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瘴瘧指南》~ 卷上 (8)
卷上 (8)
1. 痰
瘴瘧之作。多由痰滯而成。故其痊後稍不調攝。痰症即作。然痰之變症。非止一端。為嗤。為咳。為嘔逆。為麻木。為痞膈。及為異病之最重者。又為卒暴痰厥眩暈等症。
若痰厥僵仆。不知人事。脈浮而遲者生。數而急疾者死。目開眼合手撒遺尿吐沫喉如鼾睡髮直搖頭汗綴如珠皆不治之症。治法痰厥者。三生飲合奪命散。元氣不虛者。吹鼻藥、三生飲、星附湯、星香散及導痰湯選用。其他痰症以二陳湯為主。隨症施治。不可執一也。
白話文:
瘴瘧病的形成,大多是由於痰濕停滯所致。因此痊癒後稍有不注意調養,痰症就會復發。然而痰濕的變化症狀不止一種,可能表現為咳嗽、嘔逆、麻木、痞膈,甚至演變成更嚴重的疾病。更嚴重的情況則會出現痰厥、眩暈等症狀。
如果出現痰厥昏迷,不省人事,脈象浮而遲者有生機,脈象數而急促者則難以挽回。眼睛睜開又閉合,手腳無力,大小便失禁,口吐白沫,呼吸如鼾聲,頭髮豎起,頭部搖晃,汗珠如串,這些都是不治之症。治療痰厥時,應使用三生飲合奪命散。如果元氣不虛,則可選用吹鼻藥、三生飲、星附湯、星香散或導痰湯等藥物。其他痰症則以二陳湯為主,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治療,不可拘泥於一種方法。
2. 治濕要訣
濕有內外之殊。外感則入經絡而流關節。內傷則由臟腑而歸脾腎。濕為土氣。土居水火之中。水陰而火陽。陰陽交感。水火相蒸則生濕氣。火盛則濕化為熱。水盛則濕化為飲。濕熱者治以辛涼。濕寒者治以辛溫。(入腑臟者行其水道入經絡者開其汗孔)
白話文:
濕氣分為外感和內傷兩種。外感濕氣會入侵經絡,導致關節疼痛;內傷濕氣則由臟腑產生,最終歸於脾臟和腎臟。濕氣屬於土氣,土處於水火之間。水性陰寒,火性陽熱,陰陽相互作用,水火交感而生濕氣。火氣旺盛時,濕氣會化為熱氣;水氣旺盛時,濕氣會化為水飲。濕熱體質宜用辛涼藥物治療,濕寒體質宜用辛溫藥物治療。(濕氣入侵臟腑者,需暢通水道;濕氣入侵經絡者,需疏通汗孔)
3. 升藥
南方之地。其氣不正。陰常盛。春夏多寒。陽恆泄。秋冬多熱。陽外而陰內。陽浮而陰閉。故人得病多內寒外熱。下寒上熱。醫者不察。概用升陽發表等藥。致病者痰滯神昏。而不知人。服多者氣逆。噦而汗出即逝。蓋瘴病之作。秋冬為多。人之陽氣。春升夏浮。秋降冬藏。
秋冬熱。是行夏浮之令。而秋冬之令不行。陽氣之不降也明矣。陽氣不降。則中下二焦空虛而寒。大法升降浮沉則順之。寒熱溫涼則逆之。知此者急使陽氣下降。及溫中之不暇。而況敢用升浮涼藥以犯逆時之戒乎。凡升陽之藥。味辛性涼。味辛便能散真氣。性涼非脾胃虛寒所宜。
因其升。故心肺之陽不降。所以神愈昏不知人。因其散氣。故中氣愈虛。不能運痰。所以痰滯。因其性涼。脾胃愈寒。所以發噦。因其發汗。故汗一出翻然作冷。上焦幾微之間。氣隨汗而出。所以即逝。議論至此。治瘴者。豈可以升陽風藥而妄用之哉。所謂升陽風藥者。如升麻。
白話文:
南方之地,氣候不正,陰氣常盛,春夏多寒,陽氣常泄,秋冬多熱,陽氣外浮,陰氣內閉,故當地人多患內寒外熱、下寒上熱之病。
醫生若不察此病症,一概使用升陽發表之藥物,則會導致病患痰滯神昏,不知人事。服用過量者,更會氣逆,嘔吐不止,汗出即逝。此乃瘴病所致,秋冬之時尤為多見。
人之陽氣,應當春升夏浮,秋降冬藏。秋冬之時,天氣炎熱,乃因夏日陽氣浮升之餘威未消,而秋冬本應下降之氣候未至,陽氣無法下降,故而炎熱。陽氣不降,則中焦、下焦空虛而寒。
醫治之道,當以升降浮沉之法順應自然,寒熱溫涼則逆天而行。明曉此理者,應當急使陽氣下降,溫暖中焦,不可耽誤。何況敢用升浮涼藥,犯逆時之戒呢?
