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瘴瘧指南》~ 卷上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8)

1. 熱瘴

如發熱煩躁,手足冷,鼻尖涼二症。病人因熱大煩躁,多不自知。醫者須以手捫其手足與鼻尖,方知之。

身重腳腰痛,舌生黑苔,大渴引飲,自利嘔逆,自汗惡風者,乾薑附子湯主之。

如大熱咽嗌乾渴,煩躁不解者,冷香湯主之。

如熱大煩渴大作,飲水無度者,既濟湯主之;甚者合奪命散。

如熱大神昏,不知人事,妄語遺尿,吐血衄血,舌黑麵紅,目赤煩渴,脈弦而七八至。以手捫之,額上極熱,胸腹熱,腰以下不熱而冷。雖狂言妄語,病人心蜷臥,叉手捫心,或引衣自蓋,陰症具於隱微之中。況脈只以五六至為數,為實熱;若七至八至,是內陽盡出於外之脈,腹內則空虛矣。若誤用寒涼,攻外熱,其斃也可立而待。急用沉附湯主之,吞黑錫丹;稍緩者,二陳湯合沉附主之;輕者養胃湯合沉附湯主之。

如熱大煩渴悶亂逆泄瀉,手足稍微冷者,附子理中湯主之。

如嘔逆泄瀉,臍腹刺痛,脅肋脹痛,引飲無度,胸膈不利者,冷香湯主之。

如發熱腹痛,頭目昏沉,四肢疼痛,大便自利,小便或利或澀,或嘔或咳,自汗多者,真武湯主之。

如因誤攻外熱以至四肢厥冷,兩足如無,頭顱虛汗不止,或時發噦,脈數而促;其危尤甚。急宜收心液,壯真陽,庶可更生。宜服三建湯。

如大便秘,其脈六至,兼弦而有力者,和解湯主之;甚者用蜜導法。

如夏月冒暑,伏熱即發熱瘴,煩躁口渴,上吐下泄,心脾不調,衇全不具;陰症其脈弦而六七至有力。六和湯主之。

如熱大便堅硬,其人平素脾胃壯實,而脈弦數有力者,和解湯加蘇葉地骨皮主之。

如發熱頭疼,或眼睛疼,大便實;其脈舉按皆弦數,全無陰症;其人平素宜涼劑者,參蘇飲主之。只可一二服,稍和即止,不可過用。須要詳認,不可誤人。

如已分為間日,脾胃已和,濕冷已去,病退時,脈亦弦數者,養胃湯加柴胡主之。

如已服正氣和解溫中固下後,熱已間斷,截瘧丸不住者,十四日外可少與柴平湯,或柴胡散。尤隱不可多服。參蘇飲、柴平湯、柴胡散三方,須細察病人平素宜涼劑、胃氣壯實、及脈實而無陰症具於隱微之中者,方可用之。如稍緩,不若和解湯加減守之,免致失手。

如已經七日,發熱煩躁,引飲喜冷水,大便不通,小便赤澀,狂言內熱,神昏不省者,藥令黃耆湯主之。若因上熱未降者,尤宜沉附湯主之。

如無汗發熱頭痛小便澀,煩渴飲水水入即吐,五苓散主之。不可多服。

如瘴止後,猶狂言神昏者,因心經之陽尚未降於下焦故也。二陳湯加沉附主之,或養胃湯亦加沉附。

如瘴止後,腹痛腸鳴,大便溏而頻,平胃散主之。

如瘴止後虛煩不眠,心膽虛怯,觸事易驚,或夢不祥或異象,眩惑夜不安寢者,溫膽湯主之。無多服。

白話文:

熱瘴

發熱煩躁、手腳冰冷、鼻尖涼,病人因高熱煩躁,往往自己不自覺,醫生必須用手觸摸其手腳和鼻尖才能知道。身體沉重、腰腳疼痛、舌苔發黑、口渴想喝水、腹瀉嘔吐、自汗怕風,可用乾薑附子湯治療。

