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瘴瘧指南》~ 卷下 (10)
卷下 (10)
1. 沉香降氣湯
治陰陽壅滯。氣不升降。胸膈痞塞。喘促短氣。
沉香(一兩),砂仁(一兩),香附(四兩),甘草(二兩),
上為末。每服二錢。入鹽少許。滾湯點服。
白話文:
治療陰陽阻塞,氣機升降失調,胸膈滿悶,呼吸急促短淺
藥方:
- 沉香 一兩
- 砂仁 一兩
- 香附 四兩
- 甘草 二兩
製作方法: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用法:
每次取藥粉二錢,加入少許鹽,用滾水沖服。
功效:
治療因陰陽阻塞、氣機升降失調所造成的胸膈滿悶、呼吸急促短淺等症狀。
2. 四物湯
治婦人瘴病。宜調血者。此方合瘴瘧。諸方用之。
大川芎,當歸,熟地,白芍
上各等分。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婦女瘴病,應該調血,這個方子適用於瘴瘧,各種方子都可以用它。
川芎、當歸、熟地、白芍各等分,用水煎服。
3. 四七湯
治婦人瘴疾。中脘痞滿。氣不舒快。痰涎壅盛。及七情氣結。成痰或如破絮。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。咯不出咽不下。
半夏(五兩),茯苓(四兩),厚朴(三兩),紫蘇(三兩)
上每服四錢。姜七片。棗一枚。水煎熱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婦女瘴疾,症狀包括中脘痞滿、氣不舒暢、痰涎壅盛,以及七情氣結導致痰液成塊,像破布一樣或像梅核卡在咽喉之間,咳不出也咽不下。將半夏五兩、茯苓四兩、厚朴三兩、紫蘇三兩,每服四錢,加姜七片、棗一枚,水煎熱服。
4. 木香檳榔丸
治瘴後痢疾。元氣實者。腸胃有積。裡急後重。腹痛頻頻至圊。
木香(一兩),檳榔(一兩),青皮(一兩),陳皮(一兩去白),枳殼(一兩),黃柏(一兩),三稜(醋煨一兩),莪朮(醋炒一兩),當歸(一兩),黃連(一兩),香附(三兩),黃芩(二兩),大黃(三兩),黑醜(半生半熟取末四兩)
上為末滴水為丸。梧子大。每服六七十丸。滾湯下。
白話文:
治療瘴氣後引起的痢疾,元氣充足,腸胃積滯,裡急後重,腹痛頻繁,想要上廁所。用木香、檳榔、青皮、陳皮、枳殼、黃柏、三稜(醋煨)、莪朮(醋炒)、當歸、黃連、香附、黃芩、大黃、黑醜(半生半熟研末)等藥材,研磨成粉末,用水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六七十丸,用滾水送服。
5. 香薷飲
治瘴後伏暑作痢。
香薷,黃連,厚朴,扁豆,甘草
上藥剉散。姜三片。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治療瘴氣之後引起的伏暑導致腹瀉,可以使用以下藥方:
- 香薷:具備解表散寒、利尿消腫的功效。
- 黃連:清熱燥濕、解毒止瀉。
- 厚朴:行氣除濕、消食化積。
- 扁豆:補脾和中、解毒。
- 甘草:調和諸藥、清熱解毒。
將以上藥物切碎,加入三片薑片,用清水煎煮後飲服。
6. 香連丸
治諸痢。
川連(二十兩用吳萸淨一兩同好酒浸一夕同炒乾去吳萸不用以川連為末),南木香(一不見火另研為末每連末五兩入木香一兩)
上共和勻。用米醋打老。倉米糊為丸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。米泔下。
白話文:
治痢方
藥材:
