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瘴瘧指南》~ 卷上 (4)
卷上 (4)
1. 傷寒瘴瘧分南北辨
或曰:「如子之言,傷寒因於寒,瘴瘧因於熱,則北地多寒,傷寒乃北方之病,南地多熱,瘴瘧乃南方之病歟?」
予曰:「子言亦有理。上古聖人,亦有異法方宜之論,然不可執一不通。第曰北方傷寒病多,南方瘴瘧病多,則可;若曰北方無瘴瘧,南方無傷寒,則不可。蓋天道無常,假令北方暑熱過多,秋時暴熱數日,北人感此氣,亦多病瘴。廣之東南,設有冬時大寒數日,南方素無寒,若感此氣,亦多病傷寒。
故醫者當上察天時四時溫涼寒熱,上明五運六氣司天在泉之理,下察四方風土之宜,中辨病人平日之性,宜涼宜熱,平日是何脈,再審今病,或外傷風寒暑濕,或內傷飲食勞役七情男女,或感乖戾之氣而為瘴灼,見其病之在何經何臟,宜補宜瀉宜吐宜汗宜溫宜和解,萬舉萬全,庶不愧為醫矣。」
白話文:
有人問說:「照你這樣講,傷寒是由寒冷引起的,瘴瘧是由熱度引起的,那麼北方因為寒冷,傷寒應該就是北方常見的疾病,南方因為熱度高,瘴瘧應該就是南方常見的疾病嗎?」
我回答說:「你的想法也有道理。古代的醫學家確實有不同地區適用不同療法的理論,但是我們不能太固執,認為某種疾病只會出現在特定的地方。只能說北方傷寒的病例比較多,南方瘴瘧的病例比較多;但不能說北方不會出現瘴瘧,南方不會出現傷寒。因為自然界的規律並非一成不變,比如北方如果夏季過熱,秋季又有幾天酷熱,北方人受到這種氣候影響,也可能大量出現瘴瘧的病情。同樣的,假如東南沿海地區冬季突然嚴寒,南方本來就少見寒冷,如果人們感受到這種氣候,也可能大量出現傷寒的病情。
因此,醫生應當觀察天氣與四季的溫度變化,理解五行運行和六氣的原理,瞭解各地的風土民情,判斷病人的日常體質,適合冷調還是熱調,平時的脈象如何,再進一步診斷當前的病情,是外部受到風、寒、暑、濕的影響,還是內部受到飲食、勞累、情緒、性事的影響,或是受到異常氣候的影響而產生瘴熱,看清楚病情出現在哪條經絡、哪個臟器,需要補還是瀉,需要催吐還是出汗,需要溫補還是和解,這樣治療才能萬無一失,纔不愧為一個醫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