上半身發熱,是陽中之陽的異常。上半身感到寒冷,是陽中之陰的異常。
下半身感到寒冷,是陰中之陰的異常。感到寒冷卻臉紅且多話,是陽中之陰的異常;感到熱卻臉色蒼白且多話,是陰中之陽的異常;感到寒冷臉色蒼白且多話,是陰中之陰的異常。如果病人無法說話,病情就難以治療了。屬於陰中之陰的病情,生存率低,死亡率高;屬於陽中之陽的病情,生存率高,死亡率低。陰性病較難治療,陽性病較容易醫治。
通過診斷脈搏,脈搏頻率高在上半身,代表陽中之陽;脈搏頻率高在下半身,表示陰中之陽。脈搏頻率低在上半身,代表陽中之陰;脈搏頻率低在下半身,表示陰中之陰。脈搏頻率在身體中間高,代表體內有熱;脈搏頻率在身體中間低,表示體內有寒。治療寒症應使用溫熱療法,治療熱症應使用寒涼療法。這種順應與逆反的治療原則,遵循天地自然的法則,根據陰陽平衡的原理。天地是人的父母,陰陽是人的根本。一切事物都無法違背天地陰陽的規律。順應這些規律,人就能生存;違背它們,人就會死亡。在極度寒冷中求得溫暖,在極度酷熱中尋找涼爽,人才能活著。
《金匱大要論》提到:夜晚發冷是順應自然,夜晚發熱是違背自然;白天發熱是順應自然,白天發冷是違背自然。是否順應或違背自然,需要醫生仔細判斷清楚。
2. 虛實大要論第八
病有臟虛臟實。腑虛腑實。上虛上實。下虛下實。狀各不同。宜深消息。腸鳴氣走。足冷手寒。食不入胃。吐逆無時。皮毛憔悴。肌肉皺皴。耳目昏塞。語聲破散。行步喘促。精神不收。此五臟之虛也。診其脈。舉指而活。按之而微。看任何部以斷其臟也。又按之沉、小、弱、微、短、澀、軟、濡。
俱為臟虛也。虛則補益。治之常情耳。飲食過多。大小便難。胸膈滿悶。肢節疼痛。身體沉重。頭目昏眩。唇腫脹。咽喉閉塞。腸中氣急。皮肉不仁。暴生喘乏。偶作寒熱。瘡疽並起。悲喜時來。或自痿弱。或自高強。氣不舒暢。血不流通。此臟之實也。診其脈。舉按俱盛者實也。
又長、浮、數、疾、洪、緊、弦、大。俱曰實也。看在何經而斷其臟也。頭疼目赤。皮熱骨寒。手足舒緩。血氣壅塞。丹瘤更生。咽喉腫痛。輕按之痛。重按之快。食飲如故。曰腑實也。診其脈。浮而實大者是也。皮膚瘙癢。肌肉䐜脹。食飲不化。大便滑而不止。診其脈。輕手按之得滑。
重手按之得平。此乃腑虛也。看在何經而正其時也。胸膈痞滿。頭目碎痛。飲食不下腦項昏重。咽喉不利。涕唾稠黏。診其脈。左右寸口。沉結實大者上實也。頰赤心忪。舉動顫慄。語聲嘶嘎。唇焦口乾。喘乏無力。面少顏色。頤頷腫滿。診其左右寸。脈弱而微者。上虛也。
大小便難飲食如故。腰腳沉重臍腹疼痛。診其左右手脈尺中脈伏而澀者。下實也。大小便難。飲食進退。腰腳沉重。如坐水中。行步艱難。氣上奔沖夢寐危嶮診其左右尺中。脈滑而澀者。下虛也。病人脈微澀、短、小。俱屬下虛也。
白話文:
[虛實大要論第八]
疾病可分為臟器虛弱與強實,腑部虛弱與強實,上身虛弱與強實,下身虛弱與強實,各種情況各有不同,需要深入理解。如果腸鳴,氣息不順,腳冷手涼,食物難以下嚥,隨時反胃嘔吐,皮膚毛髮枯黃,肌肉鬆弛,耳目昏花,聲音沙啞,走路喘息,精神不能集中,這些都是五臟虛弱的症狀。診斷脈搏,輕觸時跳動明顯,但深按卻微弱,通過查看不同部位的脈象,可以判斷是哪個臟器的問題。脈象呈現深沉、細小、弱、微、短、澀、軟、濡等特徵,都表示臟器虛弱。對於虛弱的情況,通常會採取補益的方法進行治療。
過度飲食,大小便困難,胸悶,肢體關節疼痛,身體沉重,頭暈眼花,嘴脣腫脹,咽喉堵塞,腸道氣急,皮膚失去知覺,突然呼吸困難,偶爾發燒或寒冷,瘡口同時出現,情緒悲喜交加,或者無力,或者過度亢奮,氣息不通暢,血液循環不暢,這些都是臟器強實的症狀。診斷脈搏,無論輕按還是重按,脈象都強烈有力,這就是強實的症狀。
頭疼眼睛紅,皮膚熱,骨頭冷,手腳放鬆,血液阻塞,丹毒頻發,咽喉腫痛,輕輕按壓會感到痛楚,用力按壓卻覺得舒適,飲食正常,這是腑部強實的症狀。診斷脈搏,浮而實大,就是腑部強實。皮膚癢,肌肉腫脹,飲食不消化,大便失禁,脈象輕觸時滑動,用力按壓卻平穩,這是腑部虛弱的症狀。
胸悶,頭痛,飲食困難,頭腦昏重,咽喉不適,鼻涕濃稠,脈象在左右手腕內側,深沉結實且粗壯,這是上身強實的症狀。臉色紅潤,心悸,動作顫抖,聲音嘶啞,嘴脣乾燥,呼吸困難,面色蒼白,下巴腫脹,左右手腕脈象微弱,這是上身虛弱的症狀。
大小便困難,但飲食正常,腰部和腳部沉重,肚臍周圍疼痛,左右手脈象在手腕下方深沉且澀,這是下身強實的症狀。大小便困難,飲食減少,腰部和腳部沉重,如同坐在水中,走路困難,氣息上衝,睡夢中危險重重,左右手腕下方脈象滑而澀,這是下身虛弱的症狀。如果病人脈象微弱、澀、短、小,都屬於下身虛弱的範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