凡升陽之藥,味辛性涼,味辛則散真氣,性涼則非脾胃虛寒之人所宜。因其升之特性,心肺之陽不降,故而神志昏迷,不知人事;因其散氣之性,中氣愈虛,無法運化痰濁,故而痰滯;因其性涼之特性,脾胃愈寒,故而嘔吐不止;因其發汗之性,汗出後,體表忽感寒冷,上焦微弱之氣隨汗而出,故而即逝。
論及至此,治療瘴病之人,豈可妄用升陽風藥呢?所謂升陽風藥,如升麻,皆不可用。
防風。荊芥。羌活。獨活。前胡。薄荷。天麻。蔓荊。葛根。細辛。白芷。川芎。紫蘇之屬是也。余觀今之醫瘴者。不識其端。妄以頭痛發熱。身痛口渴。為時行寒疫。用敗毒散及升陽散火湯二三服。則痰滯不語。目瞪口噤。元氣素實者。熱退時此症亦退而蘇。熱來時其症復來。
白話文:
防風、荊芥、羌活、獨活、前胡、薄荷、天麻、蔓荊、葛根、細辛、白芷、川芎、紫蘇等等這些藥材,都是治療瘴氣的良藥。我觀察到現在的醫生治療瘴氣,並不了解其病因,便胡亂地把頭痛發熱、身痛口渴的症狀,當作是時行寒疫,便使用敗毒散和升陽散火湯,服用兩三劑之後,患者就會出現痰滯不語、目瞪口噤的症狀。體質原本就強壯的人,熱退之後這些症狀也會消失,恢復正常。但等到熱症再次發作時,這些症狀又會再次出現。
此時急宜溫中利痰。用治瘴正法。多有得生者。若元氣虛。服三四服即變瘂瘴。七日外竟成大夢。又有一等元氣極實者。服前藥亦不痰滯。亦不變瘂。止是熱不退。直至十四日內熱微時。方作噦而逝。此等變症不惟敗毒散火湯。雖參蘇飲變症亦如此。
白話文:
此時應當立即溫暖中焦、化解痰濕。可以使用治療瘴氣的正宗方法,很多患者都能因此痊癒。但如果患者元氣虛弱,服用三到四劑藥後,就可能轉變成瘂瘴之症,七天後便會陷入昏迷,最终不治。
也有一些元氣非常充沛的患者,服用前述藥物後,既不痰滯,也不轉變成瘂瘴,只是發熱不退,一直到十四天內熱度稍微減退時,才出現嘔吐,然後去世。這類病症的變化,不僅僅是敗毒散火湯無法應對,即使是參蘇飲也同樣無效。
4. 降藥
經曰。重陰必陽。重陽必陰。瘴病之作。天氣熱而人身亦熱。上多燥渴。心胸煩熱。是重陽也。而鼻尖涼。腰足冷痛。是陰寓於其中也。又寒極生熱。熱極生寒。故瘴之始作也。必大熱。及其病退也。身無黃柏之膚下如冰冷。醫者不知此理。見其發熱煩躁舌黑麵紅目赤脈數便以為大熱之症。
用苦寒降藥。如黃芩黃連梔子黃柏知母之屬。愈投愈劇。連服數劑。則上熱未降。中寒作。或變瘂。或痰滯。或發噦。或手足梢冷厥而泄。諸症一起。百無一生。又有甚者。見其煩躁引飲。而用白虎湯石膏湯見其舌。黑大便秘小便赤。而用大柴胡湯承氣湯。此藥下咽或即發狂而斃。
白話文:
經書上說:「陰氣過盛必生陽氣,陽氣過盛必生陰氣。」瘴病的發生,是天氣炎熱,人體也跟著燥熱,容易口渴、心胸煩躁,這是陽氣過盛;然而鼻尖卻冰冷,腰部和腳部疼痛,這是陰氣潛藏在體內。
又說:「寒氣極盛就會生熱,熱氣極盛就會生寒。」所以瘴病一開始發作時,必定是高燒,等到病症減退時,身體就會像黃柏泡過一樣,皮膚表面冰冷。
