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全望

《瘴瘧指南》~ 卷上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7)

1. 瘴後變症

瘴後調攝。較之他病。其難百倍。善養生者。於飲食起居之際。兢兢業業。無一毫差忒。謹慎百日。待脾胃元氣復常。方可免變症之患。若瘴後懈怠。起居不時。恣意飲食與夫沽酒市脯。色氣無忌。當此脾胃之元氣未復。不能消化。豈不積而作痢。聚而作痰。浮而作腫乎。此難以立方施治。

蓋謂瘴後元氣常虛。是無根本。將何以當病耶。今攝數方法於後。以備審用。當其臨時可權衡虛實而補瀉之。

白話文:

在瘴癘疾病後的調理,比其他疾病的護理困難百倍。懂得保養身體的人,在飲食和生活作息上會非常小心,不允許有任何的偏差,會小心翼翼地度過一百天,等待脾胃的元氣恢復正常,這樣才能避免後期的併發症。如果在瘴癘後鬆懈,生活作息不規律,隨心所欲地飲食,特別是酗酒、吃街頭買來的肉類,對性行為也沒有節制,在脾胃的元氣尚未恢復的情況下,身體無法正常消化,難道不會積累成為痢疾,聚集成為痰,甚至浮腫嗎?這種情況很難開立固定的處方來治療。

因為瘴癘後的元氣經常虛弱,就像沒有根基一樣,要怎麼應付疾病呢?現在我提供幾個調理的方法,供參考使用。在實際操作時,可以根據當時的身體狀況,評估虛實,進行補充或排瀉。

2.

下痢之因。由元氣脾胃衰弱。飲食不節。積而不化。遂致濕熱傷於氣分則白。傷於血分則赤。氣血俱傷則赤白相雜。其青黃黑色者。由濕熱兼傷各臟。故見各經之色也。脈沉小流連有胃氣者生。洪大而數者死。身涼脈靜者生。身熱脈大者死。

治法。初起腹痛裡急。後重而痢者。當審元氣何如。元氣未虛者。先服蘇感丸以下之。去其積滯。更兼有實熱者。量用木香檳榔丸下之。蓋謂無積不成痢。故先宜盪滌以去其積。若兼伏暑。以香茹飲送下。小便不利。五苓散送之。次用消導和氣行血藥。後服香連丸。或變亂丸。

久不止。斷下湯。真人養臟飲。斟酌選用。若元氣虛弱者。不可更行盪滌。先用六君子湯。隨所傷物加藥。送保和丸。如傷米食。加穀芽神麯。穀食傷加麥芽神麯。肉食傷加山楂神麯。酒食傷加乾葛神麯。兼嘔吐加砂仁藿香。次用香連丸及四神丸。如渴甚。用七味白朮散送之。

如元氣下陷。用補中益氣湯送下。若兼脾胃虛寒。用理中湯。又有噤口者。衛生方云。噤口乃下痢不納飲食是也。醫者但知危篤。而乃畏縮不究其所致之由。故多不救。良可悲哉。易簡方謂宜四柱湯理中湯茯苓散加肉蔻木香。或咽震靈丹等藥。何乃王德膚知其一未知其二耶。

蓋古方有清心蓮子飲及壓毒藥者。有用生胃進食藥。豈可執一物以治之耶。如診視而知其脾胃脈不弱。問知其心煩頭痛。手足溫熱。未嘗多服涼藥。此乃毒氣上衝心肺。所以嘔而不食。宜用敗毒散。每服四錢。陳倉米百粒薑棗煎服。又一方石蓮子捶碎去殼留心。研為細末。用陳倉米飲調下。

若其脈微弱或心腹虛膨。或手足厥冷。初病不嘔。因服粟殼烏梅及諸苦澀涼劑。或飲草藥過多。早晨未食先嘔。不思飲食。此乃脾胃虛弱。卻可信簡易方之言。又有一方猶為簡易。用山藥一味。剉小豆大。一半銀石器內炒熟。一半生用。同為末。米飲調下。甚有奇效。又嘗觀前輩癰疽方。

治嘔逆不食者。亦有一說。毒氣攻心者。以乳香綠豆粉作內托散服之。脾氣虛弱者。嘉禾散山藥丸治之。胸中當存活法。裁其方法。為噤口痢。用何患不收功於危篤耶。大都瘴後痢疾。極難施治。如前數藥。雖是良劑。特准繩耳。至於臨時變通。在醫者盡望聞問切之功。極精巧以別其虛實寒熱。

然後施治。庶可為人之司命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談的是痢疾的原因與治療方法。痢疾的起因主要來自脾胃功能衰退,加上飲食不節制,食物積累無法消化,最終導致濕熱影響身體。如果影響到氣分,會出現白色分泌物;影響到血分,則會出現紅色分泌物;氣血雙傷,分泌物則呈現紅白相間。分泌物出現青、黃、黑等其他顏色,是由於濕熱同時影響了不同臟器,因此顯現出不同臟腑的顏色。脈象沉小流連,但仍有胃氣者可以康復;若脈象洪大且頻率快,則病情嚴重,可能危及生命。身體冷靜、脈象平穩者可康復;反之,身體發熱、脈象大者則可能危及生命。

