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瘴瘧指南》~ 卷上 (19)
卷上 (19)
1. 檳榔
嶺表之俗。多食檳榔。蓋謂瘴瘧之作。率由飲食過度。氣痞痰結。而檳榔最能下氣。消食去痰。故土人狃於近利。而暗於遠害。此謂北人之飲酥酪塞北地寒。食酥酪膚理縝密。一旦病疫。當汗則寒塞而汗不得出。南方地熱。食檳榔不得。檳榔味辛。能下泄元氣。大泄胸中至高之氣。
久食檳榔。臟氣疏泄。一旦病瘴。元氣已自虛羸。故不能堪。所以南方多體瘠色黃。夫豈全是氣候所致。蓋亦檳榔為患。殆不思耳。
白話文:
在嶺南一帶的風俗,人們普遍會食用檳榔。他們認為瘧疾等疾病大多是由飲食過量,導致氣滯和痰結所引起的,而檳榔有著很好的促進消化、消食化痰的效果,因此當地人只看到眼前的好處,卻忽略了長期的害處。這就像北方人飲用酥酪,因為北方天氣寒冷,飲食酥酪能使皮膚腠理緊密,但一旦生病需發汗時,因身體受寒堵塞而無法順利出汗。南方天氣炎熱,食用檳榔後,檳榔的辛辣味道會導致元氣下洩,大量消耗胸中的高氣。
長期食用檳榔,內臟的氣機會變得鬆散。一旦生病,元氣早已虛弱,身體自然難以承受。這就是為什麼南方人多數體型瘦弱、膚色偏黃的原因。這當然不只是氣候影響,檳榔的長期食用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,只是大家往往忽略罷了。
2. 附子
衛生方云。重陽必陰,重陰必陽,寒熱之變,物極則反。今瘴病或始寒戰而終大熱,或連日極熱而後作寒,正謂此也。第傷寒以不飲水為內寒,瘴則內寒者也,亦飲水甚,則欲坐水中取水,以漬其心。胸蓋炎方受病,氣專炎上,心肺焦熬,華蓋乾涸,所以多渴。若其脈浮而虛,按之無力,又或病潮時,脈洪數;病不潮時,脈微弱,其症則心煩躁,額上極熱,面色多赤,舌多黑,頭或痛或不痛,小便或頻或赤,大便或泄,腰腿沉重,兩足不熱,其有寒厥或疼,誤服涼藥,則渴轉甚,燥轉急。治此者,當引上焦熱氣,降於下焦,正宜用大附子,及灸丹田氣海足三里等穴,使下元暖,陰陽交泰,而病自和解矣。
或曰:口渴心煩,面赤舌黑,小便赤,脈數,明是熱症,而子謂治此病者,宜用大附子,附子乃大熱藥也,以之治大熱之病,是以火濟火,甚駭耳目。吾子其有說以通之乎?
余曰:方書有云:凡間之火得木則炎,得水則伏,其疾之小者似之。故立方有正治;龍雷之火,得木則燔,得水則炎,日出則滅,其疾之大者似之,故立方有從治,復佐以熱因寒用之,寒因熱用之之理。今人染瘴,或啞而不能言,或熱而精神昏亂,如臥炭火之中,去死一間,不謂之火病可乎?所以立從治之方,有姜附湯、乾薑附子湯、沉附湯、附子冷湯、附子理中湯、真武湯、冷香湯、七棗湯、極重三建湯,雖各有主對,俱系溫劑,合冷服之,或佐以涼藥,乃寒因熱用也。
或曰:以熱治之之法,既聞命矣,而三建湯用川烏、附子、天雄,乃一物也,何以別之?
余曰:以春月採小者,為川烏,主除寒濕去痰;冬月採大而有小子附於旁者,為附子,主回陽反本,補下焦之陽虛;大而旁無小子者,為天雄,取之雄不孕子之意,其力全無分散,補上焦之陽虛。以三物同一本出於建平,故名曰三建。瘴虛因醫者誤用涼藥,以致四肢厥冷,頭額虛汗,發噦,脈數而促,症甚急,用之能收心液,能止真陽,多有得生者。
白話文:
根據衛生方所言,過度的陽會轉化為陰,過度的陰會轉化為陽,這就是寒熱交替,事物發展到極點就會反轉的道理。就像瘴病,可能開始時身體極度寒冷,最後卻變得非常熱,或者連續幾天極度發熱,之後才開始發冷,正是這個道理。對於傷寒來說,不喝水是體內有寒的表現,而瘴病,即便是體內有寒,也會大量喝水,甚至想坐在水裡,用水來冷卻心臟。這是因為胸口受到熱氣影響,氣息專門向上炎熱,心肺被煎熬,肺部乾燥,因此會極度口渴。如果脈搏浮動而虛弱,按下去無力,或者在發燒時脈搏洪大快速;在不發燒時,脈搏微弱,那麼病徵可能包括心煩意亂,額頭極度發熱,臉色紅,舌頭發黑,頭痛或不痛,小便頻繁或呈紅色,大便可能拉肚子,腰腿沉重,雙腳冰冷。如果有手腳冰冷或疼痛的情況,誤服涼藥,口渴會更嚴重,乾燥感會更急迫。治療這種情況,應該將上焦的熱氣引導到下焦,使用大附子以及艾灸丹田、氣海、足三里等穴位,讓下焦溫暖,陰陽平衡,疾病自然會好轉。
有人說,口渴心煩,臉色紅,舌頭黑,小便紅,脈搏快速,這明明是熱症,你卻說治療這種病應該使用大附子,附子可是大熱的藥,用它來治療大熱的病,就像是用火來增加火,聽起來很嚇人。你有什麼解釋嗎?
我回答,醫書中有言,一般的火遇到木頭會燃燒,遇到水會熄滅,小病也是這樣,所以有正治的方子;但龍雷之火,遇到木頭會焚燒,遇到水反而更旺,白天會熄滅,大病就像這樣,所以有從治的方子,再輔以熱藥冷用,冷藥熱用的原則。現在的人感染了瘴病,可能啞巴無法說話,或者高燒導致精神混亂,像是躺在炭火中,離死亡只有一步之遙,這難道不是火病嗎?所以我們採取從治的方法,有薑附湯、乾薑附子湯、沈附湯、附子冷湯、附子理中湯、真武湯、冷香湯、七棗湯、極重三建湯等方子,雖然各自針對不同的病情,但都是溫性的藥物,混合冷的服用,或者輔以涼藥,這就是冷藥熱用。
有人問,用熱藥治療的原則我明白了,但是三建湯使用的川烏、附子、天雄,其實是一樣的東西,為什麼要區分呢?
我回答,春天採集的小的,叫川烏,主要用於祛寒濕,去痰;冬天採集的大且周圍有小附子的,叫附子,主要用於恢復陽氣,補充下焦的陽虛;大的但周圍沒有小附子的,叫天雄,取其雄性不育子的意思,它的功效完全不會分散,用於補充上焦的陽虛。由於這三種藥物都出自建平,所以叫做三建。如果瘴病虛弱,因為醫生誤用涼藥,導致四肢冰冷,頭額虛汗,噁心嘔吐,脈搏快速且短促,病情非常緊急,使用三建湯可以收斂心液,阻止真陽流失,很多病人因此獲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