有些醫生不懂這個道理,看到病人發燒、煩躁、舌頭發黑、臉紅眼赤、脈搏跳得快、大便不通暢,就以為是大熱症,於是用苦寒的藥物,例如黃芩、黃連、梔子、黃柏、知母等等,越吃藥症狀越嚴重。連續吃幾劑藥後,上半身的熱氣沒降下來,反而導致體內寒氣加重,可能變成瘂症,或痰滯,或發噦,或手腳冰冷發麻甚至昏厥、腹瀉,各種症狀一起出現,百無一活。
更甚者,看到病人煩躁想喝水,就用白虎湯或石膏湯;看到病人舌頭發黑、便秘、小便發紅,就用大柴胡湯或承氣湯。這些藥物一入喉嚨,就有可能立刻發狂而死。
或即痰滯而卒。頃刻危亡。是知瘴病未必遽能危人。醫危之也。苦寒降藥。如天花粉木通滑石車前子元參連翹元明粉生地黃之類。亦不可輕用。醫者審之。庶不誤人。
白話文:
也有可能因為痰濕停滯,突然猝死,頃刻之間便危及性命。由此可知,瘴病不一定會立即致命,关键在于医治。
然而,使用苦寒降氣的藥物,例如天花粉、木通、滑石、車前子、元參、連翹、元明粉、生地黃等,也不能輕易使用。醫生必須審慎判斷,才不至於误治病人。
5. 平胃
或曰。瘴病因於脾胃虛寒。外感乖戾之氣而成。而治法必先正氣和解。所用正氣散養胃湯不換金和解散諸方。俱有平胃散在內。蓋平胃散古人用以治脾胃敦阜。有削平之義。故曰平胃。非補脾胃藥。何又用之。況瘴病脈弦。脈弦而服平胃散。又犯東垣虛虛之戒何也。予曰發瘴之地。
其地多山。其土卑薄。方其晴明。天氣熱蒸。地下生水。及其陰雨。地下多濕。人生其間。常履於濕土之上。經曰穀氣通於脾。濕傷脾內。故脾胃之虛。多由陽氣浮於上。陰濕之氣傷於下而然。非若內傷之主於飲食勞倦也。用平胃以去脾濕。胡為不可。中有蒼朮之燥濕。不閉腠理。
白話文:
有人說:「瘴病是因為脾胃虛寒,外感乖戾之氣而生。治療方法必須先要調和正氣,常用的方劑有正氣散、養胃湯、和解散等等,這些方劑都含有平胃散。可是,平胃散是古人用來治療脾胃積滯、有消平作用的藥,並不是補脾胃的藥,為什麼還要用它呢?而且瘴病的脈象是弦脈,弦脈的人服用平胃散,又犯了東垣醫家『虛虛之戒』的原則,這是為什麼呢?」
我說:「發瘴的地方,大多是山區,土壤貧瘠。天氣晴朗時,陽氣蒸熱,地下就會生水;陰雨天時,地下又濕氣重。生活在這種地方的人,經常踩在潮濕的土地上。經書上說『穀氣通於脾』,濕氣會損傷脾胃內部,所以脾胃虛寒大多是因為陽氣浮於表面,陰濕之氣傷於下而造成的,並不是像內傷那樣,主要由飲食勞倦所導致。用平胃散來去除脾胃濕氣,有什麼不可呢?平胃散中含有蒼朮,蒼朮有燥濕的作用,不會閉塞腠理。」
使汗易出。陳皮之消痰下氣。川樸溫中下氣理痰消食。甘草之調中氣。益脾胃。故李待制選。以為治瘴要藥也。若謂脈弦在內傷。謂肝木克脾土。宜補脾抑肝。不宜去濕。故犯虛虛之戒。不知瘴病脈弦。是瘧脈自弦之弦。為邪在半表半裡。因濕生痰而作。故不禁平胃。正欲其溫中去濕也。
白話文:
容易出汗。陳皮可以化痰降氣。川樸溫暖中焦,降氣化痰,消食積。甘草可以調和中氣,益脾胃。因此李待制選它作為治療瘴氣的要藥。如果說脈弦是內傷,認為肝木克脾土,應該補脾抑肝,不應該去濕,那就犯了虛虛的禁忌。不知道瘴病的脈弦,是瘧疾脈弦的弦,因為邪氣在半表半里,因濕生痰而發病。所以不能抑制平胃,正是要它溫暖中焦,去除濕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