- 川連(二十兩,用吳萸(淨一兩)一同浸泡於好酒中一晚,然後一同炒乾,去除吳萸,只留下川連研磨成粉末)
- 南木香(一兩,不經火直接研磨成粉末,每五兩川連末加入一兩木香末)
製法:
- 將川連末和木香末混合均勻。
- 用米醋將藥粉研磨成膏狀。
- 以倉米糊製成丸狀,大小如梧桐子。
服用方法:
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米泔水送服。
7. 雙亂丸
治赤白痢。
川連(去須蘆),吳茱萸(去梗)
上各等分共一處。以好酒浸一宿。取出揀開。曬乾各為細末。各麵糊為丸。梧子大。赤痢用川連丸。三十丸。甘草湯下。白痢用茱萸丸三十丸。乾薑湯下。赤白相兼。各三十丸相合。用甘草乾薑湯下。
白話文:
治療赤白痢,將川連(去除須蘆)、吳茱萸(去除梗)等量混合,用好酒浸泡一夜,取出晾乾後分別研磨成細粉,再用麵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赤痢用川連丸三十顆,用甘草湯送服;白痢用茱萸丸三十顆,用乾薑湯送服;赤白痢兼發,各取三十顆混合,用甘草乾薑湯送服。
8. 斷下方
治赤白痢。及休息痢。瘴病後患痢。俱宜此藥。
草果(連殼一個),白朮(麵炒),粟殼(十個去肋膜及蒂醋拌炒透),茯苓
上為粗末。共作一劑。加姜三片。棗三枚。烏梅三個。赤痢加烏豆七粒。白痢加乾薑五分水煎。分作二服之。
白話文:
治療赤白痢、休息痢以及瘴病後遺症導致的痢疾,都適合用這個藥方。草果一個(帶殼),白朮(麵炒),粟殼十個(去肋膜及蒂,用醋拌炒至透),茯苓,以上藥物研成粗末,混合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、大棗三枚、烏梅三個,如果患的是赤痢,再加烏豆七粒;如果患的是白痢,再加乾薑五分,用水煎煮,分兩次服用。
9. 真人養臟湯
治小兒大人。腸胃虛弱。患赤白痢。或下膿血。或如魚腦。髓臍腹㽲痛。日夜無度。大便脫肛。
人參(二錢),肉桂(五錢),訶子(一兩去核),粟殼(三錢六分),白朮(炒),當歸(二錢),白芍(一兩六錢),甘草(五錢炙),肉蔻(五錢麵煨),木香(一兩四錢不見火)
上剉散。每服四錢。水煎食前溫服。滑瀉及白痢。並加熟附子五六片。生薑三片。冷甚者加乾薑。
白話文:
治療小孩和大人腸胃虛弱、患有赤白痢疾,或是排泄膿血或如魚腦狀糞便,以及臍腹疼痛、日夜腹瀉不止、大便脫肛等症狀。方劑包括人參、肉桂、訶子、粟殼、白朮、當歸、白芍、甘草、肉蔻、木香,研成散劑,每次服用四錢,水煎溫服,飯前服用。若是滑瀉或白痢,則加熟附子五到六片,生薑三片。如果體寒者,可以加入乾薑。
10. 保和丸
治內傷飲食。致成痢疾。元氣祛弱。不堪下者。
山楂(二兩去核),神麯(一兩),半夏(一兩),茯苓(一兩),陳皮(五錢),連翹(五錢),蘿蔔子(五錢)
上為末。粥為丸。梧子大。每服五六十丸。滾湯下。或原物燒灰調湯下。
白話文:
治療因內傷飲食導致的痢疾,使得元氣虛弱,無法承受下藥的人。
- 山楂(兩兩去核):有助於消化,促進胃液分泌。
- 神麯(一兩):有健脾和胃、消食化積的作用。
- 半夏(一兩):能燥濕化痰、降逆止吐。
- 茯苓(一兩):具有利水滲溼、健脾安神的功效。
- 陳皮(五錢):能理氣健脾、化痰止咳。
- 連翹(五錢):有清熱解毒、消炎的作用。
- 蘿蔔子(五錢):助於清熱利尿、散寒止痛。
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,與粥混合做成丸狀,每個丸子大小如梧桐籽。每次服用約五十至六十個丸子,用沸水吞服。或者也可以直接取原始材料燒成灰,然後用湯調和後服用。