高熱咽喉乾燥口渴、煩躁不安,可用冷香湯治療。

高熱煩渴加劇,喝水沒完沒了,可用既濟湯治療,病情嚴重者需配合奪命散。

高熱神志昏迷、不省人事、胡言亂語、尿失禁、吐血流鼻血、舌黑面紅、眼睛紅腫煩渴、脈象弦數,七八次脈搏跳動,用手摸額頭極熱,胸腹部也熱,腰部以下卻冰冷,即使病人胡言亂語,但其身體蜷縮臥床,用手捂住胸口,或拉衣蓋身,陰症隱約可見,脈搏若只有五六次跳動,屬實熱,若七八次跳動,則是體內陽氣外洩,腹部則空虛,若誤用寒涼藥攻治外熱,病人很快就會死亡,需立即服用沉附湯,並服用黑錫丹。病情稍緩者,可用二陳湯合沉附湯治療。病情較輕者,可用養胃湯合沉附湯治療。

高熱煩渴胸悶,嘔吐腹瀉,手腳略微冰冷,可用附子理中湯治療。

嘔吐腹瀉,肚臍腹部刺痛,脅肋脹痛,喝水沒完沒了,胸膈不舒服,可用冷香湯治療。

發熱腹痛,頭暈目眩,四肢疼痛,大便稀溏,小便或利或澀,或嘔或咳,自汗較多,可用真武湯治療。

因誤用寒涼藥攻治外熱導致四肢厥冷,雙腳如同沒有知覺,頭部虛汗不止,偶爾呃逆,脈象數而促,病情危急,需立即服用收斂心神、壯大陽氣的藥物,以求患者復甦,宜服用三建湯。

大便秘結,脈象六次跳動,且弦數有力,可用和解湯治療,病情嚴重者可用蜜導法通便。

夏季中暑,伏熱即發熱瘴,煩躁口渴,嘔吐腹瀉,心脾失調,陰症隱約可見,脈象弦數,六七次跳動有力,可用六和湯治療。

高熱大便秘結,病人平素脾胃強健,脈象弦數有力,可用和解湯加蘇葉、地骨皮治療。

發熱頭痛,或眼睛痛,大便秘結,脈象無論輕按重按都是弦數,完全沒有陰症,病人平素習慣服用寒涼藥物者,可用參蘇飲治療,只可服用一至二劑,稍有好轉即停,不可過量服用,必須仔細辨證,不可誤診。

已分為間日瘧,脾胃已調和,濕冷已去,疾病好轉時,脈象仍弦數,可用養胃湯加柴胡治療。

已服用正氣和解溫中固下藥物後,發熱已間斷,服用截瘧丸無效者,十四天后可少量服用柴平湯或柴胡散,但不可多服。參蘇飲、柴平湯、柴胡散三方,必須仔細辨證,病人平素習慣服用寒涼藥物,胃氣強健,以及脈象實而無陰症隱約可見者,才能使用。如果病情稍有好轉,不如加減和解湯繼續服用,以免失誤。

已發病七天,發熱煩躁,想喝冷水,大便秘結,小便赤澀,胡言亂語,神志昏迷,可用藥令黃耆湯治療。如果因上焦之熱未降,更宜服用沉附湯治療。

無汗發熱頭痛,小便澀,煩渴喝水卻立即嘔吐,可用五苓散治療,不可多服。

熱瘴停止後,仍胡言亂語、神志昏迷,是因心經之陽氣尚未下降到下焦,可用二陳湯加沉附湯治療,或養胃湯加沉附湯也行。

熱瘴停止後,腹痛腸鳴,大便溏薄且頻繁,可用平胃散治療。

熱瘴停止後,虛煩失眠,心膽虛怯,容易受驚,或做噩夢或有異象,頭暈目眩,夜不安寢,可用溫膽湯治療,不可多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