治療方面,如果剛開始腹痛、感到肛門急迫、並有痢疾症狀,需先判斷元氣狀況。若元氣未虛,可先服用蘇感丸來清除積滯,若有實熱,可酌情使用木香檳榔丸。因為痢疾往往與食物積累有關,所以首先應清除這些積累。若伴有暑熱,可用香茹飲配合治療;小便不暢時,則可用五苓散。接下來使用消導和氣行血藥,再服用香連丸或變亂丸。

如果痢疾持續不止,可考慮使用斷下湯或真人養臟飲,根據實際情況選擇。若元氣虛弱,不應進一步清除積滯,可先用六君子湯,並根據受損部位添加藥物,再服用保和丸。例如,米食受損可加穀芽神麴,穀食受損加麥芽神麴,肉食受損加山楂神麴,酒食受損加乾葛神麴,伴隨嘔吐則加砂仁藿香。接著使用香連丸和四神丸。若口渴嚴重,可使用七味白朮散。

對於元氣下陷的情況,可用補中益氣湯。若伴有脾胃虛寒,則用理中湯。有時候患者會出現噤口,即無法攝取飲食,這時可考慮使用四柱湯、理中湯、茯苓散加肉蔻木香,或吞服震靈丹等藥物。但治療噤口痢疾不能只依賴一種藥物,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,如心煩、頭痛、手足溫熱等症狀,來調整治療方案。例如,若是毒氣上衝心肺導致嘔吐和食慾下降,可使用敗毒散。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石蓮子,去殼留心,研磨成粉末,用陳倉米飲調服。

對於脈象微弱、心腹虛脹、手足厥冷、原本不嘔吐但服用粟殼烏梅等苦澀涼性藥物過多,早晨未吃飯就嘔吐,不想吃東西的患者,可能是脾胃虛弱。這時可用山藥,切成小豆大小,一半炒熟,一半生用,混合後磨成粉末,用米飲調服,據說效果非常好。

總體而言,對於疫後的痢疾,雖然上述藥物有效,但在具體治療時,醫生應根據望聞問切的結果,精準判斷患者的虛實寒熱,並靈活調整治療方案,這樣才能更好地救助患者。

3. 腫脹

腫脹之因。蓋為脾胃元氣虛損。又不能調攝飲食。起居失時。復傷脾肺腎三經。俱能作腫。傷脾而腫者。即經所謂諸濕腫滿。皆屬脾土是也。傷肺而腫者。即經言飲食入於胃。遊溢精氣。上輸於脾。脾氣散精。上歸於肺。通調水道。下輸膀胱。令肺傷。不能通調水道。下輸膀胱。

使小便不利。汎溢作腫是也。傷腎而腫者。腎屬水。以腎氣虛寒不能攝氣。以致汎溢反以浸潰乎上。於是三焦停滯。經絡壅塞。滲於皮膚。注於肌肉。而為腫也。

脈浮大者生。沉細者死。臍突缺盆平。手足心腫起無紋。滿肚青筋。腰腫陰腫無縫者。俱不治。

治法傷於脾者。宜實脾利水快氣。嘉禾散、烏沉散、五加散、實脾散、五苓散、五皮散、平胃散、胃苓散、流氣飲斟酌詳用。切不可用樟柳芫花黑牽大戟甘遂下水之劑。傷於肺者。補中益氣湯加減用之。腎水虛寒者。附子理中湯香砂六君湯加姜附煎送金匱腎氣丸。以上諸方。腫荃蹄變通之妙。尤在醫者隨時取用。

白話文:

[腫脹]的問題原因,主要是脾胃的元氣虛弱損耗,加上飲食與生活作息未能妥善調整,導致作息時間不當,再次傷害到脾、肺、腎這三個主要的臟腑。這些臟腑受損都能造成身體的腫脹。

脾臟受損而產生的腫脹,正如古籍所說,各種濕氣引起的腫脹和飽滿感,都歸屬於脾臟的功能。肺臟受損而產生的腫脹,根據古籍所述,食物進入胃部後,會轉化為精氣,再由脾臟向上輸送到肺臟,肺臟負責調節水分的運行,將其向下輸送至膀胱。若肺臟受損,無法正常調節水分運行,導致無法順利輸送至膀胱,使得小便排泄不暢,水分逆流,從而引起腫脹。

腎臟受損導致的腫脹,腎臟主管水液,如果腎氣虛弱且寒冷,無法有效控制氣體,結果導致水分逆流,反向侵襲上身。這時,三焦(上焦、中焦、下焦)功能停滯,經絡被阻塞,水分滲透到皮膚,積聚在肌肉中,形成腫脹。

脈搏浮大者,病情較有希望;脈搏沉細者,則病情較危急。若肚臍突出,鎖骨窩平坦,手腳心腫脹無紋路,腹部青筋暴露,腰部及生殖器腫脹無縫隙,這些都是難以治療的情況。

對於脾臟受損的治療,應強化脾臟功能,利尿排水,並促進氣血流通。可用嘉禾散、烏沉散、五加散、實脾散、五苓散、五皮散、平胃散、胃苓散、流氣飲等藥物,但切記不可使用樟柳、芫花、黑牽牛、大戟、甘遂等利水的藥物。對於肺臟受損的治療,可使用補中益氣湯,視情況調整用量。對於腎臟虛弱且寒冷的情況,可使用附子理中湯、香砂六君子湯,加入薑和附子煎煮,再配合服用金匱腎氣丸。上述的各種藥方,需要根據腫脹的具體情況靈活變通使用,醫生應隨時評估病情選擇最適合的藥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